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2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烧钱”做广告,值吗?

本报特约撰稿 王溪   青年参考  ( 2017年02月15日   07 版)

    一年一度让全美沸腾的“超级碗”(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刚刚落下帷幕,比赛中新英格兰爱国者队创造的“史上最大逆转”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超级碗”是两支最强球队之间的对决,更是各大企业的“烧钱”时刻。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虽然本届“超级碗”吸引了1.113亿观众,是近4年来收视率最低的一届,但并不妨碍赛事转播方美国福克斯电视网赚个盆满钵满。日前,21世纪福克斯公司CEO詹姆斯·默多克透露,仅在2月6日“超级碗”比赛当天,福克斯电视网就有5亿美元的广告收入进账,不出意外地再创新高。

    据《纽约时报》早前的报道,今年“超级碗”比赛时间中30秒的广告价格至少为500万美元——秒针滴答一下,16.7万美元就没了。而纵观10年来“超级碗”的广告费,用扶摇直上形容毫不过分,每一年都是一个新纪录,看得“吃瓜群众”不禁大呼,这简直就是“烧钱”!

    今年总共有47个品牌不惜重金,购买了“超级碗”比赛时段的广告, 其中汽车和酒类品牌占了一半。值得一提的是,由范冰冰代言的国内某网游也在其列。

    当人们为天价广告咋舌时,一些媒体也发出质疑:这些钱烧得值吗?如此投放广告,效果真的好吗?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周刊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在1973年提出的理论剖析厂商们的心理。该理论并非针对广告业,它阐述的是优秀工人如何让自己在雇主面前脱颖而出。

    斯宾塞认为,招聘本质上就是轮盘赌,雇主可能雇到认真高效的员工,也可能招来懒惰笨拙的人。但比起赌博,他们有很多办法降低风险,比如深思熟虑而非草率决定,看看应聘者是高是矮,是男是女,是白人还是黑人……再根据经验和先前形成的印象,预测应聘者入职后可能的表现。不管是否合理合法,人们总会靠表象判断他人。

    正因为此,应聘者才会在外貌、服装和简历上费尽心思——穿着打扮整洁得体,将自己最出众的教育背景和文凭写进简历。当雇主在你的简历中看到“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描述时,会认为你出类拔萃,一定拥有刻苦认真、聪明睿智的优点,不然怎能进入别人都无法企及的知名学府?

    相比空口白牙说自己“很聪明”,一张哈佛文凭显然更有说服力。没有金刚钻,怎么揽得了瓷器活?所以,雇主更相信高材生能胜任工作,完全忽略了后者也有学成书呆子的可能。斯宾塞将“哈佛大学”视为招聘环节中拥有决定意义的信号。

    品牌好比应聘者,消费者就是雇主,把成捆现金一把火烧掉,则是堪比“哈佛大学文凭”的信号。不过,只有想与广大消费者谈成长久生意的企业,才会这么干。

    当然,你不会总在大街上看到烧钱的商家,但经济学家指出,它们其实是换了种方式“烧钱”——做广告。《哈佛商业评论》周刊提到,美国福特汽车公司1984年为Ranger皮卡拍摄了一则电视广告,观众看到的是各种“花式毁车”,多辆崭新的皮卡被推出飞机,或是直直地开下悬崖。1983年,健怡可乐的广告片中,众多身价不菲的大牌明星齐聚一堂,与剧院大厅中摩肩接踵的人群一起载歌载舞,场面声势浩大。

    “这些广告除了向世人宣布产品上市外,传达不出任何其他信息。如果这就是厂商想要的,代价显然贵得离谱。它们展现的最明显的信息是,‘我们在广告中炫富败家’。”经济学家保罗·米格罗姆和约翰·罗伯特斯在共同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写道。但“炫富败家”是那些财力不足的竞争者无法复制的。

    2000年,19家初创公司一起凑了几百万美元,在当年的“超级碗”上买下了一段广告时间,希望提高身价,传达自己是实力雄厚、产品质量卓越的大企业的信号。让人唏嘘的是,这样的信号本应让它们在胜者为王的互联网经济大潮中生存下来,谁知,在“超级碗”中不计成本的投入导致公司运营难以为继,如今,其中8家企业已经倒闭。

    美国广告营销研究机构Fluent做过针对“超级碗”广告的市场调查,发现在这些一掷千金的品牌中,仅有20%获得了销售、利润方面的成长,而剩下80%并没有收到切实的回报。

    营销研究机构Ad Age的报告反映了同样的事实:60%的广告主没能借助“超级碗”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Genesis Media的研究更令人心寒:90%的观众并不会因为观看了“超级碗”的广告而去购买相关产品。

    由此可见,如果你的目标是打开市场,那还是另谋他法吧,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了,“超级碗”是不差钱的大企业的秀场。有媒体指出,已拥有稳定和可观市场占有率的大品牌,并不把销量转化当作首要目的。它们很清楚,“超级碗”上短短几十秒的广告不能让消费者去购买它们的产品。这些广告主只是借助比赛的热度,保持和延续自己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让品牌深入消费者的潜意识。

    《哈佛商业评论》在文章的最后告诫广大厂商:即便你拥有雄厚的财力和超凡的创意,能拍出像福特毁车一样的广告,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消费者够不够聪明,能不能看懂你想传递的信号。

 

“烧钱”做广告,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