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3月1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什么影响了海外Z世代的育儿计划

综合编译 赵婷婷 《青年参考》( 2022年03月18日   06 版)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Z世代逐渐走向成熟。面对毕业后的不适、步入职场的挑战及日趋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陷入了焦虑和迷茫,这影响了他们的生育观。

    英国民调机构YouGov调查了一些尚未成为父母的英国Z世代的生育计划,其中,37%的人表示永远不想生孩子,另有19%的人表示短期内不想要孩子。在另一项调查中,英国《卫报》了解了生活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数千名35岁以下年轻人的生育计划,其中60%至80%的人表示,自己要么推迟生育,要么完全放弃。

    美国《纽约时报》指出,这些年轻人的生育选择,原因非常“多元”:64%的人认为育儿费用过高,37%的人感到全球环境不稳定,36%的人认为国内政治情况不乐观。其中,经济是最主要的因素。很多Z世代认为,这些问题是“相互交织的”。

    “我可以有孩子吗?”

    《卫报》指出,过去两年,在疫情影响下,世界大部分地区处于封锁状态。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率节节攀高,医学界曾作出“冠状病毒婴儿”的预测,这影响了许多人的生育选择。虽然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新冠病毒会影响生育过程,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成为不少人不生育的原因。

    “看到人们没有接种疫苗,没有人照顾我们的社区,我很犹豫是否要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玛格丽特·米德尔是一名律师,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看到疫情和气候的双重影响后,她推迟了生育计划。

    推迟生育的另一个原因是环境。《纽约时报》称,英国哈里王子在2019年表示,出于地球环境的考虑,他和妻子梅根计划“最多”生育两个孩子。31岁的美国纽约众议员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尔特斯也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在“环境危机”下,年轻人产生“我可以有孩子吗”这样的质疑合情合理。

    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选择“放弃生育”的原因是复杂的。《纽约时报》指出,年轻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刚进入社会不久,他们面临多重焦虑。不断上升的住房成本、贷款负担,国内外政治极端主义兴起,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气候变暖导致洪水摧毁城镇,野火烧毁树林、房屋……这一切都会让他们思考:我真的要生孩子吗?这会对我的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人生旅程中,有很多事情等待探索”

    “我们想过一种支出很少的生活,不受有偿工作的束缚。”山姆·米勒告诉《卫报》。在这个年轻的Z世代眼中,比起抚养后代,享受生活和自由更重要。

    米勒的想法颇有代表性。英国金融机构“养老蜂”的一项研究显示,十分之一的18岁至23岁英国Z世代正在考虑“不要孩子”,因为这样有助于实现“提前退休”。

    《卫报》在调查中发现,参与调查的年轻人中,“不打算要孩子”的男性人数几乎是女性的两倍。“Z世代期待减少花在工作上的时间。生孩子逐渐从他们的议程上淡出,因为抚养孩子的成本增加意味着他们还清贷款的时间延长。”

    一些Z世代表示,他们曾想要孩子,但走上社会后,自己开始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在疫情影响下,年轻人就业不再“稳定”,随时可能跳槽或者“被炒鱿鱼”。这种情况下,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失去工作就无法养家糊口,而孩子的到来会加重夫妻双方的经济负担。

    法国创作型歌手莉莉·罗奎琳是坚定的“不生孩子族”的一员。虽然一直面临“不人道”“缺乏爱心”“会错过黄金生育期”的指责和压力,但她坚持自己的想法。她告诉《纽约时报》,自己享受丰富而充实的生活,在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便将来为自己的音乐事业提供资金。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有很多事情等待探索。”她说。

    他们找到了育儿之外的人生目标

    在很多人眼中,不要孩子的人是自私的,但39岁的英语教师杰西卡·库姆斯告诉美国财经媒体CNBC,当她综合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本国的医疗保健体系、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时,觉得自己“所有的恐惧都是有道理的”。

    英国“人口问题”网站指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身体和生育自主权、获得生殖保健的权益,以及选择是否及何时要孩子的权利。选择“没有孩子”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更自私。事实上,许多没有孩子的人是出于无私,例如对世界和他人的关心。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Z世代关心家人和朋友,为所在的社区贡献力量,甚至去帮助朋友照顾他们的孩子。他们在育儿之外找到了目标,过着充实的生活。他们活得不是也很精彩吗?”《卫报》写道。

    责任编辑:贾晓静

什么影响了海外Z世代的育儿计划
气候变化改变他们的生育观
通货膨胀让英国Z世代很受伤
返回
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