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别让节日变成“蓝瘦日”

本报记者 温莎   青年参考  ( 2017年02月22日   18 版)

    礼物、派对、家宴……会有人不爱过节吗?答案可能有很多。对许多人来说,紧跟节日而来的是焦虑。

    招你烦的亲戚、朋友圈中“别人的假期”、在节日骤增的经济压力,都可能导致你过不痛快,这种心理压力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引发了节后离婚潮。该怎样应对节日带来的种种问题?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不喜欢放假,宁愿天天上班”

    刚刚过去的情人节,你“蓝瘦”了吗?台湾“中央社”称,根据网络搜索反映出的社会集体心理状态,人们最感寂寞的时刻正是情人节——2月14日、15日这两天,这是一年中在谷歌上搜索关键词“寂寞”人数最多的时候。

    看着情侣们出双入对地“虐狗”,“单身狗脆弱的心灵受到一万点暴击”的心态很好理解。事实上,除了情人节,圣诞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也是“节日焦虑症”的高发期。据美国Psychcentral网站报道,美国心理协会的数据显示,2/3的人在假期感到压力和疲劳,一半的人有烦躁感,1/3的人感到难过。

    或许因为一群人的狂欢更能凸显一个人的孤单,“节日焦虑症”蔓延到了世界各地。韩国调查机构的数据表明,不久前的圣诞节前夕,“孤独”一词在网络上频繁出现;社交网站上有超过1.7万个帖子包含“孤独”一词,而2011年的数据仅为3000条。

    中国百度贴吧曾发起一项调查,近2万人的反馈显示,41.2%的网民在春节期间“很寂寞”,甚至有人抱怨“不喜欢放假,宁愿天天上班”;明确表示不寂寞的人只占23.8%。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奥林·奥利弗指出,囊中羞涩及来自社会的压力已成为节日的另一面。“人们在节日期间开销大幅增加,此时他们会产生需要更多钱的感觉。”

    “节日焦虑症”和忧郁症十分相似:孤独是关键因素,同时可能产生不安与愤怒,表现在身体上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失眠、多梦。

    精神和身体上双重的不适,加上人们有意无意间倾向于在节后处理麻烦事,导致了离婚潮在节后不期而至。

    长期研究谷歌搜索数据的美国经济学家德维道维兹在2014年指出,圣诞节当天搜索关键词“寂寞”的次数,在那一年的365天里位居第八;同一时段搜索“问题家庭、丈夫、妻子”的数量也有所提高。

    美国The Journal网站记者雷·奥尼尔1月9日写道,这个“蓝瘦星期一”是一年中最令人沮丧的一天,模糊的圣诞记忆、清晰的信用卡账单、寒冷的天气、空洞的新年“小目标”令心情忧郁不已。美国婚姻律师学会的数据表明,每年1月是离婚人数最多的月份,比平常多出1/3。

    “节日离婚”是为了避免“节后离婚”

    社会因素是诱发节日焦虑的主因。美国“Healthy Place”网站指出,对许多人来说,家庭不一定代表安全的避风港,节日走亲访友是社会义务,碰到反感的人或者伤害过你的人,你就会感受到压力。

    “很多人可能并不享受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奥利弗说,“有时生活中一些事让人们根本开心不起来,这时‘我们应当在节日感到开心’的想法就令人压力倍增,导致了焦虑。”

    在亚洲,婆媳不和是许多家庭中最常见、最严重的问题。为了将龃龉扼杀在萌芽中,许多夫妻开始分头过年。韩国《东亚日报》称,该国34岁的金女士结婚4年,今年她回水原市的娘家过春节。那里离位于大田的婆家并不远,但去年中秋节在婆家与丈夫激烈争吵后,金女士就宣布自己不再去婆家过节。

    婚后,金女士因经济问题一直与婆婆不和,宗教分歧进一步加深了矛盾——金女士拒绝在节日参加祭祀。对于分开过节,她表示“虽然在别人看来不太好,但这是经过一番内心挣扎之后,为了家庭和睦作出的决断”。

    节日期间,不常聚首的亲戚之间容易发生矛盾,甚至从口角升级到大打出手的地步。韩国警察厅的数据显示,节日期间举报家庭暴力的数量从2014年的7737件,增加到2015年的8491件,2016年更是激增至1.6万件。

    婚姻专家告诉韩国《亚洲经济》报,如果夫妻原本就有矛盾,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的掺和或刺激可能火上浇油。为了维持脆弱的婚姻,各自过节的“节日离婚”开始成为流行词。

    不过,对于各自过节的夫妇日益增加,韩国父母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培永认为,“分开过节无法治本,重要的是视具体情况努力解决矛盾”。

    如何避免节日焦虑

    奥利弗曾有一名节日临近就紧张不安的患者,问及原因,她的回答是:“我要回家过节了。”陌生的亲戚家令她不知所措。人人都有不想见的亲戚,对此奥利弗的建议是:用全新的态度面对他们。

    当别人说出令你不快的话时,试着在心底默数片刻,再心平气和地回应,而不是争吵。奥利弗表示,无论面对什么突发状况都要给自己留条退路;人们也可以缩减探亲时间,不必将整个假期都花在老家。

    与不讨喜的亲戚围桌而坐时,有那么一刻你也许会想,“我不能再坐在这儿了,跟他们同桌吃饭太痛苦了”。作为家中的小辈,这是你的家庭义务,但作为成年人,你可以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假期。

    向一个在乎你的人倾诉感受也是个好方法。“诉说痛苦是很难开口的,因为这给人一种你很脆弱的感觉。然而仅仅是大声说出感受就能让你轻松很多。告诉别人你正在痛苦,让他们知道你需要爱和支持,这是绝对明智的。”奥利弗说。

    另一些人的焦虑来自与别人对比后的心理落差——看着朋友圈里别人晒出的美好节日和难忘夜晚,自己却没能走出家门。美国马里兰州焦虑和压力疾病研究所主任、临床心理学家赛丽·温斯顿指出,这其实是个巨大的误解:事实是,大多数人并不彻夜狂欢,他们在午夜前就上床睡觉了。

    “我在脸谱网上看到别人晒过节,真是棒极了,而我的却糟透了——如果你有这种感受,不妨尝试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过节方式,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奥利弗说。

    如果试过了所有可能的方法仍然无法缓解焦虑,求医问药是最后一招。“如果一想到节日就陷入无尽的恐慌,完全无法克服焦虑,甚至吃饭睡觉都成问题,那你就得去找医生了。”温斯顿说。

 

别让节日变成“蓝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