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7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求同存异,以心对心

——记2017年中美大学生交流论坛

作者 伍绍文   青年参考  ( 2017年07月05日   08 版)

    部分中美大学生代表在学习包饺子

    部分中美大学生代表在北京鼓楼合影

    2016年10月,收到中美大学生交流论坛(Initiat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Student Exchange, IMUSE)十周年中方组委会主席的任命时,我心里一喜,而后立刻意识到责任重大。这个由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三校学生创立的论坛,承担着特殊的时代使命。

    2008年夏天,正值北京奥运举办,在哈佛校园,一群中国留学生有感于西方对中国社会的重重误解,希望搭建一个促进中美交流的平台。他们找到清华与北大的同学组成团队,举办了第一届中美大学生交流论坛。他们建立了官方网站,并在网站上举办了面向北美高校和国内高校学生的“我眼中的十个中国当前的热点话题”的问卷调查。据此,他们设计了以高校校园行与社会探访为主的项目形式,并在两国高校内进行代表招募。这个项目的目标,正如IMUSE名字中的mutual understanding所蕴意的,是为了促进两国间的互相理解,项目的对象则特别选择了有可能成为两国未来领军人物的精英大学生群体。

    众所周知,近年来,促进中美两国民间交流的活动很多。而IMUSE的独特性在于其交流的方式。历届IMUSE组委会一直认为,促进中美青年的理解,不能通过请美国同学来中国向他们“炫耀”中国好的一面来实现,亦不能通过摆出争议话题而后两方进行尖锐辩论来实现。相反地,我们选择把讨论的重点放在“未来”,将项目设计成“问题解决”的导向,将两国青年分成小组,就共同面临的未来机遇或挑战,从各自国家角度进行组内交流,并提出解决方案——在 “可持续发展”概念被社会广泛讨论、“里约+20”峰会刚刚结束的2012年,我们举办了“后里约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跨代际圆桌论坛,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案;在“中国梦”开始为人们热议的2013年夏天,我们举办了以“美国故事、中国梦”为主线,在两国进行“议梦、寻梦、追梦”的社会实践;在AlphaGo战胜李世石引起举世轰动的2016年,我们举办了科技伦理论坛,讨论科技发展的未来方向……

    而在今年,面对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日趋枯竭、极右势力逐渐抬头、世界难民数量井喷、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我们选择了“全球化中的青年决策”作为活动主题,并设置了可再生能源、共享经济、NGO发展等作为论坛子议题。我们邀请了新能源领域的权威学者、共享单车业界高层、扎根中国基层公益20余年的嘉宾来到论坛上,与中美学生分享讨论;我们还联系了国内相关领域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如京东),请代表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访,并与企业高层交流,希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帮助代表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我们的一个重要工作思路,就是不回避当下中美两国分歧最大的问题,但在活动设计上尽可能避免单极化的争辩。不回避分歧,才能实现交流的意义;但如果仅仅请两国青年闭门讨论,而不结合实地探访,因为意识形态不同,代表的讨论很可能演化为仅仅捍卫本方立场,却不听、更不赞同对方立场的争执,互相理解的目的也不能实现。

    因此,我们选择了理论结合实际的形式,将问题的讨论安排在参访后,将代表的讨论导向更加客观、更加现实的方向。今年论坛期间,我们联系了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政府,邀请当地居民、村委会领导就当地基层民主建设情况向代表进行实地展示与介绍;我们还参观拜访了中国青年报社。代表们从报史长廊中认识了这份创刊已66周年的“历史底稿”,又在该报”融媒小厨“的工作大平面里感受了全媒体转型的大胆探索。之后,我们与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和报社采编、经营、广告等多个部门的骨干,以及中国高校国际交流社团代表等进行了一场”与世界对话“交流活动,就“媒体与传播”领域诸多中美青年热议的的问题展开了探讨。

    我在本次论坛期间的室友——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杰森,一直对中国互联网舆论的现状感到好奇。一位中国青年报社的老师告诉大家,从文化上,中国人更重视集体主义,重大局,以公共利益出发;从经济上,中国人民目前考虑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提高生活水平,这直接决定着政府对于相关问题的决策。所以,政府有责任弘扬主旋律,净化互联网的舆论生态。听完这些,杰森点点头,然后小声说,“Makes sense(有道理)。”后来,在去饭店的车上,我和杰森再次聊起这个问题,他的一番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明白你的意思。很多美国朋友都和我过去的观点一样,认为中国的互联网现状糟糕。结果证明这是一种刻板印象,我现在开始明白中国的国情是如此复杂,每一个‘问题’都有其背后的根基。回美国后,我会把这些感受告诉我的朋友们。”

    我马上在IMUSE团队微信群里和大家分享了这件事,并感慨地说,“也许这才是IMUSE的核心意义”。

    IMUSE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当年坐在哈佛校园路边椅子上静静思考的大学生已经走出校园,拥有各自的人生。这一活动就像一棵在中美间盛放的常青树,用十年的沉淀逐渐枝繁叶茂。在全球化面临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合作而非冲突,求同而非求异,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差异,弱化分歧,以心对心,这才是两国青年应该具备的未来视野。

    作者为清华大学外文系2015级本科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2015级本科生,清华大学学生对外交流协会成员,2017年中美大学生交流论坛中方组委会主席

 

求同存异,以心对心
走进中青报,中美大学生收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