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带来灾厄,但与迷信无关
“诅咒宝石 ”的传说与真相
编译 史春树
青年参考
(
2018年06月20日
10
版)
为什么许多举世闻名的宝石屡屡背负骂名,甚至被认为是不祥之物?原因当然不是它们受到了某种“诅咒”。
今天,如果有谁还在整天纠结“魔法”、“诅咒”之类的概念是不是真的,多半会被周围的人当做笑话。但宝石有些例外。历史上,几乎每一颗地位显赫、涉及权力的贵重珠宝,或多或少都会牵扯到种种不乏神秘学意味的元素。为什么“来自大地的自然之赠礼可能带有诅咒”这种飘渺的观念,在人类的集体意识里始终挥之不去?
例如,在谷歌输入“希望钻石”(Hope Diamond),自动跳出来的第一个后缀就是“诅咒”。鉴于这颗在过去百年间与死亡相伴、如今被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收藏的“厄运之钻”声名远扬,与之相伴的“诅咒”也得到名满天下的待遇,这个搜索结果似乎顺理成章。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令“一切宝石都内在地具有魔性”这种说法得以世代相传的,是一些有关科学、文化或历史的事实,而非超自然力量。
该背锅的是历史和文化?
世上约有1/3的钻石带有一项俗称“荧光”的物理属性。这意味着,当紫外线照到钻石上时,它会发出光芒。比“荧光”更稀少的属性是“磷光”,紫外线的照射会使钻石有如“充电”般,在一段时间里缓慢放射光芒,甚至在移除光源后继续发光。“希望钻石”就符合这一情形,它投射出的磷光是一种明朗的、看上去不乏“魔性”的红光。有趣的是,在珠宝商和鉴定师看来,这种磷光属性通常会被定性为瑕疵,进而压低钻石的价格,原因在于,有这种属性的钻石用肉眼看来,往往缺乏色彩的变化。
更令人好奇的是:究竟有多少古人可能目睹过某颗宝石发出摄人心魄的光芒,进而认定有不祥之物栖身于其中?姑且以目前藏于法国的“德累斯顿绿钻”(Dresden Green Diamond)为例,它摄人心魄的绿色其实与放射性元素有关;在科学不昌明的年代,若接近它的人患上各种辐射病,人们觉得它被“诅咒”了也就不足为怪。
不过总体来说,物理化学跟大部分被认为“受诅咒的”宝石没多大关系,该背锅的是历史和文化。正如“怀璧其罪”这个成语指出的那样,若某个人拥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种种坏事便向他袭来。在历史上的某些黑暗年代,人们的种种美好心愿屡屡被暴力横加破坏,此时,一颗贵重的宝石就好比一块吸引着不幸的磁铁。
追根溯源,很多被奉若珍宝的宝石来自不发达国家,是殖民者的战利品。反过来说,被掠夺的人民除了“诅咒”殖民者,还能有什么办法讨回被夺走的珍宝?
英国作家威尔基·柯林1868年的小说《月亮宝石》的情节,很大程度上是在影射科依诺尔(Koh-i-Noor)这颗钻石的命运。这部小说以连载形式出版,开创了现代侦探小说的基本套路,但它问世之初是以惊悚的警世之言的面目出场的,用意在于批判殖民主义,并用恐吓式的口吻提醒读者,巧取豪夺会带来各种后果。
故事内容大致是:一个名叫瑞秋的英国女孩在18岁生日时,继承了一颗名叫“月亮石”的神秘宝石,随后便出现了各种与此有关的犯罪事件和怪诞现象,结局是,这颗宝石历经磨难重归故国,被重新安装到一尊印度教神像的前额上。
珍宝与权力斗争相伴
“来自遥远异国的诅咒宝石”的意象流传后世,各路写手围绕它挥洒想象力,实在不算什么奇谈怪论。2017年,专著《科依诺尔: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钻石》问世。作者之一阿妮塔·安南德有印度血统,她创作这本书的目的在于重述与科依诺尔钻石相关的历史,希望以此解析这颗著名的钻石横遭强夺带来的诸多苦难。
如今的科依诺尔钻石是英国皇室御用宝库的组成部分,其原石是在印度的河流冲积层里被发现的。也就是说,这颗宝石不是挖矿挖出来的,而是在河床里历经淘洗、经受大地的自然雕琢而成。它最早的现身地点据称是印度的戈尔康达地区,此地以盛产品质好、纯度高的钻石闻名。1628年,一条关于科依诺尔钻石的记录称,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迦汗曾命人建造一个巨大的孔雀石宝座,这颗钻石位于宝座上某只镶满宝石的鸟儿的头部。不幸的是,一个多世纪以后的1739年,它被波斯统治者纳德·沙抢走了。
纳德·沙把科依诺尔钻石与铁木尔红宝石(TimurRuby)共同镶在臂环上,它流落于印度之外的时间超过百年。《科依诺尔: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钻石》一书得出的结论是:这颗宝石得到如此多的关注,并不只是因为其美丽,也在于氤氲其间的权力与强势。“它象征着东方的强权,如此一来,当它于19世纪回归印度时,便招来了大英帝国的觊觎。”
1849年,英国人强令年仅10岁的印度王位继承人达立普·辛格放弃主权并交出科依诺尔钻石。到1851年,这颗钻石已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囊中之物,在伦敦举办的水晶宫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伦敦人觉得这颗仅经过粗略切割的钻石“跟一块玻璃没什么区别”。1852年,王室命人重新对其加以切割,去除了一半的体量,顿时令它光芒四射。
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科依诺尔钻石和铁木尔红宝石一样,作为英国王室御用珠宝现身于后来的多次仪式中。1937年,伊丽莎白王后(英王乔治六世的夫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之母,2002年去世)登基时佩戴的冠冕上就有它的身影。除了在伦敦塔面向公众展出之外,它上次亮相是在2002年伊丽莎白王后的葬礼上。
与科依诺尔钻石有关的一则著名传言称,拥有它的人会荣登九五之尊,但也可能身败名裂、横死异乡。另一种说法是:只有女性能安全地佩戴它。事实上,自维多利亚女王以来,它在白金汉宫里的确是传女不传男的:从1901年的亚历山德拉王后到1911年的玛丽王后,1937年之后则属于伊丽莎白王后。
“诅咒”一说是为娱乐大众
古往今来,统治者对宝石的迷信,屡屡制造出一幕幕荒诞剧。英国文化史学家本杰明·怀尔德曾重点研究亨利三世,后者于1216年至1272年在位。
“皇室珠宝账目显示,亨利从国库里取用了‘一颗嵌在黄金里、重量为2先令11便士(译者注:如今为英国货币单位的镑、先令和便士原本是重量单位,古时的1镑就是指对应重量的贵金属)的黄宝石’。此举据称是为了缓和这位君主的烦忧,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亨利急着把它带在身边:1261年至1264年,也就是这颗钻石出库的时间段里,这位国王正为保卫王位斗得焦头烂额,这种事当然会带来巨大压力!”怀尔德说。
接着,怀尔德解释了生活于13世纪的人可能透过何种渠道获知与宝石相关的知识与偏见:“中世纪有关宝石之特性的评论……多来自罗马帝国学者盖乌斯·普林尼·塞孔都斯的《自然史》第37卷。据信,1199年至1216年在位的亨利之父约翰藏有一套该书的抄本。我们可以合乎情理地认为,亨利至少精通该书中某一部分的内容。”
蛋白石(opal)也经常被认为会带来不幸。供职于知名珠宝品牌蒂芙尼的矿物学家乔治· F·昆兹认为,对英国知名作家沃尔特·司各特所著《吉尔斯坦的圣安妮》一书的误读,是蛋白石蒙受骂名的起因,对蛋白石的恶评于该书故事情节中随处可见。昆兹在《宝石奇谈》一书中谈到了蛋白石名声不佳背后的思想根源:“和相对合理的起因相比,广为流传的迷信没能给出更可靠的解释,但原本的起因很快就会被忽视掉,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在主旨上完全跑题、经过精心包装以激发受众幻想的都市传说。”
从号称能引起心灵感应的蓝宝石“昆士兰黑星”(Queensland Black Star Sapphire),到拥有者接连跳楼自杀的黑钻“黑色奥拉夫”(Black orlov),归根结底,绝大多数口口相传已久的“诅咒钻石”,不过是一时一地的环境因素所致。
昆兹在《宝石奇谈》中提到:“一只在斗鸡比赛中无往不利的小公鸡忽然发现了主人手上那颗光彩照人的钻石,随即把钻石啄下来并吞进肚子里。不久,这只鸡死了,但不是被钻石害死的,而是受到药物的麻醉而死,这是为了尽快取回钻石。”
这段文字挑明了一个事实:许多涉及历史上知名宝石的灾厄,其连累的对象通常是那些原本就麻烦缠身的家伙,但幕后的决定因素往往遭到刻意忽略。所谓的“诅咒”的确有助于提升报纸和戏院门票的销量,但与这些宝石本身几乎不存在实质性关联。
美国“每日野兽”网站
今天,如果有谁还在整天纠结“魔法”、“诅咒”之类的概念是不是真的,多半会被周围的人当做笑话。但宝石有些例外。历史上,几乎每一颗地位显赫、涉及权力的贵重珠宝,或多或少都会牵扯到种种不乏神秘学意味的元素。为什么“来自大地的自然之赠礼可能带有诅咒”这种飘渺的观念,在人类的集体意识里始终挥之不去?
例如,在谷歌输入“希望钻石”(Hope Diamond),自动跳出来的第一个后缀就是“诅咒”。鉴于这颗在过去百年间与死亡相伴、如今被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收藏的“厄运之钻”声名远扬,与之相伴的“诅咒”也得到名满天下的待遇,这个搜索结果似乎顺理成章。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令“一切宝石都内在地具有魔性”这种说法得以世代相传的,是一些有关科学、文化或历史的事实,而非超自然力量。
该背锅的是历史和文化?
世上约有1/3的钻石带有一项俗称“荧光”的物理属性。这意味着,当紫外线照到钻石上时,它会发出光芒。比“荧光”更稀少的属性是“磷光”,紫外线的照射会使钻石有如“充电”般,在一段时间里缓慢放射光芒,甚至在移除光源后继续发光。“希望钻石”就符合这一情形,它投射出的磷光是一种明朗的、看上去不乏“魔性”的红光。有趣的是,在珠宝商和鉴定师看来,这种磷光属性通常会被定性为瑕疵,进而压低钻石的价格,原因在于,有这种属性的钻石用肉眼看来,往往缺乏色彩的变化。
更令人好奇的是:究竟有多少古人可能目睹过某颗宝石发出摄人心魄的光芒,进而认定有不祥之物栖身于其中?姑且以目前藏于法国的“德累斯顿绿钻”(Dresden Green Diamond)为例,它摄人心魄的绿色其实与放射性元素有关;在科学不昌明的年代,若接近它的人患上各种辐射病,人们觉得它被“诅咒”了也就不足为怪。
不过总体来说,物理化学跟大部分被认为“受诅咒的”宝石没多大关系,该背锅的是历史和文化。正如“怀璧其罪”这个成语指出的那样,若某个人拥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种种坏事便向他袭来。在历史上的某些黑暗年代,人们的种种美好心愿屡屡被暴力横加破坏,此时,一颗贵重的宝石就好比一块吸引着不幸的磁铁。
追根溯源,很多被奉若珍宝的宝石来自不发达国家,是殖民者的战利品。反过来说,被掠夺的人民除了“诅咒”殖民者,还能有什么办法讨回被夺走的珍宝?
英国作家威尔基·柯林1868年的小说《月亮宝石》的情节,很大程度上是在影射科依诺尔(Koh-i-Noor)这颗钻石的命运。这部小说以连载形式出版,开创了现代侦探小说的基本套路,但它问世之初是以惊悚的警世之言的面目出场的,用意在于批判殖民主义,并用恐吓式的口吻提醒读者,巧取豪夺会带来各种后果。
故事内容大致是:一个名叫瑞秋的英国女孩在18岁生日时,继承了一颗名叫“月亮石”的神秘宝石,随后便出现了各种与此有关的犯罪事件和怪诞现象,结局是,这颗宝石历经磨难重归故国,被重新安装到一尊印度教神像的前额上。
珍宝与权力斗争相伴
“来自遥远异国的诅咒宝石”的意象流传后世,各路写手围绕它挥洒想象力,实在不算什么奇谈怪论。2017年,专著《科依诺尔: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钻石》问世。作者之一阿妮塔·安南德有印度血统,她创作这本书的目的在于重述与科依诺尔钻石相关的历史,希望以此解析这颗著名的钻石横遭强夺带来的诸多苦难。
如今的科依诺尔钻石是英国皇室御用宝库的组成部分,其原石是在印度的河流冲积层里被发现的。也就是说,这颗宝石不是挖矿挖出来的,而是在河床里历经淘洗、经受大地的自然雕琢而成。它最早的现身地点据称是印度的戈尔康达地区,此地以盛产品质好、纯度高的钻石闻名。1628年,一条关于科依诺尔钻石的记录称,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迦汗曾命人建造一个巨大的孔雀石宝座,这颗钻石位于宝座上某只镶满宝石的鸟儿的头部。不幸的是,一个多世纪以后的1739年,它被波斯统治者纳德·沙抢走了。
纳德·沙把科依诺尔钻石与铁木尔红宝石(TimurRuby)共同镶在臂环上,它流落于印度之外的时间超过百年。《科依诺尔: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钻石》一书得出的结论是:这颗宝石得到如此多的关注,并不只是因为其美丽,也在于氤氲其间的权力与强势。“它象征着东方的强权,如此一来,当它于19世纪回归印度时,便招来了大英帝国的觊觎。”
1849年,英国人强令年仅10岁的印度王位继承人达立普·辛格放弃主权并交出科依诺尔钻石。到1851年,这颗钻石已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囊中之物,在伦敦举办的水晶宫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伦敦人觉得这颗仅经过粗略切割的钻石“跟一块玻璃没什么区别”。1852年,王室命人重新对其加以切割,去除了一半的体量,顿时令它光芒四射。
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科依诺尔钻石和铁木尔红宝石一样,作为英国王室御用珠宝现身于后来的多次仪式中。1937年,伊丽莎白王后(英王乔治六世的夫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之母,2002年去世)登基时佩戴的冠冕上就有它的身影。除了在伦敦塔面向公众展出之外,它上次亮相是在2002年伊丽莎白王后的葬礼上。
与科依诺尔钻石有关的一则著名传言称,拥有它的人会荣登九五之尊,但也可能身败名裂、横死异乡。另一种说法是:只有女性能安全地佩戴它。事实上,自维多利亚女王以来,它在白金汉宫里的确是传女不传男的:从1901年的亚历山德拉王后到1911年的玛丽王后,1937年之后则属于伊丽莎白王后。
“诅咒”一说是为娱乐大众
古往今来,统治者对宝石的迷信,屡屡制造出一幕幕荒诞剧。英国文化史学家本杰明·怀尔德曾重点研究亨利三世,后者于1216年至1272年在位。
“皇室珠宝账目显示,亨利从国库里取用了‘一颗嵌在黄金里、重量为2先令11便士(译者注:如今为英国货币单位的镑、先令和便士原本是重量单位,古时的1镑就是指对应重量的贵金属)的黄宝石’。此举据称是为了缓和这位君主的烦忧,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亨利急着把它带在身边:1261年至1264年,也就是这颗钻石出库的时间段里,这位国王正为保卫王位斗得焦头烂额,这种事当然会带来巨大压力!”怀尔德说。
接着,怀尔德解释了生活于13世纪的人可能透过何种渠道获知与宝石相关的知识与偏见:“中世纪有关宝石之特性的评论……多来自罗马帝国学者盖乌斯·普林尼·塞孔都斯的《自然史》第37卷。据信,1199年至1216年在位的亨利之父约翰藏有一套该书的抄本。我们可以合乎情理地认为,亨利至少精通该书中某一部分的内容。”
蛋白石(opal)也经常被认为会带来不幸。供职于知名珠宝品牌蒂芙尼的矿物学家乔治· F·昆兹认为,对英国知名作家沃尔特·司各特所著《吉尔斯坦的圣安妮》一书的误读,是蛋白石蒙受骂名的起因,对蛋白石的恶评于该书故事情节中随处可见。昆兹在《宝石奇谈》一书中谈到了蛋白石名声不佳背后的思想根源:“和相对合理的起因相比,广为流传的迷信没能给出更可靠的解释,但原本的起因很快就会被忽视掉,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在主旨上完全跑题、经过精心包装以激发受众幻想的都市传说。”
从号称能引起心灵感应的蓝宝石“昆士兰黑星”(Queensland Black Star Sapphire),到拥有者接连跳楼自杀的黑钻“黑色奥拉夫”(Black orlov),归根结底,绝大多数口口相传已久的“诅咒钻石”,不过是一时一地的环境因素所致。
昆兹在《宝石奇谈》中提到:“一只在斗鸡比赛中无往不利的小公鸡忽然发现了主人手上那颗光彩照人的钻石,随即把钻石啄下来并吞进肚子里。不久,这只鸡死了,但不是被钻石害死的,而是受到药物的麻醉而死,这是为了尽快取回钻石。”
这段文字挑明了一个事实:许多涉及历史上知名宝石的灾厄,其连累的对象通常是那些原本就麻烦缠身的家伙,但幕后的决定因素往往遭到刻意忽略。所谓的“诅咒”的确有助于提升报纸和戏院门票的销量,但与这些宝石本身几乎不存在实质性关联。
美国“每日野兽”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