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阿曼苏丹国上学
作者 张金金
青年参考
(
2017年12月27日
08
版)
2月16日,2017环阿曼自行车赛在阿曼举行,一位马斯喀特妇女从赛道边走过。图片来源 CFP
阿曼苏丹国,简称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沿海,西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西面毗邻沙特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门。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曾赴阿曼苏丹国交流学习的中国人恐怕不多,而我就是其中一个。
这是一篇已经拖了至少一年多的随笔。迟迟没有动笔,仿佛有除了懒以外的理由。在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交流的三个多月显得过于平淡,泛不起一丝波澜,终日便是靠校车在学校和宿舍之间两点一线。步行所能及之处只有小商店聊供生活所需,稍大些的商业中心在十几公里之外。在没有交通工具的假日里,只好惆怅地从窗缝里瞪视着旷野,努力用空调嗡动的噪声压制户外的热气和隔壁楼传来的叮叮当当的装修声。
阿曼有多热?
现今记忆里对那段日子仅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就是“热”。
一下飞机,抵达阿曼首都马斯喀特,近40℃的热浪让我顿时被迫重新估计了一下自己接下来的生存状况。而车窗外掠过的不见一个行人的街道、罕有人烟的公路、有如电影里西部旷野一样的满眼砂石,浇灭了我“徒步探索陌生地域”的热情。
来接机的学校司机一手扶方向盘一手发信息,不时180度扭头聊天的功夫,着实把我吓得不轻。我费了一番努力才适应了他们边开车边看视频、回头说话、分发饮料、从各种匪夷所思的地方翻找东西的日常。
这里从4月就开始热了。学校空调开始发威,室外40+℃,室内18℃,我每天都在疑惑到底应该穿什么。一日,某老师嫌空调开得太低,遂问同学们,你们不冷么?同学答曰,冷。然后,老师把教室门推开了……
热浪扑面而来。嗯,这下不冷了。
公路里程和宽度令人称道
对从小一直生活在中国人口千万级以上城市的我而言,这个面积略大于两个山东省、本国人口没有北京市海淀区多的国家,的确空旷得过分。每当我自我介绍“我来自中国首都北京附近一个人口一千多万的小城市”时,围观群众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可思议。
相对于国家人口来讲,这里的公路里程和宽度倒是令人称道,简直随处都可上演飙车大戏。马斯喀特市内快速路上,因街道通常车少人少,车速轻松便可突破三位数。
这里几乎没有公共交通,要去学校只能靠校车,想出行就只能站在公路边的砂石堆上,翘首期盼一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即使来了也没有计程表,全靠自己和司机讲价”的出租车。不过,当你顶着烈日,或是深更半夜在空旷的公路旁试图等出租车时,也会偶尔有当地人停下,顺路的话,他们很乐意捎你一程。好在当地民风淳朴,治安良好,鲜有罪案发生,不然外国人连出租车也是不敢打的。
阿曼人口少,各种建设基本靠外国工人。常见的一幕是,烈日下,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的工人挥汗如雨地挖坑刨土埋管道,而阿曼本国的工头身穿洁白的长袍,偶尔悠然视察一圈指示一番之后,就回到屋里继续吹空调。
永不相交的黑白洪流
走在校园里,人群泾渭分明地分成了黑白二色:学校规定男生须着白袍戴小帽或缠头巾,女生着黑袍戴头巾,尽管有个别彰显自我者硬要穿彩色袍子上学。男女生使用分开的走廊和楼梯、分开的体育馆、分开的图书馆阅读区,在不同时间段使用公共娱乐设施。从某楼一层走到20米开外另一栋楼一层的标准方式是:爬女生专用楼梯上二楼,沿女生专用的走廊,混迹在一群黑袍之中行进,然后下楼,到达目的地。路程约为直线路线的3倍。
而且,女生似乎在刻意同男生拉开某种距离。教室里,学生坐成黑白分明的两群,即使屋内已人满为患,靠近中间分界线的那一排桌椅也永远无人问津,新来者宁可搬着椅子挤作一团,也不愿深入“敌营”。
于是在那永不相交的两条黑白洪流中,我这样一个“奇装异服”又抛头露面的外国人有如一个噪点,游移在黑白之间,获得了珍稀动物一般的关注度,经常有人跑到我面前说:“哎,我在某某地见过你!”然后我一脸懵圈,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长得差不多。
“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
阿曼现任阿曼苏丹(阿曼苏丹是阿曼苏丹国的国家元首——编者注)卡布斯自上世纪70年代执政以来,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引领国家走向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人民对苏丹充满朴素而深挚的爱戴之情。所有政府机构、公共场所和许多人家里,悬挂着卡布斯的各式肖像。卡布斯曾因健康问题在德国治疗8个月,国内上下都为他担心。他归国当天,消息传来,各地交通忽然瘫痪,司机纷纷鸣笛庆贺,有人当街痛哭,全国上下激动万分,举行了大大小小的庆祝游行,国内电话免费一天,简直比国庆节还热闹。
卡布斯大学内组织庆祝游行的当天,我去围观了盛况。文学生、理学生、医学生,本国学生、外国学生戴着国旗配色的围巾,挥舞着各种型号的国旗,举着绘有卡布斯像的立牌,甚至有人带来了专门制作的帽子,浩浩荡荡行进在学校主路上,绕校园一周,终点是稍后会举行庆祝晚会的露天剧场。游行自愿参加,无需提前报名,没有严整队形,亦可随时离开,然而茫茫人海依然一眼望不到尽头。可以说,在这个国家,我从没有在同一天里见到过这么多人。
被裹挟在不时开始自发高呼“卡布斯万岁”并高唱国歌的人群中,我忽然感受到一丝魔幻,似乎我穿越了时光,或是挪移了空间,窥见了故纸堆和游记里描绘的情形。莫名感到好像有哪里受到了触动,仿佛眼前的这一幕就是君主制的注脚。
当地同学自豪地表示,“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作为极少数受“阿拉伯之春”波及较小的国家之一,阿曼上下一片祥和,经济欣欣向荣,旅游业蓬勃发展,民众安居乐业。热情的校车司机邀我到他一百多公里外的家乡,和大家族一起共度周末,从而让我第一次有了到阿拉伯人家做客留宿的体验,还被科普了手抓饭的正确吃法。有同学土豪般地带我兜风,游览了各处名胜,每次烧烤生火时,都要对我演示“火上浇油”的传统技能。一位中年出租车司机绘声绘色地向我讲述了卡布斯治下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众日常说起苏丹也是一片溢美祝福之词,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自信。也曾有英语极为流利的阿曼姑娘讲起她的毕生梦想是“定居国外,走得越远越好”,还有姑娘为自己即将去澳大利亚念书兴奋不已,因为这样就不用再穿戴头巾和黑袍。还有个姑娘表示,自己在专制家庭中浪费了大量青春。还有小哥一脸严肃地问我“你相信同性恋有生存的权利吗”,然后对我大方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说如果被家人知道,他会被亲生父亲谋杀。
在阿曼的日子,想来还有其他一些值得追忆的片段,比如周末跑到十几公里外的男生宿舍包饺子,和俄罗斯姑娘兴高采烈地讨论哈利·波特、福尔摩斯和神秘博士,不大会英语也不会阿拉伯语的加蓬室友比比划划地带着初来乍到的我熟悉周边环境,韩国妹子惊讶于我对基督教典故的了解,来自伊朗的一群博士生拉我帮他们从百度文库上下载免费文档(天知道他们怎么找到的资源,又是如何对着天书一般的中文页面一个个试过了所有能点的地方),并邀我共度伊朗新年作为回报,当然还有沙漠之行的日出日落和每次烈日下跋涉的炙烤……
我时常庆幸自己学了阿拉伯语,让我的目光投向之前未曾流连的方位,让我走过从未想过踏足的土地,让我遇见不一样的人,开启从未预料的人生。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学生,曾赴阿曼苏丹国卡布斯苏丹大学交流学习。
阿曼苏丹国,简称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沿海,西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西面毗邻沙特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门。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曾赴阿曼苏丹国交流学习的中国人恐怕不多,而我就是其中一个。
这是一篇已经拖了至少一年多的随笔。迟迟没有动笔,仿佛有除了懒以外的理由。在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交流的三个多月显得过于平淡,泛不起一丝波澜,终日便是靠校车在学校和宿舍之间两点一线。步行所能及之处只有小商店聊供生活所需,稍大些的商业中心在十几公里之外。在没有交通工具的假日里,只好惆怅地从窗缝里瞪视着旷野,努力用空调嗡动的噪声压制户外的热气和隔壁楼传来的叮叮当当的装修声。
阿曼有多热?
现今记忆里对那段日子仅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就是“热”。
一下飞机,抵达阿曼首都马斯喀特,近40℃的热浪让我顿时被迫重新估计了一下自己接下来的生存状况。而车窗外掠过的不见一个行人的街道、罕有人烟的公路、有如电影里西部旷野一样的满眼砂石,浇灭了我“徒步探索陌生地域”的热情。
来接机的学校司机一手扶方向盘一手发信息,不时180度扭头聊天的功夫,着实把我吓得不轻。我费了一番努力才适应了他们边开车边看视频、回头说话、分发饮料、从各种匪夷所思的地方翻找东西的日常。
这里从4月就开始热了。学校空调开始发威,室外40+℃,室内18℃,我每天都在疑惑到底应该穿什么。一日,某老师嫌空调开得太低,遂问同学们,你们不冷么?同学答曰,冷。然后,老师把教室门推开了……
热浪扑面而来。嗯,这下不冷了。
公路里程和宽度令人称道
对从小一直生活在中国人口千万级以上城市的我而言,这个面积略大于两个山东省、本国人口没有北京市海淀区多的国家,的确空旷得过分。每当我自我介绍“我来自中国首都北京附近一个人口一千多万的小城市”时,围观群众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可思议。
相对于国家人口来讲,这里的公路里程和宽度倒是令人称道,简直随处都可上演飙车大戏。马斯喀特市内快速路上,因街道通常车少人少,车速轻松便可突破三位数。
这里几乎没有公共交通,要去学校只能靠校车,想出行就只能站在公路边的砂石堆上,翘首期盼一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即使来了也没有计程表,全靠自己和司机讲价”的出租车。不过,当你顶着烈日,或是深更半夜在空旷的公路旁试图等出租车时,也会偶尔有当地人停下,顺路的话,他们很乐意捎你一程。好在当地民风淳朴,治安良好,鲜有罪案发生,不然外国人连出租车也是不敢打的。
阿曼人口少,各种建设基本靠外国工人。常见的一幕是,烈日下,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的工人挥汗如雨地挖坑刨土埋管道,而阿曼本国的工头身穿洁白的长袍,偶尔悠然视察一圈指示一番之后,就回到屋里继续吹空调。
永不相交的黑白洪流
走在校园里,人群泾渭分明地分成了黑白二色:学校规定男生须着白袍戴小帽或缠头巾,女生着黑袍戴头巾,尽管有个别彰显自我者硬要穿彩色袍子上学。男女生使用分开的走廊和楼梯、分开的体育馆、分开的图书馆阅读区,在不同时间段使用公共娱乐设施。从某楼一层走到20米开外另一栋楼一层的标准方式是:爬女生专用楼梯上二楼,沿女生专用的走廊,混迹在一群黑袍之中行进,然后下楼,到达目的地。路程约为直线路线的3倍。
而且,女生似乎在刻意同男生拉开某种距离。教室里,学生坐成黑白分明的两群,即使屋内已人满为患,靠近中间分界线的那一排桌椅也永远无人问津,新来者宁可搬着椅子挤作一团,也不愿深入“敌营”。
于是在那永不相交的两条黑白洪流中,我这样一个“奇装异服”又抛头露面的外国人有如一个噪点,游移在黑白之间,获得了珍稀动物一般的关注度,经常有人跑到我面前说:“哎,我在某某地见过你!”然后我一脸懵圈,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长得差不多。
“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
阿曼现任阿曼苏丹(阿曼苏丹是阿曼苏丹国的国家元首——编者注)卡布斯自上世纪70年代执政以来,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引领国家走向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人民对苏丹充满朴素而深挚的爱戴之情。所有政府机构、公共场所和许多人家里,悬挂着卡布斯的各式肖像。卡布斯曾因健康问题在德国治疗8个月,国内上下都为他担心。他归国当天,消息传来,各地交通忽然瘫痪,司机纷纷鸣笛庆贺,有人当街痛哭,全国上下激动万分,举行了大大小小的庆祝游行,国内电话免费一天,简直比国庆节还热闹。
卡布斯大学内组织庆祝游行的当天,我去围观了盛况。文学生、理学生、医学生,本国学生、外国学生戴着国旗配色的围巾,挥舞着各种型号的国旗,举着绘有卡布斯像的立牌,甚至有人带来了专门制作的帽子,浩浩荡荡行进在学校主路上,绕校园一周,终点是稍后会举行庆祝晚会的露天剧场。游行自愿参加,无需提前报名,没有严整队形,亦可随时离开,然而茫茫人海依然一眼望不到尽头。可以说,在这个国家,我从没有在同一天里见到过这么多人。
被裹挟在不时开始自发高呼“卡布斯万岁”并高唱国歌的人群中,我忽然感受到一丝魔幻,似乎我穿越了时光,或是挪移了空间,窥见了故纸堆和游记里描绘的情形。莫名感到好像有哪里受到了触动,仿佛眼前的这一幕就是君主制的注脚。
当地同学自豪地表示,“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作为极少数受“阿拉伯之春”波及较小的国家之一,阿曼上下一片祥和,经济欣欣向荣,旅游业蓬勃发展,民众安居乐业。热情的校车司机邀我到他一百多公里外的家乡,和大家族一起共度周末,从而让我第一次有了到阿拉伯人家做客留宿的体验,还被科普了手抓饭的正确吃法。有同学土豪般地带我兜风,游览了各处名胜,每次烧烤生火时,都要对我演示“火上浇油”的传统技能。一位中年出租车司机绘声绘色地向我讲述了卡布斯治下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众日常说起苏丹也是一片溢美祝福之词,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自信。也曾有英语极为流利的阿曼姑娘讲起她的毕生梦想是“定居国外,走得越远越好”,还有姑娘为自己即将去澳大利亚念书兴奋不已,因为这样就不用再穿戴头巾和黑袍。还有个姑娘表示,自己在专制家庭中浪费了大量青春。还有小哥一脸严肃地问我“你相信同性恋有生存的权利吗”,然后对我大方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说如果被家人知道,他会被亲生父亲谋杀。
在阿曼的日子,想来还有其他一些值得追忆的片段,比如周末跑到十几公里外的男生宿舍包饺子,和俄罗斯姑娘兴高采烈地讨论哈利·波特、福尔摩斯和神秘博士,不大会英语也不会阿拉伯语的加蓬室友比比划划地带着初来乍到的我熟悉周边环境,韩国妹子惊讶于我对基督教典故的了解,来自伊朗的一群博士生拉我帮他们从百度文库上下载免费文档(天知道他们怎么找到的资源,又是如何对着天书一般的中文页面一个个试过了所有能点的地方),并邀我共度伊朗新年作为回报,当然还有沙漠之行的日出日落和每次烈日下跋涉的炙烤……
我时常庆幸自己学了阿拉伯语,让我的目光投向之前未曾流连的方位,让我走过从未想过踏足的土地,让我遇见不一样的人,开启从未预料的人生。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学生,曾赴阿曼苏丹国卡布斯苏丹大学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