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新西兰、印度立法保护河流“健康和福祉”

当一条河成为一个“人”

本报记者 温莎   青年参考  ( 2017年04月12日   09 版)

    2016年8月2日,印度新德里的孩子在污染严重的亚穆纳河中游泳。这条河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毛利人从小被教导要尊重河流,视河水为圣物。

    不久前,世界上在一周内多了3个广受关注的“新人”:新西兰旺加努伊河、印度的恒河和亚穆纳河。它们都被当地法庭赋予了人权,从此被视为完整的“人”。这意味着,任何直接或间接伤害这3条河流的人都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新西兰最长官司尘埃落定

    “我是河流,河流即是我。”这句著名的毛利人谚语如今有了确切的法律含义。3月15日,新西兰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确认该国第三长河——旺加努伊河拥有法定人权。作为世界上第一条被确认为合法生命体的河流,它在法律上拥有和人类一样的权利、义务乃至责任。

    法官宣布法案通过时,毛利族旺加努伊部落的超过200人欢呼庆祝这一历史时刻,有人流下了欢喜的泪水。站在国会长廊上的毛利人欢呼、高歌长达10多分钟。

    据美国《史密森尼杂志》报道,几个世纪以来,河流一直是旺加努伊部落赖以生存的根基,他们围水而居,在那里洗衣钓鱼。对这些原住民而言,旺加努伊河不仅仅是条水路,更是他们实现精神价值和自我认同的途径。河水被视为圣物,人们从小被教导要尊重河流。

    直到1840年,毛利人与英国殖民者签署《怀唐伊条约》,以割让主权换取英国王室的保护,防备法国人侵略。这一条约被认为是新西兰的“建国文献”,但它令毛利人在19、20世纪失去了大量土地,本应被赋予的许多权利却被忽略,引起毛利人不断抗议。

    殖民者通过河流进行贸易,开发河船旅游,在毛利人看来令“神圣的水域受到了威胁”,最终他们决定诉诸法律,于1873年向新西兰议会递交请愿书,抗议外来者滥用河流。但直到1975年,新西兰政府才为此设立专门委员会。上世纪90年代,法庭正式就此案举行听证会。

    “旺加努伊人与河流的关系超越了物质世界。对他们而言,这条河不仅仅是灌溉农田、水利发电、水路运输的手段或食物来源,当地人还与之有精神上的联系。它是一名长者,给予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扮演着守护者的角色,是象征当地统一的图腾。“举证者写道。

    终于,在近150年后,毛利人获得了胜利。“新西兰历史上最长的诉讼终于尘埃落定。”美国广播公司援引新西兰总检察长克里斯托弗·芬雷森的话说,“我们一直在努力为这条河流争取法定人权,因为这最接近我们的理念,也能让其他人更好地理解这条河流。”

    “这是一场漫长、艰难的战斗。我们一贯认为,旺加努伊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包含始于北岛中部山脉、终于海洋的所有实体和精神元素。我们为河流的力量而战,我们视河流为祖先,在法律中尽可能实现这种观念,确保人们了解这一观念,并与之共存。”旺加努伊部落领袖、首席谈判官杰拉德·阿尔伯特说。

    赋予人权意味着保障“健康和福祉”

    旺加努伊河被赋予人权的消息传出后,新西兰网民欢乐地开启了段子手模式,热烈讨论这条河未来的“人生”。“他是不是能参与投票了?”“他多大,到合法喝啤酒的年龄了吗?”“如果有人不小心掉进河里淹死,他会被指控犯有谋杀罪吗?”

    未来,旺加努伊河将拥有两名监护人,一名由新西兰政府任命,另一名由毛利人推举。芬雷森表示,这一变化有望帮助问责那些损害环境的人。根据协议,政府将向毛利人支付800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3.8亿元)作为“黑历史”的补偿金,并设立300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的基金,以确保河流的“健康和福祉”。

    “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立法。”芬雷森告诉《新西兰先驱报》,“赋予河流人权听上去有点奇怪,但其实和家族基金、公司这类机构拥有法人代表的做法类似,而且这样做回应了旺加努伊部落的理念。”

    “我们坚信大山、海洋、河流都有人性,人类与自然之间一律平等。这种看法深深影响着部族生活。诉讼的实质并非反对开发河流,而是将它视为生命体,从河流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它的未来。”阿尔伯特说。

    “成千上万的人可以没有爱而活着,但没有一人能够无水而生存。”在不久前的3月22日“世界水日”,南非总统祖马在联合国世界水日峰会上致辞时,引用了美国著名诗人奥登的名言。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埃利亚松强调,一切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极为依赖淡水的供应量和质量,水是全球发展及人类有尊严生活的最优先事项之一,也是维护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因素。然而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可能面临用水紧张。

    各国境内的河流是主要的淡水来源,它们中不少还具有神圣的文化意义。美国《外交官》杂志称,多年来,随着《国际环境法》逐步完善,各国已对水源形成保护机制,联合国等世界性组织也致力于研究与水的治理、保护有关的各种问题,但仍然需要各国不懈努力。

    旺加努伊河被赋予“人权”,无疑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保护模式:在法律束缚下,任何直接或间接伤害河流的人都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亲近自然的正确方式是“视之为人”

    河流得到人权尚属首次。不过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新西兰东北部被群山环绕的尤瑞瓦拉国家公园在2014年就被赋予了人权。

    更早的是厄瓜多尔。2008年,它成为第一个在宪法中承认大自然具有“存在、蓬勃发展和演化”权利的国家,而非将之视为人类的财产。

    旺加努伊河成为“人”后,立刻彰显出了带头作用。仅仅过了数日,印度北阿坎德邦高级法院就宣布,该国两条最大的河流——恒河和亚穆纳河被赋予法律人格。3月21日,法庭宣布从旺加努伊河的案例中获取灵感,将分配法定“双亲”来保护这两条河流。

    据《印度时报》报道,由于地位特殊,恒河和亚穆纳河长期承受严重“蹂躏”,污染情况已达灾难性的程度。当地律师指出,裁决有助于打击污染——河流的保护者将不再需要极力证明排污危害环境,因为污水对人体有害,这意味着任何污染水源的行为都可被视为对恒河、亚穆纳河这两“人”的故意伤害。

    尚未采取行动的国家也开始进行思考。《曼谷邮报》称,印度和新西兰在河流治理保护上的进展,让泰国人惊觉自己“依然落后”。泰国人对该国第一大河流湄南河同样心怀崇敬,认为这一“河流之母”孕育了泰国文化。“然而,我们经常忘记她的重要性,有时任凭她受到伤害。”

    美国《赫芬顿邮报》澳大利亚版赞扬印度、新西兰在环境保护上迈出重要的一步,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代表人类保护环境的更坚定的决心。

    很大程度上,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以人的权利与利益为先,其“副产品”就是资源过度开发、物种灭绝和污染等重大环境问题。想要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取得利益平衡。专家指出,新西兰与印度的决定无疑是一条新思路,它们的做法就像宣言一般,大声说出人类已认识到自然世界和生物存在的价值。

    正如旺加努伊部落领袖阿尔伯特所说:“将河流当做一个生命体,才是接近它的正确方式,而不是像过去的100年那样,以宣示所有权的方式对待它。”

 

当一条河成为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