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由“它”向“她”的跨越
人工智能是福还是祸?
本报特约撰稿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7年11月01日
18
版)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让很多人心生警惕,甚至恐惧。 图片来源CFP
随着“阿尔法零”和女机器人“索菲亚”联袂出击,人工智能又一次登上了全球媒体的头条。其飞速发展似乎已越过“奇点”,在带来更多福利的同时,逐渐超出人类的预想。悲观者认为,我们距离电影《黑客帝国》中几近毁灭人类的人工智能诞生的21世纪中叶越来越近;乐观者则表示,我们离“哆啦A梦”诞生的22世纪不远了。
对它们来说,“人类太多余了”?
10月26日,在利雅得举办的未来投资大会上,沙特政府授予女机器人“索菲亚”该国国籍,使之成为第一个拥有人类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索菲亚是香港汉森机器人公司2015年开发的得意之作,甫一亮相就被英国广播公司评为“最像人的机器人”。她的外形按照奥黛丽·赫本设计,质感逼真的皮肤上有直径4~40毫微米的毛孔,能通过面部和颈部的62个肌肉结构表达自我。
索菲亚甚至可以“谈笑风生”——当大会现场主持人问她是否担心电影《银翼杀手》描绘的世界成为现实时,索菲亚调侃道:“你看了太多的好莱坞电影。别担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的AI是围绕诸如智慧、善良、怜悯这样的人类价值观设计的,争取成为一个感性的机器人,我想利用人工智能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如果说索菲亚的任务是跨越“恐怖谷”(人类对似人而非人的物体产生恐惧),那么“阿尔法零”的使命就是将人工智能提升到新高度。10月18日,谷歌人工智能团队DeepMind在美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新版阿尔法围棋-零(AlphaGo Zero)足已彻底摆脱人类的知识水平:它没有研究棋谱,仅仅在了解比赛规则和目标后自学了3天,就以100比0的比分“完虐”了阿尔法围棋(AlphaGo),而后者曾彻底击败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和柯洁。
“一个纯净、纯粹自我学习的AlphaGo是最强的……对于AlphaGo的自我进步来说……人类太多余了。”19日,柯洁说。
根据摩尔定律,芯片的性能每隔18个月便翻番,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每年加快约1.1倍,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却看似比这快得多。只要和iPhone的Siri或者Windows的Cortana对话,你就会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在“天天向上”。《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2016年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越过“奇点”,更高智能产品进入了“宇宙大爆炸”阶段,人工智能将在很多方面超过人类。
人工智能遍地开花
对DeepMind团队来说,下围棋只是个噱头,他们的目标是利用AlphaGo推动社会进步,甚至改变人类命运。目前,他们已积极与英国医疗机构和电力能源部门合作,提高诊疗与能源生产效率。
事实上,人工智能早已在各个领域遍地开花。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报道,2016年12月,谷歌公司另一支团队运用神经网络算法催生了新一代机器翻译,将错误率锐减60%,微软等公司的相关研发也在奋起直追。在这方面,中国丝毫不落下风,科大讯飞公司开发的晓译翻译机据称已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语音识别技术是目前人工智能落地最成功的领域,人工智能正致力于让人们不再需要学外语。
除了科大讯飞,中国其他科技企业也在深耕人工智能。今年3月,阿里巴巴悄然在杭州萧山试点启动“城市大脑”系统,首要任务是解决老大难的堵车问题,通过分析地图数据和摄像头数据,智能调节红绿灯,“城市大脑”成功将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7月,百度CEO李彦宏把自家的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了北京五环路兜风;8月,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酒店”在杭州西溪开张;9月,腾讯启用人工智能“狙击”网络谣言;10月,阿里健康与3家医院签约试点人工智能。
美国科学家安迪·许茨8月在“未来医学”网站上撰文指出,人工智能正在医疗卫生领域开辟一席之地,不仅改善生活质量,还能延长人类寿命。可以说,医学是“数字化改造”进展最大的领域之一,从根据CT片识别早期肺癌到处理医学文献数据,人工智能的效率都悄悄地超过了人类。
在文科领域,人工智能同样不遑多让。据日本朝日电视台报道,2016年5月,一篇由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从1450篇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闯过了“星新一微型小说文学奖”比赛的初审;今年5月,微软人工智能程序“小冰”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出版,在豆瓣网上获得评分6.5;IBM的程序“偶得”写了下面这首作品: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开发者们对人工智能的前景非常乐观。“在未来的30年中,人们每天只需工作4小时,每周可能只需要工作4天。”6月22日,马云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采访时说。
但他警告,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这也是质疑者们颇为重视的一点:大批人类劳动者或被扫地出门。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杰瑞·卡普兰统计认为,美国注册在案的720种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国,这个比例可能超过70%。甚至有人大胆预测,人类99%的脑力劳动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这是我最害怕的问题之一。”人工智能最知名的批评者,身为“钢铁侠”原型的企业家、工程师埃隆·马斯克说。
随着人工智能飞速进步,翻译、记者、收银员、助理、保安、司机、交易员、客服……都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大批下岗。2000年,高盛公司华尔街总部的美国现金股票交易柜台雇佣了600名交易员,如今只剩下两名。美国已有数十家律师事务所雇佣了IBM出品的虚拟助理“Ross”,它能查阅卷宗、勾画重点,在几分钟内解决需要500名律师助理完成的工作。自2016年起,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就已进入批量裁员阶段,仅昆山的一座工厂去年就裁员近5万人,这些岗位陆续由工业机器人填补。
美国《纽约客》杂志10月刊的封面描绘了人类向机器人乞讨的场景。未来,这一幕或许成真。
未雨绸缪,还是杞人忧天?
有太多社会名流和专业人士对人工智能表示过担忧。马云向CNBC指出:“第一次技术革命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技术革命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技术革命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马斯克对人工智能的批评人尽皆知——“我们需要万分警惕人工智能,它们比核武器还危险”、“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的存续构成了根本的风险”……索菲亚获得人类公民身份后,马斯克不忘发推文给“差评”。
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意见也很有代表性。4月27日,他在北京举办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发表演讲,呼吁人类警惕人工智能的威胁,因为后者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受漫长生物进化限制的人类将无力与之竞争,只能被取代。
对人工智能最强大的抨击来自好莱坞电影。从《2001太空漫游》《终结者》《黑客帝国》《我,机器人》到近来正上演续作的《银翼杀手》,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噩梦的形象深入人心,《人工智能》《机器人总动员》《超能陆战队》等友好的机器人根本无法消除阴影。
不过,在舆论忧心忡忡的同时,不少科学家平静地告诉你:不论福祸,这种未来都不会很快到来。处理特定问题的“弱人工智能”近年来的确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能通过“图灵测试”、模拟完整人类心智的“强人工智能”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仍然无法实现。
在利雅得,索菲亚忍不住对马斯克反唇相讥,阿尔法零的开发者们则淡定得多。DeepMind的负责人大卫·席尔瓦表示,他们已终止了AlphaGo的强化研究,目前正着手让它学习暴雪公司的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2》。“这确实比围棋更具挑战性。”该团队成员朱利安·施利特威瑟在推特网上写道。
随着“阿尔法零”和女机器人“索菲亚”联袂出击,人工智能又一次登上了全球媒体的头条。其飞速发展似乎已越过“奇点”,在带来更多福利的同时,逐渐超出人类的预想。悲观者认为,我们距离电影《黑客帝国》中几近毁灭人类的人工智能诞生的21世纪中叶越来越近;乐观者则表示,我们离“哆啦A梦”诞生的22世纪不远了。
对它们来说,“人类太多余了”?
10月26日,在利雅得举办的未来投资大会上,沙特政府授予女机器人“索菲亚”该国国籍,使之成为第一个拥有人类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索菲亚是香港汉森机器人公司2015年开发的得意之作,甫一亮相就被英国广播公司评为“最像人的机器人”。她的外形按照奥黛丽·赫本设计,质感逼真的皮肤上有直径4~40毫微米的毛孔,能通过面部和颈部的62个肌肉结构表达自我。
索菲亚甚至可以“谈笑风生”——当大会现场主持人问她是否担心电影《银翼杀手》描绘的世界成为现实时,索菲亚调侃道:“你看了太多的好莱坞电影。别担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的AI是围绕诸如智慧、善良、怜悯这样的人类价值观设计的,争取成为一个感性的机器人,我想利用人工智能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如果说索菲亚的任务是跨越“恐怖谷”(人类对似人而非人的物体产生恐惧),那么“阿尔法零”的使命就是将人工智能提升到新高度。10月18日,谷歌人工智能团队DeepMind在美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新版阿尔法围棋-零(AlphaGo Zero)足已彻底摆脱人类的知识水平:它没有研究棋谱,仅仅在了解比赛规则和目标后自学了3天,就以100比0的比分“完虐”了阿尔法围棋(AlphaGo),而后者曾彻底击败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和柯洁。
“一个纯净、纯粹自我学习的AlphaGo是最强的……对于AlphaGo的自我进步来说……人类太多余了。”19日,柯洁说。
根据摩尔定律,芯片的性能每隔18个月便翻番,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每年加快约1.1倍,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却看似比这快得多。只要和iPhone的Siri或者Windows的Cortana对话,你就会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在“天天向上”。《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2016年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越过“奇点”,更高智能产品进入了“宇宙大爆炸”阶段,人工智能将在很多方面超过人类。
人工智能遍地开花
对DeepMind团队来说,下围棋只是个噱头,他们的目标是利用AlphaGo推动社会进步,甚至改变人类命运。目前,他们已积极与英国医疗机构和电力能源部门合作,提高诊疗与能源生产效率。
事实上,人工智能早已在各个领域遍地开花。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报道,2016年12月,谷歌公司另一支团队运用神经网络算法催生了新一代机器翻译,将错误率锐减60%,微软等公司的相关研发也在奋起直追。在这方面,中国丝毫不落下风,科大讯飞公司开发的晓译翻译机据称已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语音识别技术是目前人工智能落地最成功的领域,人工智能正致力于让人们不再需要学外语。
除了科大讯飞,中国其他科技企业也在深耕人工智能。今年3月,阿里巴巴悄然在杭州萧山试点启动“城市大脑”系统,首要任务是解决老大难的堵车问题,通过分析地图数据和摄像头数据,智能调节红绿灯,“城市大脑”成功将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7月,百度CEO李彦宏把自家的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了北京五环路兜风;8月,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酒店”在杭州西溪开张;9月,腾讯启用人工智能“狙击”网络谣言;10月,阿里健康与3家医院签约试点人工智能。
美国科学家安迪·许茨8月在“未来医学”网站上撰文指出,人工智能正在医疗卫生领域开辟一席之地,不仅改善生活质量,还能延长人类寿命。可以说,医学是“数字化改造”进展最大的领域之一,从根据CT片识别早期肺癌到处理医学文献数据,人工智能的效率都悄悄地超过了人类。
在文科领域,人工智能同样不遑多让。据日本朝日电视台报道,2016年5月,一篇由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从1450篇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闯过了“星新一微型小说文学奖”比赛的初审;今年5月,微软人工智能程序“小冰”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出版,在豆瓣网上获得评分6.5;IBM的程序“偶得”写了下面这首作品: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开发者们对人工智能的前景非常乐观。“在未来的30年中,人们每天只需工作4小时,每周可能只需要工作4天。”6月22日,马云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采访时说。
但他警告,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这也是质疑者们颇为重视的一点:大批人类劳动者或被扫地出门。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杰瑞·卡普兰统计认为,美国注册在案的720种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国,这个比例可能超过70%。甚至有人大胆预测,人类99%的脑力劳动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这是我最害怕的问题之一。”人工智能最知名的批评者,身为“钢铁侠”原型的企业家、工程师埃隆·马斯克说。
随着人工智能飞速进步,翻译、记者、收银员、助理、保安、司机、交易员、客服……都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大批下岗。2000年,高盛公司华尔街总部的美国现金股票交易柜台雇佣了600名交易员,如今只剩下两名。美国已有数十家律师事务所雇佣了IBM出品的虚拟助理“Ross”,它能查阅卷宗、勾画重点,在几分钟内解决需要500名律师助理完成的工作。自2016年起,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就已进入批量裁员阶段,仅昆山的一座工厂去年就裁员近5万人,这些岗位陆续由工业机器人填补。
美国《纽约客》杂志10月刊的封面描绘了人类向机器人乞讨的场景。未来,这一幕或许成真。
未雨绸缪,还是杞人忧天?
有太多社会名流和专业人士对人工智能表示过担忧。马云向CNBC指出:“第一次技术革命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技术革命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技术革命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马斯克对人工智能的批评人尽皆知——“我们需要万分警惕人工智能,它们比核武器还危险”、“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的存续构成了根本的风险”……索菲亚获得人类公民身份后,马斯克不忘发推文给“差评”。
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意见也很有代表性。4月27日,他在北京举办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发表演讲,呼吁人类警惕人工智能的威胁,因为后者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受漫长生物进化限制的人类将无力与之竞争,只能被取代。
对人工智能最强大的抨击来自好莱坞电影。从《2001太空漫游》《终结者》《黑客帝国》《我,机器人》到近来正上演续作的《银翼杀手》,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噩梦的形象深入人心,《人工智能》《机器人总动员》《超能陆战队》等友好的机器人根本无法消除阴影。
不过,在舆论忧心忡忡的同时,不少科学家平静地告诉你:不论福祸,这种未来都不会很快到来。处理特定问题的“弱人工智能”近年来的确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能通过“图灵测试”、模拟完整人类心智的“强人工智能”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仍然无法实现。
在利雅得,索菲亚忍不住对马斯克反唇相讥,阿尔法零的开发者们则淡定得多。DeepMind的负责人大卫·席尔瓦表示,他们已终止了AlphaGo的强化研究,目前正着手让它学习暴雪公司的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2》。“这确实比围棋更具挑战性。”该团队成员朱利安·施利特威瑟在推特网上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