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5月2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外媒:“祝融号”成功登陆,人类将更了解火星

综合编译 贾晓静 《青年参考》( 2021年05月28日   05 版)

    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后,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右)与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左二)交流。中国国家航天局称,根据遥测数据判断,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图片来源 新华社

    “祝融号”拍摄的照片。图片来源 中国国家航天局

    5月1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执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着陆火星过程中“两器分离”,以及“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后拍摄的影像,在航天界引起轰动。

    当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纳尔逊在推特上发文,对中国国家航天局从“祝融号”接收到来自地外行星的照片表示祝贺。“我将和全球科学界一起,期待‘祝融号’为人类进一步了解这颗红色星球作出贡献。”纳尔逊写道。俄罗斯航空航天局表示,“祝融号”成功着陆,预示着中俄两国未来可能开启合作。

    “天问一号”离开地球10个月后,5月15日7时,包裹在着陆器中的探测车成功着陆于火星北半球辽阔的“乌托邦平原”上。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接下来一段时间,这个有6个车轮的“机器人”将在火星上至少工作90天,这意味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将探测器送上火星,且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探测器运行的国家。

    “鉴于此项任务的艰巨性,‘祝融号’的成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BBC写道,“截至目前,只有美国真正实现了火星着陆。其他进行这类尝试的国家都未能成功,探测器不是在着陆过程中坠毁,就是失去联系。”

    “乌托邦平原”也是NASA1976年安排其“海盗2号”探测器着陆的区域。这里由火星历史上早期的一次撞击形成,是一个直径超过3000公里的巨大盆地。BBC称,有证据表明,这里很久以前曾是海洋。遥感卫星显示,这片盆地深处仍然保存着大量的水或冰。

    美国《自然》杂志网站称,“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将为中国科学界带来“全球科学家梦寐以求的诱人机会”:“从探测器回传的照片来看,‘祝融号’已经在一片相当光滑的沙质平原上登陆,地面上布满了小坑。这一地点靠近火星北部低地和南部高地之间的边界,此前,NASA的‘好奇号’和‘毅力号’也曾降落在这附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行星地质学家肖龙教授告诉《自然》,他们“想为火星车提出(探索)计划”,这些建议将决定这个“冒险家”在红色星球上的旅程。“很多团队在试着规划(‘祝融号’的)行程,比如何时到达哪里。我们希望它能在90天的任务时间内达成尽可能多的目标。”香港大学行星科学家约瑟夫·米考斯基说。

    “祝融号”重约240公斤,车上一根高高的桅杆上装有相机,用来拍照以及辅助导航。此外,这辆小车上还搭载着多种仪器设备,用以调查火星自然环境的性质,包括天气。BBC称,与美国的“好奇号”和“毅力号”一样,“祝融号”装有探测岩石的工具,以评估后者的化学成分;它还装有一部用于寻找地下水(冰)的雷达。

    贵阳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一名行星地球化学家告诉《自然》,“祝融号”的一项首要任务是研究火星表面沉积物的组成,寻找它们被水作用或改变的证据——这可以证实该地区曾经被液体浸没。不过,米考斯基担心,地质变化可能会掩盖当地存在“古老水体”的证据。

    BBC称,由于地球到火星的距离最远4亿公里,通过无线电传输,“祝融号”要花18分钟才能将新发现通知地球。这意味着,“祝融号”在火星的冒险需要“自主进行”。

    《自然》称,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是出现在航拍图像中的一个锥形坑,它位于火星车着陆点西北方约3公里处,那里可能是由熔岩形成的火山,或是泥火山。在地球上,火山与细菌产生的甲烷有关。米考斯基表示,如果能在火星上发现这些元素,将有助于解释此前在火星大气中检测到的大量“令人困惑的甲烷”从何而来。

    责任编辑:张昊天

外媒:“祝融号”成功登陆,人类将更了解火星
青年参考
返回
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