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在哪儿
本报记者 温莎
青年参考
(
2017年06月21日
12
版)
4月25日,哈尔滨市人力资源中心举行了2017年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吸引了大批应届毕业生应聘。图片来源CFP
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用人单位有了更大的“挑挑拣拣”的余地,不少“奇葩”的招聘要求由此诞生。
--------------------------------------------
歧视成毕业生就业“拦路虎”
徐桂英(音)10年前面试第一份工作时的经历让她至今难忘,但那并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身为江西本地人的她,想要面试当地煤矿公司经理助理的职位,却在经理办公室中受到了无礼的对待。
“面试官看着我问道:‘你想做的真的不是清洁女工吗?’”如今32岁的徐桂英对当时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初出茅庐的我忍了下来,坚持完成了面试,当然,我没有获得这份工作。”
那次面试经历是徐桂英走出象牙塔后,社会给她上的第一堂课。虽然她至今仍然相信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十分重要,“但那天之后,我明白了,长相和表达能力缺一不可。”在度过了青涩的职场新人阶段后,现在的徐桂英已经成为一名药品销售代表,事业蒸蒸日上。
新加坡《海峡时报》称,直到今天,徐桂英的面试故事在中国也并不少见;法律禁止就业歧视,但这仍然是一个持续存在的社会问题。随着又一批中国年轻人即将毕业,大多数学生开始了漫漫求职路,他们刚走出学校就见识到社会残酷的一面。
《海峡时报》援引《京华时报》的一篇报道称,有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发布了歧视性招聘要求,指出以下五类人不要:“简历丑的,研究生博士生,开大众的,信中医的,黄泛区及东北人士。”消息一出即引发轩然大波。一些网友指责该企业涉嫌就业歧视。对此,企业方面回应,涉事人员已被辞退,对其不当言论表示歉意。
不以能力为衡量标准的招聘要求会造成就业歧视,不仅打击了求职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不利于人才的有效利用,还可能滋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为了保证求职过程的公平公正,我国《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然而,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就业歧视仍然存在,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最大“拦路虎”之一。《海峡时报》指出,这缘于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实力不对等,也与有关部门对反歧视法规执行不到位有关。个别招聘单位在招聘时上演“无厘头”闹剧,根本原因是求职者有就业压力,企业没有招不来人才的压力,于是把一些跟学识和能力无关的条件甚至个人喜好纳入招聘要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海峡时报》,虽然有明确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但受到处罚的企业少之又少,“即便此类案例见诸报端,有关部门似乎也不会对涉事企业采取相关措施。”
对外经贸大学助理教授(音)陆杰锋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陆杰锋认为,“中国人爱面子的传统根深蒂固,许多受害者可能私下抱怨,但不选择投诉。”他还指出,过去10年来,违反劳动法的事件频频被报道,但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不足90个。
挑性别 比学校 拼颜值
不久前,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来自100余所高校的605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75.7%的受访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时受到不公平对待。在所有就业歧视中,企业对男女应聘者的“区别对待”是最明显的。
24岁的周玉霞(音)从美国留学回到北京后,深感找工作的不易。她有能力、有学历,但输在了性别上,“有一些工作,只因为我不是个男人就不给我机会。”她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说,她在浏览招聘网站时看中了一个营销经理的职位,但招聘广告中明确要求应聘者为男性。
早在2015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在北京等地的多所高校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86.6%的女大学生受到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工科女大学生占80%以上。其中,有80.2%的女性认为,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招聘信息显示限男性或男性优先”“不给女性复试机会”“提高对女性的学历要求”等现象。
有人输在了“先天的起跑线上”,还有人因为“后天不足”而连递交简历的资格都没有。一些企业在招聘时,招聘条件明确提出只要211、985院校的毕业生,其他高校的毕业生直接丧失了应聘资格。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今年中国的求职者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那些不那么有名的大学的毕业生。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应届毕业生不仅在性别、学历上面临不公平待遇,“颜值”不够也会成为找工作难的原因,还有4.3%的受访者称遇到过星座、生肖等歧视。
《纽约时报》称,在这个重视“颜值”的时代,凭借姣好的外貌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显得至关重要。一些年轻女性将整容视为改善个人或工作前景的手段。职业学校空乘、舞蹈、表演等专业的学生,经常成群结队地去整容。
美国“每日野兽”网站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相信,一张漂亮的面孔能让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香港中文大学一项研究称,对很多女性而言,整形并不是虚荣,而是为爬上更高的社会阶梯进行的投资。“中国的经济、文化变革让女性产生了巨大的焦虑,刺激了对‘美貌是资本’这一观念的信仰。”香港人类学家文华(音)说,“人们普遍认为美貌是实现事业成功的关键。”
虽然目前就业市场存在不少问题,但熊丙奇认为,最新的案例已经显示,中国民众在就业维权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网络舆论的压力逐渐迫使用人单位改变其不公的招聘。
但熊丙奇也指出,在看到根本性的变化之前,人们尚需做出更大努力;如果相关部门能够意识到这一日渐严重的问题,改变也有可能尽快发生。
毕业生人数增加,薪资下降
据《金融时报》报道,有调查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资连续两年下降,原因之一是毕业生人数持续上涨。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795万人,创下了历史之最,而10年前的数字仅为400万左右。
更多的毕业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智联招聘在5月底发布的《2017年大学生求职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4014元,同比下降了16%。
智联招聘公布的信息称,此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为中国高校2017年应届毕业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最终收回有效样本93420份。调查显示,男生的实际签约月薪高于女生,其中男生为4374元,女生为3624元。平均月薪最高的为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应届生实际签约月薪为4867元,同比下降826元。其次是金融业和交通物流行业,平均签约月薪分别是4692元和4457元。农林牧渔和服务业是应届毕业生签约薪资水平较低的行业,月薪分别为3347元和3115元。
今年即将从成都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张晓雨(音),提交了17份个人简介后,在一家国有企业找到了会计的工作,月薪为4500元。她告诉《金融时报》:“我对自己的薪水十分不满意。”她说,自己看在国企的福利补贴上才办了入职,“我不喜欢会计的工作,但我在其他领域没什么竞争力。”
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就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据中国网报道,今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时说:“中国的就业岗位是靠自己创出来的,中国完全有能力扩大就业,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群体性失业。”
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虽然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示找工作难,但今年逾70%的应届毕业生已收到至少一份工作邀请。
美国彭博社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的问题,指出这其实可能促使中国经济向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向发展。
彭博社称,随着工资和其他用人成本的增加,中国正在失去从纺织到家具制造等低端行业的优势。为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正努力实现经济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转型,例如飞机制造、机器人、基础研发等领域。大量涌向市场却薪水较低的毕业生,或许对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助力。
“这是中国新的竞争优势。”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音)对彭博社说,“你走进任何一家银行,每一个柜员都受过高等教育。如果打得好,这些高端人才将成为政府手里的一副好牌。”
彭博社同时指出,毕业生的工资太低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年轻人的收入过低,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有不利影响。
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用人单位有了更大的“挑挑拣拣”的余地,不少“奇葩”的招聘要求由此诞生。
--------------------------------------------
歧视成毕业生就业“拦路虎”
徐桂英(音)10年前面试第一份工作时的经历让她至今难忘,但那并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身为江西本地人的她,想要面试当地煤矿公司经理助理的职位,却在经理办公室中受到了无礼的对待。
“面试官看着我问道:‘你想做的真的不是清洁女工吗?’”如今32岁的徐桂英对当时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初出茅庐的我忍了下来,坚持完成了面试,当然,我没有获得这份工作。”
那次面试经历是徐桂英走出象牙塔后,社会给她上的第一堂课。虽然她至今仍然相信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十分重要,“但那天之后,我明白了,长相和表达能力缺一不可。”在度过了青涩的职场新人阶段后,现在的徐桂英已经成为一名药品销售代表,事业蒸蒸日上。
新加坡《海峡时报》称,直到今天,徐桂英的面试故事在中国也并不少见;法律禁止就业歧视,但这仍然是一个持续存在的社会问题。随着又一批中国年轻人即将毕业,大多数学生开始了漫漫求职路,他们刚走出学校就见识到社会残酷的一面。
《海峡时报》援引《京华时报》的一篇报道称,有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发布了歧视性招聘要求,指出以下五类人不要:“简历丑的,研究生博士生,开大众的,信中医的,黄泛区及东北人士。”消息一出即引发轩然大波。一些网友指责该企业涉嫌就业歧视。对此,企业方面回应,涉事人员已被辞退,对其不当言论表示歉意。
不以能力为衡量标准的招聘要求会造成就业歧视,不仅打击了求职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不利于人才的有效利用,还可能滋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为了保证求职过程的公平公正,我国《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然而,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就业歧视仍然存在,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最大“拦路虎”之一。《海峡时报》指出,这缘于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实力不对等,也与有关部门对反歧视法规执行不到位有关。个别招聘单位在招聘时上演“无厘头”闹剧,根本原因是求职者有就业压力,企业没有招不来人才的压力,于是把一些跟学识和能力无关的条件甚至个人喜好纳入招聘要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海峡时报》,虽然有明确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但受到处罚的企业少之又少,“即便此类案例见诸报端,有关部门似乎也不会对涉事企业采取相关措施。”
对外经贸大学助理教授(音)陆杰锋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陆杰锋认为,“中国人爱面子的传统根深蒂固,许多受害者可能私下抱怨,但不选择投诉。”他还指出,过去10年来,违反劳动法的事件频频被报道,但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不足90个。
挑性别 比学校 拼颜值
不久前,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来自100余所高校的605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75.7%的受访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时受到不公平对待。在所有就业歧视中,企业对男女应聘者的“区别对待”是最明显的。
24岁的周玉霞(音)从美国留学回到北京后,深感找工作的不易。她有能力、有学历,但输在了性别上,“有一些工作,只因为我不是个男人就不给我机会。”她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说,她在浏览招聘网站时看中了一个营销经理的职位,但招聘广告中明确要求应聘者为男性。
早在2015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在北京等地的多所高校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86.6%的女大学生受到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工科女大学生占80%以上。其中,有80.2%的女性认为,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招聘信息显示限男性或男性优先”“不给女性复试机会”“提高对女性的学历要求”等现象。
有人输在了“先天的起跑线上”,还有人因为“后天不足”而连递交简历的资格都没有。一些企业在招聘时,招聘条件明确提出只要211、985院校的毕业生,其他高校的毕业生直接丧失了应聘资格。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今年中国的求职者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那些不那么有名的大学的毕业生。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应届毕业生不仅在性别、学历上面临不公平待遇,“颜值”不够也会成为找工作难的原因,还有4.3%的受访者称遇到过星座、生肖等歧视。
《纽约时报》称,在这个重视“颜值”的时代,凭借姣好的外貌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显得至关重要。一些年轻女性将整容视为改善个人或工作前景的手段。职业学校空乘、舞蹈、表演等专业的学生,经常成群结队地去整容。
美国“每日野兽”网站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相信,一张漂亮的面孔能让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香港中文大学一项研究称,对很多女性而言,整形并不是虚荣,而是为爬上更高的社会阶梯进行的投资。“中国的经济、文化变革让女性产生了巨大的焦虑,刺激了对‘美貌是资本’这一观念的信仰。”香港人类学家文华(音)说,“人们普遍认为美貌是实现事业成功的关键。”
虽然目前就业市场存在不少问题,但熊丙奇认为,最新的案例已经显示,中国民众在就业维权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网络舆论的压力逐渐迫使用人单位改变其不公的招聘。
但熊丙奇也指出,在看到根本性的变化之前,人们尚需做出更大努力;如果相关部门能够意识到这一日渐严重的问题,改变也有可能尽快发生。
毕业生人数增加,薪资下降
据《金融时报》报道,有调查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资连续两年下降,原因之一是毕业生人数持续上涨。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795万人,创下了历史之最,而10年前的数字仅为400万左右。
更多的毕业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智联招聘在5月底发布的《2017年大学生求职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4014元,同比下降了16%。
智联招聘公布的信息称,此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为中国高校2017年应届毕业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最终收回有效样本93420份。调查显示,男生的实际签约月薪高于女生,其中男生为4374元,女生为3624元。平均月薪最高的为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应届生实际签约月薪为4867元,同比下降826元。其次是金融业和交通物流行业,平均签约月薪分别是4692元和4457元。农林牧渔和服务业是应届毕业生签约薪资水平较低的行业,月薪分别为3347元和3115元。
今年即将从成都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张晓雨(音),提交了17份个人简介后,在一家国有企业找到了会计的工作,月薪为4500元。她告诉《金融时报》:“我对自己的薪水十分不满意。”她说,自己看在国企的福利补贴上才办了入职,“我不喜欢会计的工作,但我在其他领域没什么竞争力。”
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就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据中国网报道,今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时说:“中国的就业岗位是靠自己创出来的,中国完全有能力扩大就业,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群体性失业。”
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虽然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示找工作难,但今年逾70%的应届毕业生已收到至少一份工作邀请。
美国彭博社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的问题,指出这其实可能促使中国经济向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向发展。
彭博社称,随着工资和其他用人成本的增加,中国正在失去从纺织到家具制造等低端行业的优势。为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正努力实现经济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转型,例如飞机制造、机器人、基础研发等领域。大量涌向市场却薪水较低的毕业生,或许对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助力。
“这是中国新的竞争优势。”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音)对彭博社说,“你走进任何一家银行,每一个柜员都受过高等教育。如果打得好,这些高端人才将成为政府手里的一副好牌。”
彭博社同时指出,毕业生的工资太低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年轻人的收入过低,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有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