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荷兰叫停“过度旅游”

综合编译 胡文利   青年参考  ( 2019年05月16日   05 版)

    作为欧洲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荷兰2018年迎来各国游客1800万人。荷兰国家旅游会议促进局(NBTC)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该国将面临每年4200万人规模的游客潮。这不仅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困扰。大片郁金香被“自拍达人”践踏,民宅被当作景点随意出入,人们为图清静逃向郊区……现在,荷兰决定对这一切喊“停”。

    “过度旅游”让风车和郁金香失色

    “更多不一定意味着更好。”据荷兰《电讯报》5月7日报道,NBTC在《2030年展望报告》中警告,该国旅游业“严重超载”,未来将把重点由“旅游推广”转向“旅游管理”。

    美国《纽约时报》指出,荷兰面临的困境,部分源于昨日的成功——在政府的持续推广下,旅游业发展迅猛,热门景点人满为患。在荷兰西部的“小孩堤防”村里,19座建于18世纪的风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笔丰厚的“遗产”令小村每年吸引游客60万人,而村里常住居民只有60人。

    “我的祖先从1747年就住在这里。”佩特拉·霍克说。她的家族住在5号风车区,她是家中的第10代。“有一次,我和女儿坐在院子里吃早饭,突然有一位游客让我们靠边儿站,别妨碍他拍风车。还有一次,一对日本夫妇大清早跑进我家院子里吃早饭。前几天,一位摄影师气冲冲地登门质问我,为什么要把风车建在靠近河的那一侧,拍出的照片不好看。”霍克告诉荷兰《人民报》,游客们肆意闯进她的地盘,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

    听说一项新商业计划要将游客数量增至85万人,还准备修建第二座游轮码头,村民们忍无可忍。他们守在码头上,向每一名靠岸的游客递卡片,上面写着:“60万游客和60位居民——过度旅游。”

    作为“荷兰名片”之一,郁金香花海惨遭游客践踏。阿姆斯特丹近郊的库肯霍夫花园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园之一,花农在此展示精心培育的品种。4月,这座花园在4天内接待了20多万名游客,其中80%来自国外。交通变得一团糟,政府要求当地人待在家里,不要出来凑热闹。游客们把车扔在路旁,一头扎进花海,摆出各种姿势,在花丛中跳来跳去,寻找角度“拍张完美的自拍照”。有人躺在地上拍了个爽,起身后留下一地狼藉。

    “这些行为令人难以忍受。”花农西蒙·彭宁斯告诉荷兰《The Parole》报,他用栅栏围起花田,栅栏上有旅游局的口号:欣赏美丽的花朵,尊重我们的骄傲。“这么多游客来参观本来是件好事,但他们踩坏了一切。去年我损失了1万欧元。”

    过去6年里,库肯霍夫花园接待的年游客数量从80万人增至140万人。“他们以为花都是专门为他们种的。”供职于当地旅游局的尼克尔·范莱肖特告诉英国《卫报》,“人人都想美美地自拍,晒到网上,叫全世界都看到他们在花丛中陶醉或者翩翩起舞的样子。”

    “走进美丽的郁金香花海中拍照留念,这个想法很吸引人,但这样做会给花农造成每年数十万欧元的损失。不要走进花海,无论你的冲动有多么强烈。那是私人财产。”NBTC在官网上喊话,“你能做的,是在花海边上拍照。不用走进花丛,你也能拍出最精彩的照片。”

    “游客要把我们赶出家门”

    在蓬勃发展的廉价航空和在线预订服务的推动下,2018年,人口85万人的阿姆斯特丹接待了1900万名游客。这座城市以错综复杂的运河、数不清的博物馆、暧昧的红灯区和对大麻的宽容,吸引着成群结队的游客。类似《在阿姆斯特丹不能不做的N件事》的网络攻略中,“单身汉派对”一词的出现频率最高。

    伯特·纳普的房子位于红灯区的一座小教堂和运河之间。一天晚上,一群英国小伙子打扮成“猫王”,在他家门口举办单身派对,闹腾到半夜。

    “你们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家乡干这事儿?”纳普打开房门,质问这些荷尔蒙过剩的年轻人。

    一位“猫王”打着酒嗝儿告诉他,因为在阿姆斯特丹能买到大麻和性服务。“我们掏钱买下了你们的街道。你可以搬到别处去。”

    这不是纳普第一次被夜半狂欢者骚扰。醉汉们对着他的盆栽呕吐,往信箱里小便,在门外扯开嗓子唱跑调的歌。“我家成了随便什么人都能来的地方。一到周末,这里就没法住了,我只能躲到乡下去。”他说。

    但他不可能彻底离开这座城市。40年前,纳普来到阿姆斯特丹求学,如今他是语言教材作者,妻子在当德语教师,女儿在红灯区的幼儿园上学。纳普的人生早已扎根在这里。

    “从我女儿懂事起,她每天都跟站街女——我们的邻居打招呼。这是个市井之地。”纳普告诉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现在,游客要把我们赶出家门。”

    18岁的英国人卡勒姆·查利诺承认,许多游客把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当作“放纵的迪士尼乐园”。“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这儿是因为机票便宜,而且它有罪恶之城的‘美誉’。”他说。“连父母也叫我们去红灯区逛逛。”查利诺的女友艾米丽·怀特洛克补充道。

    “阿姆斯特丹是重视自由的城市。为了自由,你必须忍受一些麻烦,但现在,这座城市已经失控了。”在阿姆斯特丹一家智库工作的斯蒂芬·霍德斯向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关键在于游客太多。必须采取一些激进手段,否则这里会沦为商业区,再也不是人们生活的家园。”

    “游客很重要,但他们越来越多了”

    从去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边喝酒边骑行的“啤酒脚踏车”、赛格威平衡轮骑行和酒船游;禁止游船停靠在市中心;禁止某些区域提供短租服务;对公共场所醉酒、大吵大闹、往运河里小便、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处以罚款。

    红灯区观光游也将被叫停。政府在3月宣布,明年开始禁止旅游团进入该市著名的红灯区参观。政府发言人表示,红灯区“像磁铁一样”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游客。

    “这不只是为了防止红灯区过于拥挤,还因为(红灯区观光游)是对性工作者的不尊重。”市议员乌托·科克告诉《电讯报》, “都什么年代了,还拿性工作者当旅游招牌?”

    市议会称,这项禁令的依据是性工作者的意见。根据一项调查,这里80%的性工作者认为游客在橱窗前逗留观望“影响做生意”。不过,有人质疑禁令既不能有效控制游客数量,也不能阻止他们对性工作者“挤眉弄眼”。

    “有些人在红灯区闹事,大多数是没有导游带队的人干的,比如来自英国和德国的单身汉派对人士。”一家旅游公司的老板埃拉德·范帕托忿忿不平地说,“我们的团都很守规矩,不是那种参加单身汉派对的人。”

    另一颇受争议的举措,是移除该市著名的“我阿姆斯特丹”(I amsterdam)标志。2018年12月被拆除前,这串竖立在荷兰国立博物馆外的字母是“网红打卡圣地”,每天有6000多名游客“到此一游”。

    “我很高兴它消失了。在我看来,它是无脑从众旅游的象征。”《每日电讯》报旅游专栏作者罗德尼·博尔特评论道,“有了它,人们更愿意在博物馆门外自拍,而不是欣赏或关心博物馆里的艺术品。”

    但反对者不在少数。据调查,66%的阿姆斯特丹居民认为这是个馊主意。“‘我阿姆斯特丹’被拆了,我不接受!”有人在推特上写道,还配上了一长串哭泣的表情。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2018年,旅游业为荷兰带来820亿欧元的收入,并创造了76.1万个工作岗位,这意味着该国每13个岗位中有1个来自旅游业;欧洲游客的比例最高,来自德国、比利时的游客占总数的42%。

    以“小孩堤防”村为例,8年前,拥有这片土地的金德基克世界遗产基金会濒临破产。近年来,该基金会通过收取门票、游轮费、停车费、出售纪念品等赚得430万欧元,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存下了250万欧元。

    村民彼得·克拉普维克还记得,2010年基金会制定了第一份商业计划,声称要发展旅游,并保证“每年最多接待40万游客”。如今,游客眼看要增至85万人。“游客对我们很重要,但他们越来越多了。”克拉普维克说。

 

荷兰叫停“过度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