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2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与全世界做生意

本报特约撰稿 牛鸿   青年参考  ( 2017年02月15日   09 版)

    《与全世界做生意》 剧照

    《与全世界做生意》摄制人员工作照

    《与全世界做生意》海报

    近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与全世界做生意》栏目组,出版了栏目同名图书。《与全世界做生意》一书讲述了了30多个正在发生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业故事。栏目组走遍了亚、非、欧、北美、南美和南极6大洲的12个国家,描绘了发生在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人群像。

    “30多年来,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改革,开放。这两个词,在《与全世界做生意》中就是:放眼寻路中国,转身遇见世界。”《与全世界做生意》总导演周艳说。

    周艳力图记录下那些被生意改变了的生活和生命。在美国、意大利、日本、印度、印尼、蒙古、卡塔尔甚至南极,奔波忙碌的中国人从不停歇;农业、矿业、交通、土木工程、房地产、小商品、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每个生意都充斥着与世界的种种关联。中国人在贸易的指引下走进世界各个角落,带着好奇和梦想,在各种挑战和冲击里寻找机遇,寻找自我,寻找命运。

    “这不是财富故事会,也不是生意经。我们讲的是生意,拍的是生活,”周艳坦言,“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的行动和梦想,也能认识到一个全新的中国。”

    在周艳看来,今天的世界,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贸易创造的世界。“从物与物的交易开始,人与人的交流、文明与文明的交融就不曾停止过。”而在《与全世界做生意》制片人张旭看来,普通的中国人才是时代的主角,他们的故事最值得讲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如果改叫《与全世界做生意的中国人》,似乎更贴切。

    来肯尼亚找油的中国地球物理勘探队(简称“物探队”)遇到了麻烦,他们的挖土机被当地村民拦住了。村民们说,要从此路过,必招本村人,否则免谈。不仅如此,村民们还剪断了物探队的电缆。中国物探队的队长很生气:不能一剪电缆我就多招人,那人人都会去剪电缆。但他也明白,当地的就业机会实在太少,村民们有些过激的行为也可以理解。最终,物探队在原来的基础上给每个村增加了一个招工名额,还把中国营地的食品、柴油供给订单给了当地的商人。堵路的问题最终顺利解决。

    周艳说,这其实是件小事,但从一个侧面说出了中国人在外国待得住的原因。物探队的很多客户是跨国公司,为什么?因为只有中国人善于和当地人搞好关系,因为中国人更懂得分享利益和商业机会。你获利了,我才能获利。

    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的话说,《与全世界做生意》是“以一个个故事,串起了一部当代中国全球视野下的社会学影像”。

    在意大利都灵市区驶向北部郊区的路上,远处的阿尔卑斯山仿佛近在咫尺。长安汽车欧洲设计中心就坐落在这里。中心总经理陈政对“中国速度”很是自豪。他说:“有一次,我们设计完汽车模型仅8个月后,去重庆出差的意大利同行就偶然看见了这个车的样车,可以在路上开的样车。这对意大利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正常情况下这需要16个月。”

    一位内蒙古商人,来到美国买下一个2.2万英亩的农场种牧草,并把种出的牧草全都销往中国国内。为了运输,商人找了美国加工商作为生意伙伴,还使用了对方的品牌。然而,没过多久,加工商就利用品牌优势,试图绕过商人直接给中国低价供货抢生意。在“不仅认钱还认脸”的国内市场,这种投机没能得手。商人非常生气,不过,为了生意,他强压怒火回到谈判桌前……

    中国泰州木雕佛像出口国外,韩国老板要求佛像“长得像韩国人”,老手艺人却不愿改变自己的坚守。《与全世界做生意》没有直接给出价值判断,只是透过商业这扇窗,展示着新旧交替、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当下中国和世界,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生意的生存与发展。

    在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看来,《与全世界做生意》并非一味选择成功案例,而是以人文视角展示了复杂的人生境况。“她打开了一张中国连接世界的现代网络,而浮现于这张网络的人物呈现了这个时代最为生动的表情:自信的脸、焦灼的脸、沉着的脸、彷徨的脸、期待的脸……”

    如今的中国与世界交往更多,不仅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国,还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加紧了走出去的脚步。中国人来了之后会怎样?面对更多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世界不免会带着问号来观察。

    在商言商,也要讲平等、互利。不管是外国人来了,还是中国人来了,都是如此。和气才能生财,一起赚钱生意才会延续。周艳表示,《与全世界做生意》通过对实实在在做生意的记录,展现出在困难和磨合中,人们能最终和解,创造全新世界的希望。

 

温哥华的“宽容”
与全世界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