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挑战之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令人欣慰的是,在人类与气候变化的“战斗”中,新的“生力军”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有加入推进“绿色发展”的行列,在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推广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贡献力量。
7月8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新加坡全国青年理事会共同举办的“青年参与气候行动 携手共建美丽世界”中新青年绿色发展经验分享会在云端举行。近3个小时的会议议程中,中国和新加坡的青年代表分享了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经验和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设想。
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随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深水区”,该领域国际合作的各类风险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多。中国基于自身的气候治理实践,增强参与、引领国际合作的能力,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据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蒋希蘅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十分关注环境保护。2012年以来,中国将生态提高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显示出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表示的那样,如果绿水青山和工业化之间出现矛盾,我们应该优先选择更美好的环境,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让新加坡全国青年理事会首席执行官蔡大卫印象深刻:“在中国,2016年就为应对气候变化设立了更为长远的目标,这样的指导性战略有助于我们塑造未来。”
在蒋希蘅看来,中国气候治理的一个特点是“平衡”,这也是中国传统智慧的折射:“在推进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人们对发展的要求。中国采取的是一种系统的方法……把土地、水域、森林、农田看作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整体管理。这就意味着政府在制定目标时不能只看GDP,也要把生态保护放到重要考量中。”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董霞说,“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被写入中国宪法,也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去年,中国正式向世界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为此,中国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要作出十分艰苦的努力。”
“一直以来,中国在联合国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新之间的一个重要共识是‘携手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官员张伟杰说,“我们的友谊会成为基石,对此我们深信不疑。我们会共享一些理念、观点。我相信,这会成为下一代的‘希冀’。”
每一个微小改变都能“帮助地球”
在中国与新加坡,越来越多的青年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深远影响,积极参与绘制本国的“绿色蓝图”。
公益组织“蔚路循环”发起人王曦自称“垃圾爱好者”,她对残值极低的一次性垃圾的去向一直充满好奇。在浙江省绍兴市落地的新项目中,她和团队尝试为那些“没有经济回收动力”的垃圾找到“归宿”,彻底消除一次性塑料垃圾。“每个人都希望生活更简便、更方便,因此扔掉的一次性用品也越来越多。这些垃圾不会消失,只是我们看不到了,它们可能被烧掉、掩埋,甚至直接流进大海,这是线性经济的必然结果”。
王曦提倡“循环经济”,尽可能使用可重复利用的产品。“举例来说,我们希望在全国范围内替换所有的一次性塑料袋。仅仅这些袋子,就可以实现一年减少200万吨的碳排放,相当于每年种植2.7亿棵树”。
维拉潘·斯瓦米纳森来自新加坡咨询公司“永续生活研究所”。他和团队在疫情中发现,不同年龄层的群体间存在“科技鸿沟”,有些人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新技术,而另一些人,特别是那些年纪较大、经济环境较差的人,很难享受科技的便利。
“不仅在新加坡,全世界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他说。
不久前,“永续生活研究所”尝试与设计公司合作,联手设计“任何人都能简便使用”的清洁包装,包括方便老年人拆开的包装箱、女士可以轻松拧开的瓶盖等。这些产品或许不起眼,却能实打实地方便每个人的生活。他相信,类似的微小改变能“让人们真正了解技术、应用技术,并为当地社区造福”。
推进绿色发展需要每个人点点滴滴的努力。标普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亚太区)董事长陈淑莲呼吁青年率先尝试减少碳足迹,因为“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可能帮助地球”。
“人们可以试着从双面打印、下班关灯、减少瓶装水使用做起……我们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大家不要小看自己的影响力。世界上没有哪个人能独自拯救世界,我们必须一起努力。”陈淑莲说。
“每个消费者都有权利让消费更加‘绿色’。”来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王豁在分享会上说,“在中国,你自带杯子去咖啡店里点饮品,可以便宜4元。我认为这是个特别好的迹象,也是企业推动绿色发展很好的实践。”
解决气候问题,青年大有可为
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他们意识到,拯救环境的关键在行动。在此次分享会上,“机遇”与“行动”是两国青年代表提及次数最多的两个关键词。
张伟杰表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所有公民的共同参与,不仅需要绿色的政府、绿色的公共部门,还需要绿色的个人,需要青年付出行动。
张伟杰借用上世纪90年代的流行歌曲《细水长流》,表达了他对青年的希望:一是希望年轻人能够长久、持续地利用资源;二是提醒人们,人类与气候变化的斗争是个“缓慢、持续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参与、一步步落实。
在蔡大卫看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事业,“年轻人可以,并且必须在其中拥有一席之地”。他建议青年积极参与自己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推动实现那些对“本国同胞更有意义的改变”。
“年轻人应当把握一个原则,即不仅自身努力实现目标,还要确保其他的本国同胞都参与进来,作出对你的国家有意义的改变。”蔡大卫提醒青年在尝试解决气候问题时保持“战略性的耐心”:“行为与思维间的转变需要时间。政策和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帮助,脚踏实地的行动更为重要。行动需要时间,这就是年轻人大有可为的地方。”
“青年应该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去做自己擅长的事。”陈淑莲说,“我们了解到,许多年轻人对生态变化非常焦虑,特别是疫情期间,一些人感到悲观、压抑。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需要一起行动,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陈淑莲相信,青年有诉求,就会有变革。“我们很难要求所有人成为100%的环保主义者,我们中大概只有20%是环保先锋,还有60%会因为‘便利性’而参与环保,剩下的20%可能不愿意参与这方面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20%的领导者可以带动60%的人,我们就可以推动很多变化”。
责任编辑:张丹珊
本报记者 贾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