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疫情肆虐东南亚
综合编译 胡文利
青年参考
(
2019年09月19日
05
版)
9月3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一所医院里的登革热病房。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8月30日,菲律宾黎刹省一座村庄正在喷雾杀虫,以防登革热传播。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多国对抗前所未有的登革热疫情
起初,普拉比娜·马哈汗只觉得头痛。后来她发起高烧,全身像被打断了骨头一样疼。医生说,她得了登革热。
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通常只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出现,但这里是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尼泊尔首都,海拔1370米的加德满都。
9月第一周,该市的苏克拉杰热带传染病医院就诊断出了1000多起登革热病例。院内首席医学顾问安努普·巴斯托拉告诉英国路透社,这种病本应只在尼泊尔南部低海拔热带地区传播,头一次在加德满都看到这么多患者。
在前所未有的疫情中,恐慌蔓延得比病毒更快,排队做体检的人几乎踏破医院的门槛。“人太多了,光是检测血液样本都叫员工忙不过来,每天加班到深夜。”巴斯托拉说。
普拉比娜的母亲和儿子跟她一起来医院做检查,结果显示他们也染上了登革热。“我们都很吃惊,因为过去只有(尼泊尔南部)特莱地区的人才得这种病。”普拉比娜说。
“尼泊尔首次出现登革热是在2006年,当时只有5个地区受到影响。”尼泊尔健康研究理事会首席调查官麦格纳·德希马尔对路透社说,“今年(全国)77个县中有56个出现了疫情。”
东南亚多国和南美洲部分地区正在对抗当地史上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官方登记的患者已达数百万人,其中上千人死亡。
登革热是孟加拉国的“常客”。每年6月至10月的雨季间,路面上的坑坑洼洼成为一个个水塘,为蚊虫提供理想的滋生环境。但今年与往年不一样。“自2000年开始记录疫情以来,我们从未见过这样可怕的情况。”孟加拉卫生服务总局(DGHS)副主任艾耶沙·艾克特告诉英国《每日电讯报》。疫情从首都达卡以星火燎原之势蔓延:6月患者为1820人,7月增至1.3万人,仅7月29日1天就确诊了1300人;到了9月,全国的患者激增至近8万人,医疗机构已力不从心。
根据DGHS的数据,目前仅有3000余人接受了治疗,其中近一半在达卡。达卡儿童医院是该国唯一能治疗登革热的机构,院长赛义德·艾哈迈德告诉法新社,该院仅能容纳66名患者。各家医院人满为患,连危重病人都只能躺在走廊和阳台上。
死于登革热的病人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儿童。“4岁到8岁的孩子最易感染。”他警告,“在这种时候,发烧不容忽视,应在3天内接受体检。”女孩更易感染登革热,科学家尚未弄清个中原因。
登革热治疗基本靠“扛”
据《每日电讯报》介绍,登革热症状与流感相似:高烧可至40℃,恶心、呕吐,伴有剧烈的头痛、眼痛、肌肉关节疼痛等。由于能引起全身剧痛,“像骨折一样”,它有个骇人的俗称:“断骨热”。严重的登革热可导致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症状通常持续2至10天。
25岁的英国人贝卡·斯坦迪什6年前在东南亚旅行时患上了登革热,就像“在高压锅里被蒸煮”一样,又热又痛。“我觉得有人在啃我的脑袋,嘎吱嘎吱地响。”她告诉《每日电讯报》,“我出了好多汗,感觉骨头都要断了。”
登革热主要由埃及伊蚊传播。它们在人口密集的热带地区繁殖,从携带病毒的人身上“提取”病毒,然后叮咬、传染下一个受害者。埃及伊蚊白天活动,不像传播疟疾的蚊子那样趁夜下手。与疟疾相比,登革热的致死率并不高,但它能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而且几乎无药可治,病人只能选择“扛”。抗炎镇痛药仅能缓解其症状,而且只能用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和布洛芬会让病情雪上加霜。
就算“扛”得过来,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人感染登革热4种毒株中的某一种后,只会对这一种产生免疫力。其后如果感染另一种毒株,症状会比先前更严重、更痛苦。
“尚无可靠的疫苗,因此,预防疾病媒介、改善基础设施是控制登革热的关键。”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助教蕾切尔·洛维告诉法新社,“上世纪70年代,我们放松了对蚊子的控制,如今得为疏忽付出代价。”
人类帮助病毒“轻而易举地跨越国界”
上世纪70年代是“人蚊大战”的辉煌时期,登革热在美洲几近绝迹。埃及伊蚊在南美洲被基本消灭后,各国就停止了灭蚊行动。短短几年后,埃及伊蚊卷土重来,病毒随之死灰复燃,趁人类放松警惕之际在世界各地悄然蔓延。现在,其影响范围已扩大到100多个国家,横跨亚洲、美洲和非洲,全球约一半人口生活在登革热的阴影下。
登革热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全球普遍的城市化进程助长了它的传播,尤其是在里约热内卢、马尼拉、胡志明市这类快速扩张的大城市。专家指出,孟加拉国出现史无前例的登革热疫情,归因于今年达卡的基建狂潮,比如修建地铁导致积水。
洛维告诉法新社,全球变暖也为登革热在21世纪的盛行创造了条件,今年的极端高温就是帮凶。“气候变暖加快了病毒和蚊子的繁殖速度,(医疗)服务和基础设施却跟不上无序的城市化进程和快速的人口增长。多种原因最终导致登革热大爆发,尤其是在人口稠密、配套设施不足的地区。污水和堆积如山的垃圾,为埃及伊蚊提供了完美的繁殖场所。”她指出。
“登革热是少数几种仍在快速传播的热带传染病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人祸’。”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的蒂姆·诺特博士告诉《每日电讯报》,“埃及伊蚊一生的活动范围不超过100米,如果依靠自然传播,登革热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扩散到现有范围。蓬勃发展的旅游和贸易让病毒轻而易举地跨越国界。”
科学家担心它的传播范围继续扩大。近期刊登在英国《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的研究警告,按照目前的全球变暖速度,到2080年登革热传播地区将增加20亿人口。届时,地中海南部、中国沿海地区、日本、美国东南部,都将受登革热威胁。
科学家找到了登革热的天敌
目前,登瓦夏是唯一的登革热疫苗,由法国赛诺菲制药公司研发。但它不能对抗所有登革热毒株,而且只能用于已感染过登革热的人。对初次感染者来说,注射它引起的副作用可能比疾病本身更危险。
人口密集的菲律宾成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据英国《卫报》报道,今年该国已发现近25万起病例,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数字,达到2018年全年的两倍多。
菲律宾是登革热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隔3年到5年,登革热就会在该国大规模爆发一次。2015年,菲律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亚洲国家,斥巨资购入登瓦夏,为9岁至45岁的国民接种。然而,首次接种工作尚未完成,就造成了数名儿童死亡。赛诺菲公司承认,对没感染过登革热的人,疫苗“可能有风险”。联合国建议不将登瓦夏作为控制疫情的常规手段,并表示其“性价比低”,一剂疫苗就要花费1000比索(约合人民币135.6元)。于是,轰轰烈烈的疫苗接种行动被紧急叫停。
如今,面对史上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菲律宾政府开始考虑解除对登瓦夏的禁令。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有条件地”使用它。对此,许多人仍然持谨慎态度。
多个国家打算从源头控制疫情:摧毁蚊子的滋生地,并要求人们尽可能用衣服遮住每一寸皮肤,喷洒驱蚊水。这些手段往往只能换来短暂的宁静,而蚊虫很快就会带着抗药性和病毒卷土重来。
不过,病毒也有天敌。科学家发现,60%的昆虫体内天生存在沃尔巴克氏菌,感染了这种细菌的蚊子不传播登革热、寨卡、黄热病等。研究人员将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放进巴西部分地区的蚊子种群中,希望它们与野生蚊子种群繁殖,从而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项目负责人卢西亚诺·莫雷拉对《每日电讯报》表示,这种方法具有可持续性,但检验成果有待时日。“我们得跟进3年到5年,才能知道是否奏效。”他说。
多国对抗前所未有的登革热疫情
起初,普拉比娜·马哈汗只觉得头痛。后来她发起高烧,全身像被打断了骨头一样疼。医生说,她得了登革热。
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通常只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出现,但这里是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尼泊尔首都,海拔1370米的加德满都。
9月第一周,该市的苏克拉杰热带传染病医院就诊断出了1000多起登革热病例。院内首席医学顾问安努普·巴斯托拉告诉英国路透社,这种病本应只在尼泊尔南部低海拔热带地区传播,头一次在加德满都看到这么多患者。
在前所未有的疫情中,恐慌蔓延得比病毒更快,排队做体检的人几乎踏破医院的门槛。“人太多了,光是检测血液样本都叫员工忙不过来,每天加班到深夜。”巴斯托拉说。
普拉比娜的母亲和儿子跟她一起来医院做检查,结果显示他们也染上了登革热。“我们都很吃惊,因为过去只有(尼泊尔南部)特莱地区的人才得这种病。”普拉比娜说。
“尼泊尔首次出现登革热是在2006年,当时只有5个地区受到影响。”尼泊尔健康研究理事会首席调查官麦格纳·德希马尔对路透社说,“今年(全国)77个县中有56个出现了疫情。”
东南亚多国和南美洲部分地区正在对抗当地史上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官方登记的患者已达数百万人,其中上千人死亡。
登革热是孟加拉国的“常客”。每年6月至10月的雨季间,路面上的坑坑洼洼成为一个个水塘,为蚊虫提供理想的滋生环境。但今年与往年不一样。“自2000年开始记录疫情以来,我们从未见过这样可怕的情况。”孟加拉卫生服务总局(DGHS)副主任艾耶沙·艾克特告诉英国《每日电讯报》。疫情从首都达卡以星火燎原之势蔓延:6月患者为1820人,7月增至1.3万人,仅7月29日1天就确诊了1300人;到了9月,全国的患者激增至近8万人,医疗机构已力不从心。
根据DGHS的数据,目前仅有3000余人接受了治疗,其中近一半在达卡。达卡儿童医院是该国唯一能治疗登革热的机构,院长赛义德·艾哈迈德告诉法新社,该院仅能容纳66名患者。各家医院人满为患,连危重病人都只能躺在走廊和阳台上。
死于登革热的病人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儿童。“4岁到8岁的孩子最易感染。”他警告,“在这种时候,发烧不容忽视,应在3天内接受体检。”女孩更易感染登革热,科学家尚未弄清个中原因。
登革热治疗基本靠“扛”
据《每日电讯报》介绍,登革热症状与流感相似:高烧可至40℃,恶心、呕吐,伴有剧烈的头痛、眼痛、肌肉关节疼痛等。由于能引起全身剧痛,“像骨折一样”,它有个骇人的俗称:“断骨热”。严重的登革热可导致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症状通常持续2至10天。
25岁的英国人贝卡·斯坦迪什6年前在东南亚旅行时患上了登革热,就像“在高压锅里被蒸煮”一样,又热又痛。“我觉得有人在啃我的脑袋,嘎吱嘎吱地响。”她告诉《每日电讯报》,“我出了好多汗,感觉骨头都要断了。”
登革热主要由埃及伊蚊传播。它们在人口密集的热带地区繁殖,从携带病毒的人身上“提取”病毒,然后叮咬、传染下一个受害者。埃及伊蚊白天活动,不像传播疟疾的蚊子那样趁夜下手。与疟疾相比,登革热的致死率并不高,但它能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而且几乎无药可治,病人只能选择“扛”。抗炎镇痛药仅能缓解其症状,而且只能用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和布洛芬会让病情雪上加霜。
就算“扛”得过来,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人感染登革热4种毒株中的某一种后,只会对这一种产生免疫力。其后如果感染另一种毒株,症状会比先前更严重、更痛苦。
“尚无可靠的疫苗,因此,预防疾病媒介、改善基础设施是控制登革热的关键。”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助教蕾切尔·洛维告诉法新社,“上世纪70年代,我们放松了对蚊子的控制,如今得为疏忽付出代价。”
人类帮助病毒“轻而易举地跨越国界”
上世纪70年代是“人蚊大战”的辉煌时期,登革热在美洲几近绝迹。埃及伊蚊在南美洲被基本消灭后,各国就停止了灭蚊行动。短短几年后,埃及伊蚊卷土重来,病毒随之死灰复燃,趁人类放松警惕之际在世界各地悄然蔓延。现在,其影响范围已扩大到100多个国家,横跨亚洲、美洲和非洲,全球约一半人口生活在登革热的阴影下。
登革热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全球普遍的城市化进程助长了它的传播,尤其是在里约热内卢、马尼拉、胡志明市这类快速扩张的大城市。专家指出,孟加拉国出现史无前例的登革热疫情,归因于今年达卡的基建狂潮,比如修建地铁导致积水。
洛维告诉法新社,全球变暖也为登革热在21世纪的盛行创造了条件,今年的极端高温就是帮凶。“气候变暖加快了病毒和蚊子的繁殖速度,(医疗)服务和基础设施却跟不上无序的城市化进程和快速的人口增长。多种原因最终导致登革热大爆发,尤其是在人口稠密、配套设施不足的地区。污水和堆积如山的垃圾,为埃及伊蚊提供了完美的繁殖场所。”她指出。
“登革热是少数几种仍在快速传播的热带传染病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人祸’。”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的蒂姆·诺特博士告诉《每日电讯报》,“埃及伊蚊一生的活动范围不超过100米,如果依靠自然传播,登革热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扩散到现有范围。蓬勃发展的旅游和贸易让病毒轻而易举地跨越国界。”
科学家担心它的传播范围继续扩大。近期刊登在英国《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的研究警告,按照目前的全球变暖速度,到2080年登革热传播地区将增加20亿人口。届时,地中海南部、中国沿海地区、日本、美国东南部,都将受登革热威胁。
科学家找到了登革热的天敌
目前,登瓦夏是唯一的登革热疫苗,由法国赛诺菲制药公司研发。但它不能对抗所有登革热毒株,而且只能用于已感染过登革热的人。对初次感染者来说,注射它引起的副作用可能比疾病本身更危险。
人口密集的菲律宾成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据英国《卫报》报道,今年该国已发现近25万起病例,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数字,达到2018年全年的两倍多。
菲律宾是登革热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隔3年到5年,登革热就会在该国大规模爆发一次。2015年,菲律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亚洲国家,斥巨资购入登瓦夏,为9岁至45岁的国民接种。然而,首次接种工作尚未完成,就造成了数名儿童死亡。赛诺菲公司承认,对没感染过登革热的人,疫苗“可能有风险”。联合国建议不将登瓦夏作为控制疫情的常规手段,并表示其“性价比低”,一剂疫苗就要花费1000比索(约合人民币135.6元)。于是,轰轰烈烈的疫苗接种行动被紧急叫停。
如今,面对史上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菲律宾政府开始考虑解除对登瓦夏的禁令。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有条件地”使用它。对此,许多人仍然持谨慎态度。
多个国家打算从源头控制疫情:摧毁蚊子的滋生地,并要求人们尽可能用衣服遮住每一寸皮肤,喷洒驱蚊水。这些手段往往只能换来短暂的宁静,而蚊虫很快就会带着抗药性和病毒卷土重来。
不过,病毒也有天敌。科学家发现,60%的昆虫体内天生存在沃尔巴克氏菌,感染了这种细菌的蚊子不传播登革热、寨卡、黄热病等。研究人员将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放进巴西部分地区的蚊子种群中,希望它们与野生蚊子种群繁殖,从而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项目负责人卢西亚诺·莫雷拉对《每日电讯报》表示,这种方法具有可持续性,但检验成果有待时日。“我们得跟进3年到5年,才能知道是否奏效。”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