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中国实施“限塑令”10周年,外媒“点赞”

本报特约撰稿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8年07月18日   12 版)

    2008年12月11日,一棵由废饮料瓶搭起的“圣诞树”出现在上海街头,倡导民众从点滴做起支持“限塑”。

    2008年我国颁布实施“限塑令”,10年来,对中国治理“白色污染”的决心和成果,不少外媒纷纷“点赞”。

    拒用塑料袋观念深入人心

    7月12日,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报道了中国网络上一场名为“零塑料挑战赛”的环保活动。“一双一次性筷子,塑料甜味包装,火车票,橙皮,一个装有橙皮的撕开的塑料袋,贴纸标签,苹果核,纸巾……”活动参与者王鹤(音)一五一十地展示着他的“战果”。这项为期一周的活动要求参与者每天“晒”一波自己回收的垃圾,以提高人们对塑料垃圾的认识,呼吁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

    这项活动是中国对抗“白色垃圾”污染的诸多最新努力之一。“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注意到,早在2008年,中国的超市和商店就开始对塑料袋实行收费,如果商店免费提供塑料袋被发现,可能受到1万元的罚款。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推出“限塑令”的国家之一。英国自2015年起才开始实施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的措施,而美日两国至今没有全国性的限塑做法。

    “去过日本的人对商品或购物时的过度包装想必不会陌生。”国际环保组织“自然母亲网络”在其网站上写道。2015年,在美国环保最为积极的加利福尼亚州,州政府一度想推出限塑令,但因一些行业强烈反对,后来交付公投才得以实施。

    “许多美国人对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袋作为包装不以为然。全美大部分地区的商店都免费提供塑料袋,因此美国每年消耗1000亿塑料袋也就不足为奇。”“德国之声”写道。

    相较之下,中国无论在举措上还是在观念上都领先一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在意识到自己造成的环境危害后,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每日电讯》报指出,“根据2008年对消费者实施的一项调查,在禁令实施后,70%至80%的消费者在购物时携带购物袋。即使使用塑料袋,数量也大幅减少。”

    “用巨型货轮将垃圾运往中国”的日子一去不返

    “海南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禁塑’省份。”有外媒猜测,“今年4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指出,全面禁止在海南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

    雄安新区也在环保领域大步前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生命线,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垃圾治理是关键的一环。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8次提到“垃圾”处理,包括建设先进专业的垃圾处理系统、全面实施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等。“香港01”新闻网报道称,“成立已逾一年的雄安新区,正大手笔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意图把与金黄麦田为邻的‘垃圾山’和‘臭水沟’一举消灭”。

    中国的环保努力不仅限于“限塑令”。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停止进口“洋垃圾”,引来了全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德国之声”报道称:“环境保护人士近日对中国交口称赞,因为新年伊始,北京在环境问题上落实了一项动真格的决定……首先要采取名字响亮的‘绿篱行动’和‘国门利剑’等措施,改善对来自境外垃圾进口的监控,并能在集装箱内就检测出有害物质。再下一步是更具持续性的环保政策。”

    绿色和平组织在其网站上称,中国此举是给全世界敲响的一次“警钟”,西方国家使用巨型货轮将垃圾运往中国的“黄金时代”从此结束,西方人对垃圾“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无论如何已经难以为继了。

    战役仍在继续

    在多重努力下,中国遏制“白色污染”初见成效。《每日电讯》报刊文称:“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的数据,在‘限塑令’实施的前7年,全中国超级市场和购物中心使用塑料袋的比例下降了60%以上,使用量减少了140万吨,相当于840万吨石油,这是所有种类塑料的主要成分。”“德国之声”的表述更为直接:“如今中国超市的塑料袋消费明显减少。中老年人因收入不多,因此花钱很在意。”

    抗击“白色污染”的战役仍在继续。“即使一位消费者每天减少使用塑料袋5次——每年约2公斤塑料,仍然只相当于2016年中国消费的7500万吨塑料中的一小部分。”《每日电讯》报称。环保非政府组织“零废弃联盟”的创始人毛达对这家英国媒体列举了“限塑令”在实施过程中效果受限的两个原因: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待提升;塑料袋相对便宜,所以有偿使用政策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不断下降。

    去年,环保非政府组织“Bichumei Studio”的创始人姚佳调查了全国22个城市的211个食品市场对塑料袋使用规则的遵守情况,结果并不乐观:42.6%的市场使用的塑料袋不符合“限塑令”要求的厚度和可回收性标准。她对《每日电讯》报表示,许多摊主不向顾客提供符合标准的袋子,因为害怕吓跑对价格敏感的买家;他们也不敢使用不合标准的袋子,因为害怕被市场监管人员发现。

    对此两难境地,姚佳的建议是在市场里安装机器,供顾客自取符合标准的塑料袋。为此,她的工作室制作了宣传海报,并将其张贴在设有自取塑料袋机的食品市场,受到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好评。

    此外,飞速发展的电商对“限塑令”构成了全新的挑战。

    “中国食品递送业发展迅猛,外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美国之音”报道称。

    2016年10月,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6年,我国快递业消耗塑料袋从82.68亿个增至约147亿个。同样是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快递业一年产生247亿米封箱胶带,其长度可绕地球赤道425圈。2018年7月的数据显示,国内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在2000万左右,每单至少使用一个一次性打包盒、一套一次性餐具盒和一个塑料袋。

    好消息是,一些外卖平台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在应用程序上推出“不需要餐具”选项。“香港01”网站注意到,有的平台还为选择该选项的用户提供积分奖励,这些积分可以供用户认领荒漠公益林、兑换环保购物袋等。

    中国还升级了相关政策。《每日电讯》报称,去年11月,中国发展改革委宣布将扩大塑料禁令的范围,并与其他部门合作制定计划,以遏制在电子商务、快递和外卖中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包装的行为。

    今年1月,发展改革委开始制定国家塑料污染控制政策。该政策将基于三个主要原则:限制或禁止某些类型的塑料制品;用更可持续的材料代替某些塑料制品;规范塑料废物的回收和处理。“这些原则旨在增加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产品的使用,并广泛采用其他可回收材料,以最终、彻底地解决中国的白色污染问题。”《每日电讯》报写道。

 

中国实施“限塑令”10周年,外媒“点赞”
中国首次进入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