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备忘录投下重磅炸弹

美国“通俄门”调查即将逆转?

本报特约撰稿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8年02月07日   04 版)

    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3日宣布,他下令解密的一份备忘录足已证明“通俄门”子虚乌有。图片来源 CFP

    美国联邦调查局两名员工的短信令“通俄门”迎来大逆转。

    美国东部时间2月2日凌晨3时33分,辗转难眠的特朗普摸出手机发布了一条推文:“联邦调查局(FBI)和司法部的最高领导层及调查人员已经将神圣的调查过程政治化了,让民主党人得利,使共和党人吃亏。这种事情不久前还令人不可思议。不过,这些机构的普通职员是很好的。”

    美国总统深夜发此感慨是因为一桩大案呼之欲出,令延宕一年之久的“通俄门”调查即将迎来大逆转。

----------------------------------------------

    短信暴露“司法部和FBI对特朗普有偏见”

    1月25日,已经对“通俄门”流露出审美疲劳的美国民众打起了精神,因为这一天美国司法部致信国会,宣布一对有染的FBI员工——参与调查特朗普“通俄门”和希拉里“电邮门”的彼得·斯佐克、莉莎·佩吉之间一度遗失的部分往来短信已被找回。

    斯佐克并非普通探员,他曾任反情报科主任,FBI前局长科米就“电邮门”发表的调查声明就是由他主持起草的。此后,斯佐克进入特别检察官穆勒的团队,直到去年夏天短信丑闻被曝光。值得注意的是,当国会要求司法部公布这些短信时,后者断然拒绝,后来才支支吾吾地公布了不到20%,并且宣布“由于三星手机质量太差,从2016年12月14日到2017年5月17日之间的5万条信息已经丢失”。特朗普气得出离愤怒,在推特网上高呼“哇哦”。

    这对偷情的鸳鸯究竟互发了什么信息,引来如此轩然大波?

    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曝出的一段对话中,佩吉告诉斯佐克:“希拉里可能是我们的下一任总统,你要做好全面的心理准备,她会觉得司法部比FBI照顾她更多。”斯佐克答道:“同意。”

    难怪共和党人怒发冲冠——司法部和FBI对特朗普偏见至此,“通俄门”调查还有什么公正可言?以此为契机,该党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特朗普也亲自出击。1月24日,启程前往瑞士达沃斯前,特朗普表示:“根本不存在通俄的事实,不存在我阻碍调查的问题,我期待为此提供证词。”有记者问他是否愿意为证词宣誓,他反问:在“邮件门”调查中,希拉里曾经为她的证词宣过誓吗?

    希拉里没有。在美国,宣誓与否意义重大,尼克松总统就是因为违背誓词“对国会撒了谎”而被迫辞职的。

    特朗普如此理直气壮,是因为一记重击箭在弦上。1月29日晚,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投票赞成公布一份备忘录,给“通俄门”调查投下了重磅炸弹。这份备忘录由该委员会主席、来自加州的共和党人德文·努尼斯主持撰写,据美国《纽约时报》披露,仅仅4页长的这份文件曝光了FBI和司法部如何带着政治偏见进行非法窃听:根据《外国情报监视法》,FBI向法庭申请秘密监控许可,以便监听曾任特朗普阵营幕僚的卡特·佩奇。但他们依据的材料是英国间谍斯蒂尔伪造的,背后有希拉里的竞选团队和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出资。FBI对此心知肚明,却隐瞒不报。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017年12月,FBI副局长安德鲁·麦凯布在参议院作证时称,没有斯蒂尔的材料,他们就拿不到同意监听的许可。备忘录还指出,引用《外国情报监视法》监听美国公民本身就是违法的,FBI及给予FBI授权的司法部无疑是在滥用职权。

    难怪一些看过备忘录的美国议员表示震惊。虽然情报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一致反对,但凭借多数优势,共和党还是成功让备忘录突围。1月29日当天,FBI局长克里斯多弗·雷在国会阅读了这份备忘录,次日麦凯布下马,美国媒体的用词从“辞职”到“被免职”不一而足。麦凯布的妻子在2015年竞选弗吉尼亚州州议员时,曾从民主党籍州长处收取了70万美元,彼时麦凯布的副手正是彼得·斯佐克。

    备忘录掀起狂澜

    特朗普会公布这份备忘录吗?答案是肯定的。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1月30日在国会完成国情咨文演讲后,准备离场的特朗普被问及是否将公开备忘录,他当场打包票称:“不用担心,100%会公开!”美国《华尔街日报》催促白宫公布备忘录,因为这“关乎对当前制度的信心”。

    与此同时,处于漩涡中心的FBI和司法部则高声疾呼,试图阻止文件公开。1月31日,FBI罕见地公开发表声明,批评“委员会就是否公开文件进行投票的前一天,才给了FBI有限的机会查阅备忘录……正如我们在初步审阅时所说,我们严重担心事实的关键性遗漏会从根本上影响该备忘录的准确性”。虽然声明并未附上克里斯托弗·雷的名字,但《纽约时报》还是将之视为他与特朗普“公开冲突”的信号。CNN评论称:“特朗普对新任FBI局长摆出了‘战斗’架势。”

    司法部也没闲着。据美联社报道,司法部副部长罗森斯坦已向白宫幕僚长约翰·凯利发出警告,指出未经司法部和FBI审阅就公开备忘录是十分“大意鲁莽”的;备忘录具有误导性,将其公布会立下公开政府机密的不良先例。

    此言激怒了备忘录的主编努尼斯,他抨击两个执法机构“贼喊捉贼”,并在1月31日公布了长达51页的会议记录副本,揭开了两党在委员会表决中对立的内情。努尼斯表示,国会曾要求FBI和司法部提交关于“通俄门”调查的信息,而他们居然搪塞了近一年之久,这就难怪他们要提出“虚假的异议”,并对允许民众了解这些机构滥用《外国情报监视法》一事极力阻挠。

    作为共和党和特朗普口中的“幕后主使”,民主党也在极力活动。1月31日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民主党成员亚当·希夫怒发推文指控努尼斯,并向委员会正式发函,声称努尼斯在将备忘录送往白宫签署前对内容进行了“实质性修改”,未经委员会成员审阅或批准,“令人深感不安”。对此,努尼斯的发言人反击称:“委员会的少数党越来越奇怪地试图阻挠备忘录公开,他们正在控诉对备忘录进行的微小订正,包括语法上的修正,以及两个应FBI和少数党自己的要求进行的修订。”

    但民主党不理这一套,抓住机会狠狠攻击努尼斯。2月1日,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南希·洛佩西甚至致信众议院议长保罗·瑞安,要求罢免努尼斯的情报委员会主席职务。同为委员会成员的民主党人麦克·奎格利对CNN说:“努尼斯不是独立调查员,他是白宫的小喽罗。”就连共和党内也有人批评努尼斯像电影《粉红豹》中的乌龙探长。在反对派的一片怒骂声中,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将波澜推向了顶峰——它指责努尼斯也“通俄”,是俄罗斯的代理人。

    一边是“可怕先例”,一边是“美国之耻”

    执法机构和民主党的反对不仅没能动摇白宫,某种意义上还正中下怀。被“通俄门”调查折磨了一年多,共和党当然不会放过反击的良机,何况他们占据着国会两院的多数席位。有评论认为,公布备忘录意味着特朗普和共和党决定彻底终结恼人的“通俄门”,打响2018年国会中期选举的第一枪。

    2月1日,白宫官员透露,特朗普已同意公开备忘录,希望它能助总统竞选团队摆脱“通俄”嫌疑,同时揭示FBI和司法部受反特朗普情绪左右而滥用职权。共和党领袖瑞安也站出来捍卫这一决定。“这份备忘录不是对FBI或司法部的起诉书,它的本质是国会行使合法监督职权,确保《外国情报监视法》程序被正确使用,这不涉及穆勒的(‘通俄门’)调查。”瑞安表示,这是保障美国公民自由的一环。

    读过这份备忘录后,特朗普明显深受冲击。凌晨发表“神圣的调查过程”被“政治化”的推文后,过了16分钟他再次发推,谴责希拉里和民主党试图掩盖他们提供资金请人“编撰一份被奥巴马政府用来说服及误导法庭的档案,进而监听特朗普团队”。

    2月2日一早,白宫发表声明,正式宣布总统决定解密备忘录。据“美国之音”电台报道,当天特朗普在白宫会见记者,表示备忘录反映了“可怕”的内容。“我认为这是个耻辱,我们国家正在发这种事。”他说,“还有很多其他事情正在发生。许多人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甚至比这更糟。”有记者问他是否会解雇司法部副部长罗森斯坦,他答道:“你们自己琢磨吧。”

    同一天,努尼斯、瑞安及白宫发言人萨拉·桑德斯都发表声明,支持特朗普的决定。民主党成员也各自发声,指责共和党“创下了可怕的先例”、“试图诋毁执法机构的信誉”,其目的是阻碍针对特朗普的“通俄门”调查。

    法新社认为,这份“爆炸性”的备忘录被公开,将在美国执法机构中引发辞职潮。2月2日,压力山大的克里斯托弗·雷对FBI的3.5万名员工发表公开信,表示“我坚守我们独立和依法展开工作的共同决心……我与你们站在一起”。据“美国之音”报道,雷没有提到备忘录,也未提及自己是否会辞职。

    美国阿克伦大学政治学教授戴维·科恩告诉“美国之音”,特朗普此举似乎是想为解雇包括罗森斯坦和穆勒在内的司法部高官打基础,以阻止“通俄门”调查。民主党领袖们,包括参议院领袖查克·舒默、众议院领袖洛佩西等人发表共同声明称,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他们“将视之为在涉俄调查中妨碍司法公正……开除罗森斯坦、司法部门的领导或穆勒将引发宪政危机”。美国媒体担心,尼克松解职司法部官员和特别检察官以阻止“水门事件”调查的历史会重演。

    对此,特朗普不屑一驳。2月3日他在推特网上表示,备忘录已经证明他完全清白。“他们继续追逐我跟俄罗斯之间莫须有的关联,然而根本不存在串通和妨碍司法。他们现在改用妨碍司法这个说法,是因为穷追不舍地调查一年后,他们什么也没找到,‘串通’的说法已经死了。这真是美国之耻。”

 

美国“通俄门”调查即将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