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4月0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担心核战争 欧美民众猛囤货

综合编译 贾晓静 《青年参考》( 2022年04月01日   02 版)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在欧美国家,一些人开始担忧陷入核战争。互联网上,关于核战争的搜索量不断飙升。与此同时,碘化钾药片成了抢手货。在美国电商平台亚马逊上,它的价格上涨了50%多。一些人相信,它是能帮自己躲过核辐射的“救命稻草”。

    核爆过后,放射性沉降物从天而降,暴露在其中的人轻则中毒,重则死亡。来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害研究显示,碘化钾能有效防止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因此,这种药物被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列为“战略储备”。

    在乌克兰的邻国罗马尼亚,距离首都布加勒斯特不远的一家工厂恢复了这种药物的生产,首批产量为3000万片。北美青年文化平台“VICE”网站称,罗马尼亚总理在3月初的一次电视讲话中表示,该国没有足够的碘片库存(碘片保存期为5年),但几周后,该国已“准备好给全体国民服用这种药物”。

    “这就是恐惧。我们周围发生过可怕的事件。”罗马尼亚医生沃伊奇塔·莫戈斯告诉“VICE”,负责任的政府试图保护甚至过度保护国民,这是“正常的”。

    在罗马尼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遗产”仍然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跟踪调查显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的30多年里,罗马尼亚和白俄罗斯青少年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

    “政府应该批准人们服用(碘片)……如果在吸入放射性沉降物前一天服下,超过90%的人会得到完全的保护;吸入后8小时服用,只有50%的人能得到保护;24小时后,只有10%的人得到保护。”莫戈斯说。

    3月初,乌克兰的扎波罗日斯卡亚核电站发生火灾,很快被扑灭。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这场火灾没有重大影响。几天后,俄罗斯宣布,已阻止乌克兰激进分子切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电力的企图。印度新闻网称,这两起事件导致欧盟、俄罗斯和美国对碘化钾的需求量激增。俄罗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称,3月初,比利时、保加利亚、捷克等国的药店报告说,这一药物已告罄。

    碘片真能在核辐射中保护人们免受伤害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万一发生核爆炸,它们也许能帮上忙,但最终还是救不了你。”

    即便如此,包括莫戈斯在内的人们仍然相信,只要服用的剂量合适,碘片就能帮助“避免核爆炸的伤害”。

    在美国,人们除了抢购碘片,还囤积豆制品、味噌汤等。坊间有传言称,广岛核爆发生后,一些常吃味噌汤的医务人员未受到核辐射影响。在推特上,这种说法广为流传,被很多人当成“末日生存的不二法则”。

    “这显示出美国人的乐观和积极心态。”专栏作家莫里·奥斯伯格在美国《新共和》杂志网站上撰文称,在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曾促使人们抢购卫生纸,囤积了500万支枪……”

    奥斯伯格称,如同此前的囤货一样,囤积味噌汤和碘化钾只是人们“末日焦虑”的又一次体现,“核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也不过是商业促销。得克萨斯州一家避难所的经营者称,自2月下旬以来,他卖出了5个掩体,价格在7万美元到24万美元之间。一家销售冻干食品的公司发布了“全美洞穴地图”,声称躲在里面吃冻干食品能减弱核辐射的影响。在社交媒体上,“为新手准备的生存教程”成了“流量密码”。

    奥斯伯格指出,沉浸在“末日焦虑”中的人们似乎忘了,当超乎想象的灾难发生时,很多人根本活不到“末日求生”的阶段,“就算在洞穴里喝味噌汤帮你毫发无损地度过了‘核冬天’,又有什么意义?”

    比起核战争,更现实的忧虑是粮食和石油紧缺。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担心俄乌冲突导致供应链中断,欧洲一些居民大规模购物,防止口粮不足。“在意大利北部,居民大量囤积意大利面;挪威人担心乌克兰核电站不安全,冲向药店购买碘片;德国贸易专家忙着记录最新一波恐慌性购买潮……”

    “最近我买了20包意面和几公斤面粉,以备不时之需。我们考虑将后院改造成菜园和鸡舍,好在战争爆发和食物短缺的情况下自给自足。”意大利人萨布丽娜·迪莱托说。

    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小麦、葵花籽、油菜籽、亚麻仁和大豆的主要供应国。世界上一半的葵花籽油来自乌克兰,21%来自俄罗斯。《金融时报》称,在意大利,面包、意面和肉类价格已经上涨,该国的大部分小麦从东欧进口,80%的葵花籽油从乌克兰进口。

    专家警告称,发展中国家对乌克兰、俄罗斯的小麦依赖程度大大高于欧洲国家,供应短缺对这些国家的影响也更严重。挪威难民委员会秘书长扬·埃格兰警告,索马里90%的小麦进口自乌克兰和俄罗斯,该国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

    责任编辑:王梓

担心核战争 欧美民众猛囤货
乌克兰外交官:难民只借住,不“融合”
返回
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