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5月3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启德发布《2019澳大利亚留学报告》

多数在澳中国留学生选择毕业后回国

本报记者 蔡梦吟   青年参考  ( 2019年05月30日   10 版)

    5月18日,第九届启德澳大利亚教育中国区巡展在北京举办,并发布了《2019澳大利亚留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结合澳大利亚官方数据及启德客户服务数据,解析澳大利亚中学、本科、硕士阶段留学的申请现状、趋势和就业情况。

    职业教育课程升温 工作签证政策有利好

    澳大利亚政府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共有来自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约87万名学生在澳大利亚留学。中国学生在国际学生中比例最高,占29.6%,达到24.8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2%。

    《报告》指出,2012年至2017年,中国赴澳留学生批签数持续6年增长,从2012年的24403人次增长至55714人次,6年间增长率高达128%;2018年,赴澳留学的中国学生批签数为54414人次,减少了2.3%,这与澳大利亚顶尖大学申请难度日益加大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职业教育类课程学生批签数占比从3.2%上升到7.9%,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教育性价比高,且学生在完成职业教育后可继续升读本硕。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希望毕业后能积累一些海外工作经验,为日后回国发展提供差异化竞争力。澳大利亚近来出台了一系列面向国际学生的工作签证利好政策,《报告》称,澳大利亚非大都会地区将迎来新一轮学生潮。2019年3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确认,在非大都会地区工作和学习的国际学生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获得3年毕业生临时工作签证。南澳大利亚州推出了针对国际学生的利好政策:州政府的担保职业列表总数扩充至498个,符合条件的优秀毕业生无需工作经验即可获得临时签证提名。

    澳大利亚最大的就业网站“SEEK”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2月,在该网站上发布的就业机会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2%。澳大利亚的就业机会已连续9个月实现快速增长:其中,采矿、资源与能源产业就业机会增长最快,增长率达45%;农业、动物及自然保护就业机会增长32%;工程行业的就业机会增长25%。2018年,澳大利亚年薪TOP 10岗位集中在信息与通讯、工程、采矿/资源与能源、法律、会计、建造、保险与养老这七大行业。

    澳方支持中国留学生回国开创未来

    目前,澳大利亚已有24所大学认可中国高考成绩,应届高中毕业生可用高考成绩配合雅思、托福等考试成绩申请入读澳大利亚大学本科,还可以选择预科后入读本科、国际大一衔接本科、职业技术课程衔接本科课程等方式。

    启德留学客户服务数据显示,2018年赴澳留学读本科的学生选择最多的10个专业为:商务/贸易、工程、金融、理学、设计、人文学科、信息技术、会计、媒体与传播、护理。与2017年相比,商务/贸易、会计、信息技术、设计这4个专业选择占比有所下降,其中会计专业从2017年的第2位下滑到第8位。工程、金融、理学、人文学科、媒体与传播、护理等专业的就读人数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媒体与传播专业在2018年跻身前十。

    和2017年相比,2018年赴澳读研的专业选择出现了两大变化:会计专业多年来“独占鳌头”的情况有所改变;专业选择更加多元化,更多工科类专业进入前十。工程类学生近年来就业趋势良好,工程方向的专业渐受热捧。

    《报告》指出,一些澳大利亚新兴专业因就业空间广阔愈发受到留学生青睐。比如,房地产领域的工作岗位包括资产管理经理、估价师、收购师等;商业分析领域的工作岗位包括商业分析师、管理咨询顾问、商业预测专家、产品经理等;体育休闲管理领域的工作岗位包括运动员经纪人、运动品牌营销、体育管理顾问、运动精英发展经理、社区运动项目经理等。

    在《报告》发布会上,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处领事雷米勒(Rhett Miller)指出,2018年,约85%的在澳中国留学生选择毕业后返回中国。启德留学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在澳学生对未来就业的担忧包括:海外工作机会少(55.5%)、回国就业难(52.3%)、自身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42.1%)。在希望获得的支持方面,“找兼职/实习指引”(58.2%)、“职业规划指导”(55.7%)与“学习辅导”(49.7%)占了前三位。

    雷米勒强调,澳大利亚各级各类院校非常注重对国际学生提供全方位、细致的职业规划指导。“我们一直致力于支持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开创自己的未来。”雷米勒表示,赴澳留学不仅是拿学位的过程,更是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领导力、思考辨析力、跨文化适应力、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

 

多数在澳中国留学生选择毕业后回国
“中澳学生间的联系,将创造更开放更包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