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9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打造中澳青年交流高端平台

中澳青年对话是“一次可以改变人生的交流”

本报记者 张宝钰   青年参考  ( 2017年09月27日   08 版)

    南希在“2017中澳青年对话”开幕式上致辞。

    “2017中澳青年对话”现场

    李昂在发言。

    30位中澳青年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特朗普时代的中澳关系如何发展?”“中国如何带动全球经贸产业的转变?”“中澳两国在研究和创新领域有哪些机遇和挑战?”9月15日至18日,由中澳青年联合会举办的“2017中澳青年对话”在京举行,来自中澳两国的30位优秀青年代表参会,就关系两国发展的政治、经济等议题展开讨论。

    主办方中澳青年联合会是活跃在中澳两国间的非政府组织,2008年由在北京读书的澳大利亚学生亨利·麦克汉姆等人创建,旨在提供平台,齐聚两国精英进行面对面交流。中澳青年对话自201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过7届,每年都会遴选30位25岁到40岁间的中澳优秀青年代表参加。活动遵照一年在北京、一年在澳大利亚举办的原则。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间交流活动,中澳青年对话备受各界关注。澳大利亚前总理鲍勃·霍克、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孙芳安、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等人,曾出席该活动并做主旨发言。

    30位优秀青年齐聚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主办方代表、本届中澳青年对话主席南希告诉《青年参考》记者,由于活动规格较高,主办方在遴选时很看重申请人在某一领域是否有突出成就,“本届活动的参会代表,绝大部分有中澳两国的学习和工作体验,不少人在三个以上的国家求学、工作过”。

    现在英国工作的内蒙古小伙张天泽,是此次参会代表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身为“90后”的他,曾参与2015年首批中国罗德学者的遴选,并从近万名申请者脱颖而出,进入最终的16位候选人面试。罗德学者项目被称为“全球最高大上的奖学金”,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奖学金之一。

    来自澳大利亚的玛格丽特·福利斯特,现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中央商务区一家律所做出庭律师。她曾在昆士兰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对犯罪学和哲学均有深入研究。她对《青年参考》记者表示,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感兴趣,他们很愿意通过中国青年认识真正的中国。

    由于工作繁忙,玛格丽特在活动开幕前一天深夜才到北京。这是她第三次来到中国。由于对中国社会的兴趣,玛格丽特曾多次造访北京、西安等地。在她看来,参与这样一次活动机会非常可贵,“我们讨论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平等对话的精神。交流是教育的手段,不同思想和文化的碰撞可以为中澳两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现居北京的芦明一曾在德法等国学习,先后拿到3个硕士学位,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新希望集团的区域发展中心主任。她告诉《青年参考》记者:“这样一个认识中澳两国优秀青年的机会非常难得。大家萍水相逢,但坐下来就能毫无戒备、开诚布公地讨论一些问题,很让人触动。得益于各自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社会环境,大家会碰出思想的火花,收获思考的乐趣。”

    站在中澳建交45周年的节点展望未来

    今年是中澳两国建交45周年,有关中澳两国关系未来如何发展的议题,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讨论内容。

    现供职于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的澳大利亚代表利亚姆·卡尼,此前曾多次来到中国,对中国的经济和产业转型等议题很有兴趣。他对《青年参考》记者表示,中国现在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最大的出口和进口贸易对象,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相关机构签订了超过300个合资企业项目,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继续提升,未来几十年两国的贸易总量将呈现指数级增长。

    “不过,一些澳大利亚人目睹中国在高铁、基础设施和电子支付等领域的卓越变化后,仍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抱有很深的成见。面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部分澳大利亚人谈论中国问题时会显得‘酸涩’,昔日的亚洲弱国今日快速崛起,西方人的心态一时很难调整。”利亚姆说。

    利亚姆受澳大利亚政府“新科伦坡计划”资助,正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新科伦坡计划”是澳大利亚政府旨在加强同亚洲国家联系的项目,受资助学者可以去相关国家进行短期交流、考察和访问。

    利亚姆曾在北京、上海和浙江等地生活,能讲流利的普通话,还给自己取了中文名“李昂”。他表示,伴随中国国力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想了解中国,未来两国的合作不仅包括经贸领域,还有文化交融、科技创新等“非贸易的部分”,澳大利亚同样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借鉴的地方。

    现在英国牛津大学求学的西安姑娘崔进,曾在澳大利亚生活超过8年。她告诉《青年参考》记者,“自己亲历了中澳关系由冷转热的全过程,仅从澳大利亚方面来看,维护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符合融入亚洲的题中之意和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赴英前,崔进任职于澳大利亚著名的数字测绘咨询公司国家地理信息系统(NGIS),是该公司历史上唯一的一名女性高管。

    除了政治议题,本次活动的讨论内容还包括:中澳两国在研究和创新领域的机遇和挑战、青年领导力、全球化时代的教育问题、中澳两国旅游业的发展、养老产业和老龄化危机等。

    目前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贵族男校哈钦斯中学工作的澳籍华人马睿柯告诉《青年参考》记者,汉语已超越意大利语,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二大主流语言,澳大利亚的中小学开始相继引入汉语课程,传统的欧洲语言逐渐失宠。未来,澳大利亚的汉语热会持续升温。

    9月16日晚,与会代表赴国家大剧院聆听“澳大利亚人最骄傲的文化名片”悉尼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出。此次来华演出是悉尼交响乐团第五次来华巡演,以庆祝中澳建交45 周年。演出结束后,澳大利亚大使馆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中澳建交的纪念酒会。

    自由开放的话题讨论,曼妙动人的交响乐演出,4天的对话活动为代表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交流氛围。

    “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乃至亚洲文化的了解”

    本届中澳青年对话主席南希对《青年参考》记者指出,“这是一次可以改变人生的交流活动”,她本人就是个例子。

    18岁那年,因为一次偶然的中国之旅,南希喜欢上了这个位于另一半球的庞大国度。回到澳大利亚后,南希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汉语,并同在澳留学的中国学生交流。后来南希加入中澳青年联合会,协助举办中澳青年对话活动。

    在经年累月与中国人的交流中,南希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轨迹。2012年,她放弃律师工作到中国发展。现在,南希是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的执行总裁,主要负责协会成员同中国企业之间的贸易投资往来。

    南希强调:“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目前澳大利亚有越来越多人想参与中国事务。语言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乃至亚洲文化的了解。搭建一个保持高度互信的国际对话平台,加深对亚洲社会特别是当地政府的了解,是澳大利亚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交流的关键。”

    此次中澳青年对话的主办团队,人人精通中英双语。澳大利亚人易克仁能讲流利的普通话,甚至可以背诵整本《论语》,他的名字也出自《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

    南希建议青年多到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游历和学习,同时尊重并珍惜本国的历史文化,背上背包,到国外观察、探究,去缔结长久的友谊,然后把新鲜的见闻和思想带回本国。

    “今年,中澳两国史无前例地达成了多个领域的合作计划,这是来之不易的成果,也是两国关系走向的明显信号。我相信未来两国将开展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合作,中澳青年对话愿为两国友好交流贡献力量。”南希表示。

 

中澳青年对话是“一次可以改变人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