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偷走一件核武器有多难

编译 刘雅芳   青年参考  ( 2019年11月08日   01 版)

    随着叙利亚局势恶化,外界越来越关心美军储存在土耳其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的核武器。在土美关系陷入低谷的当下,这批核弹的安全成了令人头疼的地缘政治问题。有匿名的美国官员焦虑地指出,这些核武器可能被土耳其方面“扣为人质”。

    核武器戒备森严,无关人员很难靠近,但总有人会打它们的主意。万一被盗走或抢夺,它们会不会成为无差别杀戮的工具?美国《大众机械》杂志对此进行了剖析。

    冷战遗产带来新麻烦

    当前,处在舆论场中心的是美军存放在土耳其的B61型空投核炸弹,根据不同的媒体报道,数量约为50至100枚。上世纪60年代设计的B61核弹有多种类型,可以产生低至300吨、高至34万吨当量的核爆炸。美国当年投放在日本广岛的核弹是1.5万吨当量。

    这些贮藏在掩体内的核弹属于冷战遗产。彼时,美军战机随时准备从土耳其出发,对苏联南部实施核打击。而今,驻守因吉尔利克基地的战机不一定有能力携带核弹。

    冷战结束后,美国曾有从欧洲撤走战术核武器的念头,但未付诸实施。华盛顿大学教授、“原子能科学家公报”成员沙龙·斯奎索尼说:“大约10年前,我们错过了机会。”外界认为,是地缘政治因素而不是战略需求让美国把B61核弹留在了土耳其。现在,当地局势急剧变化,因吉尔利克距土叙边境只有百余公里,难免让人心生疑虑。

    核弹不是随便就能引爆的

    自从核武器诞生,人们就想出了许多保护它们的方法,以免核弹在未经授权的场合爆炸进而造成灾难性后果。不过,其中的技术细节就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了。

    第一个重要安全机制叫“强链接/弱链接”。哥伦比亚大学安全专家史蒂文·贝尔洛文指出:“引爆装置系统的关键部件故意被设计得很脆弱,暴露在不正常的环境中,它们会不可逆转地失效。一个常见例子是电容器,其部件会在较低的温度下损坏。”

    至于“强链接”,典型范例是引爆系统,它与炸弹的其余部分是隔绝的,这样就不会被环境因素(比如在附近爆炸的其他核弹或电磁干扰)错误激活。贝尔洛文写道:“强链接确保了引爆系统的电气隔离水平,它只对特殊的输入信号做出回应。”

    即使核弹被偷,它也不是在什么条件下都可以被引爆的。新型核武器普遍搭载了环境感应装置,用来检测核弹周围的环境变量,如加速度、重力、气压等。换言之,如果炸弹在飞行和坠落过程中没有经历应该经历的情况,弹头就不会苏醒并进入待发状态。

    上边这些措施是为了防止核弹意外引爆或确保它在预定时间爆炸。就安全而言,还有其他保护机制,即防止盗窃和未授权使用。这就牵出了“许可行动链接”的概念。

    关键部分内藏自毁机制

    所谓“许可行动链接”(PAL),形象地说就是一把藏在核弹内部的“锁”,必须在武器准备发射前打开。

    美国武器专家查克·汉森在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末日之剑:1945年以来美国核武器发展》一书中写道:“PAL是内置在武器外壳里的,在不拆卸整个弹头的情况下无法移除。不仅如此,许多核武器都具备自毁机制,倘若被暴力拆解,就会自动摧毁关键的内部组件。”汉森指出,美国存放在土耳其的核弹拥有最先进的F类锁,它“包含了一个12位数的组合开关及锁定装置,多次输入错误密码,弹头就会自动失效”。

    就威胁的类型而言,最棘手的是一些非国家组织,如恐怖团伙。后者可能拆解核弹以获取有用的核材料,再制造自己所需的武器如“脏弹”。

    还有人担心,某些人懂得对核弹进行“逆向工程”,从而绕过“许可行动链接”。哥伦比亚大学的贝尔洛文认为,如果美国的核武器被另一个有核国家得到,危险反倒比较小;非核国家或团体通过不法手段掌握了核弹的话,往往获益更多。

    有分析认为,贝尔洛文的判断颇具前瞻性。土耳其恰巧是无核国家,而且对核武器感兴趣。

    重兵把守并非万全之策

    目前,在美国驻军的严密监控下,因吉尔利克基地的核弹暂时还是安全的。然而,在外国的土地上,由一支“孤军”保护核武器,多少叫人心里没底。

    美国国防部2016年发布了修订的“核武器安全手册”,对部署核武器的军事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据该文件描述,一支由15名或更多人员组成的守备部队配备适当的装备,当核弹面临威胁时,这支部队就会行动。一并参与行动的还有爆炸物处理专家和作战工程师这样的非战斗人员,他们的任务包括突击和夺回被敌人占领的防御工事。

    因吉尔利克基地也进行过改造,包括建立新的围栏并扩大基地周边禁区范围。美国国防部文件显示,这些禁区“旨在强化对入侵者的发现和观察,消除对入侵者的保护和隐藏,最大限度地提高守卫部队武器的效力,并减少遭受突然袭击的风险”。

    核武器储存区通常设有自动探测系统,这些传感器覆盖整个区域,在遭到入侵时能迅速向附近的守卫发出警报。

    还有一些基地设置了更高级的生物入侵检测系统,用来发现禁区内未经授权的不速之客,附近的安全人员随时准备对异常物体做出反应。

    还有一道防线被称为设施拒止系统(FDS),各地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北约官方文件提到,FDS可能是致命的,也可能是非致命的,这些设备以激光、微波、遥控武器、各种弹药或其他中远距离攻击手段为基础,对入侵者加以阻止或使其丧失行动能力。

    最后一层保护是武器储存库本身。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副教授维品·纳朗表示:“恐怖分子强闯核武器仓库很难,但对一个意志坚定的国家来说,这可以做到。”

    强行运走不如按兵不动

    单从技术角度看,核弹是相当安全的,但若说它们万无一失,仍然太过乐观。许多人得知因吉尔利克基地状况后的第一反应是“赶紧把核弹运出来”。正如斯奎索尼所言:“很多人都觉得,把这批核武器留在原地的风险比回报高。”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吉尔利克基地被土耳其的军事设施包围。移动这批核弹需要先拆除安全系统,再将它们通过处在土方监控下的空中航线运走。目前,该基地没有一架飞机有资质运输这些高危货物,需要另派具有核武器运输资质的专用运输机。

    这样的转移很难做到悄无声息。纳朗指出:“如果决定将核弹迁出土耳其,你必须非常依赖东道主的协助,这种行动很容易受到阻挠。”即使美国成功运走了核武器,此举也可能是“外交上的一记耳光”,让土耳其更加疏远美国和北约。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如果局势恶化到需要重新安置这批核武器的地步,那么把它们从现在所处的掩体中转移走,这个过程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纳朗说:“移动这类东西是有风险的。事实上,把它们留在地下掩体里更安全。……真是进退两难,我们应该在很久以前就把它们弄走,现在把它们移出去,可能比把它们留在原地更容易出意外。”

    另一些人主张,无论与土耳其的沟通多费劲,将核弹运出来的时机宜早不宜迟。斯奎索尼说:“无论核武器是否存在,都不会使土美关系重新变好。”

    事到如今,即使土耳其不公开谈论因吉尔利克基地的核弹,后者也会被摆到桌面上,成为地区强国和全球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筹码。这些“困守孤城”的核弹,原本是为了确保美国的盟友免遭早已不存在的威胁,现在却成了麻烦制造者。

 

日本:烈火吞噬世界遗产之后
带你走进第二届中国进博会
在克什米尔,他们不敢送孩子上学
俄罗斯核潜艇涌入北大西洋
国际军控体系还没走进死胡同
日本F-15战机迎来重大升级
那些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吗
柏林墙倒塌30年 德国人期待“真正统一”
被遗忘的也门 被遗忘的战争
摆脱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