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6月1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什么样

综合编译 胡文利   青年参考  ( 2020年06月12日   08 版)

    在斯洛文尼亚邻近意大利边界的新戈里察市,人们隔着因新冠疫情而设置的边界栅栏聊天。意大利6月3日起开放本国跨大区旅行,允许欧盟和申根区国家及英国游客不受限制入境。图片来源 新华社

    6月2日,法国巴黎,人们戴着面罩在咖啡馆的露天区域喝咖啡。图片来源 新华社

    6月8日,人们在印尼雅加达的一处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点排队等待接受检测。图片来源 新华社

    近来,“新常态”一词传遍了全球。“世界经济论坛”(WEFORUM)网站称,在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应对新冠病毒的情况下,所谓“新常态”,就是减少后疫情时代卫生、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让人们重获安全感。“我们或许永远不会回到从前。欢迎来到新世界,拥抱新秩序。”

    “新世界”需要新规则

    88岁的玛蒂尔德坐在法国巴黎一家小酒馆门口的餐桌旁,小口抿着一杯气泡饮料。早晨的阳光照在她脸上,老花镜片在呼吸中泛起雾气。几小时前,巴黎刚刚发布解禁令。

    “我期待这一刻太久了!”她激动地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坐在人群中,我再也不觉得孤独了!”她身着典雅的印花裙,戴了一顶大檐帽,帽沿有一圈透明塑料,像个倒置的水桶一样把脸和脖子罩起来。

    坐在玛蒂尔德对面的是比她小10岁的闺蜜安妮。“我当然会害怕,但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必须抓紧享受生活。”安妮说。

    虽然各国逐渐放松了管制,但公共生活仍然需要规则。6月1日起,英国部分零售商店相继开业,一些“非必需品商户”则要等到6月15日才能重新营业。所有商家都必须遵守社交距离和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排队间隔2米以上、尽量避免身体接触、提供清洁剂等。

    据英国天空新闻台(Sky News)报道,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近日起草了“放松封锁路线图”,但强调“这不意味着立即解除所有管制”。“人们将不得不适应疫情下的‘新常态’。”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说。

    疫情让越来越多的雇主意识到,自己无需在曼哈顿或伦敦金融城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段租下昂贵的格子间。BBC预测,这无疑将对商业地产行业造成冲击。

    脸书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表示,公司打算从今年7月开始“积极放开远程招聘”,预计未来5到10年内,公司一半员工将实现远程办公。推特公司的政策更激进——员工可以“永远”在家办公,只要他们愿意。

    谷歌把重返办公室的时间推到今年年底。万事达员工“想在家待多久就待多久”。巴克莱银行给7万名员工开放了“在家办公”权限。“像城堡一样的办公大楼或许将成为历史。”巴克莱银行首席执行官杰斯·斯塔利叹道。

    在天空新闻台看来,人们大可不必为过去哀悼。如果不迎接“新常态”,病毒很可能卷土重来。

    “新常态”有门槛

    在这场危机中,许多国家迅速行动,集中力量遏制了病毒传播。不过,不是所有国家都做好了进入“新常态”的准备。

    6月4日,印度尼西亚正式结束“大规模管控”。印尼帕加加兰大学流行病学家潘吉·哈迪索埃马托警告说,放开管制后,可能出现新的聚集性感染和更广泛的社区传播。事实上,印尼的新冠肺炎确诊和死亡人数目前仍在攀升。

    “现在还不能判断是否可以进入‘新常态’。”哈迪索埃马托告诉印尼《雅加达邮报》,由于病毒检测能力不足,该国报告的死亡人数可能远低于实际死亡人数。一旦放松管制,印尼可能进入“混乱无序”状态。

    一些国家和地区尚不具备进入“新常态”的条件。尼日利亚政府3月30日下令全国封锁后,人们走上街头抗议,声称“饥饿病毒”比“新冠病毒”更要命。“如果你必须每天工作才能填饱肚子,‘居家隔离’对你来说就是一种奢侈。”尼日利亚阿比亚州“可持续发展计划”项目前高级助理奇姆·阿索尼耶在WEFORUM的专栏中写道。

    阿索尼耶指出,网络是“新常态”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全球几乎一半人目前仍处于“离线中”:大多数网民集中在发达国家,一些贫穷国家能上网的人口不到总人口的20%。

    “新常态”可能是可怕的,也可以是美好的

    天空新闻台指出,“新常态”可能是可怕的:失业率达到两位数,贫困和社会动荡持续数年之久;“新常态”也可以是美好的:只要人们团结起来,保卫共同的家园,对抗全球气候变化,消除社会和经济中长期存在的不平等。

    巴黎重新开放让许多人深感欣慰。“巴黎是为人们建造的,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供人参观和欣赏。”法国文化历史学家琼·德让表示,在封城期间,那些空荡荡的城市照片刺痛了巴黎人的心。“没有来来往往的人群,巴黎还是巴黎吗?你都认不出它来。”

    也有人怀念“新旧常态”之间的那段日子。喜欢居家隔离的人数之多,让法国精神病学家阿兰·卡多里惊讶不已。“在封锁期间,害怕社交的人感到安全;嫌谈恋爱麻烦的人如释重负;宅男宅女们待在家里玩游戏、刷手机。”他解释说。

    “那段时期,我更爱巴黎了。”在巴黎生活多年的戴芬妮说,“你甚至能听到鸟叫。现在人们回到了街头,我有一种结束禁闭后的忧郁感。”

    责任编辑:贾晓静

 

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