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3月2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欧美“丑食运动”拒绝“以貌取食”

本报记者 温莎   青年参考  ( 2017年03月29日   18 版)

    “丑食运动”倡议者呼吁人们多消费“丑食材”。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人们将外形不达标的柑橘整箱倒进垃圾场。

    蔬果被切碎后,外形早就成了“浮云”。

    在这个看脸的世界,食物外形不好也会被歧视。畸形蔬菜、磕出硬伤的水果、“面目可憎”的鱼类,都被归进了丑的范畴。对于“丑食材”,消费者不愿购买,超市和餐馆拒绝进货,很多种植者也会把它们扔掉。

    然而,“歪瓜裂枣”的营养并不逊色,甚至超过徒有光鲜外表的食材。一些人逐渐意识到“以貌取食”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并导致环境问题,于是,“丑食运动”就诞生了。

    “丑食材”遭弃成为常态

    崔斯特姆·斯图尔特有24个小时来为50人准备一顿饭。从制定菜单、购买食材到邀请客人前往聚餐场所,一切听起来像是一场真人秀。这项旨在减少食物浪费的活动有一条铁律:所有食材都必须是农场或供应商准备丢弃的。

    斯图尔特先是奔向纽约下城区的“反文化先锋阵地”格林威治村,用10秒钟向一家面包店寻求支持:“我服务于一家反对食物浪费的组织,我们正在用准备丢弃的食物制作一场晚宴,收入将被捐给慈善机构。你们有没有要扔的面包?”

    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市场。最终,斯图尔特获得了甜菜、小麦草和苹果等“废料”。18个小时后,50名厨师、先锋人士和环保主义者分享了南瓜天妇罗、萝卜豆腐馅饺子,以及西葫芦螺旋面。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在几乎所有文化中,浪费食物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毕竟,全球如今仍有近8亿人在忍饥挨饿。然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大量食物被浪费,生产这些废弃食物所需的土地有整个墨西哥那么大。大多数此类食品的归宿是在垃圾场白白腐烂,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温室气体的产生。

    全球广泛存在食物浪费现象,美国是“重灾区”之一。美国农业部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国可供消费者享用的食品中有1/3,即每年603亿公斤被剩下,它们价值约1620亿美元,超过通用汽车公司2013年的销售总额。并且,生产这些从未入口的食品所需的水、能源和土地成本尚未计算在内。

    许多蔬果被丢弃的原因很简单:它们丑。

    美国“NUVO Newsweekly”网站称,在印第安纳州,每6人中就有一人面临温饱问题,与此同时,杂货商和食品经销商却经常将“丑食材”拒之门外。

    人们用这个词称呼那些形状不完美的苹果、以奇怪方式弯曲的青椒等。它们可以入口,且营养丰富,只是因为“姿势不对”就进了垃圾桶,而非饥饿者的腹中。

    不是丑,而是“纯天然不完美”

    一家酒店的餐饮部从海外进口蔬果。一个供货商的番茄堆成了小山,它们外观、大小不一,有些肥大,有些瘦扁,甚至看似畸形,但味道鲜甜。另一个供货商的番茄大小一致,摆放在牢固的木箱里,显得整齐划一,不过滋味寡淡。

    你猜酒店最后向谁订购了番茄?答案是后者,因为整理方便,摆盘上桌也美观。

    “以貌取食”的不只是餐厅和超市。早在上世纪80年代,欧盟就对大部分蔬果制定了复杂的产品标准,在质量和外观上做出严格要求,细节之苛刻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受制于此,弯黄瓜、细胡萝卜、小猕猴桃等均因“体形”不达标而无缘欧盟消费者的餐桌。

    例如,欧盟规定一级绿芦笋必须通体有80%是绿的,而一级黄瓜每10厘米的弯度偏差不得超过1厘米。近些年,迷你蔬果大受欢迎,但欧盟要求市面销售的菜花直径不得小于11厘米,每个猕猴桃不得轻于62克。

    好在这些规定大多数已被废除,“歪瓜裂枣”们重新登上超市货架和人们的餐桌,而且有了更好听的名字。

    美国《时代》周刊称,人们开始摒弃丑食材这个贬义说法,代之以更有艺术气质的名字。法国第三大超市集团英特马诗曾推出名为“不光彩蔬果”的促销活动;英国连锁超市ASDA使用“长歪的食物”来“卖萌”;加拿大Loblaws超市称之为“纯天然不完美”。

    为了进一步杜绝浪费,欧洲近年来还兴起了“丑食运动”潮流,呼吁人们撇开偏见,欣赏食材的“内在美”——只要经过创意烹煮,它们也能成为佳肴。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月24日~4月2日,美国Blue Hill餐馆名厨巴伯在英国伦敦牛津街的Selfridges百货公司屋顶开设限时餐厅。特别之处在于,菜品都是由“厨余”组成,即厨师一般会丢弃的边角料和丑食材。

    经典的英式菜肴炸鱼薯条(Fish & Chips)中不见了鳕鱼块,取而代之的是炸沙丁鱼骨、鲑鱼肋骨和鳕鱼皮,薯条则换成了炸马铃薯切边。不完美、不对称的蔬菜,意大利面的切边、切角等也成了盘中餐。

    巴伯不是一个人在行动。为了让丑食材有更好的出路,“不完美作物”和“饥饿收获”等组织专门帮助买家与优质“歪瓜裂枣”对接。《新西兰先驱报》称,新西兰Countdown超市以低价吸引消费者选购丑食材。超市总经理克里斯·费舍尔表示,他们希望减少浪费,支持种植者生产更多健康作物,并使健康食品更加实惠。

    “食材不漂亮有各种原因,有时只是受到了天气或光照影响,但仍然味道很好、有营养。我认为大多数精明的消费者会原谅这一点外表缺陷,减少食物浪费。”他说。

    不入眼的食材也能变佳肴

    在“丑食”推广过程中,厨师的作用不可小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称,只要用心思考如何烹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就算看上去只有扔的份,好厨师也能用这些食材大展身手。尤其是在高端餐厅,你支付的饭钱包含食材、加工、环境以及服务费,人们也在为厨师的本领埋单,其中就包括将丑食材变成赏心悦目的菜肴。”美国肯塔基州RYE餐厅主厨扎克利·查尔斯说。

    洛杉矶Terra Cotta餐厅的厨师丹尼·叶希望充分利用厨房里的每一种食物。他认为这种思维不仅能促进厨师发挥创造力,并且控制了成本。这家餐厅的“绿色女神”沙拉就使用了很多外形丑陋的蔬果,打成泥后根本分不出美丑。

    洛杉矶WP24餐厅的约翰·莱彻斯特也会将不美观的黄瓜做成酱、奇形怪状的番茄榨汁、用长歪的南瓜做汤、把弯过头的辣椒切丝炒进菜里。“又不是要过期的食物,只是长得差点意思,它们不应该被扔掉。”他说。

    除了蔬果,厨师们还在积极使用“窝囊鱼”——餐饮界这样称呼丑到上不了餐桌的鱼。

    “渔民不想捕到卖不掉的鱼,令鲈鱼、鳕鱼、金枪鱼这类受欢迎的品种压力很大。如果我们能将酸汁海鲷鱼这类菜推广出去,许多鱼类就可持续发展了。”纽芬兰大浅滩的渔业主管克里·赫夫南说。酸汁海鲷鱼的做法是先把鲷鱼大卸八块,用酸橘汁调制好,再重新拼成一条整鱼的形状。

    在莱彻斯特看来,经营“丑食餐厅”也是十分可行的方案,只要有才华横溢的厨师和善于营销者就行了。“这需要通过厨师的激情来实现。他们知道自己在烹饪不完美的东西,所以会比任何人都更注重食客的体验。”

    不过,食客可能不愿为此付出高价。“你不能将价位定到和牛排馆一样高。但如果价格合适,味道又很好的话,消费者会接受的。”莱彻斯特说。

    杜绝浪费从接受“丑食”开始

    “丑食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想要改变主流人群的想法,挑战仍然严峻。尤其在发达国家,过去数十年来,人们一直被告知长相完美的食材更好。

    《今日美国》报指出,超市不愿出售丑食材,主要是受消费者认知的制约,毕竟,人们往往根据对产品品质的印象选择在哪里购物。“所有食品企业都受消费者驱动。消费者有什么需求,我们一定会满足。”美国食品加工产业协会可持续发展部门负责人梅根·史塔斯表示,当消费者提高杜绝浪费的意识、注重环境,其偏好也会随之改变。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人积极推动这种意识转变,让消费者们知道,弯胡萝卜与形状完美的胡萝卜一样好。”史塔斯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提醒,减少浪费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购物前先查看冰箱、橱柜里还剩多少食品;如果食材长得丑,不妨改变食用它们的方式;在超市购物时关注那些不完美的食材,让经营者知道,只要价格合适,你并不介意食物“纯天然不完美”。

 

欧美“丑食运动”拒绝“以貌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