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5月0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俄罗斯国防工业遇劲敌

作者 韦盖利   青年参考  ( 2019年05月09日   07 版)

    俄罗斯国防工业与劲敌狭路相逢,但这个劲敌并非外国军事力量。

    十余年来,克里姆林宫一直在努力实现俄罗斯武装部队的现代化,但由于订单减少、引进高技能人才困难及自身技术能力有限,该国的国防工业有些后继乏力。

    2019年第一季度,一组来自俄罗斯航空航天部门的统计数据加重了外界对俄国防工业中长期竞争力的怀疑:该国飞机和航天器制造商2018年的产量比2017年下降了13.5%。2019年,这样的势头还在持续;今年头两个月,航天业产量同比下降48%。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评论说,一个国家要突出自身的军事优势,保持国防工业的健康发展很重要。代表性军品产量下滑,引起了人们对俄国防工业前景的担忧。

    在接受俄RBC新闻网采访时,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把军品产量下滑归因于订单减少。美国智库Stratfor认为,这些减少不是短期的波动,而是一个下行周期的开端。

    尽管俄罗斯军事改革成效显著,外媒仍然给出了“看空”俄军工产业的若干理由。

    经费不足难改观

    2014年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恶化后,莫斯科频繁推出的新武器在舆论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应。但“商业内幕”称,除了T-14主战坦克及苏-57战斗机等少数项目,余下的大部分武器系统停留在雏形阶段,亟待追加投资。俄罗斯已经优化了一些战略武器,如“萨尔马特”洲际导弹,这类武器与俄整体军事态势有更紧密的关联;但莫斯科未能全面推动其他战术武器项目,而是更多地将它们作为宣传手段。

    因为政府预算有限,克里姆林宫从2017年开始削减军事开支。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SPIRI)不久前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很多装备老化的部队亟待现代化升级,财政困难妨碍了俄罗斯军队实现其抱负。

    问题的根源在经济。2014年年底,石油价格的下跌损害了俄罗斯的财力,破坏了它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一度迫使俄政府动用储备金填补收入缺口。4年一晃而过,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开始上升,但这个国家仍在努力消除之前“荒年”带来的影响。

    收入减少造成俄罗斯中央政府提高税率、延迟退休。同时,西方以“俄罗斯对乌克兰和其他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为由实施的制裁,减少了俄中央政府能调拨的资金。

    从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看,俄罗斯军工面临的障碍远不止这些。

    海外需求面临缩水

    俄罗斯曾受益于它作为全球主要武器出口商的地位,为本国军事现代化重启赚到了宝贵的启动资金。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当这个国家面临严峻的经济困难时,出口武器并换取外汇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样的态势未能延续。根据SPIRI等第三方统计,过去5年,俄罗斯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国,但武器销售额明显减少,2014年到2018年下跌了17%。

    Stratfor注意到一个商业之外的因素:以往,俄罗斯用武器出口作为扩大自身政治影响力的工具,不是免费提供就是以较大的折扣出售军火。现在,俄罗斯在出售国防产品时强调盈利,不再给出那么给力的优惠,因此失去了一部分老客户。

    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军事工业在成本上的劣势可能被继续放大。“商业内幕”认为,其他国家军火商的竞争,使俄罗斯公司越来越难拿到合同。

    武器出口额的下滑,不仅让俄罗斯国防工业的“造血”能力下降,而且会导致国防工业的“盘子”缩水,不利于发挥规模效应以控制成本。换句话说,俄罗斯武器的外国客户越少,其军用产品的单位成本就越高,军工体系负担就越重。这个循环会进一步限制俄罗斯在出口武器系统时提供折扣的能力,趋势并不容易扭转。

    美媒举例说,印度去年退出与俄罗斯合作生产苏-57隐形战机后,不少军事观察家怀疑俄能否以可接受的成本继续这个项目。此后,莫斯科一直努力寻求更广泛地出口苏-57战机,为这个拖延了十几年的重要项目寻找其他海外客户,至今没有下文。

    解决方案之一是促进“军民融合”

    面对逐渐逼近的危机,莫斯科并非无所作为。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政府正在动用多种策略保护国防工业部门,提升它的整体效能。

    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解决方案之一是促进“军民融合”。俄罗斯试图加强国防工业部门的民品生产能力,就像波音和空客公司所做的那样,为国内外的民用市场生产非军标产品。这样做,即使军用产品收入减少,俄罗斯国防制造商们也能撑得下来。

    面对制裁,莫斯科推动“进口替代”,但俄制造业企业依然青睐外国提供的零配件。俄罗斯商业信息服务公司RBK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38%的俄罗斯工业企业从国外购买过设备;往前倒推两年,这个数字只有6%。这似乎暗示着,如果俄武器制造商在国际上找不到军品客户,它们恐怕也无法说服国内客户购买自己生产的民用产品。

    俄罗斯为其武装力量革新制定了相当高远的目标。然而,预算限制及军兵种就资金分配的争夺,意味着很多引人注目的国防项目将长期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今后一段时期,若俄罗斯国防工业露出疲态,外界或将下调对俄军事现代化成效的预期。

 

俄罗斯国防工业遇劲敌
印度、法国进行舰载机对抗
韩国将获得海基反导能力
白宫不会放弃“杜鲁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