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6月13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低龄留学:适合孩子更重要

本报记者 蔡梦吟   青年参考  ( 2019年06月13日   11 版)

    5月23日,由毕高教育主办的国际教育规划研讨会在英国驻华大使馆举行。左一为毕高教育总裁詹妮弗·梁。图片来源 活动主办方提供

    北京京西学校创始人白思楠发言。图片来源 活动主办方提供

    天乐勤教育总裁邱晓平发言。图片来源 活动主办方提供

    5月23日,一场国际教育规划研讨会在英国驻华大使馆举行。

    “我遇到过最夸张的客户,刚怀孕两个月就来找我们进行孩子留学的规划设计。”研讨会主办方毕高教育的总裁詹妮弗·梁(Jennifer Leong)对《青年参考》记者回忆起这个让她哭笑不得的细节。

    当“低龄留学”不断刷新人们对留学的认知时,一些问题随之浮出水面:如何为孩子选择人生赛道?早早把孩子送出国门,到头来却“收获”一个缺乏中国文化底蕴、缺乏身份认同感的孩子,这是家长想要的结果吗?面对各色国际学校,家长和孩子该怎样选择?

    此次研讨会上,北京京西学校创始人白思楠(Sabina Brady)、北京市鼎石学校招生主任瑞秋·贝尔(Rachael Beare)、北京英国学校校长理查德·梭希尔(Richard Thornhill)、天乐勤教育总裁邱晓平等嘉宾,讨论了国际教育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

    出国留学须量力而行

    自毕高教育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到詹妮弗·梁的办公室咨询留学的面孔越来越稚嫩。詹妮弗告诉《青年参考》记者,2013年前后,毕高的客户大多是准备出国读硕士或本科的年轻人。从2015年开始,客户中的中学生比例明显上升,尤其是初中生。到了2016年,客户平均年龄进一步降低,许多客户只有10岁左右。从2018年起,詹妮弗发现,越来越多只有五六岁的孩子走上了国际教育的道路。

    家长们找到詹妮弗,起初的愿望通常只有一个:让孩子考上名校,“要么美国藤校,要么牛津剑桥”。经过与詹妮弗团队无数次的碰撞后,一些家长逐步认同:跟学校的名气比起来,“适合孩子”才更重要。詹妮弗说,并不是哪所学校被名校录取的学生多,哪所学校就适合你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十几岁到英国上公学,你依葫芦画瓢却未必能有同样的收获。

    “只有真正理解和发现孩子,才能引领和规划孩子的道路。”詹妮弗说,孩子的性格、特长乃至意志品格,决定了其是否适合低龄留学,以及适合哪一种国际教育体系。

    出国留学绝非一条轻松之路。毕高教育设有赴英国哈罗公学等英国顶尖寄宿中学体验的项目,不少参加项目的孩子体验了英国公学从早7点到晚10点的严格学习管理后开始打退堂鼓。在那里,学习压力恐怕并不比中国一些以严格管理著称的学校小。“有些家长急于把孩子送出去,这对心理素质较差、抗压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弊大于利。”詹妮弗说。

    詹妮弗建议每位家长都给孩子量身定制教育方案,并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孩子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是什么?该领域的教育水平是国内还是国外更领先?如果选择国际学校,哪些学校有充足的资源和机制,能支持孩子发展这一兴趣?

    “作为教育工作者,全面准确地评估孩子的优缺点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北京英国学校校长理查德·梭希尔表示,他不主张把孩子过早送出国门,更反对家长以自己的喜好替孩子选择。

    理查德教过一个音乐天赋极高的学生。这个学生的数学、物理等学科成绩很差,但家长希望他日后学习工程学。“我的职责就是跟家长沟通,不要把孩子推到一个完全不擅长的领域中去。”在理查德的支持下,这个学生获得了音乐方面的培养和实践机会,最终如愿进入知名音乐学府深造。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的国际学校已经达到1028所。眼下,国际学校秋季学年招生正在进行。学生家长在报名时,往往存在规划不清晰、认识不到位等问题。“不同的国际学校有不同的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有符合孩子需求的学校才是最合适的学校。”瑞秋·贝尔说。

    “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能让孩子为自己的学习做主。”瑞秋·贝尔认为,要鼓励孩子为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作决定,这个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教育要让孩子“出得去、回得来”

    1994年,美国人白思楠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国际学校之一——北京京西学校。如今,她已在中国生活工作了30余年,如何让中国文化真正融入国际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仍然是让她困惑的问题。

    “IB课程(国际文凭组织IBO为全球学生开设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强调,‘让你所处的环境成为你的课堂’;在中国的国际学校,应当把中国作为学习的课堂。”白思楠说。但现实中,许多国际学校的老师来自国外,对中国文化并不了解。

    “国际学校”和“中国文化”是否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白思楠认为,父母首先应该对孩子的教育建立清晰的愿景,良好的家庭教育能极大地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白思楠的丈夫在北京长大,两人的孩子自幼在国际学校学习,但家庭教育却把中文和英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小到大,孩子们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学习中文。当孩子们抱怨的时候,白思楠就会半开玩笑地说:“你们必须学好中文,因为你们的爸爸说梦话用的是中文,中国才是你们的根。”她相信,母语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水平。

    与会者认为,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国际学校时,要重点考察该校在“融贯中西”方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等。理查德认为,如果说过去的“国际教育”意味着追求纯正的海外教育,今天的“国际教育”则更强调中国根基,因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能使受教育者失去其文化和民族的根源”。邱晓平也指出,我们的国际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世界意识和文化自信的中国人,让孩子受到中国优秀文化的充分浸润,在全球化时代“出得去、回得来”。

    瑞秋认为,国际学校应该尽可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以不同的形式、方法告诉其他人。“在不同的场景下,用不同的语言跟别人交流,有效地进行跨文化、跨语言的国际合作。”

    与会者认为,目前,多数国际学校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缺乏与公立学校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交流互鉴。对此,邱晓平建议,如今许多公立学校的国际教育资源越来越雄厚,家长们在择校时应保持开放心态,多做比较后再决定。

 

低龄留学:适合孩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