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让抗生素永远有效?人类打不赢这场战争!

本报见习记者 胡文利   青年参考  ( 2018年11月28日   10 版)

    在深不见底的洞穴里摸爬滚打一番后,探险者的衣服会沾上某种味道。许多人相信,这是泥土和水气结合的精华。有些人会小心翼翼地收起没洗的外套,将那股特殊的气息保留下来,不时拿出来闻一闻,直到下次探险开始。

    哈泽尔·巴顿不会这么做。她清楚,这种气味来自细菌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化合物。每次进入洞穴前,她都要洗掉这些微生物,扎好头发,避免把食物掉到地上——一丁点儿残渣就可以为上百万微生物提供好几个月的口粮,破坏生态平衡。

    巴顿是狂热的洞穴探险家,也是生物科学家。曾经的她在地表下的幽暗之处寻找刺激,如今的她在相同的地方收集微生物。这些微小生命的最大价值在于,它们从未受到外界污染,据信能帮助人类应对近年来日渐严重的威胁之一——抗生素耐药性。

    “超级细菌”将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头号杀手

    并非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用惯了的抗生素大多来自土壤中的微生物。这些生物能制造出天然的“良药”。多年来,人类从土壤中索取抗生素,可现在,“宝库”干涸了。

    上世纪50年代可谓抗生素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新型抗生素数量急剧下降。从1984年起,人们再也没有找到新的抗生素。换句话说,如今的所有抗生素都是新瓶装旧酒。

    与此同时,对抗生素具有抵抗力的病原体“超级细菌”异军突起,抗生素失效危及患者生命的病例越来越多。根据美国皮尤调查机构的数据,抗生素耐药性每年导致70万人死亡。估计到2050年,“超级细菌”将超过癌症,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头号杀手。

    抗生素耐药性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爆发。调查显示,与2000年相比,2015年全球抗生素使用量增加了65%,中低收入国家的使用量增加了114%。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夹带着抗生素,毫无节制地排入江河与海洋,对环境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据阿联酋《海湾时报》报道,仅在印度,每年就有58000名儿童死于耐药细菌感染。“与耐药性共生”国际项目发布研究结论称,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卫生条件差,受耐药细菌威胁更严重。

    “我们发现一种抗生素,然后投入临床使用,接着,细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耐药性。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的循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传染病研究所所长格里·赖特告诉北美青年文化网站“VICE”,许多科研人员相信,耐药性与过度使用抗生素有关。

    但赖特不这么认为。2006年,他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微生物可以自动产生抗生素耐药性。批评者反问:如何确定实验细菌从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为回应质疑,赖特对不同地区的细菌进行了采样,采样地点包括有3万年历史的冻土层,然后发现,无论在多么与世隔绝的地方,细菌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他据此主张,耐药性并非人类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副产品,而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现象。

    “我们生活在‘人类世’。这个星球上,无论是在最高的山顶,还是最远的南极洲,都能找到人类活动的痕迹。”而后,赖特看到了巴顿的一篇文章——在文明未曾触及的隐蔽洞穴中寻找微生物。“我想,我们应该到地表以下去看看。那是人类灯火未曾照亮的地方。”

    到地下深处寻找“解药”

    随着耐药细菌凶猛来袭,对抗生素的新一轮大搜索迅即启动。这回,焦虑的人们把目光投向尽可能陌生的领域:科莫多龙(一种巨型蜥蜴)的血液、蚂蚁抗体、海底……

    去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新型抗生素,代价巨大,哈泽尔·巴顿和她的同事决定另辟蹊径。很快,她在洞穴深处找到了与众不同的东西——对抗生素有耐药性的微生物。“耐药性其实无处不在,只要你想找就能找得到。这或许不是坏事。”

    从14岁开始,巴顿就爱上了洞穴探险。除了探洞,她对微生物也非常痴迷。她记得第一次接触微生物是在11岁时,她把一滴池塘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瞬间眼界大开。

    曾几何时,洞穴探险和微生物研究毫无交集。读研究生时,她平日在实验室里研究传染病,一到周末就直奔洞穴,几天后才筋疲力尽地回来,因此被导师“约谈”。

    “导师告诉我,业余爱好会分散精力,我必须在洞穴探险和微生物学之间做选择。这很容易解决——从那以后,我每次出去玩都瞒着他。”巴顿笑着告诉“VICE”。

    1999年,巴顿加入了科罗拉多大学微生物学家诺姆·佩斯的实验室。在那里,她意识到,同时拥有洞穴探险技能和生物学知识是多么有意义。她从结核病人的肺部沉积物中提取出细菌DNA,并注意到这些沉积物的成分大多是钙质,与洞穴岩石的构成相似。

    传统技术从自然环境中收集细菌,在培养皿中培养,但很多微生物对此水土不服,尤其是洞穴微生物。它们适应了低营养环境,住进培养皿后,往往因为营养丰富而“大吃大喝”,甚至“撑死”。因此,没人知道洞里有什么微生物,除非现场为它们“验明正身”。

    学生物出身的巴顿刚好有这种本领。她从岩石中提取并复制细菌DNA,通过对比基因图谱识别出样本的真实身份。洞穴探险和微生物研究再也不分彼此。

    抗生素耐药性与生俱来

    敢于进入深洞者绝非等闲之辈,用照明灯就能发现微生物蛛丝马迹的更是屈指可数。

    “你会有站在月球上的感觉。你是头一个到达那里的,即将探索未知的土地。”巴顿说。

    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风洞国家公园,探险者要花几个小时才能到达采样点。他们要么贴着地面爬行,要么顺着岩石攀登。在最险峻的路段,山洞一度缩小到只有20厘米宽,他们必须设法让身体和所有设备一起挤进狭长的空间。更多的任务不需要身体柔韧性,但需要超人的耐力。一次探险中,巴顿在洞里待了8天,最后把13根绳子连在一起才重见天日。

    巴顿以前恐高,但现在不怕了。尽管如此,当背负重物悬在洞穴中央时,她脑子里还是不可避免地闪过一些念头。“你会想,万一失手的话,有多少种受伤的可能。”她说,“比如,我们经常到一个165英尺(约50米)深的坑里采样,如果安全设备出问题,必死无疑。”

    “哈泽尔简直是微生物学界的劳拉·克劳馥(电影及动作游戏《古墓丽影》的女主角)。”格里·赖特打趣道。

    从2008年到2011年,巴顿和同事们探索了无数个百万年来与世隔绝的洞穴。在距地表400多米的隐秘区域,他们发现了对多种临床抗生素有耐药性的微生物。

    “某些具有耐药性的微生物至少有400万年历史。有人认为,耐药性是在过去60年到80年间才产生的,这种说法实在可笑。抗生素耐药性的历史可能跟抗生素一样久远。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发现多少种新的抗生素,都会随之产生耐药性。”巴顿说。

    她在洞穴深处收集了93株细菌,用26种抗生素进行测试。结论很明确:这些细菌对大多常用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其中,70%的菌株能抵抗3到4种抗生素,3种菌株能抵抗14种抗生素,还有一种菌株能抵抗全部26种抗生素。

    通过研究洞穴细菌的耐药性,巴顿试图了解微生物对抗抗生素的方法,进而实施干预。某些微生物能产生特定的分子,阻断抗生素起效,如果人们能够弄清那些分子是什么,就可以阻断它们,让抗生素继续生效。她将这种机理称为“阻断剂的阻断”。

    进化的创造性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

    有人比洞穴探险家领先一步。华盛顿大学学者奥拉·梅里克告诉美国《大西洋月刊》,她的团队发现了一种细菌“进化因子”,这是一种分子,能协助微生物快速进化为耐药菌株。如果找到阻断这种分子的方法,她就能开发出新的“武器”:一种不杀死微生物,只是阻止或延缓它们产生耐药性的抗进化药物。“如果它们可以启动进化,我们就能关闭进化。”她说。

    梅里克的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名为Mfd的细菌蛋白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速度,改变细菌的DNA。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发现。科研人员曾经认为,Mfd是一种DNA修复蛋白,作用是防止突变而不是促进突变。但是,梅里克团队的研究越深入,就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他们从细菌中去除Mfd后,后者的突变率下降了50%到80%。

    这个发现的意义在于:突变是进化的基础,如果有足够的细菌产生足够的突变,那么,总有细菌会随机进化出抗药性。反之,如果设法降低突变率,就能延缓耐药性的出现。

    梅里克用普通抗生素对含有Mfd的结核病菌和没有Mfd的结核病菌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更惊人:细菌繁殖一段时间后,含Mfd的菌株比不含Mfd菌株的耐药性高1000倍。

    “一旦有新药上市,耐药性就会随之而来。因此,不断制造新药的策略是行不通的。我的想法是,让病人同时服用抗进化药物,这样至少能延缓耐药性产生。”她告诉《大西洋月刊》。

    反对者的声音同样响亮。“我对阻断进化的方法持怀疑态度。”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教授塔拉·史密斯表示,她听说过很多种抗进化药物,但几乎全以失败告终,但她承认梅里克“比其他研究人员更深思熟虑”。“我们需要想想别的办法。显而易见的是,发现抗生素-批准-使用-产生耐药性的模式已难以为继。”

    然而,新疗法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摆脱病魔。“VICE”总结说,如果自然选择是一场缓慢燃烧的大火,过度使用抗生素无异于火上浇油。了解耐药性也是进化的组成部分后,我们对人与细菌之战的看法将变得更切合实际。减少抗生素使用、研发耐药性阻断药物都是必要手段,但是,如果耐药性已有亿万年历史,我们就不能期望在这场战争中全面胜出。

    哈泽尔·巴顿也认为,要乐观看待抗生素耐药性。“如果地球上所有微生物都被消灭,我们应该感到恐惧。”

    英国化学家莱斯利·奥格尔说过:“进化比人类聪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进化的创造性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大西洋月刊》强调,这是我们在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必须反复温习的“奥格尔第二法则”。

 

让抗生素永远有效?人类打不赢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