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要做“可持续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
——专访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 海兹曼教授
作者 陈楚
青年参考
(
2017年07月19日
24
版)
6月底,大众汽车集团狼堡总部,雨时断时续,让人感到清爽舒适。砖红色的总部大楼和联排的厂房,以及四根标志性的烟囱,被雨水洗去铅华,等待着阳光的出现。
近两年,大众汽车集团在风波中取代丰田汽车成为世界头号车企。在新能源、互联网和智能化席卷全球制造业的时代,大众汽车集团正在迎接一场巨变。
在大众汽车集团总部大楼办公室内,从中国返回德国参加集团会议的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接受了笔者专访,就大众汽车集团这艘航母的转型,与其负责的最重要市场——中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大众汽车集团为何要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排放门”已过去两年,大众高层对这家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的预期是什么?大众会通过哪些途径达到自己的目标?
“汽车业迎来巨大转变”
130年循序渐进发展的传统汽车工业,从来没有遇到像今天这样的挑战。从东方到西方,跨国汽车巨头都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掉队并在若干年后成为“恐龙”。
宝马、奔驰、福特这些百年车企,都在努力适应“现代竞争”。
“汽车工业迎来巨大转变!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化和电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海兹曼开门见山,坦言大众汽车集团面临的现实环境十分严峻。
他认为,转型之路是艰难的,大众需要寻找新的伙伴,合作在未来扮演重要角色。“现在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此前,大众旗下奥迪与宝马、戴姆勒联合投资31亿美元购买诺基亚HERE地图,四维图新、英特尔先后宣布参股HERE。不仅如此,大众集团还与英伟达、IBEO、高通等公司展开合作。
在中国,除了两家合资伙伴,大众已经与江淮汽车设立合资企业,生产纯电动车;与此同时,大众汽车与中国独角兽公司“出门问问”合作,实现人工智能(AI)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未来,当我们谈到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时,它的基础就是电动汽车。”海兹曼再次强调大众汽车集团的承诺,即到2020年为中国消费者提供40万辆电动汽车,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0万辆。
届时,大众汽车将推出涵盖进口及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的超过20款全新车型。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的工程技术派高管,海兹曼认为,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各品牌之间的竞争与相互之间区别不会减少,大众汽车集团制造的车型面临的竞争也不会减少。但大众依然会脱颖而出,引领行业。
为此,大众研发中心一面致力于研究某些尖端技术,一面实现这些技术的应用。
在狼堡总部的大众埃拉-莱辛测试场举行的大众汽车集团“未来移动出行日”上,笔者体验并感受了目前汽车界最前沿的技术,比如:燃料电池、L5级自动无人驾驶、硅基液晶高分辨率前灯、高能量电池、移动充电机器人等。
这是大众汽车集团首次在其研发中心以外的场地展示其研究成果。
大众在进行资源转型
近两年,大众对自身从内到外进行着革新,从组织架构到生产制造模式,再到运营和企业战略,大众在向垂直化和扁平化迈进。
“在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已着手进行资源投入的转型,比如从传统内燃机汽车研发投入,转移到电动汽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的研发上。”
海兹曼说,现在的确存在风险:苹果、谷歌等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跨入汽车业,如自动驾驶领域,可能让大众这样的传统车企为其“打工”。
他认为,只有在转型中才能意识到转型的内涵。
“苹果、谷歌等都在进入自动驾驶领域,对传统汽车制造商的依赖性正在减小。而大众汽车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商,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在电动车时代也可以提供很多帮助。”
因此,大众也在“合纵连横”,并在汽车行业启动很多“新业务”。
在中国,大众在进行投资研发,而不是去单纯地购买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发挥自身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的优势和对客户需求加以精准洞察,结合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未来,大众能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
“转型过程需要不断调整集团业务,以顺应潮流,确保自身发展。特别是供应链,比如要发展电动车,那肯定会脱颖而出一批新的供应商……要对供应商做出正确选择。”
“其实,在电动汽车领域,还有很多新的零部件,我们都需要寻找新的供应商。” 海兹曼似乎并不担忧未来,其信心源于当下,在互联网、数字化等重要领域,大众的合资伙伴会起到重要作用。
最近,宝马从传统制造部门削减10亿欧元,准备投入电动化和智能领域;戴姆勒也在中国斥巨资投入电动车制造领域,设立了IT创新实验室……
目前,新趋势带来的挑战是如何通过电动汽车实现盈利。大众集团正在开发MEB平台及其他相似的解决方案,以特别应对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应用,目标是优化车辆生产成本,提升汽车效能。
“我们知道,(传统汽车制造商)将来的盈利模式或者是未来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私家车上。” 海兹曼说,因此,大众通过与新合作伙伴合作,致力于进入汽车共享领域,如分时租赁业务和网络约车业务等。
“我们可以通过汽车产品实现盈利,也可以通过提供其他附加服务,比如汽车金融服务、售后服务等,为集团和经销商创造额外盈利。”
从海兹曼坚定的眼神和语气中不难看出,大众对转型成为“可持续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已经形成清晰的认知和路径。
6月底,大众汽车集团狼堡总部,雨时断时续,让人感到清爽舒适。砖红色的总部大楼和联排的厂房,以及四根标志性的烟囱,被雨水洗去铅华,等待着阳光的出现。
近两年,大众汽车集团在风波中取代丰田汽车成为世界头号车企。在新能源、互联网和智能化席卷全球制造业的时代,大众汽车集团正在迎接一场巨变。
在大众汽车集团总部大楼办公室内,从中国返回德国参加集团会议的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接受了笔者专访,就大众汽车集团这艘航母的转型,与其负责的最重要市场——中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大众汽车集团为何要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排放门”已过去两年,大众高层对这家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的预期是什么?大众会通过哪些途径达到自己的目标?
“汽车业迎来巨大转变”
130年循序渐进发展的传统汽车工业,从来没有遇到像今天这样的挑战。从东方到西方,跨国汽车巨头都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掉队并在若干年后成为“恐龙”。
宝马、奔驰、福特这些百年车企,都在努力适应“现代竞争”。
“汽车工业迎来巨大转变!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化和电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海兹曼开门见山,坦言大众汽车集团面临的现实环境十分严峻。
他认为,转型之路是艰难的,大众需要寻找新的伙伴,合作在未来扮演重要角色。“现在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此前,大众旗下奥迪与宝马、戴姆勒联合投资31亿美元购买诺基亚HERE地图,四维图新、英特尔先后宣布参股HERE。不仅如此,大众集团还与英伟达、IBEO、高通等公司展开合作。
在中国,除了两家合资伙伴,大众已经与江淮汽车设立合资企业,生产纯电动车;与此同时,大众汽车与中国独角兽公司“出门问问”合作,实现人工智能(AI)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未来,当我们谈到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时,它的基础就是电动汽车。”海兹曼再次强调大众汽车集团的承诺,即到2020年为中国消费者提供40万辆电动汽车,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0万辆。
届时,大众汽车将推出涵盖进口及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的超过20款全新车型。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的工程技术派高管,海兹曼认为,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各品牌之间的竞争与相互之间区别不会减少,大众汽车集团制造的车型面临的竞争也不会减少。但大众依然会脱颖而出,引领行业。
为此,大众研发中心一面致力于研究某些尖端技术,一面实现这些技术的应用。
在狼堡总部的大众埃拉-莱辛测试场举行的大众汽车集团“未来移动出行日”上,笔者体验并感受了目前汽车界最前沿的技术,比如:燃料电池、L5级自动无人驾驶、硅基液晶高分辨率前灯、高能量电池、移动充电机器人等。
这是大众汽车集团首次在其研发中心以外的场地展示其研究成果。
大众在进行资源转型
近两年,大众对自身从内到外进行着革新,从组织架构到生产制造模式,再到运营和企业战略,大众在向垂直化和扁平化迈进。
“在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已着手进行资源投入的转型,比如从传统内燃机汽车研发投入,转移到电动汽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的研发上。”
海兹曼说,现在的确存在风险:苹果、谷歌等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跨入汽车业,如自动驾驶领域,可能让大众这样的传统车企为其“打工”。
他认为,只有在转型中才能意识到转型的内涵。
“苹果、谷歌等都在进入自动驾驶领域,对传统汽车制造商的依赖性正在减小。而大众汽车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商,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在电动车时代也可以提供很多帮助。”
因此,大众也在“合纵连横”,并在汽车行业启动很多“新业务”。
在中国,大众在进行投资研发,而不是去单纯地购买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发挥自身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的优势和对客户需求加以精准洞察,结合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未来,大众能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
“转型过程需要不断调整集团业务,以顺应潮流,确保自身发展。特别是供应链,比如要发展电动车,那肯定会脱颖而出一批新的供应商……要对供应商做出正确选择。”
“其实,在电动汽车领域,还有很多新的零部件,我们都需要寻找新的供应商。” 海兹曼似乎并不担忧未来,其信心源于当下,在互联网、数字化等重要领域,大众的合资伙伴会起到重要作用。
最近,宝马从传统制造部门削减10亿欧元,准备投入电动化和智能领域;戴姆勒也在中国斥巨资投入电动车制造领域,设立了IT创新实验室……
目前,新趋势带来的挑战是如何通过电动汽车实现盈利。大众集团正在开发MEB平台及其他相似的解决方案,以特别应对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应用,目标是优化车辆生产成本,提升汽车效能。
“我们知道,(传统汽车制造商)将来的盈利模式或者是未来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私家车上。” 海兹曼说,因此,大众通过与新合作伙伴合作,致力于进入汽车共享领域,如分时租赁业务和网络约车业务等。
“我们可以通过汽车产品实现盈利,也可以通过提供其他附加服务,比如汽车金融服务、售后服务等,为集团和经销商创造额外盈利。”
从海兹曼坚定的眼神和语气中不难看出,大众对转型成为“可持续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已经形成清晰的认知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