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太极拳与申遗擦肩急坏“粉丝”

本报特约撰稿 王微   青年参考  ( 2017年04月05日   17 版)

    太极拳申遗之路坎坷

    “中国的太极拳何时才能赢得国际认可?”直到一年一度的名录申报期限截止,河南省温县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领导小组副组长严双军一直在思索。当地普遍被认为是太极拳发源地。

    答案是,至少不在今年。3月31日是名录申报期的最后一天,作为中国备报项目之一的太极拳并未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文本、视频等申报材料。

    2011年,韩国跤拳成为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武术项目。2015年,印度瑜伽也入选了这一名录。

    事实上,太极拳申遗之路起步很早,一路走来却十分坎坷。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成为中国向教科文组织申报的35个项目中的一个。然而,据《印度时报》报道,太极拳由于申报“定义太模糊”而落选。

    太极拳与申遗擦肩而过,原因有很多。其一,中华历史传承至今,文化珍宝浩如烟海,而2009年起教科文组织允许每国每年申遗的项目仅为两项,太极拳在国内就面临大批有力的竞争对手。其二,太极拳文化艰深难懂,用中文描述尚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处,想要到国际上申遗就需翻译成英文版本,堪称难上加难。

    但在过去10年里,严双军等太极拳爱好者没有放弃努力。“通过太极拳,人们能窥探到中国文化,从医学到文学,从哲学到艺术。”他告诉《纽约时报》,虽然支持者和爱好者坚称太极拳以一种独一无二的角度体现了中国文化,但他担心,如果中国不能将太极拳列入教科文组织的名录,其他国家可能推动自己“版本”的太极拳去申遗。

    申遗有风险,别国爱“抢注”

    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太极拳把行云流水的动作与深呼吸、冥想结合在一起,其起源是防身术,但现在被视为健身方式。在中国各省市乃至海外,都能在公园等公共场所看到人们步调一致、悠然地打着太极拳。不过,正是其受欢迎程度令爱好者担心中国失去太极拳“所有权”。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来自河南的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强调了此事的紧迫性。

    张立勇表示,韩国和日本都在与中国竞争,试图“抢注”太极拳。特别是在韩国将该国端午节——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的如今,一些人称太极拳也是韩国人发明的。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只关乎名誉,不产生经济收益,但他仍然认为太极拳申遗十分有必要。

    多年来,类似的“抢注”事件不断发生。“快把广场舞申遗吧,趁还来得及。”2015年,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4国联合申遗的“拔河”入选教科文组织名录后,中国网友开启了“段子手模式”。此外,火炕、中医等被认为理所当然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事物,也纷纷作为韩国“国粹”被申报。

    对于韩国“积极申遗”,香港《文汇报》曾发表社论称,韩国作为同样使用汉字的国家,对待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心情越来越复杂:正因为其传统文化是从中国移植而来,且如今根深蒂固,真正属于自己的本土文化缺失就造成了困惑与躁动。

    严双军表示,韩国利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的影响,宣传太极拳之祖是张三丰,而“张三丰是辽东济州岛人,现在济州岛属于韩国”,并且太极标志与韩国国旗“一脉同宗”。

    眼看韩国为“抢注”太极拳不遗余力,中国的太极拳爱好者有些紧张。“提起中国功夫,人们通常会想到少林寺,但(少林)功夫更多地用于表演。太极拳不一样,它完全是为了个人强身健体,有更值得关注的价值。”57岁的张建告诉《纽约时报》,太极拳没能成功申遗是件憾事。

    严双军计划用更大的努力令中国太极拳得到国际认可。“相比其他许多中华文化,太极拳有实用性,能帮助中国加强软实力。我们的宇航员也练太极拳,可以说我们的太极拳已进入太空。”

 

太极拳与申遗擦肩急坏“粉丝”
新书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