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精确经济”时代人人都被“精确监控”

综合编译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9年08月02日   01 版)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因为什么理由离开都得报备,哪怕是去上厕所”

    2018年8月,在大连某品牌连锁咖啡公司从事运营工作的杨兵突然被“开”了,理由是“不忠”——他向其他公司投了简历,被老板发现了。

    据新华社报道,杨兵的月薪只有8000元。他听同行说,其他公司同类岗位的月薪已经涨到1.5万元,于是利用午休时间在网上投了一份简历。

    杨兵知道公司在员工电脑里安装了监控软件,但没想到软件的功能如此强大。简历刚投出半个小时,他就被开除了。愤怒的杨兵立即申请了劳动仲裁,理由是企业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全世界无数员工即将或已经面临与杨兵相同的工作环境。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英国皇家艺术协会(RSA)的一份报告指出,在物联网的包围下,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受到监控。合同也不再是护身符。目前,零工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估计,美国有5700万人、英国有110万人靠短期工作谋生。这意味着,一个人可能随时被开掉。

    “我必须在工作开始和结束时登录软件,期间不管因为什么理由离开都得报备,哪怕是去上厕所。”一名在线零售商的前员工莎拉·麦金托什对BBC说,公司会统计员工“休息”了多长时间,然后计算他们的工作量是否达标。

    BBC援引英国工会大会(TUC)的报告称,56%的英国人认为他们在工作中受到监视。监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公司监控你浏览了什么网页;有的检查你敲击了多少次键盘;有的通过网络摄像头监控员工;有的利用可穿戴设备和面部识别技术检查员工的位置和身份……一位名叫巴里的建筑工人表示,他以前的公司不使用签到表,而是录指纹,这让他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

    “精确经济”下,“焦虑和紧张气氛”越来越浓重

    RSA在报告中将这种情况称为“精确经济”。精确经济目前还不普遍,但到2035年,它可能成为新的常态。

    在未来的“精确经济”中,公司能够使用传感器收集到的实时数据有效地分配资源,采取随需应变的劳动力策略。医疗保健和零售行业将首当其冲,因为这两个行业的“零工”比例最高。

    日渐普及的传感器应用能帮助企业分析员工的一举一动。在零售业中,传感器用于收集客流量信息;可穿戴设备用于跟踪员工活动,包括每个人的非活动时长及销售业绩;管理人员使用这些数据对员工进行评估和奖惩。

    RSA经济主管阿希姆·辛格对BBC说,这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情景已在一些物流中心的仓库和呼叫中心中变成现实。

    贝希亚·斯通曾在一家公关公司工作,该公司使用打卡软件对员工的工作时长进行精细化管理。她对BBC抱怨,这导致员工加班越来越多,“焦虑和紧张气氛”也越来越浓重。

    这还不是最糟的。还是学生时,斯通曾在一家超市打工,见识过“更恐怖”的监控——超市对收银员们采取的“生产力措施”。“我每分钟必须扫描一定数量的商品,如果没达标,就会被认定为表现不佳,遭到处罚。”她说。

    “随着劳动分工越来越细,临时工越来越多,雇主对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这可不是手机打卡那么简单。监控侵犯了我们的隐私,损害了我们的健康和自由,给在身处异化世界中的人类尊严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辛格说,“这像是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的2.0版本,又像奥威尔小说《1984》中的情景——每个人都被精确校准和控制。”

    被监控的员工为何告不赢企业

    随便上网一搜“公司监控软件”,就能发现成百上千的广告:“怎么在局域网上监控那些不认真工作的员工电脑”、“轻松禁止员工上班看视频、淘宝购物”等内容俯拾皆是。这些软件不仅可以屏蔽特定网页(比如淘宝),还能让雇主对员工的工作情况一览无余。

    任金陵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她向新华社记者展示了她正在使用的监控软件有多强大。该公司员工共有268人,前一天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视为怠工)的人数为12人,日平均怠工时长302分钟;员工通过各类软件发送信息90926次,3人疑似泄露信息,23人有离职倾向。

    “每一条上网痕迹都有保存,甚至某个员工最近痔疮犯了,在查哪些特效药(我们)都知道。”任金陵告诉新华社记者,接下来她的工作就是:警告怠工者;查看发送信息频繁的3人每条信息都是什么,是否涉密;找有离职倾向的人谈话,“不忠心的果断劝退”。

    根据新华社记者在某职场论坛发布的调查,有97%的参与者认为单位监控侵犯隐私。94%的参与者表示,如果隐私遭到泄露或公开,影响个人生活,会采取法律行动。

    “上淘宝查个快递,临近中午跟同事约个饭,这样的内容有必要监控吗?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即使有一两句个人话题,也很正常吧。监控无异于偷看人洗澡!”大连某软件开发企业员工蒋子安说。

    不少员工认为监控软件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但在司法实践中,被监控员工状告企业很难胜诉。律师解释称,公司禁止员工在工作期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并且已明确告知员工监控设备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违规员工的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换言之,公司在工作场所使用监控软件是合法的。本文开头提到的杨兵对公司的诉讼就没有得到仲裁支持。

    企业和员工都不是赢家

    RSA的报告显示,有些员工会为监控系统叫好,动机各不相同:有人认为这将使自己获得与绩效匹配的薪酬,增加晋升机会,也有人认为这将打击那些“浑水摸鱼”的同事。

    BBC指出,一些人才供不应求的行业,比如医生和护士,的确可能成为“精确经济”的受益者,因为他们本来就忙得团团转,新技术将更直观地衡量他们加了多少班,从而带来更高的收益。但对其他行业来说,情况可能不同。在雇主的长期监控下,一些人可能需要服用提高注意力的药物,才能改善自己的表现。

    年轻人也许更能适应“精确经济”的新环境,中老年人要适应新技术可能需要时间。但BBC表示,情况也许正相反:老一辈并不像年轻人那么在乎隐私,所以感到“压力山大”的也许是年轻人。

    “精确经济”下可能根本不存在赢家,无论是对员工还是对企业而言。斯通对BBC表示,监控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人时时刻刻处于压力中。“你的脑子里总有个念头:上司可能认为你表现不佳。”

    新华社报道称,2017年11月,彭小春在忍受了长达一年的职场监控后愤然离职。“同事都变得有些‘病态’,宁肯茫然盯着屏幕发呆,也不敢去走廊透透气聊聊天。”

    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胡枚告诉新华社,长期处于“压抑”的职场环境不利于员工工作。“大部分企业不会利用监控收集的信息做文章,但只要有一次误解,员工就会十分抵触。我有一个患者,查询客户信息时不小心点进一个购物推销广告,忘了关闭,结果后台显示她浏览购物网站3个多小时。虽然事后调出视频监控并加以解释,但她在长期监控下心结难除,最后还是辞职了。”

    监控还破坏了员工和公司之间的信任。“如果我们站起身来,或者聊了几句,就会想到自己正受到监控,感觉就像在监狱里一样。”销售助理卡莉·汤普赛特对BBC说,“监控尤为令人不安的一点是,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以你无法控制的方式被监视和分析着,而且你也不知道老板会怎么对待获得的这些信息。”

    英国皇家工程院副主席娜奥米·克莱默认为,持续的监控会恶化工作环境,给员工造成额外的压力,损害其身心健康。“尽管有支持监控的积极论据,例如提高安全性,鼓励良好表现,代价却是增加不必要的压力,剥夺员工的自主权和尊严。”

    几乎所有雇主都认为,采取监控措施是“为了企业利益”。“不打招呼就离职的员工、消极怠工的员工太多了。”任金陵说,“计算工作量是合理的。你花5个小时上网购物,3个小时糊弄工作,和花8小时工作的员工拿一样的钱,未免太不公平了吧!有了监控,多少能提醒员工,在工作时间少干别的。”

    辛格对此不以为然。“我们要向雇主集体发声:监控我们是不行的。在能精确监控每一个人的时代,我们应该重新考虑立法。”

 

“间谍门”给美伊关系火上浇油
韩国要造“东北亚最大”两栖舰
默克尔在世界舞台留下浓重一笔
美军要把“索伦之眼”带进现实
选举出意外,安倍修宪还有戏吗
法国准备把激光武器搬上卫星
英国学前摸底考试让家长愤怒
波音身处“生死关头” 空客无法“独善其身”
“精确经济”时代人人都被“精确监控”
《壮志凌云》续集:谁是“阿汤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