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日本年轻人热衷农业有隐忧

本报特约撰稿 张文智   青年参考  ( 2017年04月12日   06 版)

    日本山形县的女子农场。该农场创办人欲通过自身行动,改变日本人对农业的负面印象。

    近几年,日本掀起了一股“农业热”:年轻人择业观念发生改变,许多人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农学。在这股热潮背后,日本的农业面临严峻挑战。

    年轻人的职业观正在改变

    3月下旬,东京举办了一场号称“日本最大规模”的农业就业岗位招聘会。根据活动主办方提供的数据,今年到场应聘的大学生中,将农业填写为就职第一志愿的有500多人,而2013年该招聘会首次举办时,如此填写的不过百人左右。

    这场招聘会的另一个新现象是,一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大学毕业生产生了下乡的意愿,其中便包括22岁的稻桥直树。

    “虽说人力不足是日本农业的危机,但只要有新点子,它还是很有前景的领域。”听完一个有关IT技术农耕改革的演讲后,稻桥直树对日本《读卖新闻》表示。

    近几年来,日本掀起了一股“农业热”。据台湾《天下》杂志报道,2013年2月初,包括农家、农业学校、就业辅导中心等200多个机构齐聚东京“新农业人博览会”,通过摆摊、讲座和咨询服务,介绍务农生活的乐趣。这一年在东京、大阪、札幌等地共举办了8场“新农业人博览会”,共吸引超过7000人入场。

    Recruit Jobs是日本一家负责活动规划的公司,该公司新领域开发组负责人深濑贵范表示,日本年轻人的职业观正在发生改变。

    “比起赚钱,更多人开始从社会贡献的角度选择工作,农业正好符合这个意向。”深濑贵范对该国的《东洋经济周刊》说。

    年轻人的务农风潮在大学校园里持续“发烧”。目前,日本有10多所私立大学设立了农学系,高考时填写该系的人数是实际录取人数的近4倍。

    促使年轻人青睐农业的重要原因,是日本近几年的经济萧条。在距离东京43公里的小镇横芝光町,原本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秋元嗣经过培训,学会了水稻和蔬菜种植、猪圈清理、奶牛喂养等技术。

    “我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感觉自己应该学些东西来糊口。你知道猪真的能把尾巴卷起来吗?”秋元嗣一边笑着说,一边抬手打了个响指。

    据《纽约时报》报道,秋元嗣接受的培训由政府出学费,与他同组的人当中,包括迪士尼的管理者、下岗的风景艺术家和一些大学生。

    “我的朋友们都说我来这里简直是疯了,可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食物的产地,我想了解得更深一些。”一位参加培训的年轻人说。

    把农业当主业不容易

    然而,表面火热的日本农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劳动力不足。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去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农业人口首次跌破200万,与1990年相比减少了60%,而且“今后支撑农业生产的人口还将进一步减少”。

    造成农业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日本《经济新闻》称,农业人口平均年龄已高达66.3岁,不少人因年事过高不得不放弃耕种。

    雪上加霜的是,已经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劳作好几年的年轻人,因为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较大,也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东洋经济周刊》的调查显示,年轻人流入农村的数量近几年正在逐步减少。日本全国新进农业就业咨询中心针对39岁及以下年轻农民的调查发现,务农两年内可以自给自足的比例只有14%,5年内被迫放弃务农的比例高达三成。

    对此,深濑贵范坦言,弯腰下田、农耕技术、产品销售、财务管理……田园生活处处是考验,“要把农业当主业并不容易”。

    务农的难处,现年29岁的船木翔平深有体会。2013年,他和同岁的伊藤宏及32岁的大神辰裕携手在东京近郊经营农场,除了出产高丽菜、蜂蜜等50种产品,他们也开拓渠道,把菜卖进幼儿园等市场。但辛辛苦苦下来,三个男生全年的营业收入只有220万日元,扣除成本,获利只剩60万日元,连吃饭都不够。更让他们感到迷茫的是,至今他们还没找到盈利模式。

    即便是农家子弟也不看好务农前景。调查显示,进入农业的39岁及以下农家子弟正在快速减少,2007年这一群体约为1万人,到了2013年仅为7400人。

    “我从小就不想继承父业,做农活既辛苦又赚不到钱。”39岁的宫治勇辅直截了当地说。然而,他最终还是接过了父亲的事业,回乡养猪,并小有成就。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父亲虽然养猪多年,但对猪肉的销售一无所知……很多农民像他一样,只懂生产,却不懂消费者,这让他们再怎么辛苦也所获无多,也使农家子弟不愿再从事农业。”宫治勇辅说。

    欲用全新形象吸引年轻人务农

    东京农业大学国际食品资讯学系助理教授堀部笃认为,缺土地、缺技术、缺钱,是浇灭日本年轻人下乡务农热情的三盆“冷水”。

    2015年,日本全国耕地面积为449.6万公顷,较上一年同期减少0.5%。这种情况也使许多农民成为“兼职农民”,他们从事农业之余还做别的工作。由于不指望靠种地养家糊口,他们在耕作时往往吊儿郎当,农业产出很差。

    “这些人算不得真正的农民,天气热了就坐在空调房里,任由稻田干裂。”向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谈及兼职农民时,石川县的“专职农民”坂本六雄有些不满。

    当地人尚且没有足够的耕地,作为外来者的年轻人就更不用说了。即便找到土地,若土壤条件太差,也不会吸引他们常驻。

    土地到手,还要懂农业技术,这对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人来说是巨大的障碍。因使用错误的有机技术导致病虫害问题加重,甚至祸及邻田等事情,在年轻农民身上时有发生。

    此外,务农的前期投入对于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一旦负债,东山再起的难度很大。

    为了让表面上风光的“农业热”变得实实在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3年喊出了“4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10年内倍增为40万人”的目标,政府还推出“青年务农给付金”制度,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年轻农民给予资金补助,最多每人每年可获得150万日元。

    在安倍政府中负责农业改革的政坛新秀小泉进次郎,在一次演讲中描绘了“未来农业”的美好图景,意欲使农业以全新的形象吸引年轻人。他说:“我们以后可用研发的导航技术遥控农耕器具,用小型自动驾驶飞机施肥。”

    一些志在农业的日本年轻人想用自身行动改变人们对农业“又辛苦、又肮脏、收入又少”的印象。比如在山形县,35岁的农民之女高桥奈帆子2009年成立了“山形女子农场”。如今,这家农场7名年龄在24~35岁之间的成员均具有农学学历,她们种植西瓜、菠菜、芋头和5种水稻,还自制烘焙美食出售。至于销售,除了向酒店、餐馆等传统市场推销,她们还借助推特、脸谱等社交媒体宣传造势,并开网店介绍农场的产品。

    “我们的目标之一是改变农业在日本的传统形象,”高桥奈帆子对《日本时报》说,“日本农业仍是男性主宰的行业,长久以来,年轻人对于耕种很不热心。”

 

日本年轻人热衷农业有隐忧
韩国大气污染物是“韩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