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等待马克龙

作者 王璞   青年参考  ( 2020年07月31日   06 版)

    巴黎戴高乐机场对旅客进行体温检测。法国总理卡斯泰24日宣布,法国要求来自美国等16个疫情严重国家的旅客全面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图片来源 新华社

    电视讲话中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作者供图

    随着疫情管控放松,法国近来发生了多起聚集性感染新冠肺炎事件。根据法国公共卫生部门7月24日发布的数据,截至当天14时,法国累计确诊180528例,累计死亡30192例。仅24个小时内,法国新增确诊人数就超过1100人。

    疫情大有卷土重来之势。7月24日,马克龙紧急召开国防会议,商讨该如何采取防疫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第二个疫情高峰。

    电视讲话串起“抗疫时间轴”

    今年我客居法国,在南特高等商学院担任客座研究员,没承想“有幸”经历了法国第一波疫情的全过程。回顾过去几个月的疫情,不得不说,我的“抗疫时间轴”是由马克龙的数次全民讲话界定的。换言之,我已加入“法国时间”。

    我第一次聆听马克龙讲话,是在法国时间2020年3月16日晚上。我提前打开电视,虽然不大听得懂总统讲话开始前各路嘉宾的评论,但也和法国人一道,等待马克龙的出现。

    晚8点整,《马赛曲》响起,电视画面浮现出爱丽舍宫的夜景。一切讨论立刻平息,整个法兰西在注视,在倾听。画面切入内景,金碧辉煌的厅室气氛肃穆,马克龙身后是三色旗(法国国旗)和欧盟旗帜,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也曾在这里发表讲话。画面右下角有手语传译,画面正下方是神速的速记员笔录,把总统讲话即时变为文字。

    总统的开场白始终如一:“法兰西女人,法兰西男人,我亲爱的同胞们!”他在这次讲话中宣布,从次日即3月17日正午起实施全国封禁。法国由此进入当时西方国家最严格的防疫封锁,历时55天。

    这并不是疫情期间马克龙第一次全民电视讲话。3月12日,他已宣告停课,但没有取消近在眼前的第一轮市政选举。在4月13日第三次全民讲话中,他宣布全国封禁延长至5月11日。6月14日晚上,他宣布法国抗疫取得“初步胜利”,即将翻开“新的一页”,全面复苏。不料,好景不长。

    “孤独”的总统

    在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中,各国领袖和政要对本国人民发表的讲话不胜枚举,法国总统的讲话有什么独特之处?答案是:我在“等待马克龙”的过程中,体会到法兰西精神与共和传统。

    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收视率至上”的简报会不同,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平实无华干货多”的记者会不同,马克龙“孤独”地在爱丽舍宫面对镜头,向他的人民讲话。他面对的不是媒体,不回答记者提问,身边没有总理或部长们,也看不见公共卫生专家的身影,而英国首相约翰逊等多国政要都让科学家来“站台”。马克龙在宫殿中的“孤独”是领导者的孤独。他的讲话是在“宣告”决断,在展现国家愿景,至于政策细则说明和答疑等工作,都交给总理、卫生部长和其他相关官员处理。

    这和意大利总理、西班牙首相等其他国家领导人扮演的角色大不一样。在疫情期间,负责具体工作的总理和部长们成为人们寻找具体答案的对象和“老熟人”。孩子开学时间,问教育部长;火车和航线什么时候恢复,问交通部长;每天的疫情数据,由卫生部公布……以至于像我这样的外来者也背得出许多部长的名字。虽然马克龙也到处巡视,但总统决断的声音只能等待。

    在为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戴高乐“量身定做”的第五共和国宪法中,总统成为权威性和全民性相结合的最高体现。戴高乐发现了电视讲话的力量,他称电视机为“魔法盒子”。在电视时代,全民讲话成为国家主权形象的一部分,成为法国的文化。镜头前,马克龙是孤独的,而通过镜头,他又和民众同在。在即将进入5G时代的今天,他的每一次讲话也通过各种媒体的官方账号即时传出。在这些影音中,马克龙是法兰西精神的具象化身。

    对于这样一种政治文化,人们评价不一。我在研究所的一位同事来自美国,她认为马克龙的做派带有“君权”遗风。她提到,在马克龙讲话之前,各单位什么措施都不会采取,我们的研究所只能按照原计划举行聚餐,那可是近20人的室内聚集!等马克龙禁止10人以上的聚集之后,研究所连夜“关门大吉”,取消一切活动。

    另一位来自土耳其的同事却在马克龙电视讲话这种形式中“看到了共和精神”——法国总统在电视镜头前是孤立的,但那是超越一切党派和局部利益,和民众直接发生联系。马克龙的施政在法国国内颇有争议,但法国人在“等待马克龙”的过程中,表现出对他作为共和国元首的认可。也是在电视讲话中,马克龙宣布撤销退休金改革计划,创造了疫情期间的“共和”。

    马克龙的电视讲话几乎是“诗意”的

    作为文化研究者,我还想更进一步,探讨全民电视讲话的“文风”。在西方现有政治和媒体环境下,领导人都喜欢用“接地气”的语言表达方式。特朗普作为真人秀出身的政客,以“推特体”的语言受到群嘲。马克龙在平时面对媒体和接触民众时,可以话语亲民,甚至口无遮拦,但电视全民讲话的语言风格倾向于书面,总体严正乃至典雅。我想这至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第五共和国的总统讲话相当于主权者“宣言”,具有正式的“法规”意义,必须一言九鼎、掷地有声。这就是为什么要以速记形式变为文字,向全民展示。当话语具有全国政令乃至“法典”般的地位时,岂可不庄重?

    第二,也许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便是法国的文化基因。在法国传统中,领导人需要具有开明的心智和渊博的知识,典雅的修辞能体现其知识分子的形象。

    马克龙是一位对修养、文采和雄辩风格有偏爱的领导人,追求文化感染力。电视上,他的讲话抑扬顿挫,许多话语明显经过精心准备和反复润色。作为文学研究者,我忍不住要数一数他押韵的次数。美国《纽约时报》曾指出,他的电视讲话风格几乎是“诗意”的。以美国标准而言,马克龙的语言的确太高级了点儿。也有人质疑,这样的风格是否适应现代。我认为,法国文化不大可能也没有必要放弃自我“雅正”。

    接下来该怎么走,法国人有太多的疑问:法国是否会迎来第二波疫情?经济该如何复苏?退休金改革等一系列争议性计划还要推进吗?欧盟会以疫情为契机重新整合吗?马克龙曾在电视讲话中表示,他的远大目标是让人民“生活得快乐,生活得更好”。或许,正如疫情还在继续,“等待马克龙”也不会结束。下一次全民讲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下次电视讲话的结束语还是:“共和国万岁!法兰西万岁!”

    (作者是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副教授、比较文学项目主任、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客座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孙力舟对本文亦有贡献。)

    见习编辑:胡文利

 

等待马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