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在哈萨克斯坦留学是种什么体验

作者 任杰   青年参考  ( 2016年12月28日   19 版)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校园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课堂

    今年8月,我作为首批国际交换生,来到位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开始了为期一学期的学习。在这个“一带一路”上的中亚大国独立25年之际,近距离观察这里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颇有趣味。

    阿斯塔纳在哈萨克语中是“首都”的意思,在苏联时期,这里还有另一个名字——“切利诺格勒”,意为“垦荒城”。1997年,这里取代阿拉木图,成为哈萨克斯坦首都。城市规划者们保留了旧城区,在旁边拔地而起建起了全新的城区,他们希望这座城市反映哈萨克斯坦现代化发展的全貌。新城区大胆采用了各种风格的建筑设计,还成功申办了2017年世博会。

    哈萨克斯坦诸多雄心勃勃计划中的一项,是建立一所与世界接轨的高水平大学。2009年,这所以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之名命名的大学正式落成开学。学校招收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并为所有学生提供奖学金。

    博采众长的“学术自治区”

    当地同学在向我介绍学校的时候,用“学术自治区”来形容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在哈萨克斯坦的地位。这里是哈萨克斯坦第一所自治高校,采用了与欧美大学类似的制度,有着高度的学术自由。一个让我惊奇的发现是,学校的校长和学院院长们都不是哈萨克斯坦人,而是来自各国的学者。

    为了培养国之栋梁,哈萨克斯坦政府对这座大学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据悉,每年对这座大学的投入占哈萨克斯坦全国教育总支出的20%。

    为了在短期内引入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制度和专家学者,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采用了合作办学的方式。这里的每个学院都有在该学科领域内水平一流的国外大学作为合作伙伴。他们多是该学科领域的一流学院,例如,工程学院的合作伙伴是伦敦大学学院,商学院的合作伙伴是杜克大学。合作伙伴不仅派来优秀的教授提供学术支持,也在管理制度上提供全面的培训。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国际接轨的努力是细致入微的。哈萨克斯坦的主要语言是俄语和哈萨克语,但这所学校的所有课程、行政工作、学生活动,均要求使用英语。在图书馆、写作辅导室这些机构里,也有不少来自国外的专业人员。

    “良好的治理至关重要”

    “良好的治理至关重要”这句话,被公共政策学院作为广告语。和其他学院相比,这里的教授与学生更加多元化,很多都有在政府部门的工作经验,学习与研究的方向十分明确——站在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审视哈萨克斯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埃亚别科夫教授曾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他在这里开设了“中亚政治学”课程。贯穿课程的主线,是哈萨克斯坦如何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树立自己的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在第一节课上,他展示了俄、美、中三国对中亚地区的认识:在俄罗斯眼中,这里是“独联体”的一部分;在美国眼中,这里被划到“新丝绸之路”计划中;如今,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概念,中亚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大国中间,哈萨克斯坦该如何认识自己,一直是他们思考的内容。

    在教学中,埃亚别科夫教授喜欢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他将课堂从阶梯教室转移到了一张大圆桌旁,要求每个人都发言总结自己在阅读材料中学到的内容。他还组织了几次实地考察,包括带我们去外交部同哈萨克斯坦外交官交流讨论。他认为中亚区域一体化是非常困难的,虽然他们曾作出不少努力,但是多数合作框架都未能持续。他还谈到:“上海合作组织是为数不多的成功的多边合作,因为成员们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比起“中亚”,哈萨克斯坦更喜欢将自身定义为“欧亚(Eurasian)”,以反映其特殊的枢纽地位。周边地区的政治平衡、军事平衡、核安全都是热门话题。

    杜肯巴耶夫教授是一名物理学家,曾在瑞士获得博士学位,并长期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他特地在公共政策学院开设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防扩散问题”课程。

    杜肯巴耶夫教授说:“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主动放弃现有核武器的国家。你们作为未来的政策制定者,更要认识到核武器的威胁,确保未来的安全与和平。”

    哈萨克校园里的“中国元素”

    虽然我是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唯一一名来自中国的学生,但我发现,中国元素在校园里并不鲜见。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最早与中国结缘,是在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哈期间。习主席曾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并谈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这也是习主席最早提出“一带一路”构想的国际场合之一。

    习主席的来访还为全校同学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100名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学生受邀前往中国,访问了北京、上海和西安,大四学生阿克努拉便是其中的一员。她向我谈起那次访问:“我们对中国已经有了不少了解,但是中国城市的繁忙而有序还是让人印象深刻。中国人非常热情好客,这一点和哈萨克斯坦人十分相似。”

    公共政策学院的同学马蒂亚曾留学加拿大,也曾就职于政府部门,是一位“中国通”,他在学校成立了“中国俱乐部”。他在留学及工作期间,认识了不少来自中国的同学、合作伙伴,因而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成长中的“新一代”青年

    哈萨克斯坦独立于1991年,随后的教育、文化体系开始逐渐强化对哈萨克民族的族群认同。如今,这些出生于独立建国之后的“90后”逐渐成长起来,正如我身边的这些同学们。

    哈萨克斯坦的基础教育要求学生掌握俄语、哈萨克语及英语,我身边的年轻人都对这3种语言运用自如,甚至有不少人去学习第四种语言。硕士生中,有不少同学在欧美国家完成了本科学习。这得益于哈萨克斯坦的“博拉沙克”奖学金项目。每年,哈萨克斯坦政府都会资助近千名学生赴海外留学并回国效力。

    青年对艺术和体育的热爱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虽然阿斯塔纳只有100万人口,但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生活。在哈萨克斯坦国家歌剧院,每周都会上演多场高水平的歌剧、芭蕾舞或音乐会,门票经常供不应求。体育方面,除了热门的足球、篮球和排球之外,冬天时同学会带我去学校附近的室内滑冰场,或者去体育馆,在大陆冰球联赛中给阿斯塔纳队助威。在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哈萨克斯坦夺下了3块金牌,运动员们回国后,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有人说:“现在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人均金牌数’最多的国家。”不难感觉到,年轻人对他们的国家充满了热爱与自豪,一支本地的球队或是一场哈萨克传统舞台剧,都是一条增强认同感与凝聚力的纽带。

    阿斯塔纳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10月,这里便迎来了第一场雪,气温也在随后的11月迅速降到零下二十度,但学生们对生活的热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学校的大厅里定期举办近千人盛装出席的“阿斯塔纳舞会”;窗外是灯火通明的工地,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建设2017年世博会场馆。场馆位于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对面,展会结束后将成为大学的一部分。住在隔壁宿舍的同学们举着摄像机忙碌——他们正在为世博会的到来拍摄一部宣传片。凌晨3点,宿舍楼下依然坐着不少正在学习的学生。

    如今的哈萨克斯坦仍然面临着经济、社会方面的许多挑战,世界上多数人对这片土地知之甚少。几个月的学习生活,让我对这个说着陌生语言的国家有了更深的了解,这里的人们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与国家的发展,他们渴望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新形象。最能打动我的,并不是宏伟的高楼和暂新的城市,而是大学里这群朝夕相处的同龄人。他们视野开阔,学习刻苦,在这座为他们精心打造的象牙塔中踌躇满志,思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想,他们是这个国家最大的财富。

    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

 

在哈萨克斯坦留学是种什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