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5月3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活在“世界最大的露天监狱”里

见习记者 胡文利   青年参考  ( 2018年05月30日   03 版)

    为了摆脱对走私的依赖,阿布·哈利玛打算培育转基因的辣椒新品种。

    加沙人的集市和餐桌上永远不缺沙塔酱。

    5月27日,加沙地带的穷人排队等待领汤。图片来源CFP

    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哈马斯)2007年掌握了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后,其与以色列展开了多次战争。2014年至今,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行全面封锁。这片被地中海和以色列国土包围的土地,成为各国媒体口中“全世界最大的露天监狱”。

    5月19日,法西·哈尔卜在一栋居民楼前自焚,伤势危重。据美联社报道,法西的母亲认为,他担心无力抚养即将出生的孩子,对封锁下的生活和经济状况感到走投无路。武力封锁让当地人深陷“围城”,食物、药品等物资供应被切断,更谈不上教育资源和基础设施。

    联合国救援物资辗转进入加沙,然而对当地190万人来说,这样的救助是杯水车薪。利用仅有的一小段与埃及毗邻的边境线,加沙人挖出一条又一条地下通道,靠“走私”获取必要的生活用品。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这些地道象征着加沙人的智慧、对压制的反抗,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生活越是动荡,加沙人越要吃辣

    曾几何时,加沙人的餐桌上总是摆满美味佳肴。

    “加沙菜品种丰富,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历史学家南茜·哈蒙·詹金斯在《加沙厨房》一书中写道,“历史、地理、地缘政治共同打造了加沙菜谱。”

    在锅中倒进肉、甜菜、鹰嘴豆、小茴香,调入芝麻酱加以炖煮,就成了加沙招牌菜“萨马吉亚”;用葡萄叶裹好肉和蔬菜,以黑胡椒、小豆蔻和青红椒碎等调料腌制,做出独特的加沙“三明治”;把西瓜、土豆和阿拉伯大饼切丁,加入辣椒和小茴香拌匀,就是“法蒂塔吉尔”沙拉……仅仅是这些菜名就足以令人心神向往,然而,无休止的战争摧毁了这一切。

    只有“沙塔”辣椒酱还在加沙人的厨房里,这是往昔美好生活留给他们的部分记忆。沙塔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把辣椒碾碎,加入盐、柠檬、大蒜或橄榄油,倒进罐子中盖好,静置10天后即可食用。

    “任何时候,加沙人的餐桌上都有沙塔。”巴勒斯坦人朱迪·卡拉在伦敦一家餐厅当厨师,她告诉北美文化平台“VICE”网站:“我做每道菜都要用它。”

    在长年战火和封锁中,物质匮乏迫使加沙人改变烹饪方式。没有橄榄油,他们就用大豆油代替;没有牛奶,就用奶粉。这些物资都来自联合国的援助。好在沙塔不同,它的原材料不受战争影响,本地就能种植。

    “生活越是动荡,人们对沙塔的需求量越大。它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20岁的阿布·哈利玛告诉VICE。阿布的父亲在加沙北部经营种子化肥生意,他给父亲打下手。

    33岁的赫沙姆·扎卡里亚在加沙北部经营农场,主要种植辣椒。不远处就是以色列边境,不时能听到无人机轰鸣而过。过去,这片农场是柑橘园,但2008年战火烧毁了果树。从那以后,他们改种蔬菜和庄稼。

    “加沙辣椒跟别处的辣椒不一样。在其他地方,农民会在辣椒没成熟时就摘下来,好多收几茬。而我们耐心等待辣椒自然成熟,在它们最红、最辣的时候采摘。”赫沙姆说。

    在地里耕作,有时一锄头下去,地面会突然塌陷,露出一条地道。据VICE报道,这是加沙的走私通道,哈马斯利用它们从埃及引进武器,而农民借此购买化肥、种子和生活用品。不久前,以色列对这片地区进行了狂轰滥炸,赫沙姆的房子被炮弹击中,他受了伤,那些地道则几乎在密集的打击下全军覆没。

    “地道经济”,只有你想不到

    遭到以色列封锁后,地道成了维系加沙与外界联系最重要的方式。通过地道运进来的东西五花八门,从食物、药品、燃料、建材、服装到电脑,甚至还有家畜和汽车。据《国家地理》报道,地道让人们看到了商机。每天都有新地道开工,最红火的时候,多达1.5万人在同时挖地道。“地道经济”带动了其他行业发展,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岗位。如今,加沙2/3的生活物资来自“地道走私”。

    距加沙市一小时车程的拉法市毗邻北部边境,那里地道尤为密集。一路上,战争留下的印记随处可见,每一堵墙、每一座塔上都布满密密麻麻的弹孔。高低不平的道路旁,一座5层楼高的电梯井孤零零地伫立着。那里曾有家酒店,在炮火中被夷为平地。不远处是巴勒斯坦国防部旧址,导弹击穿了它,在地面留下一个黑乎乎的大洞。

    然而一拐进拉法的集市,你就能感受到热火朝天的生活气息。小贩的吆喝声和驴叫声混合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阿拉伯烤肉“沙威玛”的香气,以及柴油发电机的味道。这里的商品大部分是通过地道运来的。离集市不远处,帐篷沿着边境线一顶接一顶地延伸开来,每顶帐篷下都有一条地道的入口,每隔几十米就有人端着AK-47突击步枪严阵以待。这里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走私场所”。

    50多岁的艾哈迈德是成千上万地道开发者之一。他曾在以色列经营农场,2000年第二次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爆发后,他丢了饭碗。迫于生计,他变卖家产购买挖掘设备,拉了几个人入伙。一年后,他的地道完工了,每走私一批货能挣几百至几千美元,但除去地道的经营成本,他的收入仅能勉强养家糊口。

    在加沙,每条地道的“经营方向”各有不同。艾哈迈德主要经营农产品,离他不远的一条地道属于一对30来岁的夫妻,他们主营牛羊肉,不过最近鱼肉更挣钱。自从以色列海军封锁了地中海,加沙人几乎无处捕鱼,海鲜长期供不应求。

    除了走私,地道也能用于偷渡。有些重病患者通过地道去埃及寻求更好的治疗;有些人试图永远逃离这块土地;有人只图在地道里睡个好觉——为有钱人开发的“VIP地道”里配有空调、冰箱和电话。

    哈马斯对来自地道的每样物品都课以重税,不交税的地道将被关停。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地道经济”每年为该组织带来高达7.5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地道却普遍缺乏监管和维护。有些地道建造规范,用木梁加以巩固,但更多的只是在土里挖出一条通道,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在地道里,你随时可能死去”

    地道挖掘工萨米尔和约瑟夫兄弟俩早有预感,总有一天,他们会在寒冷、黑暗的地道里咽气。2011年的某个夜晚,预感变成了现实:约瑟夫死于塌方。

    出事时,萨米尔正在地道入口附近干活,约瑟夫和另外两名工人卡里姆、卡米斯位于地道中部。当土块混着石头砸向他们的脑袋时,卡里姆和卡米斯奔向出口,约瑟夫选择了错误的方向。有那么一会儿,坍塌停止了,约瑟夫欣喜地大叫:“谢天谢地!”然而第二轮坍塌片刻即至,这一次,约瑟夫没了动静。

    萨米尔发疯般冲进地道。塌方使空间越来越狭窄,他在弥漫的尘土中竭力不让自己因缺氧而昏迷。在漆黑的地道里徒手刨了3小时后,萨米尔找到了约瑟夫的蓝色工作服。他头骨破碎、胸腔凹陷,血从口鼻中涌出来。

    “我一边哭,一边扒开压在他身上的石头。双手被割得鲜血淋漓,而我浑然不觉。”萨米尔告诉《国家地理》。

    约瑟夫的尸体被拖出地道,人们为他举行了葬礼,前来致哀的人络绎不绝。一名地方官员在悼词中写道:“我们全家沉痛悼念英雄约瑟夫。”《国家地理》指出,在如今的加沙,“为了加沙的自由而牺牲的人”像政治明星一样受到敬仰,包括为修建地道而遇难的挖掘工。

    参加葬礼的人中有约瑟夫的中学校长,有他的同学和老师,有哈马斯,也有哈马斯的对手——上届政府的人。葬礼上摆着5个月前约瑟夫结婚时拍的照片,他身穿白衬衣,打着红领结,头发剪得整整齐齐,眼神温和。

    “在地道里,你随时可能死去。”萨米尔说。

    跟空袭、爆炸一样,地道塌方是家常便饭,迄今已有100多名工人死在地道里。有一次,几名工人为加沙动物园偷运一头狮子,由于麻醉剂药量不足,狮子在途中清醒过来,把一名工人撕成了碎片。一名地道经营者称,他的几个亲戚死于毒气——巴勒斯坦人说,迫于以色列的压力,埃及偶尔会向地道中释放毒气。不过,埃及方面否认了这种说法。

    “只要内心还保有对沙塔的喜爱,你就不是难民”

    加沙市北海岸一家被炸毁的咖啡馆旁,工人们忙着修建渔场。千疮百孔的楼房天台上,人们种起了水培蔬菜。在拉法,在集市附近的地道西侧,一座污水处理厂即将拔地而起。据美联社报道,封锁导致加沙人的失业率高达45%。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盘算着创业。

    最近一段时间,加沙人的日子特别难熬。据VICE报道,2017年夏天,巴勒斯坦切断了哈马斯多个资金来源,加沙的能源和物资愈发紧缺。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终止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资金援助,此举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一条新挖的地道里,一位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干活的老人告诉《国家地理》,他不愿让儿子从事如此危险的工作,但别无选择,他供不起儿子上学。“没办法。”他笑了笑说,“这就是生活。”

    目睹手足惨死,萨米尔再也不想回地道里干活了。约瑟夫生前租下了一块地,萨米尔打算在这片土地上养蜂,并以约瑟夫的名字开一家蜂蜜店。约瑟夫去世时,他怀着3个月身孕的妻子在悲痛中流产了,如今她已嫁给约瑟夫的弟弟卡莱德,他们打算跟萨米尔共同经营蜂蜜店。

    阿布·哈利玛不太爱吃沙塔酱,但他打算培育转基因的辣椒新品种,这样就不用依赖走私了。他正在用西红柿和土豆做实验,下一步将是西瓜,然后就是辣椒。

    沙塔能保存很久,和加沙人一样顽强。“只要内心还保有对沙塔的喜爱,你就不是难民,而是真正的加沙人。”阿布说。

 

活在“世界最大的露天监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