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1976年,苏联神秘战机降落在日本

苏联“最高调叛逃者”戳穿冷战神话

本报特约撰稿 史春树   青年参考  ( 2016年11月09日   28 版)

    米格-25战斗机

    别连科的证件目前被收藏在美国中情局博物馆。

    1976年秋,苏联飞行员别连科驾机降落在日本,由此成为冷战期间最高调的叛逃者。同时,随着他的米格-25战机展露真容,一个东西方共同制造的神话走向终结。

    1976年9月6日,一架造型奇特的飞机在日本北海道函馆市附近的云层中若隐若现。这是一架灰绿色的双引擎战斗机,尾翼两侧赫然可见代表苏联空军的红色五星。

    飞机盘旋数周,呼啸着朝函馆机场俯冲下来。此举纯属冒险——因为跑道不够长,飞机着陆后猛冲了几百米,才在机场尽头勉强停住。

    飞行员爬出座舱,冲着天空鸣枪示警。这一幕诡异的场面,引得路过的市民纷纷下车围观。几分钟后,面对匆匆赶来的机场工作人员,29岁的飞行员——苏联国土防空军上尉维克托·伊凡诺维奇·别连科宣布,他希望获得庇护。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叛逃。别连科没有溜进外国使馆,更没有乔装易容,而是“从天而降”。他的筹码是自己的米格-25战斗机,后者号称冷战时期最著名的“神话”之一。

    误判导致“米格恐惧症”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苏东阵营近乎不透明的保密制度,让外界窥探其军事实力的努力变得犹如“猜谜”。直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才通过模糊不清的卫星照片,察觉到米格-25这款新型战机的存在。由于这架飞机的发动机超乎寻常地大,欧美情报部门的第一反应是:它能飞多快?我们能否追上它?

    率先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以色列。1971年春天,该国军方通过雷达发现,一架此前从未见过的苏联飞机在两万米高度、以3.2倍音速狂奔而来;震惊之余,以军紧急出动战机对可疑目标实施拦截,但连对方的影子都没看到。

    此后半年,这个入侵者再次现身,以军发射导弹作为回应。此举依然徒劳无功——由于目标的飞行速度超过了导弹,等后者赶到时,那架神秘飞机早已绝尘而去。

    眼见苏联战机在头顶来去自如,不仅是以色列人,美国五角大楼也胆战心惊。经过反复分析,美方得出结论:出现在中东的神秘目标,与卫星照片此前捕捉到的是同一种飞机。对西方的空中力量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将不得不面对在性能上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强敌。

    如今看来,这是一场因情报不充分而产生的误判。美国《全球飞行》杂志编辑斯蒂芬·特林布尔(Stephen Trimble)说,“根据机翼的尺寸和巨大的发动机,他们(西方情报部门)认定这架飞机速度快,机动能力也很强。现在看来,第一点是对的,第二点却有失偏颇。”

    西方情报系统捕风捉影

    为了说明米格-25叛逃事件的重大意义,美国《飞行家》网站回顾了苏联军用航空工业的发展史。文章指出,到20世纪50年代,苏联人已在很大程度上追上了欧美同行,他们制造军用航空器,尽管电子设备不如西方同类产品先进,综合性能仍可与美制战机媲美。

    即便如此,将飞机的最大速度提升到3倍音速,依然是了不起的飞跃。为尽快获得技术优势,苏联工程师另辟蹊径,用西方人猜不到的方式,简单粗暴地解决了工程上的难题。

    要想飞得快,新型战机需要更强的动力。当时,苏联发动机设计师已经打造出一款合用的引擎,新型战机搭载两台该发动机,机尾的喷口可以爆发出高达22吨的推力。

    极高的速度带来了更大的麻烦:随着机身猛烈撞击空气,迅速积累的热量将上升至危险级别。为此,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发SR-71“黑鸟”侦察机时,特地使用了耐高温的钛合金;苏联人反其道而行之,为新战机打造了钢制外壳,通过手工将其焊接起来。

    只有亲自站在米格-25身边,常人才能充分理解这架飞机有多么独特。它从头到尾长达19.5米,一节火车车皮都容纳不下;机身的粗壮程度也超过了同时期的大部分战斗机,因为除了容纳引擎,机体内还要为13.6吨航空燃油预留空间。

    按照苏联防空军的作战条例,米格-25起飞后将加速到2.5倍音速,在地面雷达引导下逼近目标;直到距敌人差不多50英里(约80公里)处,机载雷达才会启动,指示飞行员发射导弹——拜巨大的机身所赐,它装备的导弹比一辆普通的家用轿车还长。而在执行侦察任务的场合,由于无须携带武器,米格-25的飞行性能还有提升空间。

    回到40多年前,西方各国情报系统对上述细节一无所知,他们只能依靠模糊的照片和雷达屏幕上一闪而过的光点,捕风捉影地猜测这架飞机的真实本领。

    谁也想不到,这一切会随着一名苏联精英飞行员的叛逃戛然而止。

    叛逃者的空中冒险

    在人生的前29年里,维克多·别连科一直是苏联的模范公民。二战结束后第三年,他出生于高加索地区,而后读书、参军,成为苏联远东军区的一名飞行员。身处这个位置,他不仅有权操作世界上最顶尖的武器,也享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优厚待遇。

    然而,别连科的内心并不像他的外表那样平静,而是对“铁幕”另一侧的事物充满好奇。“苏联官方把你们描绘成一个早已分崩离析的、完全堕落的社会,”1996年,他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提到,“但我对此存有疑问。”此外,别连科在其自传《米格飞行员》中透露,驾机出逃前夕,他与妻子正经历感情危机。一系列因素的交互作用,让他下定决心摆脱以往那种平稳但乏味的生活,即便因此背上“叛国”的罪名也在所不惜。

    这名上尉很清楚,自己那架崭新的米格-25是逃亡计划的关键。他的驻地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距日本的直线距离约400英里(约644公里)。米格-25飞得既快又高,但强大的动力限制了它的航程——不足以飞到美国设在远东的任何军事基地。

    1976年9月6日,别连科一如往常地被安排执行训练任务。他将飞往日本的航线牢记在心,起飞前还特意嘱咐同事,把飞机的燃料箱灌满。

    升空后,他瞅准时机脱离编队,全开油门,几分钟内就越过了海岸线,向东飞去。

    为躲避追击,别连科急剧降低飞行高度,在30米的超低空掠过日本海。即将进入日本领空时,他猛然上升到6000米,期望能被对面的雷达发现。惊愕的日本自卫队试图与不速之客取得联系,但别连科的无线电没有调整到正确的频率。等到日本战斗机升空时,米格-25已重新钻进云层,失去踪迹。

    从头至尾,别连科一直凭记忆“盲目”飞行。他本打算一直飞到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千岁基地,但由于燃料不足被迫提前着陆。在函馆机场强行降落后,他端坐在舱内,满以为荷枪实弹的士兵会很快围上来;等了半天,才发现日本人比自己还缺乏准备。

    就这样,西方长期觊觎的神秘战机自己送上了门。平日冷冷清清的函馆机场瞬间变成了媒体记者云集的热点,美国情报机关更是无法相信,自己的运气会这么好。

    西方被“纸老虎”蒙了很久

    此后数星期,在一座戒备森严的仓库内,云集至此的西方航空专家将米格-25逐步拆解为零件状态。在惊讶、疑惑并夹杂着些许失望的目光中,这架战机再无秘密可言。

    美国史密森尼学会的航空专家罗杰·康纳(Roger Connor)对BBC表示,近距离接触过米格-25的人发现,苏联并没有造出他们想象中的超级武器,“这是一架相当笨重的飞机,它并不擅长空中格斗,而是遵循特定的思路,被用于执行相对单一的使命”。

    即便是其最抢眼的高速飞行能力也存在很多缺陷。以3倍音速飞行时,强烈的气流会给飞机的发动机造成巨大负担;对米格-25来说,这意味着它会自己摧毁自己。因此,苏联飞行员被告知,在非极端情况下,严禁长时间超过2.8倍音速;1971年春天被以色列雷达跟踪的那架飞机,在摆脱追击的过程中几乎烧掉了发动机,能返回基地实属幸运。

    事后看来,曾令西方恐惧不已的米格-25更像“纸老虎”:其雷达系统仍在使用老旧的真空管而非晶体管,总体水平落后西方数年;同时,发动机油耗惊人导致航程很短,以至于有人形容说,如果战争真的爆发,它能做的只是起飞-冲刺-发射导弹-返航。

    更重要的是,看上去气势汹汹的米格-25实际上无法有效对付美国的SR-71侦察机。“二者最显著的区别是,SR-71不仅飞得快,而且是马拉松选手,”康纳解释说,“米格只擅长短跑,就像尤赛恩·博尔特,它的实战表现不一定比前面那个马拉松选手更出色。”

    而在斯蒂芬·特林布尔看来,米格-25真正的价值在于威慑。“至少在1976年以前,西方间谍飞机不敢轻易飞越苏联领空”。由此,西方失去了许多窥探苏联军事机密的机会。

    曾经神秘的米格-25既已真相大白,它对外界也就不再具有吸引力。最终,别连科的座机被重新组装起来,装船送还苏联,这起意外引发的外交风波遂告平息。此后,日本曾指责苏联“拖欠运费”,进而要求苏方赔偿机场设施因飞机强行降落受到的损害,未获回应。

    米格-25及其飞行员的故事并未就此落幕。作为印度空军的侦察机,它在此后的印巴冲突期间时有精彩表现,目前仍在阿尔及利亚和叙利亚服役。而在苏联,工程师在其基础上发展出更先进的米格-31,后者配备了更强的雷达和更好的发动机,“全面实现了米格-25设计的初衷”。特林布尔说。至今,尚有数以百计的该型战机在俄罗斯的天空中巡逻。

    别连科本人没有随战机返回苏联。被媒体冠以冷战期间“最高调叛逃者”称号的他辗转前往美国定居,后经美国总统卡特批准加入美国国籍,担任美国空军的特别顾问。包括他的军官证在内的个人物品,悉数进入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博物馆的藏品名单。

    随着美苏对抗成为历史,别连科也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俄罗斯政府则承诺,不再就他的叛逃行为追责。据说,退休后的他成功转型为一名商人,曾被人发现漫步在莫斯科街头——看上去已没有什么人在意,他曾亲手戳穿了东西方共同制造的冷战神话。

 

苏联“最高调叛逃者”戳穿冷战神话