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苏维埃宫的光荣与梦想

本报见习记者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8年12月19日   07 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被称为狂飙突进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欧洲和美国在浮夸的繁荣中幻想新时代的都市生活,新生的苏联也不甘寂寞。思想的碰撞和理念的冲突反映到城市规划中,便催生了那个时代梦想的极致体现——苏维埃宫。

    苏联人有“超级建筑”情结

    1930年前后的苏联有充分的信心挑战土木工程的极限:西方饱受战争和萧条折磨,苏联则欣欣向荣。这片土地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工业化,必胜的信念鼓舞着苏联人民,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亦满怀豪情,希望迅速为苏维埃献上赞歌——一座座既能彰显荣耀又能体现感召力的摩天大楼。

    建筑是时代精神的写照。金字塔述说古埃及的神圣,凯旋门夸耀法兰西的辉煌。苏联也应该有与自身光荣相称的标志性建筑,正如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人类想要修建直达天庭的巴别塔。

    1931年6月,苏维埃建筑学会提出了建造苏维埃宫的建议,苏共政治局欣然接受,将其作为莫斯科总体规划的核心。宫殿将在克里姆林宫对面诞生,这里原本矗立着世界上最高、最大的东正教堂——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是沙俄为纪念1812年抗法战争胜利而建。1931年12月5日,大教堂在爆破中成为瓦砾,“上帝之宫”为“人民的宫殿”腾出了地方。

    同年6月18日,最高苏维埃机关报《消息报》公开征集设计方案,短短一年就从世界各地收到了上百份设计稿。到1933年,来自40多个国家的数百位设计师寄来了400多份蓝图,其中不乏声名显赫的大师,如“现代建筑的旗手”、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经过一年多的筛选,苏联设计师鲍里斯·约凡脱颖而出。约凡的基本思路是打造一个复合式建筑群,包括拥有半圆形拱顶的大礼堂和高耸的灯塔,塔顶矗立着一尊魁梧的青年雕像,一手指向远方,一手高擎火炬,火炬中的探照灯昼夜不息。

    斯大林对这个方案不是很满意。接下来的几年间,苏维埃宫的蓝图经历了反复修改,建筑的占地面积越来越小,高度越来越高,从建筑群变成了一栋高耸入云的单体大楼,楼顶的火炬青年也变成了列宁。1937年,苏维埃宫的设计终于定稿。

    最后敲定的方案中,苏维埃宫的总体积为7.5万立方米,总高度达416.5米,是彼时当仁不让的世界第一高楼。作为参照,苏维埃宫比开罗胡夫金字塔高278米,比科隆大教堂高255米,比罗马圣彼得教堂高272米,比巴黎埃菲尔铁塔高95米,比纽约帝国大厦高8米。

    在这座建筑顶部,100米高的列宁雕塑迎风而立,46米高的自由女神像相形见绌。苏维埃宫的内部结构为下沉式,最底部是一个能够容纳上万人的会场,周围是副会场和博物馆,上层和会场外围空间将代替克里姆林宫,成为苏联最高权力机构的办公场所。这座建筑完成后将独占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世界上最大、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雕塑。

    模型震撼世界

    从美学角度看,苏维埃宫属于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裙楼如阶,高塔入云;气势磅礴,装饰华美。留存至今的效果图显示,苏维埃宫的内部设计同样壮丽奢华,罗马式的巨大穹顶、成百上千的爱奥尼亚式立柱,无不体现着一个超级大国的威仪。雕塑和装饰从天神美女变成了苏联军人,橄榄枝桂叶变成了五角星和镰刀锤子。

    这种设计风格于20世纪30年代风靡全球,美国的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都是典型代表。就像德国导演弗里茨·朗在1927年执导的电影《大都会》中描绘的未来都市那样,“整洁、秩序、力量”是这些巨型建筑共同的特征。美国的摩天大楼象征财富、苏联的更多地宣示力量,但它们都是同一种风格和建筑技术的产物。

    有了美轮美奂的设计图,兴奋的苏联人迫不及待地向世界炫耀。1937年的巴黎世博会成为再好不过的宣传平台,除了一张苏联馆和德国馆相向而视、中间夹着埃菲尔铁塔的照片,苏联馆最大的看点就是巨大的苏维埃宫模型,络绎不绝的游人对这一“奇迹”赞不绝口。

    苏联国内同样对其展开了热情洋溢的宣传和赞美。艺术家一马当先,苏维埃宫出现在一幅幅画作上。从糖果包装盒到绘画艺术再到大众杂志,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弥漫着“苏维埃宫热”,人们对这座世界第一的建筑满怀希望,也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信心。

    在苏联,这类建筑被称为“斯大林式建筑”,如今仍在定义莫斯科天际线的“七姐妹”正是这种流派的宠儿。这些建筑是二战后莫斯科重建计划的组成部分,原本的使命是以众星拱月的方式衬托位于中心的苏维埃宫。这“七姐妹”是莫斯科大学主楼、乌克兰酒店、列宁格勒酒店、外交部大楼、重工业部大楼、文化人公寓和艺术家公寓。

    上世纪50年代及以后,“斯大林式建筑”的风潮一度扩展到整个东方阵营。东柏林的卡尔·马克思大道、布加勒斯特的出版大厦、华沙的科学文化宫、基辅的托尔斯泰广场,都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令人唏嘘的是,上述建筑如今大多完好如初,而这种风格的极致——苏维埃宫,却从未真实存在过。

    莫斯科难舍摩天楼

    1937年,苏维埃宫破土动工,预计成本为40亿卢布,几乎相当于1940年苏联国家收入的1/4。地基的挖掘非常不顺利,因为苏联当时没有足够强力的工程机械能钻到如此庞大的建筑所需的深度,地质条件能否承受大楼的重量也是未知数。挖好了一部分地基,莫斯科河的河水涌入工地,工程被迫暂停。1939年,渗水问题解决,人们继续战斗。地面层结构施工完成不久的1941年6月,苏联人突然发现自己身陷战争。

    面对纳粹德国的闪电攻势,苏联的生存都成了问题,自然无法继续建造如此宏伟的建筑。大批钢材、水泥、砂石甚至劳动者被转运到前线,连刚刚建好的钢结构都被拿去加固莫斯科的环形防御工事,项目设计小组则被疏散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

    但斯大林始终放不下这座建筑。1947年,他再次把苏维埃宫的建造提上日程,但由于复杂的地质和干瘪的钱包作梗,进度十分缓慢。直到他1953年逝世,预计建造的9座拱卫宫殿的建筑只建好了7座,容纳苏维埃宫主体的空地依然是个长满野草的大水洼。

    赫鲁晓夫上台后全面批判斯大林,苏维埃宫自然也被叫停。1959年,赫鲁晓夫下令把“莫斯科的痘痕”改成“便民工程”,于是,克里姆林宫墙外出现了全球最大的露天恒温泳池。泳池直径130多米,深6米,可供上万人戏水,还有人工造浪系统和伴奏音乐。1966年,泳池正式对外开放,成为莫斯科市民夏日的避暑胜地。

    苏联解体后,莫斯科的水电费急剧攀升,泳池的生意大不如前。1995年,为纪念莫斯科建城850周年,市政府宣布重建救世主大教堂;2000年,花费了超过5亿美元后,东正教的圣殿重新出现在克里姆林宫旁。

    超级建筑的故事到此差不多该结束了。不过,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人又一次通过建筑表达了对“第一”的追求。2018年,位于圣彼得堡的拉赫塔中心完工,这座462米高的大厦比苏维埃宫还高45.5米,超过了2017年完工的莫斯科联邦大厦,获得了欧洲最高建筑的桂冠。目前,莫斯科拥有欧洲最高的6座建筑物中的5座,从这些摩天大楼闪闪发亮的玻璃外墙上,俄罗斯人似乎看到了曾经的光荣与梦想。

 

苏维埃宫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