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9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青年汉学家们的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蒋肖斌   青年参考  ( 2017年09月13日   08 版)

    2017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北京)开班仪式现场。

    安娜

    谢赫

    9月11日,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17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北京)开班仪式在国家国书馆举行。来自26个国家的27名青年汉学家将在20天的时间里学习讨论中国文化。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朱琦表示,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不只是为了提高青年汉学家的学术水平,更是为了让大家得以零距离观察中国,身体力行地感悟中国的文化风情、社会百态。

--------------------------------

    塞尔维亚

    安娜:因为一本小说爱上中国

    1992年暑假,还是中学生的约万诺维奇·安娜,在家中的藏书里找到了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小说《帝国女性》。“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一部关于遥远的东方国家——中国的作品。刚读了开头,我就完全入了迷。”读完这部小说后,安娜开始疯狂地寻找这位作家写的其他作品,接着读了《大地三部曲》等中国题材的小说。

    在当时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年代,住在塞尔维亚小城的安娜寻找与中国有关的资料并不容易。她热切盼望能够找到一些介绍汉字的资料,但除了几个在百科全书里找到的汉字和印在茶壶茶杯上的“中国制造”外,她什么也没找到。无奈之下,聪明的小姑娘开始“创造”自己的“汉字”——把塞语的拼音字母写成带有中国风格的字体。

    从那时起,安娜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中文。1994年中学毕业后,她考上了贝尔格莱德大学东方语言系中文专业,正式结下与中国文化的不解之缘,至今已有23个年头。

    “大学向我打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鲁迅、老舍、巴金等伟大的文学大师和介绍中国当代国情的著作,向我展示了中国的方方面面。18岁时的我,虽然人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但灵魂早已远远地跑到了我在书中读到的中国。”安娜笑着对《青年参考》记者说。

    第一次来中国是大学三年级时,安娜到山东大学进修了10个月。虽然那是她首次出国,但并没有远在他乡的感觉,“无论去什么地方,济南、曲阜、北京还是西安,我都有重回故乡的感觉”,“我喜欢赛珍珠在她作品中描写的中国,喜欢中国大师笔下的中国,但我亲眼看到的中国铭刻在我的心上”。

    首次在中国留学的经验,让安娜对中国一直存有的热爱之情上,又添加了一层归属感,回国后反倒有些“空虚”。2000年,安娜获得来北京读硕士的机会,在北京的10年留学和工作生涯就此开始。

    这10年中,最让她难忘的是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硕士和博士的日子。当时北师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中只有3个外国留学生,两个日本同学,还有安娜。“老师讲课时特别关心我们三个,因为担心他讲课速度快我们记不下来,特意把最重要的内容写在黑板上,下课后中国同学们还把笔记借给我们。”

    安娜说:“我虽然不是中国出生、长大的,但对我来说,北京才是我真正的故乡。每次来北京时,我都要去一趟北师大,走一走,看一看。每条小径,每个角落,都有我过去的脚印,都充满了难忘的回忆。”

    现在,虽然常年在塞尔维亚,但无论在大学讲课、翻译作品、写学术文章,还是跟朋友聊天时,安娜都觉得“自己的灵魂无时无刻都在中国”,“对我来说,热爱中国就是我生活的意义”。

    美国

    蔼孙那檀:我是中国文化的“乐之者”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副教授蔼孙那檀,研究方向是中国科幻小说和中国电影。这个“中国通”永远觉得自己的中文不够好,尽管他的日常工作之一是教美国学生说汉语。

    蔼孙那檀觉得,中文最难的一个语法点就是‘了’字的用法。教学生描述继续发生的经验或者动作时,他就让学生用两个“了”字。所以每一次教这个语法点时,蔼孙那檀就用这句话:“我学中文,学了20年了。”然后让学生们想想这句话的意思:虽然学了20年中文,但是还得学下去。

    蔼孙那檀的中国故事要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说起。那时候,他刚上大学,学中文的原因十分“务实”:“大家都说如果你会说中文,就可以去中国做生意,发大财。谁不想发大财?于是我就开始学中文了。”

    学了一年中文,蔼孙那檀参加大学的学生交流项目来到北京,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蔼孙那檀小时候住的城市人口不到5万人,对世界的知识和经验非常有限,来京求学不但是他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更是他走向世界的机会。

    性格开朗的蔼孙那檀在北京广交朋友。他住的是留学生宿舍,楼里有日本人、韩国人、德国人、俄罗斯人、澳大利亚人、法国人,他是唯一的美国人,“换句话说,我们那儿的宿舍好像一个小联合国”。

    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后,蔼孙那檀的生活被永远改变了。他渐渐抛弃了“发大财”的愿望,把注意力转移到中美双方的理解和沟通上。读完东亚研究的本科后,他毫不犹豫地继续读硕士和博士。

    作为研究中国文化和教授中文的老师,蔼孙那檀说自己每天都在教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的学生”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孔子有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能用这句话来描述自己太骄傲,但是说实话,我是乐之者。”

    埃及

    谢赫:做两个文明古国间的使者

    来自埃及明亚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的穆罕默德·谢赫是埃及人,但是和很多中国人一样有个习惯,每天起床后都会看一下微信,这已经成了他联系和了解中国的不可或缺的通道。

    谢赫说,其实自己的“中国梦”早就有了。上高中时,英文老师经常谈到中国,说中国是多么伟大的一个国家,和埃及一样都是文明古国,“他经常说中国人不喜欢啰嗦,只喜欢做事”。听了老师的话,谢赫开始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那时候,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语言学院,专攻中文。

    2011年9月,谢赫来到北京语言大学攻读语言博士。“到北京的第一天,导师张华很热情地接待了我,还请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他跟我说,过几天清华大学要举行一个国际文学会议,我可以和他一起参加。”

    谢赫记得,那个会议主要讨论西方文学理论,大家的发言都是围绕西方文学的内容,只有张华的发言涉及东方文学,并且特别强调了“重视东方文学和阿拉伯文学的重要性”。谢赫一下子感觉到肩膀上的使命很重,他记得张老师送给自己的第一本书是老师新翻译的,扉页上写着:“祝穆罕默德成为中埃两国之间的使者”。

    为了不让老师失望,谢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写的文章内容几乎都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有关,包括博士论文。

    回到埃及的3年来,谢赫在学院新开的中文系教授语言课程,使用最有趣、最有效的方法,教学生东方文化和中国文化。“虽然远离中国,但我每天都生活在中文的世界里,感觉自己不曾离开中国。我已经离不开中国文化,每天用中文教书,培养一批批懂中文、懂中国文化的学生,这让我非常欣慰。”

    2016年1月19日,首个中埃文化年的闭幕式在广东广州举行,2016年也是中埃建交60周年。谢赫笑着说:“中埃两国都有几千年灿烂的文明,都有热爱和平和发展的人民。我可是在中国接受过中国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既然从小就喜欢中国,就应该更加努力让自己所学发挥更大作用。”

    阿富汗

    展鹏:走过中国20个城市与乡村

    自从8年前考入喀布尔大学中文系,现任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孔子学院执行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展鹏就打开了探索中文奥秘的大门,“我的人生方向和规划思路逐渐变得明确”。第二年,他到太原理工大学进修,那是他第一次来中国。

    除了学习,太原的风土人情、美味面食、多彩庙会……无一不让这个阿富汗小伙儿充满好奇与欣喜。从古老的山西出发,一直到迷人的广东,展鹏前前后后走过了中国20座城市和乡村,体验了中国各地古色古香的旧日文化和新兴发展。

    2012年夏天,展鹏恋恋不舍地结束进修,回到喀布尔,并于同年从喀布尔大学毕业,进入喀布尔大学中文系和孔子学院工作。

    “回国后,我一直对在中国的学习生活念念不忘。因为缺乏汉语教学工作经验,对中国文化认识不足,我在教学工作中面临很多问题。”展鹏说。终于,2014年9月,展鹏再次获得机会,到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进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习。

    在上海的两年,展鹏发现了中国南方文化的有趣和优美,“上海是现代艺术和国际文化的舞台”。在上海的生活让他确切地认识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人们之间的交流,是多么重要”。

    2016年7月,展鹏完成研究生课程,重返在喀布尔大学的工作岗位。“阿富汗的文化、经济、政治正在发展,中国在日益与国际接轨。而我工作的方向,在未来阿中文化的交流合作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青年汉学家们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