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惊天丑闻 蒙受不白之冤
“苏联女间谍”打垮英国政府
本报特约撰稿 胡文莉
青年参考
(
2017年12月27日
11
版)
20世纪60年代的“普罗富莫事件”堪称英国近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政治丑闻。对事件的女主角来说,这场风波带给她和身边人的,只有挥之不去的痛苦回忆。
---------------------------------------------
12月初,在英国公主皇家大学医院,一位饱受肺病折磨的七旬老妪离开了人世。此后一连几天,英国各大媒体不断重复着克里斯汀·基勒这个名字,令人们蓦然想起,这名其貌不扬、孑然一身的妇人,曾在半个多世纪前的一场政坛丑闻中身居风暴中心。
从贫穷的乡下孩子到夜总会女郎再到社交名媛、“苏联间谍”乃至“颠覆政府的罪魁”,很少有哪位女性的前半生像基勒一样,被打上了这么多真真假假的标签。政坛倾轧与东西方冷战令她蒙受不白之冤,但谁都无法否认,如果不是她的所作所为,上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普罗富莫事件”可能根本不会发生。在命运的捉弄下,基勒亲眼目睹身边的异性一个个身败名裂;待浮华的泡沫破碎,她的人生中也只剩下悲剧。
当“交际花”遇见战争大臣
出生于英国密得塞斯郡的贫寒之家,克里斯汀·基勒在饥饿与家庭暴力陪伴下度过了童年。1959年,高中肄业的她怀着当模特的梦想来到伦敦,却发现自己只能以舞女的身份,在一家常有社会名流出入的俱乐部容身。不久,改变她命运的人——史蒂芬·沃德——出现了。
那一年,基勒17岁,沃德年近五旬。身为骨科医师,后者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善于交际,在英国上流社会风生水起,很多大人物成为他的座上宾。沃德还是个业余画家,在他的作品中友情客串的,不乏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等名人。
在基勒眼中,沃德“高大上”的社交圈子是她改变命运的希望所在。在她的追求下,双方很快确立了同居关系。男方在白金汉郡的乡间租下一栋名为“克利夫登府邸”的豪宅,每隔几天就在那里和她约会。沃德在自传中一本正经地宣称双方“亲如兄妹”,但在公开场合,他似乎并不在意旁人是将正值妙龄的基勒当做他的妻子还是情人。
1961年7月的一个周末,基勒像往常那样来到克利夫登府邸。仿佛是主人的有意安排,在花园另一端,一场权贵云集的宴会刚好达到高潮。觥筹交错间,一名风度翩翩的政客与基勒在泳池边“不期而遇”。就这样,向往出人头地的基勒开始了又一段地下恋情。
这位政客是麦克米伦内阁的战争大臣约翰·普罗富莫,也是执政党保守党的政治明星。“顺风顺水”不足以形容普罗富莫的仕途。他24岁参军,25岁在英国议会谋得一席之地,随即将枪口瞄准采取绥靖政策的张伯伦政府,“助攻”丘吉尔入主唐宁街。二战时期,普罗富莫为大英帝国冲锋陷阵,将累累战功转化为自己在政界的平步青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就以保守党重臣自居,并娶了影星瓦莱丽·霍布森为妻。
与“来历不明”的女性交往而置事业和家庭于不顾,普罗富莫的选择难以用理性来解读。很快,负责国内安保的军情五处(MI5)就察觉了战争大臣的反常举动。一个月后,麦克米伦的内阁秘书私下警告普罗富莫,切勿与史蒂芬·沃德和他的身边人走得太近,因为沃德的可信度很成问题。普罗富莫如梦方醒,立刻写信给基勒,结束了这段离奇的感情。
对这对素昧平生的男女来说,“浪漫”的日子看起来只是微不足道的人生插曲。然而,事态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时代洪流对他们的戏弄刚刚开始。
三角关系、间谍疑云、政坛地震
普罗富莫并没注意到,在他与基勒邂逅的那天,克利夫登府邸派对的宾客中有个非同寻常的角色——苏联驻英国大使馆武官尤金·伊万诺夫。伊万诺夫也是沃德的朋友,与基勒保持着不能明说的关系。MI5得到密报称,伊万诺夫是苏联情报机构派来的。在此期间,该机构试图拉拢伊万诺夫,未获成功。
如此一来,普罗富莫、基勒、伊万诺夫之间便形成了定时炸弹般的三角关系,最终于一年后“起爆”。1963年初,基勒新结交的男友埃奇库姆跟她闹矛盾,朝她家连开数枪,被警方逮捕。不知为何,基勒随后主动透露了自己跟沃德、普罗富莫和伊万诺夫交往的情况。机缘巧合之下,工党议员约翰·刘易斯掌握了这一“猛料”,此君向来与沃德不睦。
刘易斯如获至宝,顺便把此事告诉了普罗富莫在议会里的对头之一、工党议员乔治·威格。在后者运作下,小道消息迅速扩散开来,最早的详细版本刊登在讽刺杂志《私见》上。不过,多少是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报道仅以“意大利的詹姆斯先生”、“爱玩的盖伊女士”、“间谍医生”及“弗拉基米尔·波洛科夫”等绰号来影射真人。
20世纪60年代,间谍主题的故事层出不穷。1961年,一名波兰特工向美国中情局供述了有关东方阵营在西方卧底人员的绝密情报;同年,在MI5潜伏的“鼹鼠”乔治·布莱克被捕。1962年,英国海军文员约翰·瓦萨尔被发现为苏联窃取情报,原因是他的同性恋身份被苏联获悉,成为把柄(同性恋当时在英国为非法)。瓦萨尔被判入狱18年。
持续不断的间谍风波令英国朝野草木皆兵,普罗富莫的丑闻在此时浮出水面,犹如向舆论场投下重磅炸弹。一时间,克里斯汀·基勒和尤金·伊万诺夫的名字充斥了报刊杂志,最吓人的传闻是:基勒受苏联特工指使,从普罗富莫口中套出了北约在西德的核武器部署方案。
也有一些媒体保持冷静,如《卫报》以略带嘲讽的口吻写道,“没人会相信,她(基勒)只凭自己的头脑能问得出这样的问题,或者明白答案是什么意思”。
急于跟“苏联女间谍”撇清关系的普罗富莫选择撒谎。1963年3月,他言之凿凿地告诉议会,“我和基勒女士只是认识罢了,并无任何不正当关系”。然而,随着调查持续深入,他写给基勒的情书等物证陆续曝光,普罗富莫渐渐意识到自己面临绝境。最后,在妻子瓦莱丽督促下,他向政府坦白了实情,并在6月5日提交辞呈,以不光彩的姿态挂靴而去。
普罗富莫事件对保守党政府造成了致命打击。受这位宠臣拖累,首相麦克米伦仿佛在一夜间从精力充沛的“超人”变成了轻信谎话的“老糊涂”。随着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麦克米伦被迫提前下台。次年,保守党在大选中一败涂地。
“普罗富莫事件如此轻易地搞垮了一届政府,充分暴露了英国权贵阶层的腐朽和无能。”《卫报》如此评价道。
喧嚣过后,她将自己“抹去”
普罗富莫去职后不久,官方公布了对这桩丑闻的调查报告。在英国议会网站上,至今还能查到这份80多页的报告。其核心主张是:普罗富莫的行为虽然令人不齿,但并未威胁国家安全,他没有泄露丝毫国家机密;虽然他“行事轻率”,但没人怀疑他的一片忠心。报告把主要责任推给了沃德,指责他“心怀不轨,品行不端”。
公众对这个结论并不满意。在他们看来,报告就是为了给当权者开脱,“很多疑问依然待解,部分推理漏洞百出,大量事实语焉不详”。譬如,MI5试图“策反”伊万诺夫的经过相当模糊。历史学家理查德·达文波特-海恩斯愤怒地抨击该报告“无耻、草率”。
史蒂芬·沃德的意外死亡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尽管证据并不充分,失去了靠山的他还是在一夜间面临“组织卖淫”和“非法经营”等多重指控。据说,那些有权有势的“老朋友”隔三差五地威胁他不要把更多的人供出来,否则就割断他的喉咙。出庭受审前一天的晚上,被坊间称作“最危险的皮条客”的沃德吞服了大量安眠药,3天后身亡。
尤金·伊万诺夫相对幸运。他在事情闹大前就被召回苏联,与妻子离婚后庸庸碌碌地工作到1981年退休。“Britannica”网站文章提到,英美情报机构投入大量资源,始终无法证明伊万诺夫曾利用基勒窃取情报,但也未能推翻这个假设。2001年,美国中情局抛出了一份洋洋洒洒千余页的报告,称沃德和英国军情六处时任首脑罗杰·霍利斯都在为莫斯科服务。
至于从巅峰重重跌落的约翰·普罗富莫,他在退出政坛后致力于慈善事业,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卷土重来,但所到之处总有带着讽刺味道的窃窃私语。2006年,普罗富莫因心脏病去世,他的墓志铭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他是经历过二战的最后一位议员,当国家处于摇摆不定的紧要关头时,他投下了明智的一票。整个国家都欠他一声感谢。”
时光流逝,普罗富莫事件的载体从报纸变成了史书。喧嚣平息后,不经意间引发了一切的克里斯汀·基勒痛苦地意识到,自己重新变得像儿时那样一无所有。在漫长的余生中,她以向媒体出卖故事作为收入来源,其间两度结婚又两度离婚,与昔日亲友形同陌路。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从没爱过谁,我结婚只为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
晚年的基勒深居简出。她穿着邋遢,身材臃肿,仿佛要把当年那个光彩照人、前呼后拥的自己从公众的记忆里抹去。她曾对《卫报》解释自己为何注定孤独终老:“我想,他们并不是因为我是名人才跟我在一起的,相反,那正是他们离我而去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的“普罗富莫事件”堪称英国近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政治丑闻。对事件的女主角来说,这场风波带给她和身边人的,只有挥之不去的痛苦回忆。
---------------------------------------------
12月初,在英国公主皇家大学医院,一位饱受肺病折磨的七旬老妪离开了人世。此后一连几天,英国各大媒体不断重复着克里斯汀·基勒这个名字,令人们蓦然想起,这名其貌不扬、孑然一身的妇人,曾在半个多世纪前的一场政坛丑闻中身居风暴中心。
从贫穷的乡下孩子到夜总会女郎再到社交名媛、“苏联间谍”乃至“颠覆政府的罪魁”,很少有哪位女性的前半生像基勒一样,被打上了这么多真真假假的标签。政坛倾轧与东西方冷战令她蒙受不白之冤,但谁都无法否认,如果不是她的所作所为,上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普罗富莫事件”可能根本不会发生。在命运的捉弄下,基勒亲眼目睹身边的异性一个个身败名裂;待浮华的泡沫破碎,她的人生中也只剩下悲剧。
当“交际花”遇见战争大臣
出生于英国密得塞斯郡的贫寒之家,克里斯汀·基勒在饥饿与家庭暴力陪伴下度过了童年。1959年,高中肄业的她怀着当模特的梦想来到伦敦,却发现自己只能以舞女的身份,在一家常有社会名流出入的俱乐部容身。不久,改变她命运的人——史蒂芬·沃德——出现了。
那一年,基勒17岁,沃德年近五旬。身为骨科医师,后者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善于交际,在英国上流社会风生水起,很多大人物成为他的座上宾。沃德还是个业余画家,在他的作品中友情客串的,不乏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等名人。
在基勒眼中,沃德“高大上”的社交圈子是她改变命运的希望所在。在她的追求下,双方很快确立了同居关系。男方在白金汉郡的乡间租下一栋名为“克利夫登府邸”的豪宅,每隔几天就在那里和她约会。沃德在自传中一本正经地宣称双方“亲如兄妹”,但在公开场合,他似乎并不在意旁人是将正值妙龄的基勒当做他的妻子还是情人。
1961年7月的一个周末,基勒像往常那样来到克利夫登府邸。仿佛是主人的有意安排,在花园另一端,一场权贵云集的宴会刚好达到高潮。觥筹交错间,一名风度翩翩的政客与基勒在泳池边“不期而遇”。就这样,向往出人头地的基勒开始了又一段地下恋情。
这位政客是麦克米伦内阁的战争大臣约翰·普罗富莫,也是执政党保守党的政治明星。“顺风顺水”不足以形容普罗富莫的仕途。他24岁参军,25岁在英国议会谋得一席之地,随即将枪口瞄准采取绥靖政策的张伯伦政府,“助攻”丘吉尔入主唐宁街。二战时期,普罗富莫为大英帝国冲锋陷阵,将累累战功转化为自己在政界的平步青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就以保守党重臣自居,并娶了影星瓦莱丽·霍布森为妻。
与“来历不明”的女性交往而置事业和家庭于不顾,普罗富莫的选择难以用理性来解读。很快,负责国内安保的军情五处(MI5)就察觉了战争大臣的反常举动。一个月后,麦克米伦的内阁秘书私下警告普罗富莫,切勿与史蒂芬·沃德和他的身边人走得太近,因为沃德的可信度很成问题。普罗富莫如梦方醒,立刻写信给基勒,结束了这段离奇的感情。
对这对素昧平生的男女来说,“浪漫”的日子看起来只是微不足道的人生插曲。然而,事态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时代洪流对他们的戏弄刚刚开始。
三角关系、间谍疑云、政坛地震
普罗富莫并没注意到,在他与基勒邂逅的那天,克利夫登府邸派对的宾客中有个非同寻常的角色——苏联驻英国大使馆武官尤金·伊万诺夫。伊万诺夫也是沃德的朋友,与基勒保持着不能明说的关系。MI5得到密报称,伊万诺夫是苏联情报机构派来的。在此期间,该机构试图拉拢伊万诺夫,未获成功。
如此一来,普罗富莫、基勒、伊万诺夫之间便形成了定时炸弹般的三角关系,最终于一年后“起爆”。1963年初,基勒新结交的男友埃奇库姆跟她闹矛盾,朝她家连开数枪,被警方逮捕。不知为何,基勒随后主动透露了自己跟沃德、普罗富莫和伊万诺夫交往的情况。机缘巧合之下,工党议员约翰·刘易斯掌握了这一“猛料”,此君向来与沃德不睦。
刘易斯如获至宝,顺便把此事告诉了普罗富莫在议会里的对头之一、工党议员乔治·威格。在后者运作下,小道消息迅速扩散开来,最早的详细版本刊登在讽刺杂志《私见》上。不过,多少是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报道仅以“意大利的詹姆斯先生”、“爱玩的盖伊女士”、“间谍医生”及“弗拉基米尔·波洛科夫”等绰号来影射真人。
20世纪60年代,间谍主题的故事层出不穷。1961年,一名波兰特工向美国中情局供述了有关东方阵营在西方卧底人员的绝密情报;同年,在MI5潜伏的“鼹鼠”乔治·布莱克被捕。1962年,英国海军文员约翰·瓦萨尔被发现为苏联窃取情报,原因是他的同性恋身份被苏联获悉,成为把柄(同性恋当时在英国为非法)。瓦萨尔被判入狱18年。
持续不断的间谍风波令英国朝野草木皆兵,普罗富莫的丑闻在此时浮出水面,犹如向舆论场投下重磅炸弹。一时间,克里斯汀·基勒和尤金·伊万诺夫的名字充斥了报刊杂志,最吓人的传闻是:基勒受苏联特工指使,从普罗富莫口中套出了北约在西德的核武器部署方案。
也有一些媒体保持冷静,如《卫报》以略带嘲讽的口吻写道,“没人会相信,她(基勒)只凭自己的头脑能问得出这样的问题,或者明白答案是什么意思”。
急于跟“苏联女间谍”撇清关系的普罗富莫选择撒谎。1963年3月,他言之凿凿地告诉议会,“我和基勒女士只是认识罢了,并无任何不正当关系”。然而,随着调查持续深入,他写给基勒的情书等物证陆续曝光,普罗富莫渐渐意识到自己面临绝境。最后,在妻子瓦莱丽督促下,他向政府坦白了实情,并在6月5日提交辞呈,以不光彩的姿态挂靴而去。
普罗富莫事件对保守党政府造成了致命打击。受这位宠臣拖累,首相麦克米伦仿佛在一夜间从精力充沛的“超人”变成了轻信谎话的“老糊涂”。随着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麦克米伦被迫提前下台。次年,保守党在大选中一败涂地。
“普罗富莫事件如此轻易地搞垮了一届政府,充分暴露了英国权贵阶层的腐朽和无能。”《卫报》如此评价道。
喧嚣过后,她将自己“抹去”
普罗富莫去职后不久,官方公布了对这桩丑闻的调查报告。在英国议会网站上,至今还能查到这份80多页的报告。其核心主张是:普罗富莫的行为虽然令人不齿,但并未威胁国家安全,他没有泄露丝毫国家机密;虽然他“行事轻率”,但没人怀疑他的一片忠心。报告把主要责任推给了沃德,指责他“心怀不轨,品行不端”。
公众对这个结论并不满意。在他们看来,报告就是为了给当权者开脱,“很多疑问依然待解,部分推理漏洞百出,大量事实语焉不详”。譬如,MI5试图“策反”伊万诺夫的经过相当模糊。历史学家理查德·达文波特-海恩斯愤怒地抨击该报告“无耻、草率”。
史蒂芬·沃德的意外死亡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尽管证据并不充分,失去了靠山的他还是在一夜间面临“组织卖淫”和“非法经营”等多重指控。据说,那些有权有势的“老朋友”隔三差五地威胁他不要把更多的人供出来,否则就割断他的喉咙。出庭受审前一天的晚上,被坊间称作“最危险的皮条客”的沃德吞服了大量安眠药,3天后身亡。
尤金·伊万诺夫相对幸运。他在事情闹大前就被召回苏联,与妻子离婚后庸庸碌碌地工作到1981年退休。“Britannica”网站文章提到,英美情报机构投入大量资源,始终无法证明伊万诺夫曾利用基勒窃取情报,但也未能推翻这个假设。2001年,美国中情局抛出了一份洋洋洒洒千余页的报告,称沃德和英国军情六处时任首脑罗杰·霍利斯都在为莫斯科服务。
至于从巅峰重重跌落的约翰·普罗富莫,他在退出政坛后致力于慈善事业,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卷土重来,但所到之处总有带着讽刺味道的窃窃私语。2006年,普罗富莫因心脏病去世,他的墓志铭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他是经历过二战的最后一位议员,当国家处于摇摆不定的紧要关头时,他投下了明智的一票。整个国家都欠他一声感谢。”
时光流逝,普罗富莫事件的载体从报纸变成了史书。喧嚣平息后,不经意间引发了一切的克里斯汀·基勒痛苦地意识到,自己重新变得像儿时那样一无所有。在漫长的余生中,她以向媒体出卖故事作为收入来源,其间两度结婚又两度离婚,与昔日亲友形同陌路。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从没爱过谁,我结婚只为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
晚年的基勒深居简出。她穿着邋遢,身材臃肿,仿佛要把当年那个光彩照人、前呼后拥的自己从公众的记忆里抹去。她曾对《卫报》解释自己为何注定孤独终老:“我想,他们并不是因为我是名人才跟我在一起的,相反,那正是他们离我而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