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肯尼迪总统遇刺案
25年前,国会给特朗普挖了一个“坑”
本报特约撰稿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7年11月01日
04
版)
美国达拉斯市中心的迪利广场。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在此处遭枪击身亡。
1992年10月26日,美国国会通过《肯尼迪遇刺记录收藏法》,给遥远未来的继任者挖了一个“坑”。该法案规定,从1992年起,需在25年内陆续公开有关肯尼迪总统遇刺的调查文件,除非时任总统认为这将给美国的外交、军事行动、情报或执法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他们显然不会考虑,25年后的今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该怎么面对这个难题。
社会从未放弃挖掘真相
华盛顿时间10月26日晚6时30分,尘封超过半个世纪的2891份肯尼迪遇刺机密档案,在美国国家档案与记录管理局官网上被公布,各大媒体旋即展开了阅读速度的大比拼。《纽约时报》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触写道:“这些文件……代表一座宝藏。半个多世纪以来,调查人员、历史学家和阴谋论者一直在寻找线索,想知道1963年命运攸关的那一天在达拉斯究竟发生了什么。”
对美国人来说,肯尼迪总统遇刺是该国历史上最大的谜团;而对阴谋论者来说,肯尼迪如同神秘的“圣杯”。迄今,全球共有4万多部关于肯尼迪的书籍出版,催生了无数报告、讲座、文章、网站、纪录片和电影,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美国华纳兄弟影业1991年出品的《刺杀肯尼迪》。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等两项大奖及6项提名,也引来几乎所有美国主流媒体“亵渎历史”的口诛笔伐。
“虽然《刺杀肯尼迪》大部分是虚构的,但在电影结尾传达的信息却是真实的。”由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约翰·特恩海姆领导的独立刺杀档案复核小组在1998年写道,“1964年,国会沃伦委员会调查暗杀事件并提交了报告,他们的记录要被封存75年。”《刺杀肯尼迪》再次掀起公众的热情,直接刺激了《肯尼迪遇刺记录收藏法》的制定,将有关记录的解密时间一举提前了20多年。
在此期间,美国社会从未放弃挖掘真相。政府“透明化”的倡导者、媒体记者、历史学家和政治人物对此孜孜不倦,两党议员都敦促总统遵守法规。今年10月初,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艾奥瓦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尔斯·格拉斯雷呼吁:“没有任何理由再隐藏(这些文件),该让美国人和历史学家得出自己的结论了。”
正如《纽约时报》在2013年肯尼迪遇刺50周年的报道中所说,除了9·11恐袭案,肯尼迪遇刺是整整一代美国人生命中最具创伤性的公共事件。嫌疑人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神秘的行踪、杰克·鲁比击毙奥斯瓦尔德的动机、“第三颗子弹”诡异的弹道、行刺地点碧草丘和“第二名枪手”的传说、“肯尼迪家族的诅咒”……太过戏剧性的情节,太多难解的疑点,官方太过勉强的表态,这一切让种种阴谋论经久不衰,调查委员会长达20万字的《沃伦报告》也不足以平息。
根据美国公共政策民调基金会的调查,该国51%的民众认为刺杀是由秘密组织策划执行的,只有25%的人相信奥斯瓦尔德单独行动。美国《大西洋月刊》称,60%的美国人相信肯尼迪遇刺是个阴谋。
自1992年至今,美国涉及此案的近31.9万份、超过500万页机密文件中,已有88%完全公开,另外11%经过修改(抹去姓名等敏感信息)后公开。其中不乏“猛料”,比如今年7月24日公布的441份文件中,包括对1964年叛逃美国的苏联克格勃官员尤里·诺申科的问询录音,后者称自己负责管理奥斯瓦尔德在苏联的档案。
关于此案,只有最后1%,即3100份文件尚未公开。原本,人们应该在2017年10月26日得知“最后的真相”。
美国政府在最后一刻“认怂”
被公布的文件并非随机,而是经过精心选择和编辑的,因此,最后这1%的文件是当事者和调查者们最不希望曝光的,尽管按《纽约时报》的说法,迟迟没有解密的理由是,它们“与暗杀无关”或“被认为不重要”。
事实上,很多人不希望这些档案公之于众。反对声主要来自中央情报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某些政府机构”找借口游说总统、阻挠档案公开;《今日美国》报称,参与筹备过总统竞选的政治顾问罗杰·斯通爆料说,CIA局长蓬佩奥曾极力劝阻总统公开它们。
反对者的理由一如既往的充分。美国《政治报》10月20日透露,CIA向特朗普施压,称公开文件可能让一些仍在执行任务的情报人员和线人身份曝光。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特恩海姆表示,档案保密至今是因为透露了情报来源和获取方法。
德国NTV电视台猜测,未解密的这些档案包含CIA为何在事发前就对奥斯瓦尔德进行监视、他们是否犯了错,以及事后试图掩盖等信息。由于奥斯瓦尔德在行刺前几周曾前往墨西哥首都,有人担心文件将墨西哥置于尴尬境地,给本已紧张的美墨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不过,坐在白宫里的是不习惯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10月21日他发推文宣布,“除非得到其他信息,否则我作为总统,将允许此前被封存的肯尼迪文件公开”,早早吊足了美国人的胃口。10月25日,特朗普到达拉斯参加一场募捐活动,又发推文称:“期待已久的肯尼迪文件明天就将公开了,真有意思!”54年前,肯尼迪正是在达拉斯遭遇了暗杀。
特朗普有太多理由公布档案。这位总统显然认为,自己应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保障美国政府的透明度,何况这么做还有其他好处。英国《独立报》指出,此时公布文件能转移人们对他涉嫌“通俄”调查的视线;美国《大西洋月刊》认为,此举意在助燃阴谋论,以巩固他的基本盘。迈阿密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乌辛斯基称,阴谋论正是这位民粹主义者动员选民的利器。
更重要的目的也许是为了使美国情报机构难堪,毕竟,这两方的恩怨已是全球皆知的秘密,开除FBI局长詹姆斯·科米正是斗争激化的表现。特朗普团队公开支持针对这些情报机构的阴谋论,不断声称总统遭到“影子政府”(情报部门、国防部和国务院等机构组成的国家安全权势集团)迫害。总统之子小特朗普曾公开指责:“‘美国影子政府’是真实存在的。这不仅违法,也危害国家安全。”
据《今日美国》报报道,罗杰·斯通告诉著名的阴谋论主播亚历克斯·琼斯,自己劝说特朗普公开档案,随后还发布了一段名为“特朗普给力,‘影子政府’慌了”的视频。他曾著书称,是肯尼迪时期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指使了这起刺杀。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想通过公布文件来证明情报机构有多么不靠谱,并表明自己和肯尼迪一样被其迫害。
但情报机构也不是吃干饭的。特朗普在最后关头拦下了约300份文件,“等待进一步审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情报机构在“最后一刻”游说成功。
“今天,我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对这些文件进行修订,从而避免对我们国家的安全造成潜在、不可逆转的伤害。”特朗普在备忘录中写下的文字颇有些悻悻然的味道。
解密文件提供了一些新的细节,但它们早已不是秘密
事实上,几乎没有人期待这些文件披露爆炸性信息,也不相信它们能给肯尼迪之死带来全新的结论。解密文件确实提供了一些新的细节,曝光了一些“黑历史”,比如CIA多次试图刺杀外国领导人,包括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和多米尼加总统特鲁希略,但这些早已不是秘密。此次解密更像特朗普和情报机构之间的“宫斗”,而非澄清历史真相。
真相或许永远不会大白于天下。如果真如《沃伦报告》所说,奥斯瓦尔德是唯一的枪手、行刺动机是“对一切权威根深蒂固的憎恨和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信仰”,那么500万页档案提供的就是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如果如阴谋论者所说,肯尼迪之死是约翰逊副总统、情报机构或其他幕后黑手所为,那么至关重要的文件恐怕早已被销毁。既然特朗普没有公布“51区”是否真藏有外星人,那就不能指望他公布谁杀了肯尼迪。
或许,肯尼迪之死的真相,就像他那个时代的美国精神(高涨的理想主义、爱国主义、团结一心),以及美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体制的信心、对政府的信任一样,一去不返。
本版图片来源CFP
1992年10月26日,美国国会通过《肯尼迪遇刺记录收藏法》,给遥远未来的继任者挖了一个“坑”。该法案规定,从1992年起,需在25年内陆续公开有关肯尼迪总统遇刺的调查文件,除非时任总统认为这将给美国的外交、军事行动、情报或执法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他们显然不会考虑,25年后的今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该怎么面对这个难题。
社会从未放弃挖掘真相
华盛顿时间10月26日晚6时30分,尘封超过半个世纪的2891份肯尼迪遇刺机密档案,在美国国家档案与记录管理局官网上被公布,各大媒体旋即展开了阅读速度的大比拼。《纽约时报》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触写道:“这些文件……代表一座宝藏。半个多世纪以来,调查人员、历史学家和阴谋论者一直在寻找线索,想知道1963年命运攸关的那一天在达拉斯究竟发生了什么。”
对美国人来说,肯尼迪总统遇刺是该国历史上最大的谜团;而对阴谋论者来说,肯尼迪如同神秘的“圣杯”。迄今,全球共有4万多部关于肯尼迪的书籍出版,催生了无数报告、讲座、文章、网站、纪录片和电影,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美国华纳兄弟影业1991年出品的《刺杀肯尼迪》。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等两项大奖及6项提名,也引来几乎所有美国主流媒体“亵渎历史”的口诛笔伐。
“虽然《刺杀肯尼迪》大部分是虚构的,但在电影结尾传达的信息却是真实的。”由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约翰·特恩海姆领导的独立刺杀档案复核小组在1998年写道,“1964年,国会沃伦委员会调查暗杀事件并提交了报告,他们的记录要被封存75年。”《刺杀肯尼迪》再次掀起公众的热情,直接刺激了《肯尼迪遇刺记录收藏法》的制定,将有关记录的解密时间一举提前了20多年。
在此期间,美国社会从未放弃挖掘真相。政府“透明化”的倡导者、媒体记者、历史学家和政治人物对此孜孜不倦,两党议员都敦促总统遵守法规。今年10月初,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艾奥瓦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尔斯·格拉斯雷呼吁:“没有任何理由再隐藏(这些文件),该让美国人和历史学家得出自己的结论了。”
正如《纽约时报》在2013年肯尼迪遇刺50周年的报道中所说,除了9·11恐袭案,肯尼迪遇刺是整整一代美国人生命中最具创伤性的公共事件。嫌疑人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神秘的行踪、杰克·鲁比击毙奥斯瓦尔德的动机、“第三颗子弹”诡异的弹道、行刺地点碧草丘和“第二名枪手”的传说、“肯尼迪家族的诅咒”……太过戏剧性的情节,太多难解的疑点,官方太过勉强的表态,这一切让种种阴谋论经久不衰,调查委员会长达20万字的《沃伦报告》也不足以平息。
根据美国公共政策民调基金会的调查,该国51%的民众认为刺杀是由秘密组织策划执行的,只有25%的人相信奥斯瓦尔德单独行动。美国《大西洋月刊》称,60%的美国人相信肯尼迪遇刺是个阴谋。
自1992年至今,美国涉及此案的近31.9万份、超过500万页机密文件中,已有88%完全公开,另外11%经过修改(抹去姓名等敏感信息)后公开。其中不乏“猛料”,比如今年7月24日公布的441份文件中,包括对1964年叛逃美国的苏联克格勃官员尤里·诺申科的问询录音,后者称自己负责管理奥斯瓦尔德在苏联的档案。
关于此案,只有最后1%,即3100份文件尚未公开。原本,人们应该在2017年10月26日得知“最后的真相”。
美国政府在最后一刻“认怂”
被公布的文件并非随机,而是经过精心选择和编辑的,因此,最后这1%的文件是当事者和调查者们最不希望曝光的,尽管按《纽约时报》的说法,迟迟没有解密的理由是,它们“与暗杀无关”或“被认为不重要”。
事实上,很多人不希望这些档案公之于众。反对声主要来自中央情报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某些政府机构”找借口游说总统、阻挠档案公开;《今日美国》报称,参与筹备过总统竞选的政治顾问罗杰·斯通爆料说,CIA局长蓬佩奥曾极力劝阻总统公开它们。
反对者的理由一如既往的充分。美国《政治报》10月20日透露,CIA向特朗普施压,称公开文件可能让一些仍在执行任务的情报人员和线人身份曝光。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特恩海姆表示,档案保密至今是因为透露了情报来源和获取方法。
德国NTV电视台猜测,未解密的这些档案包含CIA为何在事发前就对奥斯瓦尔德进行监视、他们是否犯了错,以及事后试图掩盖等信息。由于奥斯瓦尔德在行刺前几周曾前往墨西哥首都,有人担心文件将墨西哥置于尴尬境地,给本已紧张的美墨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不过,坐在白宫里的是不习惯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10月21日他发推文宣布,“除非得到其他信息,否则我作为总统,将允许此前被封存的肯尼迪文件公开”,早早吊足了美国人的胃口。10月25日,特朗普到达拉斯参加一场募捐活动,又发推文称:“期待已久的肯尼迪文件明天就将公开了,真有意思!”54年前,肯尼迪正是在达拉斯遭遇了暗杀。
特朗普有太多理由公布档案。这位总统显然认为,自己应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保障美国政府的透明度,何况这么做还有其他好处。英国《独立报》指出,此时公布文件能转移人们对他涉嫌“通俄”调查的视线;美国《大西洋月刊》认为,此举意在助燃阴谋论,以巩固他的基本盘。迈阿密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乌辛斯基称,阴谋论正是这位民粹主义者动员选民的利器。
更重要的目的也许是为了使美国情报机构难堪,毕竟,这两方的恩怨已是全球皆知的秘密,开除FBI局长詹姆斯·科米正是斗争激化的表现。特朗普团队公开支持针对这些情报机构的阴谋论,不断声称总统遭到“影子政府”(情报部门、国防部和国务院等机构组成的国家安全权势集团)迫害。总统之子小特朗普曾公开指责:“‘美国影子政府’是真实存在的。这不仅违法,也危害国家安全。”
据《今日美国》报报道,罗杰·斯通告诉著名的阴谋论主播亚历克斯·琼斯,自己劝说特朗普公开档案,随后还发布了一段名为“特朗普给力,‘影子政府’慌了”的视频。他曾著书称,是肯尼迪时期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指使了这起刺杀。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想通过公布文件来证明情报机构有多么不靠谱,并表明自己和肯尼迪一样被其迫害。
但情报机构也不是吃干饭的。特朗普在最后关头拦下了约300份文件,“等待进一步审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情报机构在“最后一刻”游说成功。
“今天,我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对这些文件进行修订,从而避免对我们国家的安全造成潜在、不可逆转的伤害。”特朗普在备忘录中写下的文字颇有些悻悻然的味道。
解密文件提供了一些新的细节,但它们早已不是秘密
事实上,几乎没有人期待这些文件披露爆炸性信息,也不相信它们能给肯尼迪之死带来全新的结论。解密文件确实提供了一些新的细节,曝光了一些“黑历史”,比如CIA多次试图刺杀外国领导人,包括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和多米尼加总统特鲁希略,但这些早已不是秘密。此次解密更像特朗普和情报机构之间的“宫斗”,而非澄清历史真相。
真相或许永远不会大白于天下。如果真如《沃伦报告》所说,奥斯瓦尔德是唯一的枪手、行刺动机是“对一切权威根深蒂固的憎恨和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信仰”,那么500万页档案提供的就是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如果如阴谋论者所说,肯尼迪之死是约翰逊副总统、情报机构或其他幕后黑手所为,那么至关重要的文件恐怕早已被销毁。既然特朗普没有公布“51区”是否真藏有外星人,那就不能指望他公布谁杀了肯尼迪。
或许,肯尼迪之死的真相,就像他那个时代的美国精神(高涨的理想主义、爱国主义、团结一心),以及美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体制的信心、对政府的信任一样,一去不返。
本版图片来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