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白宫录音:历史遗产也是定时炸弹

本报记者 张宝钰   青年参考  ( 2017年06月28日   10 版)

    尼克松(右一)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工作

    罗斯福是第一位在白宫内安装录音设备的美国总统

    里根与日本前首相铃木善幸会晤

    对在白宫内发生的谈话进行录音,是历届美国总统半个多世纪以来奉行的潜规则。他们声称,此举是为了记录历史并减少外界的误解。然而,从尼克松到特朗普,因为秘密录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情况始终存在。

    上个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意外”解雇联邦调查局(FBI)局长詹姆斯·科米,各界一片哗然。由于科米事发前正主导FBI对俄罗斯干预美国2016年大选,以及俄方可能与特朗普“共谋”的调查,他的下台让“通俄门”一案变得更加复杂。

    眼下,科米离职引发的风波仍未平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提到,特朗普曾在推特网上高调警告科米“不要向外界透露信息,否则我可能公开谈话录音”。外界据此认为,特朗普或许在白宫内安装了秘密录音装置。

    科米此前在美国国会作证时称,他期待公开录音。美联社援引特朗普家族企业前雇员的话称,“特朗普不仅担心遭人监听,自己也会录制通话内容,并经常询问助手是否录制成功,此事‘广为人知’”。

    尼克松用录音给自己“挖坑”

    舆论认为,特朗普可能成为又一位因白宫秘密录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总统。事实上,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开始,历届白宫主人一直有对自己的谈话和电话进行录音的习惯。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历史学教授威廉·多伊尔曾撰写《椭圆形办公室内幕:从罗斯福到克林顿的白宫录音带》一书,详细叙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总统府里隐藏的麦克风、被掩盖的录音和失踪已久的谈话文本等内幕。如该书所指,与秘密录音关系最密切的大人物当属尼克松。

    多伊尔写道,尼克松上台后不久便下令在椭圆形办公室、内阁会议室、行政办公楼等处大批安装可以自动激活的录音系统。根据后来公开的资料,这套系统每天24小时运转,一旦有人讲话或打电话就自动开始录音,到1973年7月为止,总共录制了长达5000小时的谈话。换言之,白宫办公室内发生的全部谈话都有据可查。多伊尔在书中强调,这一“机关”只有尼克松和他最亲近的助手鲍勃·霍尔德曼,外加他的两名贴身警卫知晓。

    1972年,震惊全美的“水门事件”爆发。FBI在调查过程中接到神秘人物爆料,首次得知白宫内设有秘密录音系统。这样一来,扑朔迷离的案情顿时变得简单,只要司法部门要求白宫方面把录音拿出来,尼克松是否参与了这桩丑闻便可真相大白。

    多伊尔写道,1973年7月16日,时任白宫办公厅主任亚历山大·黑格突然下令将椭圆形办公室内的录音设备悉数拆除,但为时已晚——尼克松指使下属窃取竞选对手机密资料并在事发后妨碍司法的事实经由秘密录音曝光,次年,面临弹劾的他被迫辞职。

    至于为何要安装如此先进却最终“惹出大麻烦”的录音系统,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解释说,“从一开始我就决定,要让我这一届政府成为美国历史上记录最全的政府”。多伊尔分析称,尼克松视野宏大、深谋远虑,是一位精通历史的政治家,从历史文献的珍贵性和完整性角度看,他或许觉得,通过录音的形式可以把总统的决策过程客观详细地记录在案。尼克松在回忆录中也坦言,“我想以后在写书或者写回忆录的时候,参考这些录音资料”。

    本意是谋便利,结果适得其反

    尼克松的自辩道出了一个事实:绝大多数美国总统搞秘密录音是出于某种自利的动机。当年,罗斯福就是因为厌倦了自己的话总被错误引用,才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安装了录音设备,他甚至在台灯里放了微型麦克风,这个秘密装置直到1978年才被发现。

    罗斯福录下的东西听起来饶有趣味,比如白宫就种族问题展开的一场讨论。谈话中,罗斯福拿军舰上的船员开玩笑,称黑人水手为“这些小子们”,还说在海军中提升黑人比例的最佳方法是组建乐队,“我们可以在舰上培训一定数量的乐手,因为黑人太擅长搞艺术了”。

    美国广播公司(ABC)指出,罗斯福的继任者杜鲁门延续了前任的做法,而杜鲁门的继任者艾森豪威尔对秘密录音尤其热衷,一共在椭圆形办公室里记录了25次规模不同的会议。艾森豪威尔还尝试使用不同的录音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内的一部假电话里安装了麦克风。

    与被录音“拖下水”的尼克松不同,艾森豪威尔留下的录音表明,这位二战时的杰出将领十分勤勉,而且是性情中人。他曾这样抱怨自己的工作,“我得签这么多该死的文件,这些日子都没机会读书了”。谈及白宫里四处乱窜的野生动物时,艾森豪威尔气愤地大吼,“下次再看到那些松鼠跑进我的高尔夫球洞,我一定要开枪干掉它们”。

    关于秘密录音,艾森豪威尔也有一套解释,“这让我省去很多口述指示写便条的时间,我也不用费脑子记住别人向我报告的每一条事实和观点”。但原因并不仅限于此。1954年的一场内阁会议上,艾森豪威尔坦承,“你们这群家伙要知道,在同不太信任的人说话时最好录个音,我总信不过华盛顿的某些人,我要保护自己,省得他们日后瞎说我讲了什么”。

    威廉·多伊尔在专著中点评说,罗斯福以来的每位总统都面临困境:如何取得白宫谈话的详细记录,同时在不泄密的情况下让外界知道他们的话被录了下来?不过,尼克松之后的美国总统大多害怕录音,他们担心录下的某些内容会成为日后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总统的“小动作”受法律约束

    “尼克松给继任者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别在椭圆形办公室里录音,”纽约大学教授蒂莫西·纳夫塔利表示,“这只会给你带来麻烦。”话虽如此,尼克松并不是最后一个秘密录制白宫内对话的领导人;华盛顿的不少圈内人都知道,罗纳德·里根对录音同样很感兴趣。

    1985年6月14日,据信与真主党有联系的恐怖分子劫持了从希腊雅典前往意大利罗马的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第847号班机,恐怖分子首先将飞机飞到黎巴嫩贝鲁特,在那里用几个人质交换了汽油,然后将飞机开往阿尔及利亚。

    为尽快了解恐怖分子的动机,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同当时的巴基斯坦军政府总统穆罕默德·齐亚·哈克通了电话。此后,这段电话录音被泄露。里根在电话中呼吁齐亚·哈克“不要对劫机者做出任何让步,否则国际社会只会看到更多的劫机和恐怖事件”。

    类似言论的公开给里根造成了不少困扰。里根去世后,威廉·多伊尔曾在接受《纽约邮报》采访时为这名前总统开脱,称里根之所以想录音,主要是怕信息传输有误。

    归根结底,总统在白宫内进行秘密录音是其权限内的“小动作”,本身并不违法,但录音的扩散非常容易引发意外乃至危机。因此,基于“水门事件”的经验教训,美国国会专门出台了《总统纪录法》,规定总统录音归民众所有,应依法公开,私自销毁属于犯罪。

    据CNN报道,10多年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米勒公共事务中心已经整理了超过5000小时的白宫录音带,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曾经的白宫主人逐一走进历史后,这些当年不经意间录制的信息的价值愈发显著;米勒中心的总统录音项目主任大卫·科尔曼就此宣称:该机构的工作“就是尝试将这些录音变成方便历史学家和学生们使用的资源”。

 

白宫录音:历史遗产也是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