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中澳两国签署联合公报,正式建交。2017年是中国与澳大利亚建交45周年。45年里,中澳关系快速发展,两国人民交往日益深入。日前,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推出了“45周年,45个故事”活动,选取45位为中澳友好作出贡献的代表,用他们的故事为两国关系做注脚。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安思捷在活动开幕式上指出:“这45个故事颂扬了两国间多元化的群体与文化纽带,内容涵盖运动、科学、艺术、商业、学术等,组成了澳中关系的各个方面。”
“来了就不走了。”45年间,许多澳大利亚人在中国落地生根,组建了家庭,拥有了事业,谱写了一曲曲中澳友谊之歌。
水立方的构想是在悉尼诞生的
鲜少有人知晓,水立方的构想是在悉尼诞生的。2003年,一支来自北京的建筑设计团队找到澳大利亚建筑师约翰·鲍林,希望他能为几年后北京奥运会的场馆设计提供一些方案。
“彼时悉尼已经成功举办了2000年夏季奥运会,而中国希望能借鉴其中的宝贵经验。我为悉尼奥运会工作了7年,受邀成为北京场馆设计团队一位重要成员。”约翰·鲍林表示。
“我们紧锣密鼓地工作了3个月,终于做出了最终方案,由于首席中国设计师不会英语,而我们不懂中文,因此大部分协同设计都是通过素描和插图完成的,这是场文化与设计美学的完美交融,也是少有的人生经历,多方意见与贡献综合后产生的作品超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预期。”
约翰·鲍林提到,2003年设计定稿后,自己举家迁往北京,继续完成项目的相关工作。“从那时开始,我一直待在中国。现在,中澳两国已经开展了多个意义重大的建设项目,这表明两国设计师之间还在继续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
“很自豪能追随父辈的足迹来到中国”
现在北京工作的澳大利亚姑娘Jade Little,有一个很接地气的中国名字——李瑶华。她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偶尔夹带俚语。因为工作关系,她去过中国很多地方。除了外国人常去的北上广,内蒙古的深山,四川的攀枝花和陕西的西安等地也留下了她的足迹,这让她“见识了中国文化的多样和复杂”。
瑶华的中国故事得从她外公说起。“我的外公王省吾在上世纪60年代从中国移居到澳大利亚,几年后出任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东方部的主任直至退休,他一生从事图书馆工作,是澳大利亚华人图书馆方面的专家,因为业绩卓越,1986年获得了澳大利亚勋章。”
虽然祖辈根在中国,但从瑶华的母亲开始,一个移民家庭在异国他乡的故事有了新的篇章。她的父亲是澳大利亚人,是位外交官,上世纪70年代相继任职于日本、老挝和孟加拉等国。中澳建交后,父亲跟随澳大利亚首位驻华大使史蒂芬·菲茨杰拉德来到中国,担任澳大利亚驻华公使。
“我从4岁开始系统学习中文,对中文及中国文化一直特别有兴趣,我的‘虎妈’也会鼓励我学习,2006年前后,我专门到北京语言大学进修过两年的中文,后来在某大型跨国集团的中国办公室实习……这些因素都在冥冥中注定我以后会留在中国工作。”瑶华告诉《青年参考》记者。
几年前,为了追寻家族的中国印记,瑶华赴祖辈的故乡浙江温岭参观。随着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她坚信中国的发展会更好。她现在在澳大利亚一家矿业集团驻中国办事处工作,同时担任中澳两国人文交流项目“中澳青年对话”的执行董事,以增进与中国年轻人的联系。
“我已经参与了两届‘中澳青年对话’,去年是在香港和深圳,今年是在北京,我很自豪自己能加入这样一个群体,追随父亲的足迹穿行在中澳两国,帮助促进双边关系积极发展。”瑶华对《青年参考》表示。
“我的名字里藏着和澳大利亚的缘分”
在“45周年,45个故事”活动开幕式上,安思捷大使提到,中澳建交45年来,中国社会取得了巨大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45年前,没有人能想象今天中国的发展水平,当时,中澳之间的贸易额是1.13亿澳元,今天两国的贸易额已经达到1600亿澳元,中国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澳大利亚是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
双方不断加强的人文交流是经济交往外的又一大亮点,特别是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安思捷表示,1973年,中国到澳大利亚的留学生只有5人,40多年后,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已经有16万人;中国也成为澳大利亚留学交换项目中,学生最喜爱的留学目的地。
中国女孩彭培拉的名字里,藏着与澳大利亚的一段缘分。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的父亲到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学,不久后我母亲远赴堪培拉陪读,在大洋洲美丽的天空下,母亲怀孕了……后来他们回到北京生下我。”
这段“堪培拉制造”的故事便是彭培拉名字的由来。每逢有人问到她有没有去过澳大利亚时,她总会打趣地回应道,“其实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去过了”。
因为从小喜欢动物,兽医学研究生毕业后,小彭选择到广州市长隆野生动物园做饲养员,她负责照料的第一个动物就是来自澳大利亚的考拉。2017年2月,小彭第一次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远赴黄金海岸的可伦宾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培训、参观。“在那里,我体会到了一种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氛围,这鼓励我继续为野生动物的未来尽我的绵薄之力。”
据了解,此次入选的45位“中澳文化大使”中,因为留学或文化参访跟澳大利亚结下不解之缘的,为数不少。
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不久,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宣布设立四川地震奖学金,支持地震灾区学子赴澳深造。彼时正在四川大学读书的李红,幸运地成为入选的第一批学生。2014年12月,李红从西澳大学博士毕业回国工作,不久在成都建立了华西-马歇尔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积极促进四川大学和西澳大利亚大学的学术合作。
“中澳关系建立在人民交往的基础上”
乘着对外开放的大潮,电影产业工作者耿聆有了一段精彩的人生。1995年,拨通了澳大利亚一家电影公司的电话后,她告诉对方的老总,自己需要电影后期制作服务,对方毫不犹豫受邀前来。从此,澳大利亚电影制作公司开始和中国导演合作。
在北京和声创影多年的生命历程中,中国电影的年度票房从5000万美元增加到500亿美元。
“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繁荣行业。”耿聆说,上世纪90年代,来自澳大利亚的后期制作技术支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现在,澳大利亚电影人也享受到中国票房的红利。
“多亏澳大利亚朋友的帮助,我重见光明”
生活在云南普洱市大山里的拉祜族人李增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芦笙表演的传承人。演奏芦笙是拉祜族的传统技艺,每逢庆典或节日时,他们都会伴着音乐喝酒庆祝。
今年87岁的李增保,大半辈子的时光在教村里的年轻人吹芦笙。他说:“芦笙承载着拉祜族的文化传统,我的家族现在已经是五代同堂,看着20多个孙子演奏芦笙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然而3年前,我的眼睛突然出了问题,看东西越来越模糊,最后只能看见一坨黑影,看不见脸了。”
“幸运的是,澳大利亚弗雷德·霍洛基金会的人找到了我,他们与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合作,为我做了白内障手术。多亏澳大利亚朋友的帮助,我才可以重见光明。”李增保说,“拆掉纱布的那天,我感觉眼前的世界像20岁时那样清亮,我又可以自由自在地教学生们吹笙跳舞,将我们拉祜族的民族文化传给一代又一代人。”
弗雷德·霍洛基金会是澳大利亚的非政府组织,创始人弗雷德·霍洛是眼科教授和社会运动家,一直致力于帮助改善发展中国家的护瞳项目,期望世上不再有本可避免的盲症。目前,该基金会已同中国多个地区开展合作。
----------------------------------------------------
45个中澳友谊故事将在zh.45stories.com上进行集中展示。安思捷大使说:“中澳关系是建立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人民与人民之间交往的基础上的。”个人的梦想根植于中澳友谊之梦;中澳关系的发展,丰富了个人的生命体验;个体的逐梦之路,进一步促进了中澳两国的友谊和交流。
在“45周年,45个故事”活动开幕式上,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宣布开展澳中友谊故事大赛“超级想你澳大利亚”。在2018年1月7日24点前,参赛者需在新浪微博中添加话题#超级想你澳大利亚# 及#中澳建交45周年#,讲述自己与澳大利亚的友谊故事,同时艾特“澳大利亚驻华使领馆”和“澳洲航空Qantas”。获奖者将获得飞往澳大利亚的双人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