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2月1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大屠杀”议案成为法律

波兰与欧盟的角力转向历史战场

本报特约撰稿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8年02月14日   04 版)

    1月27日,民众来到“前纳粹德国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以集中营解放73周年仪式纪念大屠杀遇难者。

    2017年11月11日,波兰人走上街头庆祝国家独立99周年。当天也出现了6万人规模的民族主义游行,人们挥舞旗帜、点燃烟火,高喊“我们需要上帝”、“欧洲必须属于白人”等口号。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早已是一桩“铁案”,然而近期在波兰,“铁案”却有了动摇的迹象。这不仅触动了以色列等国的敏感神经,还预示着波兰与欧盟其他国家之间的冲突正在向更多领域扩散。

    波兰要与纳粹历史划清界限

    2月6日,随着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签下自己的名字,备受争议的“大屠杀”议案正式成为该国法律。据法新社报道,该法律规定,任何将“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所犯罪行,或其他违背人权、和平及战争罪行的责任或共同责任归咎于波兰民族或国家者”都适用此法,违者将被处罚金或最高3年有期徒刑。

    简而言之,该法禁止任何个人和团体——不论境内境外——指控波兰民族或政府参与了纳粹德国的任何罪行。战争罪、对犹太人民族清洗屠杀、反人类罪……纳粹德国的一切罪行自此与波兰无关,如果有人将纳粹分子当年在波兰土地上设立的集中营(尤以位于波兰小城奥斯威辛的集中营最为著名)称为“波兰的”死亡营、集中营,即属违法,有可能获刑。

    这一法案并非临时起意,它源自波兰国内长期存在的一种呼声:波兰各政治派别都对外国观察家和媒体谈论波兰境内的纳粹集中营时“用词不当、黑白不分”感到强烈不满,对“波兰也要为二战期间的犹太人大屠杀负责”这类说法更是分外敏感。

    据“德国之声”电台报道,早在2005年,时任波兰外交部长罗特费尔德就公开表示不应有类似“波兰集中营”的说法,否则就是在侮辱这个国家。此后,波兰出现了多起针对德国媒体的相关诉讼,大名鼎鼎的《世界报》和德国电视二台因此被起诉。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波兰要求,将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正名为“前纳粹德国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

    然而总有人积习难改。2012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发总统自由勋章时,“波兰死亡集中营”一词脱口而出,立刻引来波兰政府和民众的抗议。

    2015年底上台执政的保守派——波兰法律与公正党,将禁用“波兰集中营”的称呼视为任务之一,强调这是增强波兰民族自豪感的大战略的组成部分。2016年8月,执政党将立法草案正式提交国会,其主要推手之一、司法部长兹奥布罗表示,看到包括德国媒体在内的外媒使用“波兰集中营”等说法,波兰人“怒火中烧”。

    经过漫长的立法周期,今年1月26日,该法案在国会众议院获得了高票通过。据德新社报道,投票结果是279票赞成、5票反对、130票弃权。2月1日,参议院未作任何修改就通过了法案,获得总统签署即可生效。

    据“美国之音”电台报道,波兰总统杜达签字后宣布,这项立法意在维护该国国际形象,“波兰这个国家从没参与过当年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相反,“一些波兰人为保护犹太人不被纳粹杀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波兰的地下抵抗组织和流亡政府也抵制了在欧洲灭绝犹太人的企图”。这项法案“维护波兰的利益、尊严和史实”,对“那些特别关心纳粹大屠杀历史真相的人”,也“顾虑他们的感受”。

    杜达表示,新法并不会干涉基于历史事实的大屠杀问题的讨论,他将把法案提交给宪法法院,由后者确定其是否符合保护言论自由的要求。外长亚采克·恰普托维奇通过波兰TVP1电视台发表讲话称,制定这项法律是为了给“诋毁波兰的运动”画上句号。

    新法案遭多国反对

    华沙理直气壮,但该法案并不令人意外地引来了相关国家,尤其是对犹太人大屠杀最刻骨铭心的以色列的怒火。1月27日正是“前纳粹德国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解放日,波兰选在前一天通过法案,更是刺激了犹太人的神经。

    法新社评论称,以色列领导人和国际犹太人组织从中看出了华沙的否认企图,即不承认某些波兰人参与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他们担忧,如果大屠杀幸存者在作证时谈及波兰涉嫌战争罪,恐怕会因此遭到起诉。

    因此,以色列政府一直紧紧盯着华沙的立法进程。1月26日众议院通过法案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言辞激烈地宣布“我们不会容忍有人歪曲事实、改写历史或否认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并指示以色列驻波兰大使会见波兰总理,表达该国的“强硬立场”。

    据“德国之声”报道,内塔尼亚胡连夜给波兰总统、总理分别打电话,谴责新法“篡改历史、歪曲事实”。以外交部也发表声明,强调“没有任何法律能够改写历史真相”,敦促波兰政府尽快修改法案。以色列各政党罕见地立场一致,共同反对波兰“修改历史真相”。

    与以色列关系密切的美国也第一时间发了声。据“美国之音”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希瑟·诺尔特1月27日表示,美方担心新法对言论自由及对历史问题的讨论自由造成损害,警告该法可能对波兰的战略利益和美波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也许是早早就将“狠话”放尽,2月6日新法案正式签署后,以色列没有再行警告,而是表示将“持续与波兰当局沟通”,仍然希望“就改变与修正达成共识”。与此同时,美国接过了替盟友抗议的大旗。国务卿蒂勒森在法案签署当天发表声明称:“美国对波兰总统签署法案、对把纳粹罪行归咎于波兰政府者将被处以刑罚感到失望。”

    与以色列关系密切的法国也加入了批评波兰的行列。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法国外长勒德里昂2月7日表示,此项立法不利于提升波兰的国际形象,希望波兰人民下次为选举投票时能“挣脱被民族主义分子套上的政治紧身衣”。

    波兰的邻国乌克兰不幸“躺枪”。新法不仅禁止了“波兰集中营”等词汇,还规定不得否认1925~1950年间“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对波兰犯下的罪行”。乌克兰外交部回应称,波兰此举相当于把邻国人民定义为“民族主义罪犯、纳粹通敌分子”。

    事实上,对于政府高呼“波兰人与犹太人一样是受害者,绝非纳粹帮凶,对大屠杀毫无责任”,波兰国内不乏异议。“美国之音”报道称,杜达总统1月30日回应以色列的愤慨时,承认“波兰有个别人对犹太人采取了犯罪行动”。据“德国之声”报道,有波兰犹太血统的美国历史学家简·格罗斯称,二战期间波兰杀死的犹太人数量超过德国人所杀,其著作《邻居》认为波兰当年同样犯有反人类罪。格罗斯因此成了波兰保守派的眼中钉、肉中刺,现政府曾讨论是否应收回他的波兰功勋勋章。

    有批评人士担忧,新法会让波兰民间和学界对相关历史讨论噤若寒蝉,助长一些人否认大屠杀的企图。

    “右翼波兰”动摇欧盟根基?

    种种担心似乎并非杞人忧天——波兰被视为欧洲日渐滋长的反犹太主义的一部分,甚至是重灾区。据“美国之音”报道,波兰最大的私营电视台TVN 1月24日曝光了该国新纳粹团体为希特勒庆祝诞辰128周年的视频,引发轩然大波。世界犹太人大会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辛格发表声明,警告“反犹太主义和排外主义在波兰以惊人的速度壮大,波兰极右翼势力变得日益主流化,这不能被当作一个孤立的事件看待”。

    在西方主流媒体眼中,波兰早已成为“右翼民族主义掌权”的国度,甚至有舆论认为,法律与公正党就是不折不扣的极右翼民粹主义党派。自2015年该党先后赢得总统职位和议会多数席位以来,对该国反欧盟、反穆斯林、反移民的抨击就没有停止过,波兰与欧盟的摩擦也逐渐升级。当下这场围绕“大屠杀”法案的舆论战,某种程度上正是双方拉锯战的新一章。

    欧盟其他国家早已对波兰展开抨击。2015年底波兰右翼政府推动宪法法院改革、2016年初通过新媒体法,都曾招致欧洲各国一片哗然。欧盟委员会对波兰政府发出正式警告,狠批其“危害法治国家”,并于2017年12月史无前例地启动欧盟《里斯本条约》第7条,即所谓“司法核弹”对波兰进行审查,指责后者违反了包括“民主、平等、法治、尊重人权”在内的欧盟基本原则。审查一旦获得通过,波兰将被剥夺在欧盟的投票权。

    面对欧盟施压,波兰政府一直在“正面硬刚”,宣称审查是“千篇一律的程序”,“对波兰国内做出的决定不产生任何影响”。在德新社看来,这些回应听上去像是宣战。波兰司法部长兹奥布罗猜测,欧委会的真正目的不是法治,而是逼迫波兰在接受难民的问题上让步。根据欧委会2015年的一项决议,欧盟各成员国应当接纳12万难民,但“德国之声”指出,截至2017年12月,波兰、捷克、匈牙利3国总共只接收了12名难民。

    不论局势未来如何发展,东西欧之间的撕裂都在伤害欧盟。“新老欧洲”之间在制度和理念上的种种不协调,不仅体现在对“大屠杀”的认识上,还有其他诸多方面,这些都将深化欧盟内部的裂痕。

    已走在脱欧之路上的英国发出了隔岸观火般的评论。英国《金融时报》1月22日发布《欧盟最大的考验将来自波兰》一文称:“欧盟委员会与波兰政府之间的斗争,正在演变为关乎欧盟存亡的一场考验……从长远来看,波兰和匈牙利给欧盟带来的问题,甚至比英国脱欧的问题更为根本。他们挑战的是欧盟作为一个民主、守法的国家共同体的根基。”

    本版图片来源CFP

 

波兰与欧盟的角力转向历史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