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引全球媒体关注
本报特约撰稿 肖静怡
青年参考
(
2018年11月28日
12
版)
11月26日,中国学者贺建奎称,他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创造了世界首例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一对双胞胎女婴)。在YouTube视频中,贺建奎表示,这对女婴——被称为露露和娜娜“以保护她们的隐私”——几周前就已出生,“像其他婴儿一样健康”。
两名女婴是由体外受精孕育的,“一点点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被注入受精卵“做基因手术”。“当露露和娜娜只是一个单细胞时,这一手术就关闭了艾滋病毒感染人体的大门。”
潘多拉之盒被打开了。这一消息引发全球媒体的一片哗然。
各国科学家纷纷抨击
“我认为这完全是疯了!”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胚胎细胞和基因治疗中心主任肖克莱特·米塔利波夫对《纽约时报》说。去年,米塔利波夫通过基因编辑,从实验室培养皿中去除了人类胚胎的危险突变,开辟了新天地。
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对制造基因编辑婴儿感到震惊。英国《金融时报》表示,监管者和科学家对此表示愤怒,纷纷批评此举有违伦理。11月26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两位共同发明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詹妮弗·杜德娜,华人生物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公开发表声明表示反对。
在伯克利分校官网的公开声明中,詹妮弗·杜德娜表示,目前不该将CRISPR-Cas9技术用于人类基因编辑。贺建奎有责任立即对他们打破这种全球共识的行为作出充分解释。她同时表示,不希望此事影响到CRISPR技术在治疗人类疾病上的临床尝试。
122名中国科学家和学者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称这一试验“疯狂”。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这一声明批评该研究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来形容”,呼吁政府“迅速立法严格监管,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我们可能还有一线机会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
《金融时报》表示,伦敦大学学院人类胚胎学教授乔伊斯·哈珀称,贺建奎声称的内容“过早、危险和不负责任”。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法律与遗传学中心主任黛安·尼科尔对《金融时报》表示,基因编辑的风险“基本上是不可预见的”。伦敦国王学院的干细胞科学家达斯科·伊利奇对该报指出,有其他许多方法可以预防艾滋病毒感染。
“尽管贺建奎声称这对夫妇完全了解风险,而且他们可以在没有经过基因编辑和经过基因编辑的胚胎之间做出选择,但不能说这对父母真正理解他们让宝宝和自己暴露在了什么样的风险中。”伊利奇补充道,“如果这种操作可以被称为合乎伦理,那么他们的伦理观显然与世界其他地方非常不同。”
“德国之声”网站称,德国伦理理事会主席达布洛克对此表示震惊和谴责:“对人类进行转基因的副作用和后续反应,目前无法预见,更不能进行控制。人类必须对这一技术拥有发言权,毕竟这是对人类生物学基础的干预。”
这一项目是个骗局?
“美国之音”(VOA)电台网站称,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迅速发声表示高度关注,并已组织力量展开调查。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表示已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根据贺建奎在临床试验前提交的文件,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批准了这项实验,但据当地媒体报道,该医院否认参与此事。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怀疑,该临床试验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可能是伪造的。VOA注意到,贺建奎所属的南方科技大学表示,校方对此并不知情,并“深表震惊”。报道称,据贺建奎介绍,他的团队采用了名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这一技术被很多科学家和社会学家视为禁区。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曾声明,美国联邦政府的资金不能支持在人类胚胎中利用任何基因编辑技术。2015年,美国、中国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并达成共识,允许开展有关基础研究,但强调把该技术投入临床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首次为基因编辑研究划定了“红线”。
BBC报道称,除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欧各国和韩国等都明确禁止这种研究。一些媒体质疑贺建奎此举的真假,甚至质疑这一项目是否是个骗局。《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贺建奎说这对女婴的父母拒绝被确认或受访,他也不会说出他们住在哪里或在哪里工作。
另一些媒体关注事件背后的利益链。《金融时报》称,贺建奎参与运营了多家遗传相关企业,包括在4月筹集人民币2.18亿元的瀚海基因(Direct Genomics)。
美国彭博新闻社发现:“奇怪的是,市场似乎喜欢这个消息。以(贺建奎使用的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为重点的生物技术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 AG和Editas Medicine Inc.的股票周一(11月26日)上涨,凸显了这些股票的多变性。”彭博社警告称,围绕这项技术的炒作使这些股票特别具有投机性。“应该提醒投资者,即使在赌场般的生物技术投资世界,Crispr股票仍然是最奇怪和风险最高的股票。”
11月26日,中国学者贺建奎称,他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创造了世界首例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一对双胞胎女婴)。在YouTube视频中,贺建奎表示,这对女婴——被称为露露和娜娜“以保护她们的隐私”——几周前就已出生,“像其他婴儿一样健康”。
两名女婴是由体外受精孕育的,“一点点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被注入受精卵“做基因手术”。“当露露和娜娜只是一个单细胞时,这一手术就关闭了艾滋病毒感染人体的大门。”
潘多拉之盒被打开了。这一消息引发全球媒体的一片哗然。
各国科学家纷纷抨击
“我认为这完全是疯了!”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胚胎细胞和基因治疗中心主任肖克莱特·米塔利波夫对《纽约时报》说。去年,米塔利波夫通过基因编辑,从实验室培养皿中去除了人类胚胎的危险突变,开辟了新天地。
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对制造基因编辑婴儿感到震惊。英国《金融时报》表示,监管者和科学家对此表示愤怒,纷纷批评此举有违伦理。11月26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两位共同发明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詹妮弗·杜德娜,华人生物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公开发表声明表示反对。
在伯克利分校官网的公开声明中,詹妮弗·杜德娜表示,目前不该将CRISPR-Cas9技术用于人类基因编辑。贺建奎有责任立即对他们打破这种全球共识的行为作出充分解释。她同时表示,不希望此事影响到CRISPR技术在治疗人类疾病上的临床尝试。
122名中国科学家和学者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称这一试验“疯狂”。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这一声明批评该研究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来形容”,呼吁政府“迅速立法严格监管,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我们可能还有一线机会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
《金融时报》表示,伦敦大学学院人类胚胎学教授乔伊斯·哈珀称,贺建奎声称的内容“过早、危险和不负责任”。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法律与遗传学中心主任黛安·尼科尔对《金融时报》表示,基因编辑的风险“基本上是不可预见的”。伦敦国王学院的干细胞科学家达斯科·伊利奇对该报指出,有其他许多方法可以预防艾滋病毒感染。
“尽管贺建奎声称这对夫妇完全了解风险,而且他们可以在没有经过基因编辑和经过基因编辑的胚胎之间做出选择,但不能说这对父母真正理解他们让宝宝和自己暴露在了什么样的风险中。”伊利奇补充道,“如果这种操作可以被称为合乎伦理,那么他们的伦理观显然与世界其他地方非常不同。”
“德国之声”网站称,德国伦理理事会主席达布洛克对此表示震惊和谴责:“对人类进行转基因的副作用和后续反应,目前无法预见,更不能进行控制。人类必须对这一技术拥有发言权,毕竟这是对人类生物学基础的干预。”
这一项目是个骗局?
“美国之音”(VOA)电台网站称,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迅速发声表示高度关注,并已组织力量展开调查。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表示已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根据贺建奎在临床试验前提交的文件,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批准了这项实验,但据当地媒体报道,该医院否认参与此事。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怀疑,该临床试验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可能是伪造的。VOA注意到,贺建奎所属的南方科技大学表示,校方对此并不知情,并“深表震惊”。报道称,据贺建奎介绍,他的团队采用了名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这一技术被很多科学家和社会学家视为禁区。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曾声明,美国联邦政府的资金不能支持在人类胚胎中利用任何基因编辑技术。2015年,美国、中国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并达成共识,允许开展有关基础研究,但强调把该技术投入临床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首次为基因编辑研究划定了“红线”。
BBC报道称,除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欧各国和韩国等都明确禁止这种研究。一些媒体质疑贺建奎此举的真假,甚至质疑这一项目是否是个骗局。《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贺建奎说这对女婴的父母拒绝被确认或受访,他也不会说出他们住在哪里或在哪里工作。
另一些媒体关注事件背后的利益链。《金融时报》称,贺建奎参与运营了多家遗传相关企业,包括在4月筹集人民币2.18亿元的瀚海基因(Direct Genomics)。
美国彭博新闻社发现:“奇怪的是,市场似乎喜欢这个消息。以(贺建奎使用的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为重点的生物技术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 AG和Editas Medicine Inc.的股票周一(11月26日)上涨,凸显了这些股票的多变性。”彭博社警告称,围绕这项技术的炒作使这些股票特别具有投机性。“应该提醒投资者,即使在赌场般的生物技术投资世界,Crispr股票仍然是最奇怪和风险最高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