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有两所你不知道的“冷门强校”
本报记者 张宝钰
青年参考
(
2018年01月24日
09
版)
和我们熟知的英美高等教育体系不同,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别具特色。这集中表现在法国拥有众多堪称“袖珍”的商业学校、师范学校和工程师学校。说它们“袖珍”,皆因这些高校招生规模太小,每年只有几十个到数百个名额。
然而,法国社会的不少精英,包括总统、总理、部长、议员、公司总裁等,绝大多数是从这些袖珍学校毕业的。隶属于法国国防部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更是堪称“总裁专业户”,雷诺汽车、巴黎银行、法国电信、空中客车等著名公司的创始人或总裁,都是这所学校的校友。每年的法国国庆日游行活动中,由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学生组成的方阵,总是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
由于学校规模小,法国的这些优秀高校并没有经常出现在全球高校排行榜的前列,但它们的实力不容小觑。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巴黎高师”)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名牌大学。这个“小”不是说它的占地规模,而是指招生人数——每年只录取200多名新生,全校学生加起来也不过2000人左右。就是这样一个袖珍学校,却培养出了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8位菲尔兹奖获得者。此外,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每年颁发的金奖得主中,约一半来自该学校。
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期刊《泰晤士高等教育》评价称:“很长时间以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一直是法国的一个传奇,是法国最具选拔性和挑战性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巴黎高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94年,几乎与法兰西共和国同龄。当时法国国民公会通过法令,要在巴黎市内设立公立师范学校,旨在培养中学和大学教师,不过由于时局动荡和经费不足,高等师范学校成立不久就和其他大学一起被关闭了。1810年,校方在原校基础上改行寄宿制。184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从此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为法国乃至全世界培养了众多人才。
除了规模小和实力强,巴黎高师还有很多特别之处,比如这所低调的精英学校竟然没有英文名,只有一个法文名字叫Ecole Normale Superieure,简称为ENS。
巴黎高师先后为法国贡献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大作家罗曼·罗兰,以及被视为存在主义代表人物的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让·保罗·萨特。
巴黎高师的理科也是人才辈出。在19世纪著名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带动下,巴黎高师建成了一大批设备精良的实验室,培育出大量的新兴学科。在巴黎高师的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10位是物理学和化学奖获得者。其人才培养效率之高,在全球名列前茅。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根据不久前伦敦人力资源数据公司Emolument的调查,在欧洲,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学生毕业后起薪最高。
这则调查将这所在中国并不知名的高校带入人们的视野。虽然名气不如英美众多名校,但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是法国顶尖且最富盛名的工程师大学,是入学门槛最高的法国大学之一,因为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而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是巴黎高师的姐妹校,同样成立于1794年,1804年成为军事学校,至今仍受法国国防部监管。它的录取方式和巴黎高师相似,学生要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每年招收约500名新生,其中约100人是历经层层选拔的留学生。
工程师教育被誉为法国高等教育“最闪亮的名片”。在不少中国人的认知中,工程师像工业体系中的一颗螺丝钉,懂编程、会计算、能画图纸就行。但在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工程师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全面,学生不但要学习传统的数理化生等内容,还要学经济、管理、人文等课程,对法国的诗歌和戏剧知识也必须有所涉猎。
根据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官网的介绍,该学院的学生经过严格挑选,“是同龄人中最出色的理科学生”。凭借严格的选拔和高质量的课程,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比普通大学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部分优秀的毕业生还能享受政府津贴。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治学特色也颇为人称道。学校的军事化管理,以及许多从拿破仑时代就保留下来的传统,给学校生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校内的法国籍学生在校期间拥有军官身份,可领取军饷,而且在入学第一年就须接受学生军官的培训。所有学生都有一套综合理工学院的制服,包含一个两角帽和一把佩剑,每年法国国庆日游行时,综合理工学院的方队都是最亮眼的风景。
目前,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同中国的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缔结了师生访学和交流计划。外国留学生想赴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深造,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在法国高中毕业后参加预科学习,通过竞考(法国各个高校自己命题组织的考试,或几所高校进行的联考——编者注)后进入该校,二是在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再申请。需要指出的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入学竞考,被公认为法国历史最久、难度最大的大学竞考。
和我们熟知的英美高等教育体系不同,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别具特色。这集中表现在法国拥有众多堪称“袖珍”的商业学校、师范学校和工程师学校。说它们“袖珍”,皆因这些高校招生规模太小,每年只有几十个到数百个名额。
然而,法国社会的不少精英,包括总统、总理、部长、议员、公司总裁等,绝大多数是从这些袖珍学校毕业的。隶属于法国国防部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更是堪称“总裁专业户”,雷诺汽车、巴黎银行、法国电信、空中客车等著名公司的创始人或总裁,都是这所学校的校友。每年的法国国庆日游行活动中,由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学生组成的方阵,总是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
由于学校规模小,法国的这些优秀高校并没有经常出现在全球高校排行榜的前列,但它们的实力不容小觑。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巴黎高师”)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名牌大学。这个“小”不是说它的占地规模,而是指招生人数——每年只录取200多名新生,全校学生加起来也不过2000人左右。就是这样一个袖珍学校,却培养出了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8位菲尔兹奖获得者。此外,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每年颁发的金奖得主中,约一半来自该学校。
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期刊《泰晤士高等教育》评价称:“很长时间以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一直是法国的一个传奇,是法国最具选拔性和挑战性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巴黎高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94年,几乎与法兰西共和国同龄。当时法国国民公会通过法令,要在巴黎市内设立公立师范学校,旨在培养中学和大学教师,不过由于时局动荡和经费不足,高等师范学校成立不久就和其他大学一起被关闭了。1810年,校方在原校基础上改行寄宿制。184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从此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为法国乃至全世界培养了众多人才。
除了规模小和实力强,巴黎高师还有很多特别之处,比如这所低调的精英学校竟然没有英文名,只有一个法文名字叫Ecole Normale Superieure,简称为ENS。
巴黎高师先后为法国贡献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大作家罗曼·罗兰,以及被视为存在主义代表人物的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让·保罗·萨特。
巴黎高师的理科也是人才辈出。在19世纪著名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带动下,巴黎高师建成了一大批设备精良的实验室,培育出大量的新兴学科。在巴黎高师的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10位是物理学和化学奖获得者。其人才培养效率之高,在全球名列前茅。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根据不久前伦敦人力资源数据公司Emolument的调查,在欧洲,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学生毕业后起薪最高。
这则调查将这所在中国并不知名的高校带入人们的视野。虽然名气不如英美众多名校,但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是法国顶尖且最富盛名的工程师大学,是入学门槛最高的法国大学之一,因为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而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是巴黎高师的姐妹校,同样成立于1794年,1804年成为军事学校,至今仍受法国国防部监管。它的录取方式和巴黎高师相似,学生要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每年招收约500名新生,其中约100人是历经层层选拔的留学生。
工程师教育被誉为法国高等教育“最闪亮的名片”。在不少中国人的认知中,工程师像工业体系中的一颗螺丝钉,懂编程、会计算、能画图纸就行。但在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工程师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全面,学生不但要学习传统的数理化生等内容,还要学经济、管理、人文等课程,对法国的诗歌和戏剧知识也必须有所涉猎。
根据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官网的介绍,该学院的学生经过严格挑选,“是同龄人中最出色的理科学生”。凭借严格的选拔和高质量的课程,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比普通大学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部分优秀的毕业生还能享受政府津贴。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治学特色也颇为人称道。学校的军事化管理,以及许多从拿破仑时代就保留下来的传统,给学校生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校内的法国籍学生在校期间拥有军官身份,可领取军饷,而且在入学第一年就须接受学生军官的培训。所有学生都有一套综合理工学院的制服,包含一个两角帽和一把佩剑,每年法国国庆日游行时,综合理工学院的方队都是最亮眼的风景。
目前,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同中国的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缔结了师生访学和交流计划。外国留学生想赴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深造,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在法国高中毕业后参加预科学习,通过竞考(法国各个高校自己命题组织的考试,或几所高校进行的联考——编者注)后进入该校,二是在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再申请。需要指出的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入学竞考,被公认为法国历史最久、难度最大的大学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