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虎妈猫爸”之外的教育之路

作者 温言   青年参考  ( 2017年04月12日   16 版)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

    几年前我第一次听说了《窗边的小豆豆》里面巴学园的原型——英国夏山学校(Summerhill School),并认识了一位试图以夏山为蓝本建立中国“夏山”但未能如愿的父亲。

    那时我刚升级为妈妈,比以往更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环顾左右,发现身边涌现出大量尝试各种创新教育的家长:

    有的送孩子去中国的“巴学园”;有的送孩子去“海上学校”;有的和小区家长集资请老师在自己家教孩子小学课程;还有的把孩子送到高价私塾,但又因为私塾让孩子吃素,把孩子接出来送回南方老家读国际学校……

    作为一个孩子年龄尚幼的母亲,看着别人家父母折腾来折腾去,绞尽脑汁地为孩子寻求更好的教育方式,我不禁心生敬意,却也产生了更多的疑惑:

    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可能靠单一家庭、多个家庭的联盟来完成吗?

    自成体系的私塾和家庭教育是否能够保证各科目学习的均衡发展?如何检验效果?

    如何保证学生在相对小的圈子里拥有必要的社交能力,并适应集体化生活?

    “个性化的教育”能否留给孩子和家长一定的“退路”,而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

    这些问题,到最后汇聚成了一个问题:是否存在一条道路,它既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因材施教”,又能保障学生留在国内社会发展的基本身份和权益?

    经过思考,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升级为:教育,能否真正突破形式上的藩篱,让有志于提供更好教育内容的辅导者们,根据学生的条件定制学习方案,并科学、长期地监测学习效果,建立知识图谱,最终让学习者培养出独立而系统化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体系?

    在我寻找这个问题答案的时候,一个同事告诉我,他一直自己在家用可汗学院(编者注:Khan Academy是美国一个非营利性的教育网站,由美国教育家萨尔曼·可汗创办)的系统教儿子数学,那时他儿子上小学二年级,足够聪明,当然也足够顽皮,属于那种“普通教材喂不饱”的孩子。于是同事用有限的英语能力进行了一场半家庭教育的“实验”,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他只提供相应辅导和延展资源,结果孩子轻松学完了六年级的课程。

    听了他的故事,我很激动,觉得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能两头兼顾的“第三条道路”。于是我开始了解可汗的教育方式,读他的书,下载App,听萨尔曼·可汗在TED上的演讲。

    我非常认同可汗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是一个让孩子从“勉强”到“学习”的过程——“勉强”是不断地以结束为标志来划分的;“学习”却是不断地准备新的开始,如同没有结束的故事一样,因此学习中的“主体性”非常重要。

    当然,主体性的第二层意思应该是“因材施教”:有些学生的理解能力强些,有些弱些,每个人也或多或少会有偏科的现象,教学就应该承认这种学习中的能力“不平等”现象,并允许强的人多往前走一些,而弱的人留在原地弄懂了再前进。

    自主学习是可汗式教学的重点。在传统的学校里,老师会告诉孩子们“我们该学什么”“我们该怎么学”;而我同事儿子学习的例子则是:8岁的孩子自己制定目标和计划,父亲作为辅导员,定期获得可汗学院提供的“知识地图”和“下一步的建议”,孩子是学习的主导者,他会不时根据自己的计划向父母寻求资源和帮助。

    可汗学院还强调“精熟教育”的理念,他们发现一旦帮助学生填补基础知识里的某个漏洞,学生马上就能完成飞跃,从而信心大涨,加速前行。想起我自己中学时各科成绩都还不错,唯独大家都说“容易”的化学成绩怎么也上不去,会考前花了很大功夫补习,才勉强过关。工作后和身边的化学牛人们交流,他们给我的诊断惊人一致:“在学化学的前期,关于基础概念和方法就有诸多漏洞,在学习后期,没有去补基础漏洞,反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了恶性循环。”

    试想当初如果有可汗学院的手段,可以随时检验学习成果,并诊断学习的弱点,我大概也不会在高二下半学期骤然“弃理从文”,也完全可以避免当初在化学课上产生的自卑、厌恶、恐惧情绪给整个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我的心目中,“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不让孩子反感的教育。教育永远不可能像玩耍那样全部由快乐构成,它总会在某些方面超出孩子们的“舒适区”,但它应该能允许孩子在安全感中,“按照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进行。

    可汗学院或许是目前为止我们最容易进入的公益课堂。我没有做过统计或调研,但我想,如果连比尔·盖茨和谷歌的员工们都把孩子送到这里学习,它至少是符合开放、平等、尊重和协作这些基本的互联网理念的。

    当然,可汗学院也给我们这些有意愿突破现状、却是从传统教育中走出来的父母提出了更多挑战。

    比起传统教育需要你倾注的金钱、时间、社会关系资源,你是否愿意:

    主动完成从知识灌输者到学习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花费更多精力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从而得以根据学生主导的进度给与更深入的指导?

    适应基于互联网的协作方式,以尊重和平等为基础,进行一场从容不迫、允许失败的教学?

    或许,理想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拥有多少成就,而是拥有更多可能性。

    本文作者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任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官员,现供职于果壳网。

 

30岁后去留学
“虎妈猫爸”之外的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