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4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走进非洲(一)

我在非洲的900个夏日

作者 Lisa   青年参考  ( 2018年04月11日   11 版)

    2007年2月9日,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一名把香蕉顶在头上售卖的商贩。

    2009年12月27日,喀麦隆雅温得,喜欢足球的孩子们在足球场训练。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

    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

    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山本耀司

------------------------------------------------

    人们常说,年轻时居住过的地方,会对一个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我在20多岁离开北京,没有与繁华作伴,而是飞向了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非洲,扎根在几无存在感的一隅——喀麦隆。

    两年半的时间,900多个夏日,我在中西非工作,去南非北非东非旅行,走过非洲7国。

    非洲,在大多数人眼里,是神秘、落后的,甚至是山本耀司所说的“可怕的东西”。尤其是我常驻的喀麦隆,地处非洲大陆条件最差的中西非,疾病肆虐,偶有动乱,恐怖主义横行,物质极度匮乏……

    这里的经历,让我见识过最贫瘠的土地,最贫困的生活,最纯真的笑脸,最壮阔的景色。

    曾经期待过,憧憬过,也挣扎过,怀疑过。

    在与非洲的磨合中,与自己的寂静相处中,与当地人交谈、合作、争吵的过程中,所有摩擦出的火花,虽然也曾灼伤我,但最后都变成映照自我轮廓和前方道路的光亮,让我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常常感觉,我就像一头骆驼,无声无息地穿越撒哈拉,这场穿越中没有对手,没有掌声,没有雪山草地,没有尽头处的光明绿洲,只有倾听自己呼吸的孤寂,以及把一只脚放下去之后再把另一只脚抬起来的耐心。

    在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的修行中,保持尊重,尝试理解,学会宽容。

    初见:非洲和我想的不一样

    2015年6月,仿佛有人拿着飞镖往地球仪上一扎,我就接到了通知,被外派到喀麦隆工作。

    将近30个小时的转机和长途飞行后,我来到了喀麦隆首都雅温得。

    温热的空气中混杂着刺鼻的香水味和浓重的体味。丰田车载着我在没有路灯的夜色中颠簸爬行,前方都是未知,一切重新开始。

    来到非洲,是打破成见、重塑世界观的旅程,你会发现世界之大,自然之奇,我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有太多偏见和刻板印象。

    成见一:非洲很炎热?No!来非洲避暑不是段子。

    曾经我们都以为非洲大陆烈日炎炎。事实上,非洲大陆除了苏丹、乍得等国终年炎热以外,大部分国家都还好。比如喀麦隆,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处高原,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很凉爽,气温在摄氏20多度。如果在国内最热的七八月,喀麦隆人去中国真的会中暑。

    即使是撒哈拉沙漠,2017年1月也下了雪。南非和北非则四季分明,冬季的阿特拉斯山脉白雪皑皑,是滑雪胜地。

    成见二:非洲交通落后?堵车不输北京二环。

    你以为非洲人是骑骆驼还是骑摩托?

    其实非洲已经成了世界二手车的报废场,各种破车在马路上奔驰,由于道路缺乏规划,堵车已成为非洲各国首都面对的共同难题。

    在雅温得,每次工作日出门,都要做好被死死堵在路上的心理准备。

    不过,堵在路上也不会无聊。看,前面的车压根儿没有玻璃,是用塑料布糊起来的;左边的车后视镜掉了,司机开到路口,从兜里拿出一面镜子,左照照右照照,再转弯;超载是家常便饭,副驾驶坐3个人的情况在当地不足为奇……

    成见三:非洲人生活邋遢?人们西装革履,热爱健身。

    喀麦隆曾经是法国殖民地,至今大部分地区说法语,深受法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注重礼节和体面。

    我常常见到当地男士身穿西服革履、女士脚踩高跟,神态从容不迫。在雅温得,即使是家徒四壁的人,也有一套平整的西服。

    一次,在从雅温得到伊斯坦布尔的红眼航班上,乘客很少,一个人可以占三个座位,我舒舒服服地躺下睡觉,迷糊中看到隔壁座位的喀麦隆先生全程端坐,即使旁边两个座位都没有人。

    喀麦隆的运动风气十分浓厚。早晚都有很多人爬山、跑步,锻炼团体也非常多,热闹程度不逊于我们的广场舞。这大概与当地疾病多发、医疗卫生条件差有关,强身健体才是成本最低、最科学的养生方式。

    成见四:非洲人觉得自己过得很苦?自信心幸福感杠杠的!

    非洲人乐天的性格世界有名,加上其音乐和舞蹈的天赋,以及对外界知之甚少,他们内心的幸福感并不低。

    在喀麦隆,除了上层官员、商人,一般人很少有机会去中国,也不太了解中国。

    我们每年会选派喀麦隆的各领域人才去中国参加各种短期培训,每一个回来的人都被中国的发展程度惊呆。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人从中国访问回来后,对我沮丧地说:“我以前以为全世界美国第一,欧盟第二,喀麦隆第三,现在看来喀麦隆只能排第四了。”

    在非洲待久了,每个人都有一箩筐的故事可以讲。接下来,我挑几个有意思的聊一聊吧。

    勇闯喀麦隆“长安街”

    喀麦隆首都雅温得的市中心有一条“520大道”,因5月20日是喀国庆日而得名,其地位相当于北京的长安街。

    说是“大道”,其实也就是双向四车道,但这已经是当地最气派的马路了,道路两旁都是当地最高大上的建筑,还有近千个看台座位和主席台,是举行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

    某个周六的上午,我和朋友开车去超市进行周末采购,路过520大道,遇上了封路。

    520大道封路是司空见惯的事,因其地处市中心,是政要出行必经之地。但当地习惯提前很久就封路,而我们的车牌比较特殊,一般情况下警察会让我们通过,所以我们决定试试。

    减速开到路口,一个警察似乎在跟我说什么,车窗关了没听清,他也没硬拦,我们顺利地驶进了520大道。

    整条大道一辆车也没有,开着开着,前方有音乐声。

    “是军乐队在奏国歌!”朋友惊呼。

    此时我们已开到大道中段,这才发现看台上密密麻麻都是人,全体起立庄严肃穆高唱国歌,我开着车在千人的注目礼下缓缓而过。还没回过神儿,国歌奏毕,群众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迎面而来!

    这下尴尬了,进退不得,眼看要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难不成还在众目睽睽、电视直播下掉个头?我硬着头皮往前开,在黑压压的游行队伍靠近前顺利拐进了街旁的超市停车场。

    这时我们才想起,当天是喀麦隆青年节,正在举行全国群众游行纪念活动……

    我和朋友吓出一身冷汗,觉得警察“执法不严”,游行马上要开始他居然放我们进去了;转念一想,辛亏喀麦隆是个管理如此松散的国度,但凡法纪严明些的国家,我们这样不明不白闯进领导人出席的活动,完全可以被当场制服啊……

    体验了一次检阅队伍,也保住了小命,我们心满意足又心有余悸地回去了。

    旅游部长推荐的“游览胜地”

    喀麦隆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旅游资源。

    看着其他非洲国家丰富的旅游资源,我羡慕得不行,掘地三尺想找出当地值得玩的地方。

    一次活动上,喀旅游部长给我们推荐了一个“游览胜地”——俾格米人山洞。俾格米人在英文里是矮人的意思,喀麦隆的热带雨林里曾生活着很多俾格米人,他们以狩猎为主,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个山洞就是俾格米人生活过的山洞。

    我们驱车两个多小时到了阿科克·贝罗村,一个向导模样的村民带我们往山洞方向走。我只看见眼前一座石头山,山底有条空隙,里面似乎有挺大空间,黑漆漆的。我们从空隙处艰难地爬进去,里面全是被惊醒的蝙蝠和满地的蝙蝠粪便……

    向导瑞雷指着地上的一些小土坑说:“虽然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俾格米人,但根据洞周围的小土坑,我们猜测,俾格米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因为人们曾在别的俾格米人居住地看到过类似的土坑,是他们用来烧火做饭的……”

    什么?敢情我们大老远跑来,看的只是一场“猜测”?

    还有一次,也是去某地看俾格米人。同去的一个朋友身材娇小,大概1.5米,到了那儿发现,那些所谓的“俾格米人”比她还高,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你必须是个内心充盈的人,才能一个人活得像一支队伍

    失眠是漂泊在外者的常见病。

    一个同事的妻子来喀麦隆陪伴,来了一个多月,没有一个晚上睡着,最后只能回国,两口子分居。

    在喀麦隆,由于治安不好,大家不敢经常出来活动,而且雅温得没有商场、电影院和公园,唯一的消遣就是逛超市和爬山,餐厅吃来吃去也只有那几家。

    一个人待久了,就会有很多缝隙。

    那些心里的缝隙啊,刮风的时候漏风,下雨的时候漏雨,太安静的时候,就听见缝隙里扑扑簌簌的声音,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一点一点坍塌。

    在北京的时候,不开心了,可以找朋友出去撸串儿吃小龙虾,可以去商场买买买……但在喀麦隆不行,一切渴望从外界汲取的快乐都很难实现。

    让自己快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而且这种快乐,必须是内生性的。

    这种能力是我在非洲最可贵的收获之一。因为,孤独没那么可怕,要命的是匮乏。

    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国度里,你必须是一个内心充盈丰盛的人,才能一个人活得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本文作者为青年外事工作者。

    ▋本版图片来源 CFP

 

我在非洲的900个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