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7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多国青年汉学家讲述“与中国的缘分”

本报特约撰稿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8年07月11日   11 版)

    开班仪式现场。

    哥伦比亚汉学家孔天威

    博茨瓦纳汉学家马奕男

    塞尔维亚汉学家叶子

    7月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2018年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北京)开班仪式在京举行。来自34个国家的38名青年汉学家会在21天的时间里,亲眼目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亲身感受中国人民的真挚情谊,亲笔书写民心相通的友谊故事。

    博茨瓦纳汉学家马奕男:计算机教师为了汉语“转型”

    “我本来想安安静静地做一位埋头键盘的计算机老师,哪知被汉语迷住,从此便一头扎了进去,开始了自己的‘汉语人生’。”博茨瓦纳大学中文系教师马奕男咧嘴笑着说。“2009年,我从博茨瓦纳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如果按照一般人的节奏,我本会成为计算机系的教师甚至教授。然而一切的转折都始于和汉语的相遇。当时孔子学院正式在博茨瓦纳开始招生,教学点就设在博茨瓦纳大学。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报名参加了。”

    在孔子学院学习了不到半年,马奕男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老师们都说我的发音很准,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也非常快”。这让他萌发了去中国看看的念头。2011年,马奕男如愿以偿地来到湖南长沙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

    “湖南是我在中国的家乡。在湖南,我度过了最为忙碌的3年,并决定改变今后的职业生涯。我希望把汉语学好,然后回博茨瓦纳当汉语老师。”2013年,他成功通过汉语水平五级考试,并考入上海师范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5年,马奕男来北京参加“孔子学院杯”教学大赛,并荣获第一名。

    2016年,马奕男毕业后回到博茨瓦纳,成为一名汉语老师。“我的梦已经圆了,”他感慨,“更重要的是,这个梦想现在有了可以生根发芽的土壤。”与中国有多个合作项目的博茨瓦纳大学于2011年成立了中文系,非常需要汉语教师,马奕男的“转型”恰逢其时。

    学成归国后,马奕男一直把自己视为中博友谊的桥梁。他经常在博茨瓦纳主持传播中国文化的活动,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举办的活动也常邀请他主持。对教学任务,他更是兢兢业业。“我要给4个班的学生讲课,课程排得很满,但我喜欢汉语,也喜欢教学生学习汉语,所以不觉得累,而是觉得很快乐……学习汉语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精彩的门,未来3至5年之内,我计划去中国攻读博士学位,把汉语教学的路踏实而坚定地走下去。”

    塞尔维亚汉学家叶子:家人说我变成了中国人

    现为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的叶子,曾于2009年参加过“汉语桥”比赛。在中国的两周比赛虽然短暂,却让这位东欧女孩爱上了中国。“我初步体验了真正的中国生活,还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的精神气质,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再回到中国去。”

    叶子2007年考入大学时读的就是中文系。刚开始学汉语时,她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塞尔维亚语和汉语的区别实在太大了!”她苦笑着回忆,好在自己坚持了下来,并成功申请赴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

    在中国读书期间,叶子逐渐养成了“喜欢喝热水、天天练书法”的习惯,用家人的话说就是,“都快变成一个中国人了”。而在叶子看来,“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通过书法,叶子更好地领悟了汉字的奥妙。“汉字太厉害了,一个字就是一幅图、一个故事。汉字不是一个字,而是一个世界。我觉得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达语义的方式非常巧妙,对我这个以拼音文字语言为母语的人来说,太神奇了!”

    在读博之余,叶子在塞尔维亚一所中学教汉语。“我的学生们很喜欢学中国舞蹈,对中国文化很有兴趣。”她说,“塞尔维亚人特别喜欢中国人。曾经的南斯拉夫与中国的关系很好,老年人都记得那个时代,这也深深影响着青年一代对中国的观感。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有一个石碑记载着塞尔维亚与中国的患难之交。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塞尔维亚和中国的友谊之树一定会更加繁茂。”

    尼泊尔汉学家马拉:我的“中国梦”已经成真

    1995年,年仅10岁的马拉随父母来中国旅游。“在北京,我参观了天安门广场,虽然那时我还不会发‘天安门’的音;在乐山,我看到了自己自幼熟悉的佛陀;在拉萨,高原反应严重的我得到了中国医生的悉心照顾……”对中国的美好印象和深厚情谊,就这样在小马拉的心里扎下了根。

    2005年,马拉来到中国,先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攻读本科、研究生课程。“留学之初,语言是一个大障碍。”马拉分享了当年一次尴尬的经历:有一次他打车,告诉司机“我要去北京语言大学”。“我觉得我的发音很清楚,司机却没听明白,来来回回重复了五遍,直到我用手比划出学校名字的汉字,司机师傅才恍然大悟,‘北京语言大学啊’。路上我心里一直嘀咕,我和司机说的不是一样吗?”

    马拉如今已经成为尼泊尔加德满都孔子学院的一名中文教师,既教过中小学生,也教过大学生,还与中国专家一起出版过若干本译著。“作为一个曾经连‘天安门广场’都不会说的孩子,我今天能够代表祖国尼泊尔,在此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们一道,共同探讨如何成为对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更有贡献的青年汉学家,我感觉我的‘中国梦’已经成真了。”马拉说。

    哥伦比亚汉学家孔天威:我们要畅想未来

    哥伦比亚国立大学教授孔天威的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和外交,他对中国的历史和今日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感触尤深。

    2012年,孔天威从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那也是时任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访问中国的一年。“中国是哥伦比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很多哥伦比亚人,包括政府和商界领袖,对中国的了解非常之少,普通哥伦比亚人大多只把中国视为非常遥远陌生的国家……”孔天威希望自己能做一些加深两国了解、友谊的事情。

    在过去6年中,孔天威致力于通过学术研究在两国之间架起桥梁。在哥伦比亚国立大学,他教授了三门有关中国的课程,内容涵盖中国的经济转型、中国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以及当代中国概况等。他经常发表与中国有关的见解,还接受过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我非常骄傲的一点是:我现在是哥中友好协会的成员,还是哥中关系智库的负责人……我们要畅想未来,促进我们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让我们两国人民不仅是伙伴,还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土耳其汉学家法特玛:中国是我的第二家乡

    “高中的时候,我的梦想是考上英文系,毕业后去纽约开一家书店。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会对年轻的自己说:学中文吧。中国那么大,中国人那么热情好客,中国文化那么有意思,学中文一定会有美好的前途。”法特玛在7月6日的开班仪式上回忆。

    2006年,法特玛考上了土耳其埃尔吉耶斯大学中文系。大二时,法特玛参加了“汉语桥”比赛,获得土耳其赛区第二名,并获得了去北京交换学习的机会。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北京让这个年轻的土耳其女孩瞬间爱上了中国。

    结束一年的交换生活返回土耳其后,2010年,法特玛再度回到中国,在东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遇让法特玛成为新创立的土耳其内夫谢希尔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助教。“这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刻,”她说。

    “学无止境”是法特玛汉语之路的贴切注脚。为了能汲取更多知识,她考入土耳其安卡拉大学读博士,师从土耳其唯一的汉学教授欧凯教授。文史不分家,在博士学习期间,法特玛阅读了大量史料典籍,其博士论文的题目便是“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015年,法特玛的儿子出生了。法特玛常常教儿子汉语,“他会用汉语从一数到十,发音特别标准”。“我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中国在我的人生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我十分爱中国,中国是我的第二个家乡。”

 

多国青年汉学家讲述“与中国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