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6月0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澳大利亚疫情趋缓 生活逐步回归正轨

作者 姚蕾   青年参考  ( 2020年06月05日   07 版)

    长时间“宅家”促使人们努力提升厨艺。图片来源 作者供图

    黑夜中,万物都已安眠,只能听见房屋旁火车偶尔摩擦铁轨发出的低鸣。也只有这熟悉的摩擦声,不时提醒着我昔日学习生活的样貌。其他一切,早已在史无前例的抗疫之战中改变了模样。常去的华人早餐店小心翼翼地缩短了营业时间;曾在早晚高峰时期挤满了人的通勤火车变得冷冷清清、缺少人气;就连放假都不会关门的图书馆,也第一次在正常的教学时间里紧闭大门。“幽居”悉尼两个月有余,我以个人见闻记录下澳大利亚抗疫的片段。

    3月15日是悉尼大学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被报道的日子。我与悉尼大学校报的编辑同事们首先获悉了这条新闻。从那天开始,我再也没有踏入校园。

    那是个星期天的下午,编辑团队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排版与校对工作。突然,一封来自某教授的邮件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我们震惊地得知,一名学生被确诊,并在校内与近80名学生有过密切接触。不安的情绪迅速扩散开来。发布这条新闻后,校报编辑团队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瞬间多了几万浏览量。随后,来自学校官方的邮件证实了消息,但并未通知取消面授课程。一时间,几乎所有同学都在讨论,学校的脸书与Instagram账号几乎被取消面授课程的呼声淹没。第二天,来校上课的人数锐减。

    2月1日,澳大利亚紧随美国,发布了对华旅行限制令。四面环海的地理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往来旅客数量,加之较为完备的医疗卫生体系,这个国家在疫情扩散初期没有出现大规模暴发。整个2月,本地每日的病例增长一直在零星的个位数,尚在政府能掌控的范围之内。所以,2月底开学后,大部分留学生认为疫情已经暂时过去,便纷纷组织捐助,帮助中国国内抗疫。

    形势的逆转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从3月初开始,每日病例增速加快,大部分集中在人口和经济重心地带——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到3月中旬,新冠病毒感染者呈指数级增长,仅3月28日一天,确诊病例就高达469名,几乎都在新州首府悉尼和维州首府墨尔本。要知道,澳大利亚是个有2000多万人口的国家,悉尼和墨尔本两市的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如此高的病例增速,怎能让人不忧心忡忡?就这样,从3月中下旬开始,新州和维州各地纷纷宣布“封城”,实施社交距离限制政策。

    漫长的隔离期就此开始,大家“赋闲”家中。学校宣布启动网上教学,我每天不变的日程就是端坐在电脑桌前,盯着屏幕,直到夜深人静。我的华人房东就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编程工作。新州宣布实行社交距离限制政策后,他也转为线上办公。闲聊中,房东自嘲地和我说,在家办公也挺好的,至少省去了通勤的时间与金钱。

    本地最大的两家连锁超市Cloes和Woolworths在疫情暴发之初一度出现抢购潮,卫生纸及奶粉被哄抢,造成物资短缺。好在各州及联邦政府应对及时,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对我们这些留学生而言,在医疗物资短缺的时候,来自祖国的健康包通过领事馆和各校学联分发到我们手中,解了燃眉之急。

    时间临近6月,举国经历了近3个月的“封城”后,澳大利亚的疫情总算得到了控制,每日新增病例重新回到了个位数。处于疫情“震中”的新南威尔士州,于半个多月前取消了社交距离限制政策。海滩上重新冒出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悉尼繁华的乔治街,人们摘掉了口罩,庆祝生活回归正轨。但我知道,过去的生活不可能毫无代价地回来。那些在瘟疫中逝去的人们,疫情带来的那些伤痛,都不可能因为“封城”的解除而立即消失。

    (作者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是该校校报国际生主编。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孙力舟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张昊天

 

面对疫情,黎巴嫩华人华侨展开救助行动
澳大利亚疫情趋缓 生活逐步回归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