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语音轰炸”困扰中国年轻人

本报记者 高珮莙   青年参考  ( 2018年07月25日   12 版)

    收到一连串语音信息常令人感到“崩溃”。图片来源 CFP

    一名网友在网上晒出自己和一位“语音轰炸者”的聊天记录。

    ▋图片来源 CFP

    对生活在大城市的中国年轻人而言,微信语音信息被视为麻烦的同义词,不少人认为爱发语音的人“自私、没文化、年纪大”。但在许多喜欢发语音信息的人看来,文字信息不仅麻烦,还看起来冷冰冰的,少了一丝人情味儿。

    美国《石英》杂志建议,在中国职场,微信的“麦克风”按钮虽然诱人,但最好还是老老实实打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认为,语音信息的存在自有其必要性,无论喜欢与否,人们都应该学会与它和谐共处。

    用手机“就像在用对讲机”

    每次在微信上收到母亲发来的一长串语音信息,王子婉(音)就忍不住叹气。她不得不挨个打开那些长长的语音信息,有时要听十几条,如果漏掉了什么,还得从头开始再听一遍。美国《华尔街日报》称,收到妈妈的信息时,中国人大多期望那条信息是“无声模式”。

    “我真的不想打开它们。”这位32岁的厨师告诉《华尔街日报》,“但我能怎么办呢?毕竟她是我妈。”

    王子婉的母亲宋志红(音)今年58岁,是上海一位普通的退休人士。她喜欢在微信上发送语音信息,与老同学们聊得热火朝天。看到母亲与朋友互动的情景,王子婉感慨,“她们用手机的方式就像在用对讲机”。

    正如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所说,当2011年微信初次进入公众视野时,其语音消息的设计帮微信赢得了许多“铁粉”。它比短信更人性化,对那些不习惯摆弄智能手机键盘的人来说也更友好。几年前,用智能手机聊微信语音,就像在大街上拿一部iPhone手机一样,是时髦的象征。

    但如今,语音信息已被视为老年人的专利;经常发语音信息的年轻人,则被认为大多是销售人员和司机。《华尔街日报》记者在社交媒体上询问粉丝是否使用微信语音时,近200位回复者中的大多数人表示,他们不喜欢语音,认为喜欢发语音信息的人“自私、没文化、年纪大”。

    近90%的中国互联网用户使用微信,其中一半的人每天在这一平台上聊天、阅读、工作和购物的时间超过90分钟。对许多中国人而言,语音信息被视为一种入侵,让他们感到信息过载。有些人根本不愿意收到语音信息。有人在微博上发起了关于“你喜欢语音还是打字”的调查,结果超过70%的网友选择了“打字,一听语音就哆嗦”。

    “我拒绝微信语音信息。它给发送者带来了方便,却给接收者带来了负担。”广州商业中心的知识产权咨询师刘兆建(音)告诉《华尔街日报》。他的姐姐今年30岁,是南方小城惠州的一名银行职员,她喜欢给弟弟发语音信息,因为觉得这样显得更亲密。

    对父母辈来说,语音聊天工具的出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宋志红能体谅女儿的不满,但对她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在手机上看文字很麻烦,而且文字难免显得有些冷冰冰,少了一些人情味儿。

    在中国职场,语音信息几乎是麻烦的代名词。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的小王告诉《青年参考》记者,他的父母年纪大了,受教育程度不高,平时习惯了说方言,也不会用拼音输入法打字,对他们来说,发送语音信息是与儿子联系最方便、成本最低的方式。

    但每次在开会时收到母亲的语音,他都会抓狂。“在会议室里听语音很不礼貌,万一不小心让其他人听到会很尴尬,离席去听一条语音信息又不合适。”他无奈地告诉《青年参考》,不听又担心父母有急事找他。他只好把手机藏在桌下,用文字回一条“在开会,有事吗?有急事打电话”。

    时间久了,小王的母亲开始学着打字,还小心翼翼地问他,是不是在办公室心情不好,才不愿意发语音给父母,“我们想听听你的声音”。这句话让他抑制不住地心酸,可又无可奈何。

    语音“只有上级对下级发送时才会被容忍”

    “隔行如隔山。”在国外一家著名医药公司从事公关工作的大学同学发来一连串语音信息时,小林就会默念这句话。她在一家国企做党务,工作清闲,但在安静得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的办公室里,必须保持严谨的状态。

    手机震动了十几次,聊天界面上出现了十几个长长短短的“小气泡”,她却不知道该不该躲到洗手间去听。对方发来的内容可能是请她帮忙,但更大概率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纯聊天,比如看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路遇一只美貌的猫,对某条时事新闻发表评论,或是吐槽与客户之间的小龃龉。

    “大家是亲密的同学,关系非常好,但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很无奈。”小林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她成天在外面出差、谈事,可能没有办法理解我的工作状态。”她通常要求同学发文字信息给她,但对方可能出门在外,并不方便打字。

    在中国,微信已经成了工作沟通的重要工具。美国《福布斯》杂志曾撰文指出,中国上班族发文件不用邮箱,而是用微信,商务往来不再交换名片,而是加对方微信好友,腾讯的这一“超级应用”正悄悄地占据职场,成为工作场合沟通的主要媒介。

    但美国《石英》杂志网站指出,在中国用微信发送工作语音信息,被视为令人反感之举,肯定会激怒对方,“只有上级对下级发送时才会被容忍”。

    小林认为,听语音短信对环境的要求太高,在嘈杂的地铁中得反复听好几遍才能听清,在会议室、图书馆等安静的场合则容易打扰别人,很不方便。

    此外,听语音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总部在北京的分析公司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研究院院长刘兴亮(音)对《华尔街日报》表示,用户阅读100个字的信息平均需要9秒,而听100个字的信息需要22秒。如果一不小心按停,被别的程序打断,或是漏掉了一长串话中一个重要的词,一切就得从头开始。

    虽然微信可以将语音转化为文字,但如果发送语音的人普通话不标准,准确性就会大受影响。何况,文字扫一眼就能获取重要信息,而语音信息既无法截图或转发,也无法通过关键词进行搜索。

    据此,《石英》杂志网站认为,发送语音消息而不是打字,无异于告诉对方,“我比你更忙、更重要”。这种方式只有在老板向下属下达指示时,才显得合情合理。

    因此,该网站建议,在中国职场尽量不要发送语音信息,除非你是在与那些认为你是他们“老板”的人交流。即便发送一条超长信息,也要打字,而且最好是一条长信息,而非多个短句,这能减少对方手机的震动次数,节省电池电量。

    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得不发送语音信息,比如你在开车,信息很紧急,或者你手指断了不能打字,也要记得先道歉,并告诉对方你别无选择。

    微信语音之争关乎“新的社会规范”

    在福克斯新闻网看来,对语音信息的不同态度,显示了中国数字鸿沟的一个侧面,沟的两边是农村与城市、年轻人与老年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这些来自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聚集在微信上并发生冲突,实际上是在试图制定新的社会规范。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结合了聊天服务、社交网络、移动支付、在线地图等实用功能的微信,如今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阅读新闻、发送实时位置,还是在路边摊扫码买煎饼,都能轻松实现。

    福克斯新闻网认为,语音和视频功能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未来在全球吸引10亿新用户的关键所在,他们中的许多人更贫穷、受教育程度更低。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平均16%的微信信息是通过语音发送的,而2014年这个数字只有约1%。

    这意味着,在过去20年里,中国大城市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用户一直在按照他们的喜好塑造网络产品和服务,而如今,互联网公司开始关注那些非互联网用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39岁及以下的人群占中国7.51亿互联网用户的72%,但2017年上半年,只有40岁及以上人群的用户有所增长。报告显示,约27%的中国网民生活在农村,88%的人学历水平在大学以下,92%的人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

    这些用户正在推动手机应用程序的普及。短视频App快手捕捉农村生活的有趣场景,吸引了众多农村用户;新闻类App今日头条,也将目光投向了类似群体。

    微信的2016年度用户报告显示,55岁以上的用户只占该平台用户群的1%,但他们发送的信息中有五分之一是语音信息,而21岁以下用户的这一比例为十分之一。

    为了取悦老年用户,腾讯公司特意制作了视频,向老年人展示如何使用微信,以及这款应用如何改变老年人的生活,其中特别强调了语音信息和视频通话如何便利。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许多网友对微信语音“控诉”称,“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要逃离语音信息的“狂轰滥炸”。福克斯新闻网指出,一些年轻的用户和行业观察人士敦促腾讯关闭语音功能,或希望用户可以自己决定“谁可以向他们发送语音信息”。面对种种抱怨,腾讯没有直接回应,只是表示微信拥有大量用户,公司旨在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外媒:“语音轰炸”困扰中国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