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猜测“海龙”导弹真面目
本报特约撰稿 潘彩萍
青年参考
(
2018年06月20日
06
版)
美国官方对代号“海龙”的新型超音速反舰导弹遮遮掩掩,但美媒认为,基于已知的有限信息,外界可以对这种神秘武器的真面目做出有意义的猜测。
近日,美国海军代号“海龙”的新型导弹,经由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而现出冰山一角。由于事关机密,美国军方拒绝提供这种武器的详细性能参数,只承认它是一种“基于现有武器系统”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能赋予美军潜艇“破坏性的进攻能力”。
官方语焉不详,反倒令关注此事的媒体有了更多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海龙”是什么?美国《大众机械》杂志网站分析认为,美国海军和军工企业守口如瓶,但目前披露的少量信息中埋藏着重要线索。首先是“超音速”这一特性:考虑到美国海军已知的4种反舰导弹(“鱼叉”导弹、“战斧”导弹、新型海上打击导弹和长距离空射反舰导弹)都是亚音速的,且不存在改进余地,它们与“海龙”应该关系不大。
如果结合“基于现有武器”这个条件,美军的武器库中有无符合条件的选项?《大众机械》认为,答案实际上是唯一的——“标准”-6(SM-6)导弹,即“标准”系列导弹的最新型号。SM-6通常由“宙斯盾”舰搭载,主要作战任务是防止舰艇遭受巡航导弹、飞机及短程弹道导弹的攻击。SM-6的最大射程超过300公里,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它最初是专为击落飞行物而设计,弹头威力相对较小。
SM-6的飞行速度可达3.5倍音速,还有一项独特能力:发射平台和制导平台分离,即导弹从舰艇上升空后,能从E-2D空中预警机、F-35联合打击战斗机等其他作战平台处获取目标数据,这套系统被美军称为“海军综合防空火控系统”。
在典型的防空作战中,美军航母战斗群会派出预警机在前方巡逻,充当舰队的“眼睛”和“鼻子”。由于飞得高,预警机可以抢先发现来袭的敌人,然后将信息分享给SM-6导弹,由后者在视距外将目标击毁。这样,舰队的对空防御圈将得以显著扩张;在世界各国的反舰能力迅速提升的当下,这种能力对美国海军至关重要。
另据美国海军研究协会网站报道,2016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宣布SM-6具备反舰能力。其实,打击水面目标是“标准”系列导弹的“家传本领”,美国“breakingdefence”网站提到,上世纪80年代,美军在对伊朗实施的“祈祷螳螂”行动中使用过这种导弹。
在21世纪,“海龙”导弹的主要搭载平台是美军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后者在艇首有12个垂直发射筒,原本是用来发射“战斧”导弹的,理论上也能兼容从SM-6演变而来的“海龙”。后期版本的“弗吉尼亚”级还可插入一个专用舱段,载弹量增至28枚。换句话说,装备新型超音速导弹后,美军潜艇将变身为火力强大、隐蔽性强的舰艇杀手。
《大众机械》文章设想了这样一幕情景:太平洋某处,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受命开往某个精确坐标,并向特定海域发射“海龙”导弹。潜艇指挥官并不知道目标的详细情况,只负责按动发射按钮;导弹刚冲出海面,就收到F-35从前方发回的目标信息。
这种战法具有很强的突然性:对手将注意力集中在高空的美军战机上,对突然出现的导弹防备不足;要在短短几分钟内追踪和摧毁28枚导弹,对任何国家而言难度都很大。
因此,就算SM-6不是“海龙”,“海龙”也会借鉴SM-6的特性。不过,美媒强调,对现有武器的改进涉及很多工程上的难题,在官方公布更多细节前,一切都是猜测。
美国官方对代号“海龙”的新型超音速反舰导弹遮遮掩掩,但美媒认为,基于已知的有限信息,外界可以对这种神秘武器的真面目做出有意义的猜测。
近日,美国海军代号“海龙”的新型导弹,经由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而现出冰山一角。由于事关机密,美国军方拒绝提供这种武器的详细性能参数,只承认它是一种“基于现有武器系统”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能赋予美军潜艇“破坏性的进攻能力”。
官方语焉不详,反倒令关注此事的媒体有了更多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海龙”是什么?美国《大众机械》杂志网站分析认为,美国海军和军工企业守口如瓶,但目前披露的少量信息中埋藏着重要线索。首先是“超音速”这一特性:考虑到美国海军已知的4种反舰导弹(“鱼叉”导弹、“战斧”导弹、新型海上打击导弹和长距离空射反舰导弹)都是亚音速的,且不存在改进余地,它们与“海龙”应该关系不大。
如果结合“基于现有武器”这个条件,美军的武器库中有无符合条件的选项?《大众机械》认为,答案实际上是唯一的——“标准”-6(SM-6)导弹,即“标准”系列导弹的最新型号。SM-6通常由“宙斯盾”舰搭载,主要作战任务是防止舰艇遭受巡航导弹、飞机及短程弹道导弹的攻击。SM-6的最大射程超过300公里,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它最初是专为击落飞行物而设计,弹头威力相对较小。
SM-6的飞行速度可达3.5倍音速,还有一项独特能力:发射平台和制导平台分离,即导弹从舰艇上升空后,能从E-2D空中预警机、F-35联合打击战斗机等其他作战平台处获取目标数据,这套系统被美军称为“海军综合防空火控系统”。
在典型的防空作战中,美军航母战斗群会派出预警机在前方巡逻,充当舰队的“眼睛”和“鼻子”。由于飞得高,预警机可以抢先发现来袭的敌人,然后将信息分享给SM-6导弹,由后者在视距外将目标击毁。这样,舰队的对空防御圈将得以显著扩张;在世界各国的反舰能力迅速提升的当下,这种能力对美国海军至关重要。
另据美国海军研究协会网站报道,2016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宣布SM-6具备反舰能力。其实,打击水面目标是“标准”系列导弹的“家传本领”,美国“breakingdefence”网站提到,上世纪80年代,美军在对伊朗实施的“祈祷螳螂”行动中使用过这种导弹。
在21世纪,“海龙”导弹的主要搭载平台是美军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后者在艇首有12个垂直发射筒,原本是用来发射“战斧”导弹的,理论上也能兼容从SM-6演变而来的“海龙”。后期版本的“弗吉尼亚”级还可插入一个专用舱段,载弹量增至28枚。换句话说,装备新型超音速导弹后,美军潜艇将变身为火力强大、隐蔽性强的舰艇杀手。
《大众机械》文章设想了这样一幕情景:太平洋某处,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受命开往某个精确坐标,并向特定海域发射“海龙”导弹。潜艇指挥官并不知道目标的详细情况,只负责按动发射按钮;导弹刚冲出海面,就收到F-35从前方发回的目标信息。
这种战法具有很强的突然性:对手将注意力集中在高空的美军战机上,对突然出现的导弹防备不足;要在短短几分钟内追踪和摧毁28枚导弹,对任何国家而言难度都很大。
因此,就算SM-6不是“海龙”,“海龙”也会借鉴SM-6的特性。不过,美媒强调,对现有武器的改进涉及很多工程上的难题,在官方公布更多细节前,一切都是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