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培养“好女孩”
作者 吉尔·菲力波维克
青年参考
(
2017年12月13日
16
版)
我10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后院的烧烤派对上,和妹妹无意中听到爸爸与别人的对话。“我觉得,如果她们是男孩的话,我可能让她们到离家更远的地方去玩,”我那一向自诩为有女权主义头脑的爸爸,竟然在与别人坦诚相交的一刻说了这种话。我和妹妹被激怒了,回到家后,我们向他发泄了不满——他竟敢暗示:如果我们是男孩的话,他会用不同的方式对待我们?
与许多中产阶级的“千禧一代”女儿一样,我和妹妹都是典型的“好女孩”:我们彬彬有礼,成绩出色,我们入读名校,喜欢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和课外活动,被周围所有人期待能走上成功的职业生涯。
然而,像我们这样的女孩子没有意识到、父母通常也没有意识到的是,我们身边根深蒂固的、隐形的性别偏见,往往会把我们推上与相同条件的男孩相比,方向迥异且更艰难的道路。
如今的女孩往往会接收到两种相互矛盾的信息:你既要强而有力,又要温顺有礼。
各种女权言论都宣称,女孩子能做任何她们想做的事。实际上,对顺从行为的不易觉察的奖励,暗示给女孩子的是,“你们应该惹人怜爱、消极被动”。而近来不断见诸报端的性骚扰事件表明,这种暗示有多么危险。
骚扰和攻击的受害者往往没能站出来投诉或反抗,不仅因为她们不想危及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因为女性早已被训练成默然接受男性权威的人。
而让男性受到表扬的是冒险精神和好斗情绪。女孩子被教育要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女性生来脆弱的信息已成为她们思想行为的一部分;男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却几乎不受这种束缚,当然也就不把自己的身体看作是软弱之源或他人欲望的对象。
当女孩子被告知要学会保护自己时,太多的男孩子正在成长为她们需要防卫的男人。
关于女孩子和男孩子(以及男人和女人)应该怎样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如今的父亲大都表示,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有才智、独立且坚强,但许多男人似乎更想有儿子。他们也许不是有意的,但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对待男孩女孩态度的不同,往往会给女孩子造成长期的伤害。
女孩子更有可能因为温顺有礼而受到表扬,男孩子却更有可能因为努力而受到称赞。如今,当一个“好女孩”意味着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从教导,完成作业,取得好成绩。在这方面,女孩子大多已经取得了成功,这也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如今受教育程度上的性别差距。
一般来说,与养育男孩相比,养育女孩更多强调情商和语言能力。父亲给女儿唱歌的时候比给儿子的多,他们与女儿说话时使用的语言更富有情感,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有助于女孩子在学校取得更高的成绩。在玩具商店里,女孩子往往会被引到摆满婴儿娃娃和公主娃娃的“粉色通道”。这一切或许让女孩子在课堂上取得优势,却会让她们以后在课堂之外付出更大的代价,尤其是在科技那样的高收入领域,这些领域提倡坚定自信、创造力和企业家精神,奖励冒险。
在工作场所,被视为帮助者而不是发号施令者,会削弱女性在人们眼里的能力。这些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还有另外一种后果:拒绝承担帮助者角色的女性会被认为“很难相处”,这也阻碍了她们的成功。
许多父母说,他们希望儿子和女儿在家庭内部和家庭之外受到平等对待,但他们的行为似乎与语言并不相符。在四分之一以上的美国家庭中,母亲是孩子的全职照看者;这些家庭中的丈夫不太可能提拔女性同事,而且,全职妈妈的儿子长大后,也不太可能做家务。
当孩子们看到他们身边的男性在办公室里指手画脚、在家里却只是放松,而孩子们身边的女性为他们准备带到学校的午餐、计划生日派对、安排各种预约时,孩子们会把男人是领导者、女人是帮助者的信息变成他们思想行为的一部分。根据一项研究,近25%的十几岁女孩和40%的十几岁男孩说,男性比女性能成为更好的政治领袖;只有8%的女孩和4%的男孩说,女性能成为更好的领导者。但男孩和女孩都认为女性更适合传统的女性角色,比如照看孩子。
在培养男孩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善良和关爱之心。家长不只要告诉他们应尊重女性,更要身体力行地在家中树立榜样。虽然父母可以教导女儿远离哈维·韦恩斯坦那样的人,但这并不能遏止一个又一个韦恩斯坦出现。好好培养我们的男孩子,就显得尤为重要。
父母也应该改变他们教育女孩子保护自己的方式。我们小的时候都会被告知,如果有人用让我们恶心的方式触摸我们的话,要告诉妈妈和爸爸;随着我们长大成人,我们开始携带胡椒喷雾和防强奸哨子等武器,以及各种吩咐出门,包括总要带够乘出租车的钱,不要在酒吧里随手放下我们的饮料等。女孩子没有学到的东西是,如何成为她们自己完美、强壮身躯的独自驾驭者——让她们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快乐自如,而不是把自己的身体看成是由他人评估、渴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对象;让她们对自己主动渴望的性爱有应得感,而不只是处于接受或拒绝男性追求的地位……难怪我们试图找到礼貌的借口来躲避欺负我们的男人,而不是对这种行为报之以应得的愤怒。
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美国共和党男性认为,“性别歧视已成为过去”。我为他们的女儿们感到惋惜。我想,此时此刻,意识到这些偏见的存在,面对它们而不是假装它们不存在,是向前迈进的最重要方式。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
本版图片来源CFP
我10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后院的烧烤派对上,和妹妹无意中听到爸爸与别人的对话。“我觉得,如果她们是男孩的话,我可能让她们到离家更远的地方去玩,”我那一向自诩为有女权主义头脑的爸爸,竟然在与别人坦诚相交的一刻说了这种话。我和妹妹被激怒了,回到家后,我们向他发泄了不满——他竟敢暗示:如果我们是男孩的话,他会用不同的方式对待我们?
与许多中产阶级的“千禧一代”女儿一样,我和妹妹都是典型的“好女孩”:我们彬彬有礼,成绩出色,我们入读名校,喜欢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和课外活动,被周围所有人期待能走上成功的职业生涯。
然而,像我们这样的女孩子没有意识到、父母通常也没有意识到的是,我们身边根深蒂固的、隐形的性别偏见,往往会把我们推上与相同条件的男孩相比,方向迥异且更艰难的道路。
如今的女孩往往会接收到两种相互矛盾的信息:你既要强而有力,又要温顺有礼。
各种女权言论都宣称,女孩子能做任何她们想做的事。实际上,对顺从行为的不易觉察的奖励,暗示给女孩子的是,“你们应该惹人怜爱、消极被动”。而近来不断见诸报端的性骚扰事件表明,这种暗示有多么危险。
骚扰和攻击的受害者往往没能站出来投诉或反抗,不仅因为她们不想危及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因为女性早已被训练成默然接受男性权威的人。
而让男性受到表扬的是冒险精神和好斗情绪。女孩子被教育要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女性生来脆弱的信息已成为她们思想行为的一部分;男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却几乎不受这种束缚,当然也就不把自己的身体看作是软弱之源或他人欲望的对象。
当女孩子被告知要学会保护自己时,太多的男孩子正在成长为她们需要防卫的男人。
关于女孩子和男孩子(以及男人和女人)应该怎样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如今的父亲大都表示,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有才智、独立且坚强,但许多男人似乎更想有儿子。他们也许不是有意的,但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对待男孩女孩态度的不同,往往会给女孩子造成长期的伤害。
女孩子更有可能因为温顺有礼而受到表扬,男孩子却更有可能因为努力而受到称赞。如今,当一个“好女孩”意味着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从教导,完成作业,取得好成绩。在这方面,女孩子大多已经取得了成功,这也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如今受教育程度上的性别差距。
一般来说,与养育男孩相比,养育女孩更多强调情商和语言能力。父亲给女儿唱歌的时候比给儿子的多,他们与女儿说话时使用的语言更富有情感,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有助于女孩子在学校取得更高的成绩。在玩具商店里,女孩子往往会被引到摆满婴儿娃娃和公主娃娃的“粉色通道”。这一切或许让女孩子在课堂上取得优势,却会让她们以后在课堂之外付出更大的代价,尤其是在科技那样的高收入领域,这些领域提倡坚定自信、创造力和企业家精神,奖励冒险。
在工作场所,被视为帮助者而不是发号施令者,会削弱女性在人们眼里的能力。这些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还有另外一种后果:拒绝承担帮助者角色的女性会被认为“很难相处”,这也阻碍了她们的成功。
许多父母说,他们希望儿子和女儿在家庭内部和家庭之外受到平等对待,但他们的行为似乎与语言并不相符。在四分之一以上的美国家庭中,母亲是孩子的全职照看者;这些家庭中的丈夫不太可能提拔女性同事,而且,全职妈妈的儿子长大后,也不太可能做家务。
当孩子们看到他们身边的男性在办公室里指手画脚、在家里却只是放松,而孩子们身边的女性为他们准备带到学校的午餐、计划生日派对、安排各种预约时,孩子们会把男人是领导者、女人是帮助者的信息变成他们思想行为的一部分。根据一项研究,近25%的十几岁女孩和40%的十几岁男孩说,男性比女性能成为更好的政治领袖;只有8%的女孩和4%的男孩说,女性能成为更好的领导者。但男孩和女孩都认为女性更适合传统的女性角色,比如照看孩子。
在培养男孩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善良和关爱之心。家长不只要告诉他们应尊重女性,更要身体力行地在家中树立榜样。虽然父母可以教导女儿远离哈维·韦恩斯坦那样的人,但这并不能遏止一个又一个韦恩斯坦出现。好好培养我们的男孩子,就显得尤为重要。
父母也应该改变他们教育女孩子保护自己的方式。我们小的时候都会被告知,如果有人用让我们恶心的方式触摸我们的话,要告诉妈妈和爸爸;随着我们长大成人,我们开始携带胡椒喷雾和防强奸哨子等武器,以及各种吩咐出门,包括总要带够乘出租车的钱,不要在酒吧里随手放下我们的饮料等。女孩子没有学到的东西是,如何成为她们自己完美、强壮身躯的独自驾驭者——让她们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快乐自如,而不是把自己的身体看成是由他人评估、渴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对象;让她们对自己主动渴望的性爱有应得感,而不只是处于接受或拒绝男性追求的地位……难怪我们试图找到礼貌的借口来躲避欺负我们的男人,而不是对这种行为报之以应得的愤怒。
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美国共和党男性认为,“性别歧视已成为过去”。我为他们的女儿们感到惋惜。我想,此时此刻,意识到这些偏见的存在,面对它们而不是假装它们不存在,是向前迈进的最重要方式。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
本版图片来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