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挪威的骄傲”被撞沉之后

本报见习记者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8年11月21日   05 版)

    11月13日,“英斯塔”号在挪威西部海域搁浅。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挪威海军失去了“小姑娘”

    “南森”级护卫舰是挪威皇家海军的骄傲。它是该国有史以来最大型的战舰,满载排水量达到5200吨。制造商西班牙因扎尔集团为它配备了4面SPY-1F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使它成为全球吨位最小的“宙斯盾”战舰;它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能发射“先进海麻雀”防空导弹;它还拥有一门76毫米的主炮和8枚NSM反舰导弹,并能搭载一架舰载直升机。

    灰白色的舰体修长、优雅,隐身设计的外形敏捷、犀利,“南森”级护卫舰像一群伶俐的时尚淑女,守护着这个峡湾之国。“南森”级共有5艘,“海尔格·英斯塔”号是其中的4号舰,2007年11月正式下水,以军舰的标准来说还是个“小姑娘”。

    10月25日,“英斯塔”号参加了北约“三叉戟接点2018”多国联合军演。这是北约本年度规模最大的演习,来自31个国家的5万名军人、1万辆装甲车辆、250余架飞机和65艘各类舰艇参演。11月7日下午,各国舰艇在挪威西部海域集结,展开演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壮观的“摆拍”大秀。一艘艘战舰劈波斩浪,风光无限。

    演习结束,“英斯塔”号踏上了归途。11月8日凌晨4点,这艘护卫舰回到挪威领海,驶入母港卑尔根所在的峡湾。冰川运动雕蚀了坚硬的花岗岩,高耸的绝壁直切冰海,塑造出百转千回的迷人景色,也构成了舰船面对的迷宫。

    或许是因为军演造成了疲惫,也可能是回到家导致官兵精神松懈,“英斯塔”号没有按规定收听挪威海岸管理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信息,也未开启对船只导航、定位而言至关重要的自动识别系统(AIS)。“挪威新闻网”报道称,它用17节(17海里/小时)的速度冲进了峡湾,这是该处水道少见的高航速。

    按照规定,“英斯塔”号的舰桥上当时至少应有5人值更:值更长、值更员、值更助理,以及罗盘官和舵手,他们至少能从两个雷达图和一个AIS航迹图获得自身的位置和航道情况。舰长可以回舱室休息,但应做好随时回到舰桥的准备。“英斯塔”号的宙斯盾雷达足以探测到300公里外的一颗高尔夫球。

    首先发现不对劲儿的并非“英斯塔”号上的任何人,而是“索拉TS”号油轮。这是一艘满载排水量近18万吨的庞然大物,体型足足是“英斯塔”号的35倍。如果说战舰像个小姑娘,那油轮就如同日本相扑手。

    当时,“索拉TS”号满载着十多万吨油料,慢吞吞地挪动着。据挪威国家广播电台(NRK)报道,出港前,油轮曾向海事管理部门询问湾中交通状况,因为它笨拙,吃水又深,在峡湾航道中行动不便。后者回应称,雷达显示,有一艘船由北向南驶入峡湾,但没有收到这艘船AIS系统的报告。

    根据挪威《世界之路报》公布的无线电通话记录,“索拉TS”号两次询问航管中心,雷达图上那个高速航行、与本船处于碰撞航线的家伙到底是什么鬼。中心经过一番努力,确认那是“英斯塔”号。又经过一番努力,“索拉TS”号终于与军舰“英斯塔”号建立了无线电联络。

    油轮:“你舰是否要开过来?”

    护卫舰:“是的,没错。”

    油轮:“请立刻向右转舵。”

    护卫舰:“那样的话,我舰会太靠近浅滩。”

    油轮:“如果你舰要继续开过来,右舵,必须。”

    7秒钟的沉默后,“英斯塔”号回答:“我已经向右打了几度,我会过去的。”

    油轮:“没用!‘海尔格·英斯塔’号,你现在必须做些什么,你舰太接近(我船)了!”“转向!我们会在这儿撞上的!”

    15秒钟的沉默中,碰撞已无可避免。

    “我撞上了。是那艘军舰。”“索拉TS”号平静地向航管中心汇报。

    “意外”再次发生 军舰沉没

    撞击对“索拉TS”号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海上接受短暂的检查后,油轮获准继续开往目的地英国。据NRK报道,挪威政府表示,该船在事故中没犯任何错误。

    “英斯塔”号上则完全是另一幅景象。油轮的船艏和球鼻艏深深刺入军舰右舷,巨大的锚链孔在“英斯塔”号舰体上划开一道8米长、3米宽的巨大破口,优雅的护卫舰皮开肉绽。“英斯塔”号上当时共有官兵137人,7人在事故中受伤,其中两人重伤。油轮上没有伤亡。

    沉睡的水兵们被紧急叫起,对抗汹涌而入的冰冷海水。航管中心告诉《世界之路报》,撞船7分钟后,“英斯塔”号的无线电换人接管,对方承认他们遇上了麻烦,损害管制毫无进展,航向无法控制,需要帮助。海事部门从雷达上发现,护卫舰正以5节的速度向陆地移动。

    作为军舰,“英斯塔”号拥有数十个水密隔舱,理论上被一枚反舰导弹命中也不会沉没。不过,再好的武器也得由合适的人控制才能发挥作用。挪威国防新闻网站“海军今日”评论称,“英斯塔”号官兵的处置应对能力令人汗颜:碰撞15分钟后,他们就放弃了损害管制,军舰开始向最近的海岸冲滩。清晨6点,碰撞发生后不到两小时,舰长下达了北约海军数十年来未曾下达过的命令:“全体弃舰!”

    接下来,除10人留守搁浅的军舰外,其余人全部夺路而逃。匆忙撤退之际,他们连海军旗都没带走。这面军旗一直高高飘扬在“英斯塔”号的桅杆上,仿佛军舰是悲壮地战沉了一般。有挪威网友评论称,救生筏和军旗才是整场事件中最尽职尽责的“海军成员”。

    后续调查发现,许多舱室的水密门未按规定封闭,导致海水不断涌入,为更大的悲剧埋下了伏笔。11月8日天亮后,赶到现场目睹军舰惨象的救援人员虽然感慨,却并不十分担心——“英斯塔”号已搁浅在海滩上,避免了沉没的风险,接下来只需慢慢排水扶正,或是托运回去。只要不出意外,这就是事故的最终结果。

    然而,“意外”再次发生了。

    当天上午11点,“英斯塔”号已完全侧翻在海岸上,军舰上层建筑大半没入水中。救援人员打算用6根钢索将军舰固定,以免其滑向海中,但不知是钢索太细还是计算失误,到13日早上,所有钢索都断了,军舰遭受了“灭顶之灾”。这意味着,经过6天的抢救,人们生生地把“英斯塔”号给“救”沉了。

    眼下,救援人员的工作已经结束。《挪威晚邮报》称,挪威国防部原本授权国防设备局担负救捞职责,但军队没有救捞船只的经验和设备,只得求助于企业。11月14日,设备局通过谷歌网搜索到一家荷兰救捞公司并与之签约,后者派出了两台浮动塔吊。据挪威“Hegnar”新闻网报道,塔吊在18日赶到事故现场,预计需要至少3周才能把“英斯塔”号打捞出水。

    挪威人既伤面子又伤心

    挪威媒体对海军的表现瞠目结舌。“南森”级是挪威海军的当家花旦,也是仅有的大型舰艇,“英斯塔”号沉没令海军主力锐减五分之一。该舰每艘造价高达5.5亿美元,几乎相当于该国海军一年的军费,而直到其沉没,建造“英斯塔”号的贷款尚未还完。因为缺钱,该级舰理应搭载的直升机一直没有采购,阴差阳错地避免了部分损失。

    事实上,即使将“英斯塔”号捞上来,意义也不大。整艘军舰被海水浸泡多时,内部设备尤其是动力系统、电子系统已无法指望,大修换新恐怕比买新船花费更大。

    “海军今日”指出,这不是挪威海军第一次莫名其妙地搞沉主力舰。1994年1月,该国“奥斯陆”号导弹护卫舰在航行中突然主机“宕机”、失去动力,被汹涌的海浪冲至搁浅,舰体破裂进水,两天后沉没。2006年3月,“奥斯陆”号的姊妹舰“特隆赫姆”号不幸搁浅,进水超过400吨,所幸得以生还。“奥斯陆”级是二战后挪威第一代国产主力舰艇,一共只建造了5艘,一沉一伤难以为继,挪威于是购买了“南森”级取而代之。

    “英斯塔”号的这番表现成了全世界网友的谈资。《挪威晚邮报》发现,“英斯塔”号尚未沉没时,维基百科上的相关词条已被手快的人改成了“已损失”。“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沉没的宙斯盾战舰”、“世界最弱宙斯盾战舰”……作为昔日威震四方的维京海盗的后裔,挪威人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事故发生后,挪威军方三缄其口。11月17日,在各家媒体的穷追猛打下,海军不得不接受了NRK的采访,出镜的是挪威皇家海军的执掌者,海军部长、总参谋长尼尔斯-安德烈亚斯·斯滕索尼中将。

    正式采访前,54岁的中将向媒体详细介绍了海军基地花园里种植的花花草草。面对镜头,他竭尽全力,试图说服观众相信,事故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表示,军方目前的头等大事是保护受惊的舰员们,尤其是女性官兵。

    中将表示,他不知道撞船前的几分钟发生了什么。“对此我只能回答不知道。我们选择不向水手们询问,因为不想影响他们。”他说,“当然,他们会告诉我们的牧师和心理医生。但牧师和心理医生要对谈话内容保密,所以不会告诉你。因此,只有他们(牧师和心理医生)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NRK记者直截了当地问:“一艘价值40亿挪威克朗的护卫舰沉没,你是否有责任尽快告知公众?”

    中将答道:“是的,我们当然要这么做,但目前做不到,实际上,没有人比我们更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据挪威新闻网报道,事故原因尚未查明,挪威海军却已宣布,“英斯塔”号的船员接受短暂问询后已返回家中。没人为损失了一艘军舰被推上军事法庭,似乎也没人真正为此感到伤心。

    欧洲国家的军备依旧先进,世界领先,但在“撑门面”的武器背后,是防务早已空心化的惨淡现实。也许,这才是“英斯塔”号的悲剧让挪威乃至整个欧洲既伤面子也伤心的症结所在。

 

“挪威的骄傲”被撞沉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